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县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范文

县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县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县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一、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来,我国县域经济进人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对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县域金融服务弱化,县域内金融与经济发展还不协调,发展县域经济的任务仍相当艰巨。

我国县域金融与经济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供求存在矛盾

资金需求与资金外流的矛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各级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小城镇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行农业产业化、走特色农业之路等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强。但资金外流的趋势却有增无减,使金融支持力不从心。表现在:一是邮政储蓄转存款巨大的利差,给商业银行尤其是信用社吸收存款带来了巨大压力,邮政储蓄成为县域资金外流的一条主要渠道;二是各商业银行贷款管遍实行扁平式管理,致使县级行贷款功能逐渐萎缩,资金大部分上存,造成县域资金的外流;三是县域区划内的省属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的资金管理模式,资金实时上划,使依托这些企业生存的金融机构面临严重的资金危机。

2.资金需求与信贷供给的矛盾有关调查材料披露,2002年山东农业至少有四成左右的信贷资金缺口,浙江农业贷款缺口约为125亿元,对宁波万户农户问卷调查发现有59%的农户缺资金,河南滑县有205个村成了“零贷款村”。这些实际情况直接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贩待解决的问题。

(二)市场失灵导致县域发展面临经济滞后与金融压抑的双重困境

早在1973年,麦金农和肖就分别在其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指出,金融不受抑制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县域金融市场的失灵,导致农村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流头,严重阻碍了县域经济发展。一方面,处于改革中的国有商业银行本身存在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偏向向国有企业贷款等问题,这样就造成了银行对农户贷款产生消极情绪。另一方面,从深层次来看,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能力不能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要求,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压抑的强度。

(三)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信息滞后问题

CNNIC今年1月17日的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X]5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网民总人数为1.11亿人,其中城市网民大约有9168.6万人,普及率为16.9%;乡村网民只有1931.4万人,普及率仅为2石%。

二、实现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改善县域金融服务,加强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关键是深化县域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县域各金融机构对经济的支持作用。

(1)在发挥原有商业银行作用的基础_L,完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设置。

国有商业银行的定位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原来农业银行承担的农村政策性业务,可以全部交割给农业发展银行。商业银行要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找准追求利润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同时,必须进一步完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设置。路径有两条:一是新设商业性金融机构,如地方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二是将原有的农村信用社的一部份分离出来,改造成股份制商业银行,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2)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职能,扩大政策性金融供给。

农业发展银行是国家独资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支持农村政策性业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经营项目。为了满足新出现的政策性金融的需求,一种考虑是扩大现有的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功能和业务范围,使其具有满足现有所有县域政策性金融需求的功能。另一种考虑是新增政策性银行,当然这要增加金融运行成

本,效率要差一点。

(3)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功能。

首先,农村信用社必须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产权改造,促成农村信用社内部机制的转换,提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其次,要拓宽金融服务范围和层次。

(4)逐步推进邮政储蓄的改革,减少县域经济发展中资金的外流。

邮政储蓄是县域资金外流的渠道之一,而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存、贷款业务,可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被大多数人认可。因此,应加快邮政储蓄改革步伐,尽快开办贷款业务,让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二)加强地方政府对县域金融与经济的支持力度,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地方政府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管理者,其职能应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否则,将影响到金融行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效。首先,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要求来确定项目,不干预行社贷款的自主权。其次,塑造诚信环境,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为县域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再次,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支持司法部门依法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积极协助金融机构清收不良贷款,努力打造诚信政府。最后,政府应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县情,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同时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县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自身应实行规范化管理,深化改革,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

首先,中小企业要规范自己的管理。要赢得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健全财务制度,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对企业经营的监督,便于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及风险状况的考查。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县域中小企业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切实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增强资本约束,强化中小企业经营者素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真正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

(四)加快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的信息化建设

要实现县域金融与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就要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就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就要积极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些都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途径,而大力推进信息化则是这些发展途径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影响着区域经济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进程。而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支持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金融经济协调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县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