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范文

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摘要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衡量其是否具有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立足,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本文结合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了目前在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从“三维度”的角度对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要求,即要丰富文化素质、夯实专业知识水平和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关键词

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三维度”

1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正式提出源于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其实质就是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则是根本。这一概念已由最初的经济领域向社会、文化、自然等各方面延伸,在教育领域也经常会用到。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的就是在大学阶段和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将现有的各种知识和能力不断地进行完善,使身心协调有序地发展,并按照人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调整提升个体素质,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也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持续和谐的发展中,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力对高职学生也有着深刻意义。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更是高等教育。它不仅要培养能够满足社会生产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还要培养具有实践、创新等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将“高等”和“职业”结合起来,培养方式既要高于中等职业学校,又要有别于普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方法,不断发展潜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更新知识和技能,实现综合能力的长足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更新越来越快,这一切都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一门技术固然能成为谋生手段,但要想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不被淘汰,自身能力的凸显尤为重要。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重点就在于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任何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现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只能满足于一时,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努力提升,在不断的获得和更新中实现可持续能力的发展。作为从事高职教育的工作者,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转变,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将来工作所需的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学生的长远发展,让学生能面对未来的职业生涯,灵活适应岗位和职业的变化,从而实现高职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发展。

2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目前的现状却是,高职毕业生虽然从事着生产服务一线的工作,但是在岗工作情况并不够理想,大多数学生面对就业层次不高,工作比较艰苦,待遇偏低的现状,普遍不能正确分析和评价自我,造成工作不安心,敬业精神缺乏,目标不够明确,从而盲目频繁地跳槽。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在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过于强调就业率,忽视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造成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2.1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偏离近些年,“毕业就等于失业”的说法流传甚广,本科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愈发严峻。这就导致了大多数高职院校一味地追求就业率,在人才培养方面以获得岗位技能为主要目标,过分地强调岗位技能知识的学习。这样做虽然能针对性地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可是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一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被逐步压缩甚至于削减。职业教育不是就业教育,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必需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具备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同时还要具备面向未来职业生涯的能力。岗位技能的重点强化虽然能较好地提高就业率,但其他综合能力的缺失,导致学生在短短三年高职教育中很难做到专业技能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共同发展,给高职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2校企合作模式中人才培养的偏功利化校企合作模式是职业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性人才,让学生的在校所学和企业实践能有机结合,资源共享,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校企合作模式虽然成果显著,但这种模式也容易出现弊端。一方面,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中,学校教育偏应用,侧重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知识背景,多是针对某类企业或者某类行业进行大量实践训练,解决了企业或行业的特殊岗位问题,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中兼顾更多的是企业利益,学生被大量地用作廉价劳动力,不仅就业层次不高,更缺乏职业培训和长远规划,在技术重复中难以实现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发展。

3从“三维度”论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不仅满足了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给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最切实的是实现了高职学生的自我及事业的成功。从这个角度来说,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其职业生涯的发展,这一点又与职业生涯规划有着一致的目标。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可以从职业发展的长度,职业适应的宽度和职业成长的高度三方面衡量,在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上,我们同样可以从“长度、宽度、高度”三维度来入手,采取以下策略:3.1注重文化素质教育,提升职业发展的长度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实用为主”思想的指导下,一味追求就业率,理论课程设置不合理,与专业岗位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课时过多。教育既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其人文素质的养成。专业知识的获得只是从满足生存需要的角度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事,文化素质的培养则是从终身发展的角度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两者都不可偏废。因此,高职院校应该要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优化课程设置并在教学中付诸实践。除了专业课程,还应当给高职学生适当增加人文社科类和思想教育类的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还能提升他们的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潜移默化地培养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品行,达到“教书”和“育人”的结合,为学生工作后的自我提高和可持续能力发展打下基础,从而实现其职业生涯的提升。

3.2坚持专业化育人,拓展职业迁移的宽度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看,高职院校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应该是全方位的综合体系,创新能力、思维能力、适应能力的重要性都不可忽视,专业知识能力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职业教育的本质目标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素质。高职院校要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同时兼顾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学生知识能力体系,帮助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更好地就业和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就应该从职业教育的专业性、技能性和职业性着手,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变为积极、主动、有创造性的学习,使学生在获得牢固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其转化为技术,甚至是相关职业上的创新创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并慢慢逐渐拓展其潜在的能力,从而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真正拓展职业生涯的宽度。

3.3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延长职业成长的高度高职教育是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的教育,但是我们也必须认清,现如今仅仅靠掌握一门固定的职业技能难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已经由原有的“专”转为“精”,并慢慢趋向于“全”。因此,在高职教育中,我们相应地也应该将培养目标扩展到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走出校门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终结,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无数个这样的阶段性学习,这就对高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在新知识断膨胀与更新的时代,高职院校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树立其终生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后能通过自我学习,不断完善和更新知识结构,积极挖掘自身的潜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同时也能兼顾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使之能够适应将来可能出现的岗位或职业迁移的需要,这样才能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处于不败的地位。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于教育结构的原因,高职学生面临的竞争态势尤其严峻,专业技能已经不再是其找工作的敲门砖,要想在优胜劣汰的现代社会立足甚至获得长远发展,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尤为重要。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是个人素质的不断提升的过程,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和高职教师摈弃“一刀切”的教育手段,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以点带面,变单向的知识传授为完整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具备社会生存能力,更具有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冬.谈高职教育毕业生可持续就业能力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06(7).

[2]杨汉东.论职业教育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2005(6).

[3]徐琼霞.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策略探析[J].中国与教学,2005(11).

[4]方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J].现代教育管理,2013(9).

作者:陈倩 单位: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