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论文4篇范文

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论文4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论文4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论文4篇

第一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1.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1)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显著

当前全区集体经济收支结余4.89亿元,同比增长15.54%,村级可分配收入以资源、资产性收入为主要来源。村级利用现有的土地、山林等自然资源和厂房、设施等集体资产,大力开展承包、租赁业,为稳固村级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2)集体经济支出刚性增长

目前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各项费用总支出为68327万元,同比增长20.8%。其中支出以管理费和农业发展为主,管理费总额占总支出的61.8%,用于路渠沟维护、农机、农用电等方面的农业发展占总支出的25%;村级经营及其他支出共计8999万元,其中村级支付各项借贷款利息834万元。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

(1)农村人才选拔难和村干部观念转变难

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少数有致富能力的人不愿当村干部和从事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工作,同时由于三年一轮的村级组织换届,村干部的频繁调整,使得部分村干部产生“一选、二干、三等”思想,不少村干部在村级经济发展中,小富即安、求稳怕乱等思想难转变。在理念上,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在行动上,等项目、靠政府、赖扶持、要资助;在思想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敢搞大动作、做新探索。最终导致集体经济发展没有创新、没有突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原动力。

(2)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间发展不平衡

村与村之间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差距很大。部分村特别是临近城镇和工业园区的村集体经济实力强大,村级集体收入每年达到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但大多数村或远离城镇的村集体经济薄弱,一些村甚至除了政府补助就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此外,除了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外,该区南片和中片、东片地区差异也很大。村级集体经济较好的村基本在中片和东片。

(3)村级集体经济渠道狭窄,生产性收入比重低

村级集体可用资金的来源总体上可分为经营性收入和非经营性收入两个部分,而经营性收入的多少是衡量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强弱的主要标志。但当前,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基本上局限于厂房、仓库、店面等物业租赁收入以及土地等资源的发包收入,只有很少的村有投资入股分红收益和直接的生产经营性收益。

(4)村级集体经济支出刚性增长,负债有增加的趋势

由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快,而农村基层组织运转、财政支持项目资金配套等支出刚性增长,村级债务呈增长的趋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要承担日常开支、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等社会福利支出,要承担农村社会公共设施和农业发展设施建设等。这些刚性支出,为农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5)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和活力

当前集体经济局限于各类承包款收入、资产出租收入等,收入来源少,发展空间小,而且支持发展集体经济政策少,各种约束多。引进企业越多,配套建设越多,日常维护与管理支出越多的现象十分普遍,使得一些村缺乏发展集体经济的动力。虽然萧山区在股份制改革中取得一定突破,但股份制主要在理顺集体产权关系,完善农村分配机制上起作用,仍是一种管理形态和分配形式的改革,没有真正涉及经营机制改革,更不是经济体制的转变。

3.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1)转变发展观念

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有所提高,在理念上有所创新,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把它作为加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新机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

(2)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完善土地政策,要深刻分析各项用地政策的利弊关系,逐步完善村级发展用地政策,逐步扩大村级留用地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村级留用地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工业园区土地置换政策,确保村村得到经济发展资源保障,实现村村都有发展的空间。二是合理利用土地,要切实做好区域产业发展与集体经济发展相结合文章,要整合资源,突破村级区域内部发展界限,以镇街为单位统筹规划,异地集中连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特别是浦阳江生态经济区范围内的村,务必要结合整体规划集中发展;有条件的村可走区域经济配套发展之路。三是保障财政扶持,一方面要加大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扶持力度,营造“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局面;对属于公共财政范畴的,建议该类项目费用由区镇两级财政承担,对于部分产权归有关部门的,建议核销部分由村级集体承担的费用,以减轻村级集体经济负担;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村级增收、创收性项目的扶持力度,根据村级经济状况,分档分类进行财政奖励。

(3)发挥资源效应

一是盘活存量资产。要对村级资产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因村制宜,围绕各自的产业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取长补短,进一步盘活村级集体存量资产,尽可能将闲置或低效率使用的会堂、学校、卫生室等公益性资产转化成经营性资产。二是做好统筹结合发展。对于城镇或郊区周边的村,要突出发展二三产业。通过建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标准厂房、综合商务办公楼、仓储物流基地、三产营业用房等形式,实现以场地生财、以区位聚财、以服务引财的目的,有效地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带动农民增收;对于边远贫困区域的村,要突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三是多方筹集资金。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贷款政策,尽量满足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合理要求;要深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引导确权后的土地山林承包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留用地等进行交易流转。

(4)发挥机制作用

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关键要有一个好班子。要把人品好、靠得住、有本事、会干事、干好事的人通过“公推优选”选为支部书记;对有事业心,工作勤恳,但因遗留问题多,集体债务包袱重而造成信心不足的干部,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工作成效,并激励他们振作精神,轻装前进;对少数缺乏事业心,不愿为群众办事的要果断清出班子。同时,要完善农村干部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把经济增长点的培育、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村级负债的化解等目标作为重点内容纳入村“两委”班子及成员的任期目标责任制中,严格考核奖惩,激励他们一心一意谋事业。

作者:翁洪伟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第二篇:发展响水县农村集体经济探讨

一、现阶段响水县农村集体经济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

集体经济的概念是源自于斯大林时期集体农庄,指主要生产资料归农村村民小组成员共同所有,实行共同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果实的经济组织形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改变了过去“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基本经济体制,村级集体经济成为农村基本的经济组成部分。并且,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村级集体经济改变了过去“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体制一统天下的格局,在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衍生出多种实现形式。尤其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一些农民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农村社区或突破社区界限,自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经济组织,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

(二)制约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发展的主要因素

1、农村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农村领导班子大部分未接受过素质教育,其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不合理。一部分农村领导班子成员长期处于涣散的行为状态,无法领导农民群众积极发展集体经济;还有一部分农村领导班子成员年龄较大,无法理解新思路、新科学,观念保守,在集体经济方面不具备开拓精神,因短暂的困难就放弃发展集体经济,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无创新思想,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比较低。

2、政府鼓励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较少

政府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扶持较少,未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规划,对于响水县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思路缺乏深入研究,领导性不强,没有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扶植政策和优惠政策,策略的制定没有起到引资和生产的作用,使响水县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得较为艰辛。

3、集体经济发展思路较为狭窄

创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对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目前响水县农村集体经济思路较为狭隘,资金累积的渠道过于单一,面对集体经济的发展关卡,很多村干部以缺乏资金、人才和科学技术等软件和硬件条件为由,不积极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的正常发展,没有立足于响水县本身具备的发展优势,严重妨碍了响水县农村集体经济的开发和利用。

4、利益需求增多,农村经济负担较大

随着农村建设的日趋深入,各种环境绿化、道路建设、治安防护等设备投入较大,使得农村的债务不断加大,一些农村旧债没有还完又添新债,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也为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债务,并且很多农村达标创建活动还需要村里提供资金,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负担,也给农民自身生活带来了困扰。

二、立足响水县,探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积极地对提升农民收入、探寻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和方法,立足于响水县的各类资源,并采用有力的政策进行支持,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一)加大对响水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

1、增加资金投入

响水县政府每年应分拨一定金额来实现对农村集体经济的资金扶持,将一些具有示范性的、对农村集体经济带动作用大的农村项目进行整合和开发,带动贫困地区与具有潜力的农村项目向着农村集体经济方向发展。同时,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要积极进行资金积累,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项目作为投资与扶植的重点,不断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

2、增加部门扶持力度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涉及到范围较广,为了能够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的规划与发展,就应结合响水县政府各部门的有关职责,从部门设置、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各个村镇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战略性的指导与帮助,促进农村招商引资,兴办各种农业基地与农产品加工项目,使农民获得稳定的收入。

3、增加企业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植力度

响水县政府应鼓励企业深入农村,对农村的可开发资源进行科学的调度与深入的开发,即能够帮助农村增产增收,也能使企业拥有固定的资源渠道,实现了农村与企业的双赢。企业可以以投资的形式,在农村建立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也可以以捐赠的形式,对农村进行资金支持,并为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提供科学指导意见,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对于在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响水县政府应给予精神上与物质上的奖励。

(二)加强对农村的组织保障

1、完善领导班子

响水县政府要领导下属的各镇区紧急成立关于发展响水县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指导和规划工作,并对该镇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负责。该领导小组要深入的对响水县各镇区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发掘响水县具有发展价值的资源,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响水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规划与思路,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予以解决与处理。响水县宣传部门与媒体要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导向作用,积极的开展宣传,与各部门紧密协作,为响水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做出指导性与公益性的服务。

2、大力建设农村基层组织

响水县要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管理体系,使农村基层组织中各个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党组织要积极开展村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工作,并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工作规范与制度,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积极的进行探索与开展。对于表现优秀的村干部要予以提拔与表扬,调动所有基层组织干部的积极性,以推动响水县农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在现行的组织管理体制中加入激励机制

由于村干部具备的科学理论知识较少,因此应鼓励村干部进入企业去兼职,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农民传递农产品种植与加工的新技术、新方法。兼职的村干部可以获得响水县的财政补贴与报酬,并且年终还可以获得额外年终奖金。对于农村基层干部应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使村干部的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促使农村基层干部产生工作积极性与自主能动性。各个镇区也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实行责任制管理,并引入奖惩机制,由村干部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具体发展情况进行跟踪指导与监督,确保具体措施和责任落实到位。

(三)加强基层管理

1、强化资产管理

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对现有集体土地、沟塘等发包经营项目,要依法补充完善承包合同。要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积累机制,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强资产核查,盘活集体存量资产,构筑集体资产增值机制。按照县委农办出台的《关于切实做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切实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增加村级集体收益。

2、强化村级财务管理

建立健全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严格收支审批,努力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完善村级财务“双代管”制度,规范代管手续。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及时、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各镇区要将控制和化解村级债务纳入对村居的考核内容,积极探索并建立化解村级债务的长效机制。强化村级三项资金运转经费管理,各镇区要把村级运转经费分解到各村,由经管站代为管理,实行建账封闭运行。

3、强化村级民主管理

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重大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须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真正让农民拥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组织成立,以村民为主的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村级集体资产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于提升响水县农民收入、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注与扶持,为弘扬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不懈的努力。

作者:殷芬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响水镇农经服务中心

第三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探讨

一、大安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快速增加。

村级总资产由2009年的21300万元上升到2011年的72367万元,增加了51067万元,从整体规模上看呈快速增加态势。

(二)村级集体经营能力极其弱。

2011年,全市总收入中经营收入为205万元,仅占总收入的2%,而在总支出中,经营支出为263万元,仅占总支出的10%。

(三)部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后劲,集体经济收入来源较为单一。

多数村集体积累底子薄,收入主要来源于政策(转移支付等)、资源(荒山拍卖、土地承包)、资产(土地补偿费等)带来的收入,2011年分别为2020万元、1073万元、4764万元,分别占总收入的24%、13%、57%。一些集体经济薄弱村原有的收入渠道趋于萎缩,缺乏新的收入来源。

(四)村级负债严重。

全市90%的村都有村级债务,其中负债30万元以上的村有76个,占村总数的34%。2011年底,全市村级负债总额为21230万元,每村平均95万元,每年给各村拨付的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平均6万元,只能保村干部的工资、办公经费,根本没有资金用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二、影响和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思想认识不高。

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理解、不支持,部分乡镇、村干部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本地的区位、资源等优势谋发展。

(二)发展资金不足。

当前,除少数村利用现有集体土地、山林、房产等获得一定集体经济收入外,大部分村是“空壳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加之债务负担重,即使有能力、有魄力的村干部想要发展,也是一筹莫展。

(三)发展机制不健全。

全市缺乏发展集体经济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村级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措施不力。

(四)人才匮乏。

当前,农村许多有头脑、有技术、有门路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导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严重缺乏人才。同时部分村干部队伍老化,综合素质不高,思想保守,发展上缺思路,管理上缺能力。

三、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功经验及新型模式

近几年,各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创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路、方法,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一)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1.村级班子过硬。

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一定规模的村,都有一个善谋事、肯干事、能成事的村级班子,特别是村支部书记。两家子镇同权村大多是盐碱涝洼地,自然生产条件十分恶劣。1990年以前,同权村人均收入不足700元。党总支书记洪向奎上任以来,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头等大事,立足资源优势,采取扶持引导、建立合作社、强化副业加工、发挥名牌优势等有效措施,推动了全村笤帚产品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形成了家家种植、户户加工的新格局。

2.发展路子选得准。

发展好的村虽然情况千差万别,但都能紧密结合本地的资源和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订各具特色的发展规划,选准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和项目。四棵树乡建设村努力挖掘集体增收潜力,抓住西部土地开发整理契机,积极发展水田,新建大棚发展棚膜经济,目前,绿色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

3.资源条件比较好。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村,大多具备一定的资源条件。有的资源比较丰富,比如有林地、水面、草原等;有的位置比较优越,临近城镇、集镇,交通便利,信息灵通,接受产业和企业的辐射带动比较容易;有的资金比较充足,如因工业用地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补偿积累较多。而资源相对匮乏、没有特色产业的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几乎空白,基本都是空壳村。

4.村级财务管理规范。

凡是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他们在千方百计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来源渠道的同时,狠抓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三资”制度,坚持开源节流不动摇,使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不断增多。

(二)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

全市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类型:一是土地经营型,走以地生财的路子;二是资本运营型,走盘活集体资产增收的路子;三是资源开发型,走靠资源开发增收的路子;四是兴办企业型,走企业强村的路子;五是服务创收型,走有偿创收的路子。

四、推广和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型模式的主要措施

(一)要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导向作用,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大力宣传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引导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投身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去。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功模式的总结宣传,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农村干部学经验、找优势,选择符合村情民意的发展路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要在完善管理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要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积累机制。凡是集体项目都要落实责任制,及时收缴承包金或租赁费,把该收的钱收起来。二是加强清产核资,盘活集体存量资产,建立资产增值机制。把土地等资源性资产作为经营性资产来运作,如新农村规划后的旧房用地及宅基地,是村集体一笔较大资产,要根据有关政策处理好,促使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管好土地征用补偿费,严禁乱支滥用。三是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村级集体“三资”委托服务制度,村级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由乡镇村级集体“三资”委托服务中心进行管理和监督。逐步建立集体经济发展民主决策制度,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承包合同签订等重大事项,要按照要求,实行民主决策,接受群众监督。四是严格项目审批制度。凡新上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必须认真谋划、科学论证,经乡镇政府审核同意后实施,报市相关部门备案。五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镇、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成为考核乡镇、村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要在技术、人才引进上下功夫。

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引导城市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对于外来企业、个人与村集体合资联营,兴建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等发展项目的,财政支农资金优先予以立项补助和奖励,同时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艰苦创业,凡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成绩显著的,优先提拔重用。

(四)在项目支持上下功夫。

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项目和资金应该与村集体经济项目相结合,统筹安排,组织实施。一是把村集体经济林、“四荒”地纳入土地整理,并将其和以工代赈、现代农业等建设项目予以重点支持;二是优先村级组织发展农村综合服务实体,在农村综合服务合作社等项目建设中给予重点支持;三是将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需要的水、电、路等配套项目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统筹安排,给予重点支持。

(五)在资金来源上下功夫。

在强化村自身实力的同时,要千方百计地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二是市财政应安排一定资金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三是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应将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允许村集体将其直接经营管理的土地、山林等自然资源使用权作为抵押、担保,贷款利率要尽可能优惠,贷款期限按照生产经营周期放宽到最大限度;四是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序做好小额贷款工作。

(六)在政策扶持上下功夫。

制定出台支持和鼓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对村级兴办的集体企业和各种经营项目适当给予税费优惠和减免。尤其是在土地政策上更要加以优惠支持,如对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允许其发展二、三产业。村集体通过土地整理或村庄整治新增加的有效耕地,由村集体所有和经营。

(七)要在组织推进措施上下功夫。

一是选好配强村级班子。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重点,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市场意识强和吃苦耐劳、公道处事、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大幅度提高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在村干部中的比例。二是加强村干部培养锻炼。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同时,将市内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各类典型村作为培训基地,开展定期学习交流,促进共同提高。三是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积极改善村级办公条件,适当提高在职村干部报酬待遇。四是建立领导联系村工作制度。通过以点带面、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整体推进集体经济上台阶。

作者:林坚单位:吉林省大安市财政局

第四篇:农村集体经济制度运用分析

一、会计科目核算的不严谨性,导致核算断点或难以操作

(一)“内部往来”科目的日常核算。

“内部往来”科目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区分村集体外部债权、债务与内部债权、债务时启用的科目,其目的是清晰核算村集体对自身村民的债权与债务,更好地了解村集体经济中属于农民的债权债务。“内部往来”是个双性科目,即是债权类也是债务类科目,关键是看借贷方向。其科目说明“本科目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单位和农户欠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款项总额;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欠所属单位和农户的款项总额。各明细科目的年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应在资产负债表的”应收款项“项目内反映。各明细科目的年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应在资产负债表的“应付款项”项目内反映。大家熟知的“应收款项”与“应付款项”日常核算,实行的是同类科目的借贷方核减后期末采用余额合计数登列账表。但“内部往来”科目由于借贷方表述的是一个债权一个债务,债权与债务发生人不一致时,日常账务处理不允许直接数字对冲核减,只能是债权与债务分别核算。手工记账可采用一笔一笔勾兑的形式将同笔业务的借贷核销,最终分别反映“内部往来”科目的借方(债权)与贷方(债务)余额的合计数。但电算化会计核算则无法实现此过程,只能按常规债权或债务核算规则核算“内部往来”。这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本意不同,同时也不正确,因为债权与债务的核减对冲只有在公司清算或重组分析净资产时才使用。

(二)公积公益金的日常核算。

“公积公益金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从收益中提取的和其他来源取得的公积公益金”,说明部分第二条“收到应计入公积公益金的征用土地补偿费及拍卖荒山、荒地、荒水、荒滩等使用权的拍卖价款,或者收到其他来源取得的公积公益金时,借记‘银行存款’、‘固定资产’……贷记本科目。”因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荒山、荒地、荒水、荒滩等使用权会计账务未处理,故当此使用权被拍卖后,从会计处理程序看,是村集体得到了额外来源的公积公益金,但此公积公益金的来源实质是村集体让渡村集体资产使用权所获,属村集体资产转换而得到的收益。《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对此说明显得不严谨或不完整。

(三)“一事一议资金”与“补助收入”的核算。

“一事一议资金”第一条,“本科目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生产、公益事业,按照一事一议的形式筹集的专项资金”。根据2012年“全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视频会议”统计数据,自2008—2011年,各级财政投入全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的财政奖补资金为1050亿元,建成项目近100万个,财政奖补资金占项目总投资近50%。财政等有关部门给予村集体关于一事一议的资金从形式上属于补助收入,但从资金的使用与核算来看,此项资金属项目资金的组成部分。“补助收入”第一条“本科目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的财政等有关部门的补助资金”。实际工作中只要收到财政有关部门给予的资金,无论资金用途,如公益林补偿、少数民族扶持项目资金等,都计入了“补助收入”。“补助收入”是损益类科目,是村集体的正常经营收益或者其他来源的收入。但从上述分析来看,财政等有关部门拨给的此部分专项资金属于项目专用资金,最终应形成资产而不是直接进入村集体的收入。至于未来资产转换为货币资金或通过固定资产消耗转为产品销售,则是另一个核算业务或资金流。因此,“一事一议资金”与“补助收入”两科目,一是存在科目核算可能的重叠;二是不能有效界定村集体组织的收入界限;三是“一事一议资金”核算内容不完整。

(四)“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的日常核算。

在固定资产的核算过程中,由于目前对于公益性用途的村寨道路、电杆、公厕等固定资产,国资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使用年限,索性对固定资产不提取折旧。

二、灵活借鉴,解决实际工作中核算的难点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属于农村经济类会计核算范畴,是行业性质的会计制度。目前国家涉农的会计制度主要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两个。它从核算的业务性质来说,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存在本质区别,主要原因在于行政事业乃非盈利,需财政拨入行政运营成本支持机构运营;村集体与合作社则属于营业性质,带有企业核算色彩,但国家对此扶持政策颇多,而村集体又属于国家的一级组织机构,这又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因此,在遵从《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应当考虑如何真实完整核算村集体经济。

(一)增设“无形资产”会计科目,将村集体的资源性资产全部纳入核算体系。

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第三部分《会计科目表》附注,“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无形资产的,可增设“无形资产“科目”。在实际账务处理时,一是先清理,将资源性资产纳入管理。二是区分可营利性资源与公益性资源并分别处理。三是将村集体的荒山、荒地、荒水、荒林、荒滩等可营利性资源纳入“无形资产”科目核算,计量价格可参考土地部门年度城镇土地基准地价与现状利用分类,分析考虑价格或同类市场价格,以暂估价计价,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评估或统一定价后,再调整计价。四是对于风景林、水源林、观赏林等属于公益性资源但在村集体行政区划内的资源性资产,作辅助备查账登记,不在账内反映。这为未来村集体与林业、自然保护、土地等部门核查、统计、分析或其他决策提供数字依据。五是对《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界定的农业资产按制度核算。六是对“无形资产”不摊销,这由村集体组织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七是“无形资产”科目从账务上给出如下会计处理。即清理出来后,借记“无形资产———荒山”等科目,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拍卖或让渡使用权等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无形资产———荒山”等科目。

(二)丰富固定资产核算内容,将村级固定资产纳入核算体系。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主要界定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房屋等劳动资料。近几年,国家对村集体道路、引水工程等公益性项目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很多,如不将此部分资产纳入账内核算,将来无人管理,这不符合国家对农村公益性一事一议项目由村民负责管理与养护,村集体制定管护措施,承当管护责任,保证项目正常运转及发挥效益的管理要求。管护就有维护成本,将此部分固定资产纳入核算体系,可以让村民管理事务时有据可依,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还可以很真实地核算村集体的经济状况。但此部分只针对所有权属于村集体的资产,而所有权属于电力、水利、乡镇等部门直接管理的固定资产,则不纳入村集体财务核算体系。纳入村集体经济组织核算的固定资产在不完全具备做明细卡片的情况下,可先做固定资产价值、竣工年限,资金来源的粗略登记。具体做法:固定资产的计量价值采用成本计价法。如不知道价值投资成本,则采用市场同类产品暂估价计价;使用年限采用电力、水利、道路等相关管理部门对同类资产的使用年限规定,或是设计规划标准使用年限。

(三)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新界定“补助收入”科目内涵。

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财政等有关部门的补助资金时,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分析补助资金性质,将此部分资金分解为“一事一议资金”、“内部往来”、“补助收入”三类。属于财政或其他有关部门给予农村一事一议项目奖补的资金,作为“一事一议资金”科目核算;属于财政或其他有关部门奖补或具体补偿给村民的如公益林补助、土地征收补偿资金等个人性质的资金,作为“内部往来”科目核算;属于财政或其他有关部门奖补给村集体属于集体补助性质的资金,作为“补助收入”科目核算。如不属于补助收入类资金,但也不属于上述三类资金性质的资金,则启用“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如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少数民族资金,则在“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范围之内。

(四)对“一事一议资金”进行完整核算。

由于对“补助收入”的资金实行分解,那么“一事一议资金”核算的资金来源就分为村民筹资筹劳自筹部分及财政或相关部门奖补两部分。“一事一议资金”科目核算项目的完整性,与项目预算资金额度相互吻合。一是可以对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完整核算,二是直接从账面了解资金来源与缺口。具体核算是,按项目建立二级账,按村民自筹与财政等部门奖补为三级明细,三级明细可根据具体情况增设或减设。会计处理是:收到财政或其他部门给予的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一事一议资金———***项目———财政等部门奖补”科目;支付项目资金时,借记“在建工程———***项目”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工程完工转为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项目”科目,同时借记“一事一议资金———***项目———财政等部门奖补”科目,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对村民自筹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中有详细说明,只不过增设了二级与三级明细。实际处理时,需根据财政奖补资金的拨给与否采用不同的会计科目。

三、对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一点建议

(一)根据实际情况尽快修订《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每个行业会计制度都随着实际情况变化不断修订与完善。《企业会计准则》自1978年起,前后经历四个期间的发展历程,才构建成《企业会计准则》核算体系。因此,笔者建议应根据农村经济现状与未来发展需要,尽快修订《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二)在修订《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时,应给予制度一定的自由选择与适用空间。

由于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同于企业,也不完全等同于行政事业单位,所以在明确更多的硬性规定后,应针对类似企业的核算内容部分,给予一定的空间。

(三)修订《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应与其他法规制度接轨。

《土地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从土地产权性质而言,此部分土地资源纳入村集体管理后,其本质应属于“资本”性质。虽然“资本公积”与“资本”同为所有者权益,但是二者有不同的定义。因此,修订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应与相应的法规制度相衔接,界定好会计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

作者:瞿靓单位:云南省景洪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