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旅游产业发展建议范文

旅游产业发展建议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旅游产业发展建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旅游产业发展建议

近年来,黑龙江省的旅游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2009年,旅游产业有诸多亮点。据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1.08亿人次,同比增长29.84%,国内旅游收入606.23亿元,同比增长20.76%,全省旅游总收入实现649.85亿元,同比增长15.25%,旅游收入占全省GDP的7.84%,特别是全省国内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实现历史的新跨越。总体来看,全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品日益丰富,旅游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尽管如此,黑龙江省的旅游业发展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差距不仅体现在数据上,还体现在对发展旅游产业的思想观念上,体现在发展方式粗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旅游产业的体制机制有待突破、旅游企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不高、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低、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工作力度,实现黑龙江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的转变,对于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国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从思想上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

近年来,全省各地对于发展旅游产业的认识有所提高,对旅游产业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但仍有一些地方停留在口头重视、行动忽视,文件重视、实际轻视的阶段,对发展旅游产业认识不全面、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广泛存在。一是认为增加地方收入的关键还是要依靠工业,依靠大项目的拉动,没有把发展旅游产业放到应有的位置。二是认为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季节性强,文化底蕴不够丰富深远,旅游半年闲的问题难以解决,旅游产业很难有大的发展。三是认为旅游产业投入大,产出慢,不易尽快取得成绩,受急功近利思想影响,使发展旅游产业仅停留在一般性号召上。

旅游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渠道,也是彰显一个国家和地区形象的重要窗口。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一方面,对相关的产业有较强的依托性。另一方面,又有十分突出的关联带动作用,在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处于一个产业群的核心地位。从国际上看,旅游业是全球最大的产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旅游业总收入就已经超过石油、钢铁、汽车等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

由于游客的消费活动,使提供消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经营企业产生了经营收入,从而为社会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并创造旅游产业的增加值。据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的数据反映,旅游业对铁路、民航和宾馆行业的拉动作用超过80%,对餐饮业、公路客运业、汽车租赁业和文化艺术娱乐业的关联带动效应也都接近或超过50%。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全球每10个就业岗位中就有1个与旅游有关。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人员。与旅游业相关的109个产业行业中,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收4.5元。旅游投资增加1元,可带动其它产业增加5元,从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重点,有力地带动了整体经济的回暖。如深圳市缺少天然的旅游资源,但充分认识到发展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该市依托东部黄金海岸,投资35亿元,建起占地9平方公里的东部华侨城,人工建造了一个欧式风格的茵特拉根小镇,开业一年多,就实现税收5亿多元人民币。

发展旅游产业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的要求。发展旅游产业无论是入境旅游还是国内旅游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达到财富转移的效果,入境旅游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富裕人群的财富向我国的转移;国内旅游很大程度上也是发达地区的富裕人群的财富向旅游地区的转移,所以,旅游对于统筹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国家旅游局资料显示,2007年“五一”黄金周青岛崂山地区农家乐平均每户收入3500元;北京延庆县收入前五位的农户均在5万元以上,有的多达十几万元。2009年黑龙江省雪乡地区林户和漠河北极村农户旅游收入都在万元以上。如果发展旅游产业能够一年为黑龙江省每个农民平均增加100元收入,就相当于全省农民收入增加。

发展旅游产业对于促进黑龙江省生态建设也将发挥重要作用。旅游业是举世公认的无烟工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产业。旅游与良好环境的关系互为依存、互惠互利、相得益彰。发展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目标是最为一致的,现代旅游是以良好环境为资源。

二、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增强旅游经济发展活力

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除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之外,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粗放,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欠账较多,环境保护压力大,发展环境不够优良等。在这些问题中,体制机制滞后从本质上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管理政出多门,职能交叉重叠,严重阻碍着旅游资源的统一开发和有效保护,旅游部门行政管理职能较弱,难于履行应有的管理职责,相关部门支持配合不够,难以形成发展合力,条块关系不够协调,难以实现统筹发展。在旅游产业中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旅游部门能够直接管理的只有旅行社和星级饭店,其他方面的管理职能分属于与之相关的不同部门,如餐饮由卫生部门管理,旅游运输由交通部门管理,景区管理的部门有文化、园林、建设等部门,购物场所的管理涉及到工商和质监等部门。以黑龙江省著名景区镜泊湖为例,镜泊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是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景区统管机构,但景区内还有许多条块的管理机构,常驻景区的管理部门和单位有18个,这些单位不定期对景区进行检查、执法和收费。景区是土地、森林、水利、矿产、动植物等多种资源的综合体,涉及20多个行业,众多的省市县管理部门都依据各自的法律法规执法和收费,各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利益纷争,无序开发,使省政府赋予管委会的统一管理职能无法落实到位,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旅游景区条块分割在黑龙江省旅游管理体制上也表现得相当突出,主要是地方与森工、农垦关系不顺。森工、农垦是黑龙江省两大系统,地域遍布全省13个市地,其中森工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1/4,垦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12.2%。森工、农垦系统与地方地域相互交错,又都在内部设立旅游局,并被赋予市地级旅游局管理权限,负责各自的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和行业管理。这样,在同一地域内旅游资源被分为部门所有和地方所有,严重影响旅游业的更大发展。例如,黑龙江省著名景区雪乡,位于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属森工系统,行政区划在海林市。由于森工企业的困难处境,无力对景区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设,管理混乱,没有停车场和星级宾馆,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开发。

三、发展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筑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是国内旅游经济发达省份的成功经验。黑龙江省应进一步明确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运用大旅游、大产业、大服务、大市场、大环境的理念,谋划、指导和促进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管理合力。组建省长任组长,主管副省长任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落实有关事项。省旅游局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和沟通,落实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全省每年召开一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总结部署工作,推出发展政策,营造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制定统一科学权威的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建设重点。目前的关键是抓好规划的编制,实施好具体专项规划。规划要与基础设施建设相配套,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与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统一。三是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产业的宏观调控、行业指导和市场监管,加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增加专项资金额度。同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有重点、分层次、分阶段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电视、网络等媒体上进行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宣传。

(二)大力推进旅游产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体制顺则旅游兴。推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必须以改革为动力,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扎实推进旅游业体制机制创新。在重点景区建设管理上要学习吉林省长白山模式,理顺各级旅游管理体制,由原来的旅游局改建成风景旅游管理局,承担规划建设、项目审批、行业管理、宣传促销等行政管理职能,形成责、权、利相统一,规划建设管理相衔接的高效运行模式。这些因地制宜的管理模式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非常值得黑龙江省学习、借鉴和推广。

(三)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夯实旅游产业载体

旅游设施建设是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重要前提。首先,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主要景区和旅游城市之间旅游线路配套的公路、铁路和民航网络,并建设集餐饮、商服、旅游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功能完备的休息区。这里可以借鉴云南和新疆的经验。2009年以来,黑龙江省实施三年决战,投资1200亿元,加快公路建设,规划建设12个机场,到2012年以后,随着黑龙江省交通环境的彻底改善,必将极大地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其次,加快旅游接待设施特别是高档次宾馆的建设,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旅游接待设施分布不均,旅游饭店、车船等规模小,档次低,一些景区在旺季出现一铺难求的状况。现在全省仅有三家五星级宾馆且都在哈尔滨市,而三亚、东莞一个市的五星级宾馆就超过20家。要尽快出台政策措施,积极引导高星级旅游饭店合理布局,着力提升旅游饭店的档次、数量、水平。第三,加快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主要是旅游景区的通讯、交通、电力、供水、环保设施、信息化建设以及安全服务等建设,在高速公路、国道、景区路上完善旅游交通标识,修建和改造景区路边星级旅游厕所等配套服务措施。

总之,发展黑龙江省旅游产业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如加大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加速培养高中端旅游人才,加大政策扶植力度。但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是根本。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按市场经济规律去抓旅游产业,才能实现黑龙江省从旅游资源大省到旅游产业大省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