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集体经济的障碍及对策研究范文

集体经济的障碍及对策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集体经济的障碍及对策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集体经济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一、集体所有制的内涵及理论渊源

恩格斯最先使用了“集体所有制”的概念。“集体所有制”的概念由恩格斯在1843年《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中首先使用。“欧洲三个文明大国———英国、法国和德国———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来改变社会结构的那种急剧的革命,现在已经是急不可待和不可避免的了。”“只有经过以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革命,才能建立符合他们抽象原则的社会制度。”马克思在《哈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也曾多次提到集体所有制。“总之,资本主义制度正经历着危机,这种危机只能随着资本主义的消灭、现代社会的回复到‘古代’类型的集体所有制和集体生产的最高形式而结束。”“农村公社的这种发展是符合我们时代历史发展方向的,对于这一点的最好证明,是资本主义在它发达的欧美国家中所遭受的致命危机,而专制危机将随着现代社会回复到古代类型的最高形式,回复到集体生产和集体占有而结束。”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集体所有制是他们所构想的理想社会中的制度形式,是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他们所指的“集体所有制”与“社会所有制”、“共同占有制”是同义词,都是指在理想社会中生产资料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我国使用的集体所有制概念来自斯大林。我国的集体经济分为农村和城镇两个部分,农村部分是指乡镇及其所辖村组的集体经济,城镇部分是指县镇和上级城市及其所辖街道的集体经济。

二、发展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的必要性

1.发展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是对其历程理性反思的结果。

回顾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历程,大体经过两个阶段:一是产生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二是发展完善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国初步建立起具有社会主义根本特征的村级集体经济;而后,又实行了20余年的体制,这期间基本消除了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村级集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农村开始广泛实行“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双层经营体制”,打破了以往农村集体经济运行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并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农村“打白条”、“空壳村”等现象的不断增多,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受到严重冲击。因此,面对挑战如何作出理性选择至关重要。

2.发展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的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问题较多、发展也比较迟缓,进一步发展步履维艰。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在“必须健全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尤其进一步强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一论述,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因此,发展完善村级集体经济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

3.发展完善农村集体经济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之法宝。

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新举措;其中之一则是“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显然,“农村制度建设”也包括村级集体经济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因此,发展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既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是我国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之法宝。

三、当前我国村级集体经济面临的突出障碍

1.村级集体经济的弱化成为其发展完善的主要障碍

第一,近年来一些村级集体经济通过所谓的“改制”,将原有“效益不好”的集体企业出售给个人,在集体资产价值流失的同时,村民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相反却使自身利益受损。这种做法,使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打折扣,在利益受损村民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消除的阴影。

第二,由于受到来自诸多专家、媒体等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过度宣传,使得一些农村干部尤其是村民,思想认识及行为逐步发生了逆转,出现了“三少三多”倾向:想集体的少,想自己的多;关心集体的少,关心自己的多;做集体的少,做自己的多。长此以往,逐渐使农村干部群众失去了对发展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的认可和行为动力。

第三,不少村在以往发展集体经济时非但没有增加村级积累,反而出现甚至加重了债务负担,使人们对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产生了怀疑。其结果,不仅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村委会在村民中的威信,而且挫伤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动摇了农村干部群众的发展信心。

2.来自村级生产经营投入乏力的障碍

第一,缺资金。一方面处于逐步成熟阶段的村级集体经济,面临着进一步完善,进而做大做强的问题,需要“完善性”资金;另一方面处于较为薄弱的“空壳”村级集体经济,更是需要“发展性”资金。上述两种情况,如果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名义进行贷款融资往往比较困难,甚至遭遇“零允许”困境。

第二,缺劳动力。当前农村“空心化”现象(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现象)相当严重,由于我国诸多地区地少人多,务农收入相对较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市打工的数量剧增,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大多为五六十岁的老人、妇女和儿童,被人们戏称为“563861部队”。

3.来自村级组织疏于经营管理的障碍

第一,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十分匮乏。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并允许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其中有不少村级集体经济的带头人通过改制,当上了改制后企业的“老板”;有的则自己另起炉灶,兴办了新的个体私营企业。由于带头人的“流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逐步难以为继,其结果不言而喻。

第二,管理水平不高。我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大多存在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模式滞后等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思路狭窄,管理方法单一;管理模式落后,程序烦琐,决策不科学;管理机制千篇一律,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制度;管理水平滞后,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来自国家惠农政策结构性失衡的障碍

最近一个时期,国家出台的惠农政策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宏观性惠农政策,如前所述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人才政策等,这些政策针对的对象主要是那些较大的区域和较大的项目;另一类则是微观性惠农政策,主要包括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业技能培训等种植业领域,而且政策对象主要是针对一家一户和劳动者个人。但专门针对农村基层发展集体经济方面还缺乏启动性和促进性政策的扶持。目前,我国的惠农政策存在着结构性失衡问题。这种惠农政策的结构性失衡,虽然在短期内对于改善农民生活、提高个体生产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但从长期看,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将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四、发展完善我国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1.统一思想是发展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的前提基础

第一,将思想统一到宪法上来。我国宪法第八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第二,将思想统一到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上来。这些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惠农政策,成绩斐然。我们必须正确理解、深刻认识农村集体经济的极端重要性,坚定不移地发展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把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落到实处。

第三,将思想统一到集体主义上来。从意识形态角度看,集体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级集体经济的灵魂。没有集体主义作支撑的村级集体经济,很快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第四,重振并坚定发展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的信心。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总体上获得了较大发展,总量有所增加,实现形式呈现多样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近年我国已涌现了近万个集体经济搞得好的村庄,为各地发展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树立了榜样。还应该看到,做好“统一思想并坚定信心”工作绝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须要有各级党组织及政府有计划、有组织、分步骤地做好宣传、宣讲和培训工作,尤其要切实提高并统一广大农村干部、农民及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切实坚定发展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的信心。

2.培养好基层组织“带头人”是发展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的关键举措

这里的基层组织“带头人”是指广义的带头人,不仅是指实际的村级集体经济带头人,而且还指该人所在的基层党组织。培养好基层组织“带头人”的关键,在于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

第一,培养好基层组织“带头人”,需要统一认识。1987年《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一文中,就曾要求村级党支部、村委会和经济组织的干部,要由具有开拓和献身精神、办事公道、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担任。如吴仁宝、王宏斌等每一个人的名字都与一个闻名全国的村级集体经济密切相连。这些带头人用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展思维、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村级集体经济的传奇。

第二,培养好基层组织“带头人”,需要由村级党组织作为支撑。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完善,不仅需要有一个致富能力强又甘于奉献的带头人,更需要由带头人参与其中的村级党组织。需要明确的是,没有一个坚强有力、求真务实的核心班子作支撑,仅仅依靠带头人的“单打独斗”,村级集体经济很可能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却很难长期持续下去。这方面的教训十分深刻,值得汲取!

第三,培养好基层组织“带头人”,需要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村级党组织是党和国家在农村所有工作的组织基础,是集体经济发展完善壮大的政治保障。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对于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党群关系,引导并带领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010年12月17日,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所做的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策,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来抓,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

第四,培养好基层组织“带头人”,可以循着“四培养”途径。在实际工作中,村级党组织可以立足于本地,对全村所有“带头人”后备人选,开展思想政治和能力素质方面的考察,在此基础上,通过“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党员致富能人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带头人”的“四培养”途径,着力培养好基层组织“带头人”。进而,为“带头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其对发展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导及带动作用。

3.出台有针对性的国家级扶持政策是发展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力保障

近四年,我国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强调了“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政策”。例如,2013年出台的政策多达38项。但是这些政策的对象,没有一项是针对农村或村级集体经济的。因此,出台有针对性的发展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的国家级扶持政策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第一,需要在国家法律层面上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重新定职和定位,并明晰与村委会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在对各地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近期发展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所面临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共性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政策方案,并尽快出台专门针对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完善的国家政策。同时,这一举措也为地方政府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提供可以依据的范本。

第三,定期指导、考核和总结各地对于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并不断加以完善。

五、结语

我国村级集体经济的建立及其发展,是由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所决定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公有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理应不断坚持并完善。它关乎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及绩效,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关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的破解。因此,发展完善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意义重大而深远。

作者:伊全胜万兴亚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齐齐哈尔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