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大庆市正处于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旅游业作为石油、石化产业的接续产业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大庆市素有“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之称,大自然赐予大庆的“大湿地”资源与丰富的石油人文景观资源作为旅游特色刚刚开始市场开发状态。开发同时具有自然保护、环境教育和社区经济效益功能的旅游活动,是大庆市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大庆市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大庆市地处松嫩平原,有湿地120万公顷,占全国已知湿地总面积的3.1%,接近1/30,约占大庆市土地总面积六分之一。中国城区内最大的淡水沼泽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100%的面积,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57%的面积分布在大庆市区内,同时大庆市境内湖泊星罗棋布,面积在6.67hm2湖泊、泡沼以上的有284个,天然湿地总面积约3700km2,素有“天然百湖之城”之称。如今,大庆市已经推出了莲花湖生态旅游度假区、鹤鸣湖旅游区、龙凤湿地旅游度假区、新华湖旅游度假村、黑鱼湖生态园、和当奈湿地人居生态村“六大湿地旅游精品”项目。计划要逐年建设完善提升,拓展湿地综合开发功能,并加快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二、大庆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营销力度不够尽管大庆政府注重旅游产品宣传并投入了一定的宣传力度,湿地旅游未形成品牌效应,但相对于旅游产品开发所处于的初级阶段其宣传促销的力度还是不够。目前未形成有效的营销策略,宣传渠道单一和主体的缺失,直接影响湿地旅游产品的宣传效果。
(二)资源开发缺乏深度大庆市湿地旅游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推出的湿地游项目,以景观类湿地旅游产品为主,缺少与大庆建设历史、石油文化内涵相结合的湿地旅游产品。
发展湿地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大庆市湿地旅游发展应实现适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均衡发展,形成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一)功能分区开发模式应结合湿地生态系统特点设置资源资源保护区、游览缓冲区、体验密集区、外围服务区四个功能区。将珍稀动植物分布区域设为资源保护区,严禁公众进入;游览缓冲区严格限定游客人数,并控制游览活动的干扰在湿地生态系统自动调控能力的范围内;湿地体验公园作为体验密集区,将对岸线进行特殊处理,创造出野营、划船、采摘、垂钓等不同体验区,满足旅游者参与体验的意愿;外围服务区将完善多功能游览设施,为游客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和物质保障。
(二)产品开发差异化模式开发湿地生态旅游产品时应注重挖掘本地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大庆拥有出口温度可达65℃的纯天然地热泉水,现已初步探明静态储量达3000多亿立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低温地热田。大庆市将冰雪文化和温泉文化有机的融合,打造“雪地温泉”特色旅游项目。让游客在感受洗浴温泉的同时,欣赏到银装素裹的野外美景。“特色温泉游”将成为大庆市冬季旅游的最大卖点,将吸引大量游客,带动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三)整体营销模式旅游产品营销已形成从单一营销到整合营销的趋势。大庆市湿地生态游应加强区域联合营销,是游客对大庆市及黑龙江省的旅游产品形成一个总体的、综合的印象和情感认同。加强区域旅游联合营销合作,通过行业协会实现信息分享、客源互换,并与省内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大庆友好城市联合推出黑龙江省自然涵养湿地风光三日游、温泉休闲养生度假三日游等旅游线路。
同时加大对“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大庆市旅游整体形象的包装和宣传。市内围绕湿地文化节,通过开展“大庆人游大庆”、“城乡和谐互动游”、“访铁人故里、游生态大庆”、“踏着铁人脚步走”等系列活动推介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开发突出石油文化、湿地探幽、温泉疗养、城市景观、民俗风情、休闲采摘等地域特色。
作者:王海丽 单位:大庆职业学院人文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