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铁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在全世界高铁建设的浪潮中,我国也加快了高铁建设的步伐,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武广高铁、郑西高铁纷纷投入运营,京沪高铁、成渝高铁等多条高铁线路均在建或规划中。高速铁路以速度快、舒适、安全著称,打破了人们对铁路运输的惯常思维。在“高铁时代”来临的背景下,我国高铁发展对旅游业的影响也日益突显。
一、高铁发展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一)改写旅游交通格局
民航一直是远程旅游交通的首选,时速200公里至350公里的高铁给民航带来了直接的压力。武广高铁在开通100多天后,3月28日起武汉飞广州的航班从每天最多13班减为最多10班。郑西高铁不到50天,3月25日起郑州到西安航线所有航班停飞。
根据高铁建设规划,到2020年,高铁会形成独立的客运专线网络,覆盖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三大区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内的主要城镇。而这里也是我国民航航线最集中、运量最大、黄金航线最多、航空公司之间竞争最激烈的区域。高速铁路也将在民航、长途公共汽车、私家车、铁路、游轮所构成的旅游交通板块中占据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
(二)优化旅游客源结构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商务客人是不同旅游细分市场中消费能力最强的客人,他们价格敏感度低,重复使用频率高,选择忠诚度高,且人群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因此这部分客人是不同旅游交通行业竭力争取的消费群体。高速铁路在争夺这部分客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在200公里至500公里之内的出行范围,与汽车比,高铁更快、更舒适;与飞机相比,高铁更准时,且不易受天气的制约。从舒适性上来讲,高铁虽然速度快,但运行平稳,乘客在车厢内几乎感觉不到噪音,卫生间条件丝毫不比飞机差。并且乘客可以在列车中上网,手机信号正常,通信联络不会受影响,信息的随时畅通对于高端商务客人来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高铁网络的搭建和更高时速机车的试验,高铁的优势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成为陆路交通的后起之秀。
(三)推进区域旅游合作
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之间的一种关系,虽然区域只是空间概念,真正起决策作用的是区域旅游主体,但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有效增加区域旅游主体合作的可能,为合作创造条件,使彼此的合作成为水到渠成的选择。由于高速铁路的开通,空间距离的缩短,可以有效打破地域限制,根据不同景区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整合旅游景点,联合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进行旅游的策划和营销,实现“连点成线,以线带面”的共赢发展模式。
(四)打造“高铁休闲圈”
按照规划,在未来两三年内,全国各“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高速铁路网的布局使沿线城市的距离大大缩短,“同城效应”增强,城市之间的休闲活动更加密集,以高铁网络为依托的“高铁休闲圈”即将形成,城市游憩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城市内部和城市郊区,而是扩大到高铁所连接的区域城市,环城游憩的旅游发展格局将有所改变。
(五)促进旅游产业升级
“高铁速度”给只依靠景区发展的旅游目的地提出了挑战,单纯依靠门票收入的旅游目的地将极有可能成为高铁旅游经济的中转站,游客停留“片刻”即离开,以至于无法分享高铁速度下城市客源的增加所带来的更大效益,从而成为单纯的“人气城市”。这也促使高铁沿线的旅游目的地如果想在高铁时代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要加快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加快实施一批大的接待服务类旅游项目,大力发展旅游购物、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行业,提高旅游产业综合效益。借助高铁的便利条件,有条件的旅游目的地还可以发展分时度假、产权酒店等新型度假形式,打造高铁休闲圈中的“第二居所地”。
二、洛阳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差距明显
1.旅游接待总人次与旅游收入总量的矛盾突出
2009年洛阳市旅游接待总人次为5305万人(次),高于同期西安市的3929.3万人(次)和郑州市的4168万人(次);但是旅游总收入仅为260亿元,而同期西安市为297.4亿元,郑州市则高达399亿元,在旅游收入绝对值上,洛阳仅仅相当于郑州市的65%,相当于西安市的87%。但是,接待人次确分别是它们的1.27倍和1.35倍。这充分说明,洛阳市旅游业发展还处在数量增长型的快速上升阶段,无法将数量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旅游产业经济规模还相对较小,与全市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和中原著名的旅游城市名不副实。
2.入境游客接待数量不多,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目标任重道远
2009年洛阳市共接待入境游客37万人(次),略高于郑州的32.1万人(次),但是远远落后于西安市的67.3万人(次),仅相当于西安市的55%,而同期接待入境超过百万人次的城市很多,如南京市则为113.45万人(次),杭州市则达到230万人(次),洛阳在接待入境游客人数方面还不到杭州市的1/5,差距甚是明显。众所周知,入境游客属于高端消费游客,入境游客偏少必然影响旅游创汇收入。
3.国内游客数量虽多,但是消费水平较低
2009年洛阳市虽然接待国内游客高达5268万人(次),与上述其他城市相比基本相当,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国内游客人均花费方面差距也是非常明显,洛阳市国内游客人均花费仅为490.1元,而同期西安为756.88元,郑州为957.27元,不仅比不过西安市,在数量上竟然不及郑州的1/2。
(二)旅游产业规模小,素质不高
在星级饭店方面,2009年,洛阳市有星级饭店共有63家,而郑州为115家;仅相当于郑州市的1/2;同样在旅行社数量方面,洛阳市目前共有旅行社93家,同期郑州则为246家,不到郑州市市的1/2;在景区数量方面,洛阳目前拥有各类景区69家,略高于同期郑州的58家,但是低于西安市的88家。综上所述,洛阳市旅游产业规模明显落后,且在景区品牌知名度、旅游企业综合效益、市场化运作程度方面差别较大,目前洛阳市没有一家全国百强社,更没有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品牌入住洛阳,旅游企业普遍效益较差,市场化意识不强,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精细化、标准化、特色化服务质量不高。
(三)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洛阳市目前仅有8条国内航线,进出港人数仅有27.5万人(次),而同期郑州为750万人(次),西安则高达1529万人(次),差距非常巨大。尽管拥有一流的机场口岸设施,但是通达国内主要客源城市的航线、航班太少,至今还没有入境航线,导致入境游客、商务游客、远程高端游客进出洛阳不便,非常依赖于有限的铁路交通,但是洛阳市的列车始发车少,过境列车卧铺少且软卧铺难买,导致旅游旺季时外宾和高端游客进的来,出不去。总之,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制约洛阳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
西安市依托优势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历史文化游精品,拥有大批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良好市场效应的文化旅游产品;郑州则极力打造商务和会展之都,开发商务游和会展游高端产品,且成果逐渐显现;洛阳市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相对缓慢,尽管拥有丰厚的文化文物资源,但是并没有很好的转化成为知名的旅游产品,也没有形成规模大、影响力强大、有震撼性的旅游项目。多年来仍停留在依靠龙门、白马寺、小浪底等观光型旅游产品,高端的休闲度假型和复合型旅游产品起步晚、发展慢、规模小。
另外,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方面,洛阳的差距同样十分明显。西安市有《长恨歌》《仿唐乐舞》,郑州市则有《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河秀典》等文化旅游演艺项目,洛阳虽有《河洛风》《武皇十万宫廷乐舞》等演艺项目,但市场化程度低,不能常年坚持演出,无法形成品牌效应,更没有形成可观的经济文化社会效益。
(五)城市旅游软环境支持不够
首先,洛阳市至今还没有游客服务中心,没有覆盖全市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旅游信息化水平较低,无法为游客提供丰富有效的旅游服务信息。
其次,洛阳市城市旅游标识系统不够健全,综合环境亟待优化,城市旅游形象不够鲜明,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与西安市等国际旅游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最后,旅游发展氛围不足。全市对于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许多政策和措施还不到位,旅游投入相对不足,2009年河南省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全省各地市都召开了高规格的旅游产业大会,只有洛阳市至今还未召开。
三、郑西高铁开通后对洛阳旅游的影响
(一)吸引游客来洛成为新的课题
机遇来了,挑战同样摆在了眼前。交通条件的改善,行程时间的缩短,严格来讲,对洛阳的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如何锻造精品,把游客留在洛阳,打造洛阳的“高铁旅游品牌”,成为一个大课题。洛阳拥有龙门石窟、白马寺等一批知名度很高的景点,且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郑西高铁的开通必将对洛阳的旅游业起到极大的拉动作用。由于郑西高铁运行速度快,使地区、城市之间的差异均等化,地区之间消费差异缩小,“同城效应”愈加明显,外地人到洛阳来消费更加方便。然而,将来能否留住这些游客,还是个未知数。
(二)区域旅游空间格局影响深远
郑西高铁的开通也使郑州至西安的跨省旅游已华丽变身为“同城旅游”,“2小时旅游圈”构想的实现,不仅改变了郑州、洛阳、西安之间的旅游格局,而且直接提升了河南、陕西在国际上的旅游形象,更实现了我国以大中原旅游和大黄河旅游线为主的“中国核心历史文化”旅游圈。
但是对于洛阳来说,与郑州、西安两个省会城市相比,洛阳在争夺高铁游客群体方面还存在着一定劣势,一旦不能留住游客,洛阳将有可能沦为郑州与西安之间的旅游景点,从而影响到餐饮、住宿、娱乐等其他产业,对洛阳市打造河南省旅游集散中心和国际型旅游城市极为不利。
(三)城市旅游交通迎来新的机遇
郑西高铁洛阳龙门站地处洛阳市最南端,尽管位置较为偏僻,但客流增长却十分迅速,日均到发旅客由2月份的1300人增长至3月份的1700人,牡丹花会开幕后的4月4日更是创下了单日发送旅客3290人的新高,因此对洛阳城市内部交通的发展完善提供了契机。
为方便旅客乘车到洛阳龙门站,从郑西客运专线开通之日起,洛阳市公交集团将进行针对性的线路调整,必将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另外,郑西客运专线开通后,随着外地游客数量的增多,经济适用的公路客运将是自助旅游客的首选。目前,从洛阳汽车站每天都有到白云山、西泰山、小浪底等10多个景区的直达客车,但因为乘客数量有限,多数线路班次较少。今后,随着景区专线客流量会增加,景区专线客运班次少的状况将有望改变,旅客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
(四)催生新的高铁旅游产品
郑西高铁开通后,洛阳不仅要把郑州人和西安人吸引过来,更要把到郑州和西安旅游的游客吸引过来,做郑州和西安的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有了高铁,洛阳就可以将郑州机场和西安机场变成洛阳的“国际机场”,成为洛阳游客的集散地。
洛阳旅游应全面推介“郑西”旅游产品,全面启动“高铁旅游宣传促销工程”,围绕高铁策划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比如“乘高铁,游洛阳,赏牡丹,玩滑雪”,“千年帝都高铁之旅”,“乘高铁,来洛阳度假”等一系列旅游活动,与洛阳牡丹花会、小浪底观瀑节、河洛文化旅游节、伏牛山滑雪节等旅游节会结合,形成“四季赏牡丹、四季能滑雪、四季泡温泉”等“旅游集装箱”,把更多游客吸引到洛阳。
四、新形势下洛阳旅游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打造旅游精品,丰富旅游活动
高铁的开通使得跨省旅游变为感知上的短线游,会大大降低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过夜游客数量将大幅减少。激烈的竞争会淘汰大批档次较低的景区,而凸显出一些实力雄厚、规模庞大的强势企业。因此,洛阳市必须重点支持那些知名度高、能够代表洛阳旅游形象的景区,花大力气、下大手笔地建设一批创意新颖、特色鲜明、能够留住游客的旅游项目,做大做强旅游景区,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另外开展夜间旅游项目,如开元湖音乐喷泉、夜游龙门等旅游项目不够丰富,需进一步开发;同时,还可以让一些高档次晚会活动贯穿始终,进一步吸引游客。
此外,还可利用郑西高铁与洛阳市的牡丹花会、小浪底观瀑节、河洛文化旅游节、伏牛山滑雪节等旅游产品紧密结合,推出独具特色的洛阳高铁旅游产品。
(二)加强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形象
高铁时代的到来,必将带来游客“爆棚”式的发展。因此,必须不断提高高铁所到城市的接待能力,逐步吸纳缓解蜂拥而至的游客对于城市的冲击。在旅游基础设施方面,可以在车站为游客提供免费旅游咨询、预订、投诉、票务、散客自助游、车辆协调和旅游推介等服务,为游客提供通达市区主要景区、旅游购物场所、餐饮娱乐场所的旅游观光巴士等。另外增加星级宾馆数量,丰富业态类型,大力开发商务型经济连锁酒店。
(三)加强区域合作,注重品牌建设
高速铁路使得各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洛阳、郑州、西安三座城市———我国的三大古都,随着郑西高铁的开通,将深度融合,相互影响,互为依存,迎来“三城一体”的旅游新时代。在新形势下洛阳旅游何去何从,如何不被郑州、西安边缘化成为未来洛阳旅游思考的重大命题,必须加强区域景区间的合作,使区域内各大景区形成一个互惠共赢的利益联合体,打破各自为政的僵化局面,形成规模效应,统一“打包”推向市场。
五、结论
由于高速铁路是现代交通运输业新的衍生物,在我国的发展只是近几年的事,对于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前瞻性研究则显得极为紧迫和审时度势,这对于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众所周知,高速铁路的主要优势在于中远距离运输,而非近距离。已投运的郑西高铁,实际上是国家“四纵四横”高铁网中徐州至兰州高速铁路中的一段。在“四纵四横”的版图中,徐兰高铁将与规划中的北京至深圳、北京至上海两条高铁交会。如果从洛阳到北京间高铁完全贯通,两地间行程可以控制在3个小时之内。这样,高铁的高速优势就会被充分体现,时间成本的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票价成本的劣势。这样郑西高铁的运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洛阳旅游将会发生更加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