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地勘单位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在不断融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不均、对国家政策依存度较高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其可持续发展。基于四个理论,浅析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对策,以期能对地勘单位发展有些许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基本对策
0引言
“黄金十年”期间,随着煤炭经济的升温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地勘单位获得了难得的机遇,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来看,地勘单位仍存在发展后劲不足、人才缺乏、对国家政策依存度较高等诸多劣势。特别是在近年,随着煤炭行业的持续下行,矿产资源勘查项目不断减少,资金运行风险压力不断加大,地勘经济发展面临新的瓶颈。如何走出困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地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着力探索研究的课题。
1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人类对发展的认识深化的重要标志。地勘单位的基本职能就是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其本身就必须发展。而市场经济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地勘单位要想在其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要发展就不能短视、近视,可持续发展是唯一的选择[1]。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就是把发展放在首位的同时,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既不急功近利,又要稳步发展,保持发展的后劲和速度,积小胜为大胜。
2地勘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可持续发展是保持地勘经济快速增长的有利选择,而从目前地勘单位自身结构及其发展趋势来看,离可持续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想缩小距离,拉高加快发展杠杆,就必须在市场管理上进行改革,在用人体制上进行改革,在产业格局上进行改革,同时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以期彻底改变其发展态势。从四个管理学理论入手,浅述改革对策。
2.1根系原理
夯实管理根基“根系原理”意为:大自然中,一棵树,根系不够茁壮,就会在枝叶上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和问题,甚至最终死亡。但是由于根系深埋在土里,很难被人看到,反而不容易得到应有的关注。所以,当发现树的枝叶有问题时,人们往往只是在枝叶上做文章,从而治标不治本。企业管理中,制度等基础管理就是根系,根系的问题不解决,枝叶就茂盛不起来。地勘单位制度体系可分为总纲制度、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约束制度等,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合力构成了企业发展的根基。地勘单位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摆脱事业体制下惯性陈旧的管理方式,建立适应市场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a)应在总纲制度和管理制度上创新,根据新形势要求,出台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符合实际,便于检查监督的管理制度,同时配套使用现代管理工具、技术、方法和手段,使各级管理层次明确,责任到位,不留死角,使制定的管理制度真正“落地”;b)要在管理中注重“以人为本”,建立以利益分配为基础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山西省煤炭地质144勘查院为例,从2006年开始试行绩效考核办法,经过几年的实践,目前已制定和完善了机关、内部经营单位考核办法,把职工收入与单位效益和个人贡献紧密结合,实现人员考核全覆盖,通过严格考核兑现,发挥了绩效考核的激励与导向作用。同时辅以配套约束机制,对中层以上干部,加强干部任职履职公信度调查,通过打分排队,试行末位淘汰机制。对全员职工,开展“定编定岗定费用”工作,因事设岗、按岗设人,精简机构、轻装上阵。同时注重通过宣传教育、制度措施等规范要求工作人员,有效提升了工作作风和整体形象。
2.2杠杆原理
奠定人才基石国以才兴,政以才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问题是关系地勘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正如阿基米德在“杠杆原理”中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同样,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有很多方法使投入最少,产出最大。在可持续发展中人才就起着这样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历史因素,地勘单位人才流失严重,加之目前体制机制又欠灵活,导致地勘单位对未来潜在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其次人才引进资金短缺、现有工作环境差,对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难以形成诱惑。目前地勘单位人才引进需经由统一组织的公开招聘考试,这种招聘方法的好处是增加了透明度、人才来源广,可以择优录取,但报考时的年龄限制和首轮考试考核内容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将一部分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拒之门外。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地质勘查队伍,高中级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比例较小,地质类高中级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比例更低,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如何解决好这些矛盾,让人才为我所用,是需要下功夫加以研究的。对此:a)要不拘一格吸纳人才。在现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方式引进高校毕业生的同时,对因种种原因未参加招聘考试或参加考试未入围的人才,以签合同的方式先行录用,再慢慢解决其身份问题;b)终止原有的专业技术人员离岗政策,并将已离岗的专业技能人才重新聘用,让他们在继续发光发热的同时,做好“传帮带”作用;c)合力用好现有人才,用补贴学费的方式鼓励紧缺专业提升学历,用奖金的形式鼓励专业人员考取单位急需资格证书,同时建立全局范围内的人才库,并对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便于掌握人才发展趋势。目前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已将上述观点纳入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指导意见中,并在全局各院推广,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对人才的吸引和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
2.3木桶原理
平衡产业结构发展由于历史原因和各种因素制约,目前地勘单位的主业仍是地质勘查。这种项目与国家与社会地质勘查资金投入程度密不可分。但地质勘查是一种周期性工作,过热之后必然会有较长时期的萧条,20世纪90年代地勘行业的困难就是一个例子。就像“木桶原理”所言,一只桶能装多少水是由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的,一个单位也是如此,在市场多变的情况下,能不能走得稳、走得远也是由其产业结构是否均衡合理决定的。因此要实现地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在拓宽主业的同时必须培养好其它产业。目前地勘行业的四大产业支柱为:地勘主业、延伸业、机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就多数地勘单位而言,虽然多年来一直强调转型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业独大”现象,延伸业份额小、产值低,产业结构不够均衡合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成为普遍的现象。面对此次煤炭市场L型下滑,地勘市场整体冲击较大,即使有一些单位在国家地质萎缩时,开始了建制转产、多种经营等方面的探索,但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经济的转型,有些产业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转型发展已成为地勘单位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妄想依靠煤炭市场的崛起,坐等黄金十年的辉煌已一去不复返。在困境中寻求发展机遇,在探索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在地勘市场此轮“去产能”的过程中,要正视黄金期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要正视“去产能”就是适度调整以传统地质业务为主的结构问题,要正视延伸产业的发展已到了关乎地勘行业兴衰成败的问题,在地勘市场不断下滑过程中,地勘单位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认真研究国家政策的基础上,选择生命力强、技术壁垒较弱的行业作为新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延伸业、发展机加工制造业、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产业,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降低经营风险。
2.480/20原理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管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80/20原理”,即80%的价值是来自20%的因子,其余的20%的价值则来自80%的因子。大意是: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多年来,地勘单位所从事的地质勘查工作,依附于矿业开发,更多的是一种“打工经济”,形成不了独立的产业链,在勘查阶段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摆脱不了对事业费的依赖,而地勘单位从事地质勘查所形成的唯一产品———地质报告归国家所有,地勘单位的矿业权至今没有完整的所有权、经营权、处分权、收益权。以地勘单位智力技术贡献参与成果分配的构思,大多数也仅仅停留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文件层面,缺少可操作的具体措施,致使地勘单位不具备作为独立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要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建议在矿业权管理上,国家和相关政府机构能真正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将矿权配置和支持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结合起来,鼓励地勘单位走探采一体化的路子,使地勘单位也能参与矿业利润分配,从而彻底改变地勘单位的“打工身份”。因此地勘单位要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裂变式增长,走勘查开发一体化道路是其中重要的一步。
3结语
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就要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化管理知识,在思想理念上适应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要求,结合相关管理知识,夯实管理根基、奠定人才基石、平衡产业结构、争取矿业权,努力由“做强主业”向“多元化发展”转变,由“单一勘探”向“探采一体化”转变,努力实现地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京平.浅析地勘单位持续发展[C]//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地矿经济理论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合肥: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地勘产业专业委员会,2010:17.
[2]刘生飞.地勘改革发展现状与对策的思考[J].西部探矿工程,2013(7):181.
[3]朱永飞.地勘单位经济运行中关键环节管理与执行力问题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2010(1):21.
作者:张蔓梨 单位:山西省煤炭地质144勘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