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1体育资源的因素充足的体育资源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保障,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中体育资源相对有限,这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首先,体育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虽然各高校加大经费投入,完善体育设施,但体育维持费用的投入与国家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并且招生规模扩大与体育场馆建设迟滞的矛盾尤为突出。在我国高职院校系统中,有很多院校没有设体育教学部,即使有的院校,但是其被重视程度远小于其他院系。同样的在财政拨款上,投入到体育部门的拨款也是最少的。由于不被重视、师资力量、学校场地器材、体育课教学经费欠缺等因素的影响,严重挫伤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得体育课的主导者处于一种散漫状态,也就造成阳光体育的实施只成为遮人眼睛、挡人嘴巴的“形式主义”而已。其次,体育场馆设施短缺。室内场馆设施缺乏,许多深受大学生喜爱的项目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体育舞蹈、健美操等。即使一些有室内体育场馆的学校,也终因场馆设施不全或开放时间不足甚至不对学生开放等原因,严重挫伤了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再次,体育师资力量不足,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大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和科研水平不高,师德修养不够等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在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学生人数快速增长,但体育教师数量并未按国家规定比例增加,使教师数量不足,工作量日渐繁重的同时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使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对学生做课余辅导。
1.2课程设置因素从80年代以来,体育教学改革虽然进行了多次,但课程设置上仍然有许多缺陷。首先在课时分配上,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重文轻体”的思想,文化课课时安排过于繁重,体育课时安排较少,同时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过少。运动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体育课为其他理论课让路,以致课时数安排过少,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和训练,所以很难掌握好体育的基本技能。其次在学分分配上,多数高职的体育的学分在总学分中占比很低。学分少就会使学生感觉无所谓,对自己的成绩影响不大,从而对体育锻炼没有主动性,难以产生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体育课班级人数过多也是体育课程中遇到的很大障碍,教师精力有限的情况下,由于人数过多,教师不能关注到每一学生,所以每个学生得到的具体指导不够,同时由于器材的缺乏,无形中缩短了学生的练习时间,从而使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1.3安全隐患因素在体育教学课中,经常会有一些意外伤害的发生。按照法律规定,学校有义务保证学生在校时的人身安全,如果是在上体育课管理不善,对造成的伤害事故,那么学校和体育老师就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那样,学校不光要赔偿更多的钱,并且会给学校造成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压力,从而影响学校的声誉,影响办学效益。一旦产生问题,正常的体育活动开展就很难在开展,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一些对抗性虽强,能够培养意志品质的体育项目也不得不放弃。
1.4评价因素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使学生终身掌握一定体育技能,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终身受益。但是笔者走访发现,目前大多数采用的评价体系还不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后所取得的成绩,所以学校的评价手段、机制需要完善和改进。
2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分析
2.1加强对终身体育思想的理念教育,养成自觉的体育行为与习惯终身体育关键是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理念的培养。首先,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向学生传递积极的终身体育教育理念。其次,大学生有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能力,经过几年大学生活中正确的体育健康理念教育,基本上能够形成对体育的正确认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及走访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中大部分学生不爱体育锻炼以及对体育健身的认知水平较低,这就需要我们广大体育教师群体加大体育健身理念的宣传,借助阳光体育之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及学生体育社团的作用,使学生在内心中产生浓郁的体育兴趣,能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将体育作为一种爱好与习惯,切实的发挥阳光体育的功能。
2.2加强宣传力度,营造“阳光体育”的氛围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相关职能部门都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真正认识到阳光体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首先,创造阳光的体育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够营造健康、愉悦的体育锻炼氛围,能够吸引大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其次,营造全民体育氛围,我们不光要向全体师生宣传体育的作用,还要向学生家长宣传,只有全民关注体育,增强体育观念,提升体育锻炼意识,阳光体育的施行与推广才能有良好的平台与空间。高校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比如通过网络、海报、宣传手册、课堂教学、知识竞赛等方式广泛宣传健康理念“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3建立健全高职体育工作的管理机构,制定长远规划,建立长效机制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证体育课时,若发生下雨等不可抗的天气状况,要适当调剂,不得无故取消体育课;第二,加大对体育教师教学的管理,努力培养优秀教师,加大培训力度,对体育教师的每节课备课、总结进行监督与管理,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目标性;第三,确保阳光体育的落实,鼓励学生参加体育社团,并将之作为学生全面素质考核的重要指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举办体育文化节,开展各种形式的运动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符合自己运动项目;第四,积极参与政府或企业举办的体育活动和比赛,或提供比赛场所、赛场服务人员等,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总而言之,只有建立健全高校体育工作的各项管理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引导作用,达成阳光体育的初衷。
2.4开设多种课程模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开设体育多种课程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体的身体差异、技术基础、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来选择体育课程在必修、专项选修、基础、提高与保健等内容广泛、层次鲜明、设置课程灵活的结构体系。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体育课程设置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区别对待”的教育原则和宗旨,满足个体学生不同的层次发展需求,使学校体育在促进全民健身活动普及与提高校园竞技水平方面获得共同的发展,从而使健身竞技与阳光体育运动在、普及与提高方面获得平行的发展。具有专项特长或希望继续提高技能水平的学生开设专项训练课。
2.5形成多元评价体系传统体育教学中单一的学生技能或体能评价,早已经被《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客观评价相结合的多元体育评价所取代,但对于阳光体育的评价,除了这种多元的体育评价之外,还应该引入阳光体育所倡导的娱乐与健身、态度情感与合作,尤其更应注重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的表现,以及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的评价。对体育课的评价方式要进行不断的探索,使这种评价逐步转向数量—质量—功能这个层面中来。同时要提高学校体育工作在综合评比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要把面向全体学生的群体活动与提高课余训练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力求全面、合理,在评价形式上力求科学、量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并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工程中充分发挥其激励导向作用。通过这种新的教育评价体系,把师生从只重分数、只重竞技的误区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阳光体育活动中真正得到锻炼,真正得到实惠。
3结语
学校体育是素质与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阳光体育运动”则突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地位,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特色。因此,把“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好、活动组织好、是我们各级各学校职能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各位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义务。但是阳光体育真正深入人心是我们的观念,这还需要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因此,我们只有与高职学生相关的各个主体在正确认识到阳光体育价值的基础上,了解阳光体育推广中的障碍因素及深层原因,真正营造阳光体育的良好氛围,才能使“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健康第一、每天运动一小时,好好的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真正深入每一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心中。
作者:庞建民 单位: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