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治理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会计信息是企业通过对企业的原始资料经过加工处理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降低了信息的可信度,严重干扰了正常社会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危害的讨论,并寻求解决这一现象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危害;对策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和产生的危害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1.原始凭证虚假。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要素填写不完整、不规范,使收支的资金渠道不能明确地划分,混淆了成本和专项基金的界限,甚至开具假发票,虚列经济事项,致使单位经费超支或成本虚增,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2.财务账目管理混乱。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实严重不符。3.虚列成本,虚计收入。人为调节会计报表及会计处理方法,以计划数、预算数代替实际数,造成会计报表失真现象。4.资产、收入、负债、成本费用失真。人为调节收入,掩盖了单位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致使收入流失,或多摊多提费用,截留利润,偷逃税款,私设“小金库”,搞账外行为等等,造成成本费用不实,亏损加大。
(二)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对人们的工作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危害,概括起来主要有:1.损害各方利益,导致企业亏损。如折旧的计提,费用的摊销、存货的计价等会计方法的改变都是按照某种利益需要而进行的。人为编造、随意篡改会计数据,造成会计信息失真。2.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如假造会计票据,乱摊成本,搞“两本账”隐瞒收入,偷逃国家税收,转移国家资金搞“小金库”等。这些行为使企业秩序混乱。失真的会计信息是经济犯罪的护身符和温床。3.会计信息失真削弱了国家财经法纪的权威性。会计信息失真实际上使在执行国家财经法纪上打折扣,或者说是在实际操作中降低了执行财经法纪的力度,一定程度上是对国家财经法纪的践踏。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会计信息失真从表面看是管理问题,或者是单位领导或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但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失真,必然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从逻辑上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在会计实务中,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均属于“失真”的会计信息。实际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方面的原因。
(一)利益驱使作假的动机
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下,失去了理性,目前假账真算,假账假算的事例已不罕见。有些企业的领导和会计人员,为了某种目的,有意识地想方设法,在成本上做文章,该提费用不提,该摊费用不摊,最终造成成本计量数据失真。有的盈利企业乱列收支,设立小金库,非法获取巨额收益。经营情况较差的企业则隐瞒收入,以达到多分多留的目的。还有的企业明明盈利,却在账面上人为的制造亏损,将应当在本年度计入的收入挂在账上,转到下年结收入,严重损害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这种“产品”的“生产者”,会计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和分析都离不开其会计人员的劳动,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会计人员严重短缺,很多素质较低的人员进入了会计行列,出现了会计人员非专业化的普遍现象,会计工作仅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的浅层次上。这部分人由于对会计法规、制度甚至原理都不熟悉,对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很好地处理较复杂的会计业务,不可避免地会作出错账,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三)会计工作监督机制不完善
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聘任的,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随着企业经营者的意志而改变,作为财务人员本身的内部财务监督职能就难以发挥。另外,虽然有国家财政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但由于管理体制不合理等原因,这些机构的权责缺乏约束,远远没有形成组织严密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
(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但任何完善的法规制度,都无法阻止一些利益主体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制定比较完善的财经法规制度只能起预防经济领域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减少违法违纪行为发生概率的作用,要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关键在于依法执法,是否能将违法违纪者绳之以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之一。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和会计人员因此对法律熟视无睹,法律观念极为淡薄,一些执法机构也往往有章不循,执法时随意性大,从而助长了部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
三、防治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和措施
防治虚假会计信息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认为要以事前预防为主,下大力气,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完善,提高对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内容及要求,明确责任人,对弄虚作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对于违规企业,除了给予企业及主要责任人罚款、警告等处分外,还应追究法律责任,对于给他人造成损失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于会计信息造假行为予以严惩,充分发挥法律的约束作用。对于行政监督,需要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合理分工,加强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形成规范性的监督管理体制。同时,提高监督人员素质,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的实现监督目的。
(二)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首先,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会计人员要按照《会计法》赋予的职权依法核算,依法监督。其次,会计人员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要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研究新问题,用新的手段规范会计资料,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再次,切实抓好会计人员的经常性管理和后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前提,使之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防范风险的主要手段,可以极大地降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通过职责分工,建立起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体制,通过严格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强化企业内部的监管作用。会计委派制及轮换制,可以解决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监管方面的困境。
(四)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首先,提高企业对会计监督的认识。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会计监督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在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其次,正确处理会计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实现经济监督的总体目标。第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能,对本单位及其下属部门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等会计监督内容进行的再监督。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及时发现并有效纠正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经济管理活动。小结综上所述,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件事情,因为会计信息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民经济宏观和微观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一旦发生会计信息失真,无论是非故意的会计错误还是故意的假账问题,其结果都是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造成严重的破坏,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非但不能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的预测分析作用,还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而,我们必须加大对于会计行业的整顿和建设工作,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从而使得我国经济建设的秩序规范有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邱谅平.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M].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0(08)
[2]王凌云.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M].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24)
[3]刘峰.《会计准则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4]王咏梅.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1(04)
[5]李红梅.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36
作者:李莉 单位:连云港市灌云县东王集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