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建筑节能环保设计及可持续发展思考范文

建筑节能环保设计及可持续发展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建筑节能环保设计及可持续发展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建筑节能环保设计及可持续发展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地产开发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也随之上升。从我国当前的建筑结构和建设领域的发展情况来看,环保节能型建筑对保护环境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节能型建筑的实际建造以及推广工作中,依旧存在部分问题。想大力发展节能型建筑,需要扫清人们对节能型建筑的认识障碍,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同时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推进节能型建筑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环保;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1目前我国建筑节能问题分析

1.1节能型建筑介绍

当一座座高楼大厦在城市中拔地而起时,如果仅仅考虑其外观和布局的美丑,而不考虑是否节能环保,对环境生态保护的发展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为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大户,据调查显示,在冬季采暖期间,建筑的能源消耗能达到当地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20%。随着我国建筑面积的不断扩大,如何使住宅等建筑的能耗降低便成为了十分重要的问题,若建筑能耗不断增加,届时将面临采暖以及环境压力过大等问题,因此建筑节能环保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

1.2人们节能意识有待提高

节能型建筑虽然可以节约当地资源和能源消耗,同时对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依旧没有引起部分企业的高度重视。除此之外,普通小区业主以及民众对于所居建筑的节能环保问题也并不关注,忽视了节能建筑对社会和环境带来的是巨大效益,在建筑的具体环保细节上并不关注,导致节能型建筑的推广受到不小的影响。

1.3节能型建筑的管理体系不完善

由于节能型建筑整体上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所以建筑节能工作的实际效益十分低下,节能型建筑的节能环保效果存在良莠不齐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建设部在各地已经开始组建节能型建筑的协调部门,对建筑初期的材料应用以及后期的节能工作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健全的管理体系对促进节能型建筑的管理工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不少城市,诸如重庆、武汉等等,相继出台了关于节能型建筑的管理法规,促进了建筑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市场、技术以及经济三个角度来构建更为精确的管理体系,包括市场经济的研究、技术层面的开发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和补贴等等。要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节能型建筑管理体系,需要把握每一个影响因素,针对目标、实施过程、政策制度以及各方参与人员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样才能构建出较为完整的建筑节能管理体系。

1.4节能型建筑材料单一

目前市场上主流节能材料种类还很单一,而且制作过程中使用到大量一次性能源,例如每生产1t聚氨酯大概需要2t石油化工原料。而我国所用的节能材料生产技术大多从国外引进,尚未形成以自主研发技术为核心的生产方式和产品,对于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难以满足,且造价较高,为节能型建筑的普及增加了难度。

1.5节能型建筑检测验收流程不完善

节能型建筑完工之后,如何对其节能标准进行检测?国内外通用方法是用建筑热工法进行现场测量,这种方法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墙体的传热系数,所用工具为热流计和热电偶。具体测量数据包括热流密度、环境气温、墙体两侧外表温度以及热流计的表面温度。这种测试方法仅仅是测量部分墙体来确定整栋楼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测试时代表性测点很难确定。除此之外,保温工程作为一项分项工程,目前对它的检测仍缺少相应的验收标准,施工质量很难得到保障,相关验收和检测标准则急需制定相应标准。

2建筑节能环保设计思路

2.1建筑规划要求

节能建筑规划设计规划中,应当选取合适地址,并设定合理的建筑密度。对于建筑物的选址方法,需要根据当地环境气候以及地形水质进行综合研究才能确定。而建筑密度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群体内部的空间分布以及绿地规划,同时设置合理的建筑密度将使建筑物内部能接收的日照以及通风质量得到保障。节能建筑朝向规划选择。建筑朝向会对室内通风和空气流动造成很大影响,由于建筑物的地址受到环境、地形以及道路、城市规划等因素的限制,所以要使建筑的朝向全部满足夏季散热冬季保暖,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在建筑的朝向设计过程中,尽量做到最佳朝向,避免东西向的阳光直射角度,保证光照以及空气流通。

2.2建筑结构分析

建筑物的外墙以及窗户对于热量传递的阻挡效果将对建筑能耗以及居住舒适度产生较大影响。一般节能型建筑的屋顶以及墙体会进行热功能效果改善,使得在夏季减少热量传递进室内,在冬季减少室内热量散发,从而对建筑物的居住条件进行改善,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屋顶结构。屋顶可以借助坡度以及日照角度来进行日照时间调节,减少建筑物受太阳直射的时间,在夏季缓解热量进入室内,同时还解决了屋顶的防水问题,缩短了建筑群之间的日照间距,节约了建设土地。墙体结构。墙体主要作用是承重、防水以及隔热保温。墙体的材料选取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单一的墙体材料不能同时满足保温以及隔热要求,所以需要用到普通墙体材料与绝热复合材料进行配置使用,达到保温及隔热效果。

2.3建筑节能环保设计优化

要想使节能建筑的效益最大化,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节能材料的选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节能新型材料被用到了建筑设计中,这些材料普遍具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以及避免温室效应和容易回收的性质。除了科技发展带来的技术产品之外,在节能材料选取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地方的节能环保材料加以利用,使建筑物的成本更低,消耗资源更少。

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3.1太阳能

太阳能取暖技术目前已经成熟,具体流程是利用太阳能板进行水的加热,通过电力辅助,使得热水在管道内部循环流动,从而是房间内部达到取暖效果。这种方式降低了以前常用的取暖资源消耗,使建筑物更加节能环保。太阳能制冷技术应用。太阳能制冷系统原理是使用太阳能或者其他热量来源,对吸附剂和吸附物质的混合物进行加热。加热使得混合物发生解吸,这个过程中会放出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容器。冷凝结束后的液体进入蒸发器,同时在蒸发过程中冷凝液吸收热量,产生制冷效果。随后蒸发后的制冷剂气体将再一次和吸附剂混合形成混合物,完成一轮的制冷循环。

3.2自然风

利用自然风可以减少电力能源消耗,自然风自带的冷度可以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与普通空调相比,对资源的节约效果十分显著。自然风在利用过程中既能节约资源又可以改善环境问题,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更新和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室外空气的温度及气压低于室内时,通过暖通节能空调便可以使室外风带来自然冷度进行室内冷热调节。

3.3地下水

由于地层的隔热效果,地下水的温度较为稳定,受气候和温度的影响较小。在冬季可以作为低位热源,而在夏季有些地下水可以直接作为很好的冷源使用。因此在地下水源的利用方面,前景比较广阔,节能手段正待开发。

4节能型建筑可持续发展推广对策

4.1消除对建筑节能性质的认知障碍

节能型建筑的初期发展重点为公共建筑,通过公共建筑的领先带头作用,依靠政府宣传带动节能工作的进行。除此之外,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制定建筑设计、建造以及改造运行标准,对节能建筑工作进行综合考虑。针对目前群众不知道节能建筑的理念以及性质的,应当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培养选择能力,普及节能建筑知识,认识到节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质。以此来带动开发商的积极性,全面着手打造节能建筑的建造计划,建成后收益较普通建筑更大。通过不断地宣传和知识普及,使开发商愿意开发节能型建筑,使群众愿意购买节能型建筑,扫除关于建筑节能性质的轻重认识障碍。

4.2做好节能型建筑材料的推广应用

工作节能型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对发展速度要求不可过快,要稳扎稳打,在起步阶段需要依靠一些行政措施作为后盾和保护。对政府相关部门来说,应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的建筑节能减排标准进行实施,将建筑节能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进行重点审查,加强对节能工程建设中的监督工作,落实建筑物使用材料的节能标准。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推进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同时进行建筑节能建造,在设计建造以及使用过程中,对建筑物墙体和房顶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节能建筑标准。对于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应用,应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以及谁能,减少实心粘土砖的使用,提升建筑物的居住舒适程度,还可以将一些固体废料变废为宝,减少资源的浪费。在住宅装修方面,也可以制定相应计划,将房地产开发业与室内装修业结合起来,促进环保装修以及装修集成化,减少建筑垃圾和资源浪费。

4.3加强建筑节能产品及技术的研究发展

目前节能型建筑的技术手段以日渐完善,但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很多地区在实际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会出现部分技术和经验不足问题,为了解决这种现象,应当继续加强技能培训,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重点讲解相关成功案例,剖析节能型建筑项目的经典之处,分享不同节能型建筑物的设计经验以及施工经验,同时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对节能型建筑进行设计分析和研究。力求将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制定出适用于本地节能型建筑的合理设计,降低建造成本,满足节能型建筑的发展需要。我国能源缺乏问题一直存在,而建筑能耗如何降低成了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成绩仅仅处于发达国家的起步阶段。因此应当尽快加大节能型建筑的发展工作,提升节能型建筑建造过程中的技术水平,鼓励科研单位对建筑节能技术方面进行研究,加大对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生产投入,推进我国节能型建筑的普及和推广。

5总结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形势下,建筑领域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在建筑的开发和设计过程中,应当首先考虑建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建筑美感,更要运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从生态学和环境学上来对建筑进行设计探讨,创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晨鑫.民用建筑设计中环保节能技术的运用[J].科技创业家,2012(3):118.

[2]徐磊.综述建筑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4).

作者:刘杰 单位:四川视高天府新区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