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设施农业科技发展方案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科技支撑体系建设需强化
1)现有学科结构尚不能满足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天津市设施农业是在较薄弱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较差,基础性和共性关键技术创新成果少、研究深度不够,成果的针对性差,技术创新与推广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局面尚未形成。目前,农业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蔬菜育种、农产品保鲜和畜禽养殖等学科,与传统农业相比,设施农业的科研条件落后,技术集成度低,导致设施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发展后劲不足。
2)设施农业专用良种产业发展较慢。在种植业方面,目前生产者种植的多是直接购自外地的种苗,且购买时大多选择价格较低的种苗,导致生产成本增高而移栽后的幼苗长势弱,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低;由于种苗多购自外地,缺乏苗木检疫监管,在引进种苗的同时,也带进了危害性很大的一些病害,如番茄的黄化曲叶病毒病等。在设施养殖业方面,良种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值相对较低,在全国市场上有较大影响的大型种业龙头企业还不多,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良种场的数量、档次、单体规模,还是总体规模都有较大差距。从全市种畜禽发展的情况来看,种猪产业发展较快,肉羊、奶牛的良种产业起步较晚,种禽产业虽起步较早,但近年来发展较为缓慢,各畜种间发展不平衡,缺乏成为畜禽良种重点供给基地的基础。此外,农业科技投入仍显不足,农业科技管理、科技人才引进、创新协作、成果评价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农业科研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不利于科技研发体系的健康发展。
2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需加强
1)转化与推广的科技成果在深度、广度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虽然“十一五”期间设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仍与实际生产需要存在偏差,且科技的普及率不高。以设施种植业为例,近几年,天津市科技推广存在“重设施蔬菜和食用菌,轻设施花卉和果树;重设施良种技术和栽培技术,轻设施配套技术和集成技术”的问题。同时,一些实用性强的科技成果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土配制生产技术、秸秆和粪肥快速发酵技术、无公害植物源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等的普及率不高。
2)设施农业的针对性培训缺乏,基层指导与服务的科技力量不足。虽然建立了区域性的农技推广体系,但是科技人员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乡、镇、村级的科技人员过少,使得区级科技人员承担着推广服务、行政执法、预测预报、经营创收等过多任务,从人力和财力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地方科技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面向全市的权威推广平台和持续的技术扩散机制,整体技术推广的力度、质量、效果、持续性较差,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突出。同时,由于培训方式的单一,且缺乏有效、现代、高科技的培训手段,造成了针对设施农业从业者培训的滞后。
3)科技信息传播渠道不通畅,现代化科技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设施农业信息化水平偏低,缺乏多功能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以设施种植业为例,新建基地种植户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仍以亲戚朋友介绍为主,占到被访人员的62.32%,其次是电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报刊和书籍,分别占到47.83%、44.93%和40.58%,专家讲座、广播、科技示范活动占到23.19%、15.94%和11.59%,而使用互联网、手机仅占到7.25%、2.90%。此外,农户还会通过聘请的技术员、农资部门、种子公司、光盘等获得所需的科技信息,但也有种植户找不到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
完善设施农业科技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1强化设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着力于设施专用新品种的选育与引进。针对目前天津设施栽培中普遍存在的病害重、动物疫情形势复杂、产品的商品性差、环境条件差、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等现象,选育或引进抗逆性强、多抗、商品性好、耐贮运的设施农业专用新品种。特别是果菜类蔬菜,还需要选育或引进能提高抗病性、增强抗逆能力、克服土壤连作障碍的抗性砧木,并将所选育或引进的新品种及时进行示范和推广应用,以期解决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中专用品种严重不足的问题。此外,加大设施农产品新奇特种类的引进与试验,增加种植、养殖的种类,在丰富市场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通过设施专用新品种的选育与引进,加快品种更新换代速度,优化产品结构,为天津市设施农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种源保障。
2)着力于关键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应用的突破。围绕高附加值作物生产环境调控技术、设施与茬口配套的高产高效技术、都市型设施农业栽培(蔬菜、果树、花卉、食用菌等)新技术、不同灌溉方式下不同种类作物或同种作物不同品种间合理灌溉技术、有机肥定量施用技术、蔬菜快速诊断施肥技术、土壤连作障碍调控技术、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清洁生产技术、非耕地无土栽培技术等,通过技术研发与引进示范,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形成一系列的设施生产标准,从而全面提升设施农业依标生产水平。围绕设施土壤水源质量保障与绿色生产调控技术、高光效节能设施与管控一体化技术、新型设施农业高效安全生产模式、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技术、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技术等,开展联合攻关行动,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提高技术成果的集成化、标准化和轻简化水平,以利于生产实际的推广应用。
2健全设施农业科技服务与培训体系
1)着力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投入。在目前的生产实践中,由于资金和推广人员的缺乏,技术服务已难以跟进或满足设施生产的需求,因此,作为编制管理部门需根据基层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承担的职能和任务,科学测算和确定人员编制,并通过严格的选拔机制,逐步扩充基层特别是乡镇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同时,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基层推广队伍,作为一名基层的技术人员,既要求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更要求有丰富的基层生产实践经验,要成为一名成熟的技术人员至少需要3年的生产实践,因此,要通过制定设施农业专职技术人员的管理办法、借助“大学生村官”吸纳高技术人才等措施,积极营造一个宽松、稳定的环境,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改善其工作条件,提升其服务能力。此外,要组建“三员”队伍,即农技推广员、监督协调员及产品经销员,制定管理办法,保证每个重点建设村都有“三员”,做到“良种良法直接到棚室,质量监管直接到地头,产品销售直接到基地”,为大规模发展的设施农业提供技术支持。
2)着力壮大社会化科技服务队伍。在现实生产中,基层的农资经销部门、生产大户及跨国种业公司等在技术的传播及新品种推广应用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已成为区域内推进设施农业技术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在加强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政府要在政策指导、市场管理、信贷金融等方面为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在消除体制障碍、打破行业界限和条块分割方面发挥作用,成立盈利或半盈利的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并在一定时期内提供一定的费用支持,解决好项目审批、工商登记、征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引导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的健康发展。
3)着力创新分层培训模式。结合阳光工程、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工程、职业技能开发等财政补助项目,有机融合传统科技传播方式与现代通讯、网络等技术,分层次、有类别、多渠道地开展教育培训活动。要充分利用农村成人教育教学网络、各类农业技术学校,依托技术培训中心,重点围绕设施农业工程建设、优良品种引进、土壤及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智能化养殖、疫病防治、安全生产等关键技术,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高设施农业从业人员对于设施生产的管理、装备的维护和保养能力;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养对象上可以农村优秀中青年为主,采用集中教学、现场指导和网络答疑等方式,以提高实用技能运用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家政策、立足农村实际、善于驾驭市场的设施农业经营人才。
作者:李凤菊宋治文王晓蓉王丽娟单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