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溆浦县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带头人队伍不强。“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但从目前情况看,基层组织带头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胆识和能力不强,积极性不是很高。主要原因:一是能力不强。(如下图)全县有村干部2582人,45岁以下的只有975人,占总数的37.8%,初中或小学学历的有1380人,占总数的53.4%。村干部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有发展意愿,但缺乏发展能力。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思路不活、视野不宽、办法不多。二是精力不够。在调研中,有不少村干部表示,上级综治维稳、计划生育、党风廉政等“一票否决”任务压力过大,精力有限,疲于应付,工作更多的是考虑“接招”,很少考虑“出招”,更多的考虑“稳定”,很少考虑“发展”。同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交替换届,“三年换两次”的情况导致了村干部的短期行为,出现了“一年看,二年干,三年等着换”的局面,影响了村干部抓发展的激情。三是动力不足。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成功了是公家的,失败了要背负集体债务,影响其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同时,目前对村级发展集体经济没有具体的扶持政策,对村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没有硬性要求,更没有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发不发展没区别”的思想,导致部分村干部不敢、不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难如意。溆浦县地形有山地、岗地、丘陵地等多种类型,要集中连片发展农业生产存在一定的困难,不利于大面积规模经营。二是群众有顾虑。农民对土地的眷恋根深蒂固,视土地为命根子,部分农户明知种田效益低,宁守着几分地耕作,也不愿流转给他人集约经营。有的外出务工者担心打工受挫,给自己留下“后路”,宁愿抛荒或由别人代耕,也不愿长期流转土地。三是审批不容易。
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机构不健全,致使绝大部分土地流转不规范。特别是建设用地土地流转时,一些审批事项要求报送材料过于繁杂,审批环节过多,审批时间过长,一些干部“吃拿卡要”的问题依然存在,给土地流转增加了难度。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水不足。溆浦县有病险水库67座,占总数的67.6%,病险山塘占总数的91.3%,废弃渠道近2000公里,水渠渗漏相当严重,高产稳产田面积不多,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二是电不稳。边远山区农网改造难度极大,生活用电尚且电力不足,生产用电更加难以保障。“无工不富”,电不稳,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电价过高,增加了生产成本,减少利润,影响了小型企业的发展。三是路不便。“要想富,先修路”,群众对修路的积极性很高,但修路成本高、项目争取难、配套资金少,交通不便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融资平台欠缺。发展集体经济存在筹资困难,有集体资源,没有启动资金,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政策支持不多。当前国家惠农政策只限于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对农村基层发展集体经济方面缺乏政策支持。目前还没有一个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的综合性文件,缺乏有力的政策扶持措施。财政没有安排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缺少良好的激励机制,各职能部门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也关注不多,尤其是在出台信贷、用水、用电、用地等优惠政策方面,考虑较少。二是项目支持不够。项目带动是发展村级经济的助推器,但全县有43个乡镇、694个村(居),有限的项目资源难以满足群众的需要。特别是在建整扶贫过程中,在对如何帮助扶贫村理清发展思路、争取产业项目,扶助村级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等方面措施不多,力度不大,扶贫效果也受影响。三是银行支持不力。一方面,因为风险和效益问题,一些商业银行退出农村业务,农村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农村集体作为贷款主体是否符合要求、财务是否规范、资金去向何处、还款能力怎样、尤其是农村集体资产作为抵押物是否合法等一系列问题,使村级集体融资难根本无法破解。
二、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点亮“引航灯”。制定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的综合性文件,鼓励、引导农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是税收政策上优惠。凡非公有制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享有的优惠政策,村集体经济组织都应该享受。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企业,应加大税收减免力度,并将减免范围向深加工领域和销售、流通环节延伸。同时,新增税收可按地方税收益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用于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二是信贷政策上支持。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力度,扩大覆盖面,多提供小额信贷支持。要把扶持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支持村集体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企业和经济实体。要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方式,扩大农业贷款担保途径,有效解决村集体经济融资难题。三是项目政策上扶持。涉农部门要将项目资金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倾斜,对创建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财政支农资金优先予以立项补助和奖励。
2.加强人才培养,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启动“螺旋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领头羊”,要通过外引能人、内强素质的方式加强人才培养。一是培养带头人。深入推进“双培”工程,建立村级干部后备人才库,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对有文化、懂技术、年纪轻、能带头致富的优秀青年,采取乡村领导定点联系,重点培养,增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树立“能人治村”理念,继续推行村支两委换届“公推直选”,让能力强、群众公认、处事公道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充实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二是提高发展能力。要减轻村干部负担,削减不必要的检查评比,把考核重点放在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上。要落实省委、省政府资助农村村组干部接受非全日制农业中职教育政策,提高村干部能力素质,增强抓发展的能力。要积极创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点,创办示范学习基地,组织村干部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开展培训,引导创新思路,寻找出路。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基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过采用项目补助和奖励等方式鼓励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完善发展村集体经济考核激励机制,把村干部经济待遇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挂钩,村集体可支配收入当年增长部分与村干部的奖励挂钩,对村级集体经济达到一定规模的村干部给予奖励。建立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制度,让村干部学有盼头、干有劲头。
3.着力优化环境,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编织“保障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离不开一个好的社会环境,要坚持用好的环境吸引人,用优质的服务留住人。一是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加强对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将分散的土地资源向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集中,搞规模经营。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提供流转供求信息、合同指导、价格协调、纠纷调解等服务。二是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对村级组织在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需要审批的事项,要尽可能的简化审批程序,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力求做到收费最低、时效最快、服务最优。建立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凡审批项目必须全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整合财政、国土、城建、工商、税务、环保等部门窗口,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提供“一条龙”服务,提高审批效率。三是加强结对帮扶。实行县级领导、县直机关单位联村帮扶制度,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目标、任务、责任具体落实到单位和个人,解决村委会在发展集体经济中所遇到的资金、种苗、技术等问题。在建设扶贫过程中,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增强贫困村的造血功能,努力实现产业脱贫。
4.夯实发展基础,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减压阀”。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有利于减轻村级压力,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一是拓宽投入渠道。在努力争取上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突出投入重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要优先抓好以农田、水电路设施建设。农田建设要以提高单位面积的综合效益为目的,注重规模和质量;水利建设要突出节水工程,发挥水库、坝、堰的骨干作用,提高用水效率,努力扩大灌溉面积;电力建设要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用电需求;道路建设要在村村通的基础上上等级,真正实现既“通”又“畅”。三是创新建设方式。探索建立公共基础设施村集体自建方式,政府根据项目大小、技术难度和农村实际,界定村集体自建项目范畴。对技术要求不高的项目,由相关职能部门派技术人员给予现场指导,项目所在乡镇政府对项目实施监督,财政按工程进度拨款,项目可以由村里组织实施,有效解决建设成本高、管理维护难的问题,提高资金使用率和工程质量。
作者:喻叶单位:湘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