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居民消费需求低迷的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现状以及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消费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国际市场越来越不景气,必然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严峻的影响,所以现在想要使我国经济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重点应该转为刺激消费。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内市场广阔,消费潜力也是巨大的,扩大内需任务紧迫。首先,中国经济的增长根本上取决于消费需求的增长,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研究这一题目可以从理论高度增强对中国经济现状的了解。其次,现在发展消费具有紧急性,是发展宏观经济的客观需要,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降低,是近几年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且,在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消除的情况下,扩大居民消费,转变发展模式,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也是经济危机之后,符合这个时期的动向、抓住机遇的良好举措。
(一)居民消费状况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和消费以及出口。虽然经济危机已经过去,但是其影响仍然存在,出口、投资(非政府性)增长缓慢,而向来发展比较缓慢的消费更是陷入泥潭。目前,消费占我国GDP的比重大概是36%左右,远远低于很多经济发达国家大约50%的比重。长久以来,经济增长大部分取决于投资和出口。并且我国的市场结构是供大于求,据统计基本上很少有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商品结构的矛盾是愈演愈烈。其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在不断地下降,并且由此形成的高储蓄和低消费的强烈反差说明消费的问题日益凸出。通过依靠出口来促使经济较快发展已经是效用低下了,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如果要保持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出口优势,那么我国的有些居民的收入增长将十分有限,收入差距将加大;第二,现在某些发达国家失业率也是一天比一天高,即使这些国家已经放弃了贸易保护政策,这些国家的制造业也将受到严重的冲击,这些冲击正是来自于我国的廉价商品。所以我国经济要想增长得更快,还是得主要依靠消费。最近以来,中央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促进经济增长、扩大消费需求。可是,由于现在经济好转的基础并不牢固,风险还存在,想要经济回升,主要取决于政府的积极政策推动和扩大政府投资,民间投资比较谨慎,内生动力仍然很弱。中央近几年来,对于经济工作任务的整体布局也提出要把刺激消费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等。如果消费需求能够得到有效刺激,那么资本和资源的配置会更加有效,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就会缩小,经济增长的成果会更加公平地分配给每个居民。这不仅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极其重要的。
(二)居民消费特点1.消费需求仍然不旺盛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基本上已经得到了满足,没有太大的消费潜力,并且由于其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所以其消费能力以及其消费倾向并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但是对于大多数中低收入群体来讲,消费潜力巨大,他们的消费欲望是非常强烈并且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的,原因是其资产存量有限而限制了其消费能力。低收入群体虽然有较大的消费潜力,但是收入较少,导致缺乏相应购买力。当居民手中的钱越来越少时,显而易见,消费水平自然不高。2.传统消费观念占据主要地位我国有一些比较传统的消费观念,甚至已经根深蒂固,例如“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的观念等等。即使现在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传统的观念一时还难以改变。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传统消费观念的陈旧并且收入不高,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举债消费的方式,并且消费贷款面临很多困难,比如现在银行的贷款门槛比较高、还款金额大、手续复杂等,即使非常需要贷款的人也无能为力,在农村就更不用说了。3.居民整体生活水平较低城镇居民收入长久偏低,并且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员、城镇“三无”人员等的转移性收入比如社会救济收入、失业保险收入和养老保险收入等投入较低,两极分化加大,中国人口的20%收入最高与20%收入最低的平均收入差距为11.37倍,而基尼系数则达到了0.48。这种收入水平的不平衡严重制约了广大人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此外,根据调查显示,中国的沿海城市的消费颇高,基本上占了我国消费总数的大部分,但相比起来,内地的消费就明显偏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内地来说比较迅速,再加上早年改革开放的政策优惠,大量的国外投资也直接投向东部沿海地区,所以这种不平衡的格局必然将会对中国整体的消费产生影响。4.农村消费潜力巨大我国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大约是全国人口的70%左右。虽然现在农村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由于收入水平和农民的传统观念的限制,农村的消费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农村还有诸多方面需要改善,他们的消费潜力是巨大的。比如,农村对家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强烈了;随着农村和城市的链接越来越紧密,农民来往于农村和城市早已是家常便饭,不少先进的交通工具也开始在农村慢慢流行。农民也开始不仅仅满足于普通的吃饱穿暖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吃的方面更加注重养生,衣着方面更加注重时尚,更加注重教育投资,所以农村的消费潜力是巨大的,而增加农民收入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任务。
二、当前城乡居民消费低迷的症结及其分析
(一)对预期收入的判断一般而言,如果居民对未来收入增加有信心,那么他的现实消费就会增加,并且会把“未来消费”转化为“现实消费”。而越是收入不稳定,预期收入越少的,存款的欲望越强,如下岗职工、个体工商者、农民和受教育程度低等对未来的生活很迷茫、缺乏足够的信心的人群等。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6月12日的2季度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8.6%,比1季度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是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仅为3.4%,比上季和2008年同期分别降低了14.3和16.9个百分点。该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呈下降趋势,收入预期仍不乐观。因此,许多居民选择的对策是压缩开销。
(二)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居民储蓄是个人保障的一种,它可以对未来的生老病死的风险作一部分补偿,一旦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基本上是保障程度比较低和保障对象比较狭窄等),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居民都会选择储蓄而不是增加消费。社会保障制度作用巨大,其不仅可以充当社会稳定器,对于调控经济更是贡献巨大。如果有一个非常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那么劳动者不但能够利用当前收入满足自己和家庭的消费,想要预支未来收入就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比如大家常用的分期付款的方式。1.保障对象狭窄我国的社保制度才刚刚走上正轨,保障对象比较狭窄,还有大部分农民没有建立起保障机制,于是没有得到社会保障的人购买力低,储蓄欲望强。2.保障程度低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包括了医疗、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虽然,近些年来,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但覆盖范围还不够全面。然而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人们不可能大幅度地增加消费。社会保障统筹层次还需要提高,政府一方面要承担起对事业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险责任,因为还有一部分险种是基于商业利益上组建起来的;另一方面还要承担起对社会保险制度运行及监督的责任。另外,现在下岗人员越来越多了,保障金很难覆盖到所有下岗人员,即使有发放的,保障金数额也较低。并且下岗失业人员和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即随着目前下岗人员增多,他们的收入来源非常有限甚至没有,只能省着点花,自然就会导致这一人群的购买力下降,购买力下降就会导致企业产品滞销、价格下降、工业规模缩小等,那么就又会使得在这种情况下的失业人员增加,如此循环,消费需求自然很难提高。
(三)物价上涨水平按照经济学原理,预期物价上涨将会减少现金的持有量,增加购买力,而预期未来物价下降则会增加现金持有量,减少现金购买力。这是一种消费者的保值心理,即如果物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就会贬值,每一单位货币所能买到的商品比以前更少,居民越不敢增加消费,不少消费者又开始捂紧钱包、精打细算,这将进一步影响到居民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和对未来经济状况的乐观预期。此外,物价上涨对中低收入群体以及持有固定存款人群的影响最大。中低收入群体中,食品消费占了总消费的绝大部分,因此如果物价上涨,食品价格也会大幅度上扬,并且上涨幅度不仅超过工资增长还抑制了其食品消费的增长。(四)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现在,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是比较大的,当下岗、失业、病患等城市相对贫困人口越来越多时,不难得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结论。一般来说,不论对哪个国家,国家要刺激消费的重点就都是放在那些中等收入者或者中等偏上收入者身上。因为根据经济学中的凯恩斯定律,那些仅靠工资维持生活的中低收入者会比高收入者有更强烈的消费欲望,在长期情况下,工资收入用来消费几乎不够,可是那些高收入者却慢慢地囤积了不少财富,这笔巨大的财富并没有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这样就会使得一小部分人收敛了相当多的财富并且引起消费信心不足。大多数中低收入群体,面对物价上涨、房价高攀的态势,更热衷于储蓄而非消费。例如房价,我国节节高升的房价,早已远远超过了居民的购买力,大部分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基本不具备房屋购买的能力,在吃的方面、穿的方面、住的方面的问题上,如果不把住的问题真正的得到落实,那么消费就不可能真正有大的转变、大的增长。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一)不断增加居民收入,同时增加就业率收入增加与消费需求增加有直接的关系。不断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达到刺激需求的目的,比如可以在调整工薪收入的税收起征点的同时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监管,以达到公平税负、简化税制等的效果。规范垄断行业,比如电信、移动、自来水等行业,对贪污腐败和偷税漏税要加大打击力度,还可以适当的扶持一些私营企业。特别是对那些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我们要适当多照顾,加大补贴力度,提高这些社保对象的待遇水平,多增加补助的种类,增加低保,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在就业方面,政府理应强化责任,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并且政府要在用工制度、工资保障以及员工福利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整顿乡镇企业,特别是维护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可以对他们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以及教育培训,使得劳动力市场能够更加规范、更加完善、覆盖面更广,最终实现消费持续有效的增长。另外,我们不能忽视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民这个群体在中国所占比重仍然很大,消费空间巨大。并且今后中国就业的主要压力也来自于农民工和进城务工人员。我们可以使政策向农民适度照顾,引导农民走上科技、安全、大规模盈利的道路。
(二)建全满足人民基本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改革教育社会保障制度对扩大消费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先可在总量上扩大社会购买力;其次可使居民增加预支消费,而相应地减少为了防范风险的储蓄;再次随时运用社会保障基金调控经济。劳动者不仅可以利用当前收入满足自己及家庭的消费,增加未来消费也有了保障,比如分期付款是大家都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国家信用为保障是个不错的方式,信用度高且风险较小。那么就可以采取借债的方式使得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举个例子,国家可通过借款搞基础建设,像修路、修桥等,这样就使得国有资产变现来筹措社保资金,就能够解决社会保障资金匮乏之类的问题。大力改革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虽然已经实施了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可是教育消费这一块仍然是家庭消费的重大比重。现在的幼儿园、中学和大学等收费已经越来越高,商业气息逐渐浓厚,学校之间也在不断攀比,某些名牌幼儿园比大学的费用还要高。这使得一些贫困家庭难以承受。甚至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花费可能要达到十几万还不止。这样一来,家庭还哪里有精力和能力进行别的消费呢,所以应大力发展公益教育,使免费教育的覆盖范围扩大,那么消费者就会有余钱进行别的消费了。
(三)大力发掘消费热点并增加消费需求一般地讲,居民消费不外乎是两类,一类是吃、穿、用、住、行等物质消费;另一类是精神文化消费。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实施不同的消费政策。目前来说,我国城镇居民吃、穿、用方面的消费基本得到满足,按照消费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消费热点将逐渐由吃、穿、用转向住和行,由过去单一的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文化类消费。因此加快培育这些使之成为热点,将大大缓解需求不足的矛盾,带动一个产业的迅速成长,而且能够更好地发挥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发展旅游产业,扩大旅游空间,发展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人群的旅游产品,提高旅行团的质量,有效地利用假期发展旅游消费,有效地规范旅游业。2.汽车消费,比如我们可以在汽车贷款、购买价格、停车场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3.住房消费和刺激民营投资,下面着重列出住房消费和民营投资。(1)刺激住房消费那么怎样才能使住房消费成为消费热点以及投资热点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信贷是非常重要的,其后我们的住房政策也是需要调整和改变的。众所周知,现在高收入群体毕竟是少数,很少有人会一次性付清房款,在没有住房贷款的情况下很难买得起房子,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发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作用了,鼓励他们进行贷款,提供既合适又合理的金融服务。第二,发展经济适用房,整顿不合理费用,降低房价。居民对于买房子的欲望和能力是取决于收入和房价的,并且收入水平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有大的提高空间的,降低住房价格是提高居民对于住房的购买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关键。国际有关机构认为,住房价格(以一室两厅计)与一般家庭年收入之比在3:1至6:1之间时,居民是可以承受的,超过6:1则难以承受。(2)刺激民营投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投资需求是总需求的另一重要构成项目。民营经济资金积累不足,民营企业的数量不多,并且其示范效应以及扩散效应都不太大。目前,中国的就业压力是越来越大了。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重要的基点就是要从中小企业上挖掘潜力。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样的中小企业也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经济危机的残留影响以及出口方面的困难导致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资金来源困难、产品滞销,中小企业面临着不少困难,所以政府要帮助和保护中小企业,同时银行也要鼓励针对企业的信贷方式,对贷款等进行创新。
(四)培养居民消费新观念我们要利用各种方法慢慢地使消费者意识到陈旧的消费观念是过时的,在计划经济时提倡节俭是必要的,可以减轻对供给的压力和对投资的需求。而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品的供给需求关系跟以前已经不同了,这个时候的提倡节俭主要是节约资源等方面。还要让消费者明白当今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世界,同时我们也应该相应地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以及人们各自订立的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提倡与之对应的消费,还有要让居民意识到我们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现在正在不断地完善,现在义务教育都已免除了学杂费等并且这些措施的效果也正在慢慢地发挥作用,并且党和国家很明显也越来越重视这些方面,所以可以让居民放心地适当增加当前消费,减少储蓄。其次还要帮助消费者明白到个人消费不仅对个体及家庭是有好处的,而且还能对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不同的贡献,合理的消费是一件利己利国的事情,我们可以因此而做到双赢,即不仅满足个体和家庭的消费,还可以为国家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以及整个国家更快进入到全面的小康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商品价格价格的变化和消费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根据经济学原理可以知道,如果价格下降了那么消费就会增加;相反,当价格上升时,消费也就相应地减少了。那么根据这条定律,如果想要增加消费就要使价格下降。可是对于我国而言,好像不是这么回事,根据调查显示,有些人往往愿意选择高价格的商品而不是低价格的商品,价格越高购买的人也比较的多。所以可以稍微适当地提高一下价格,特别要注意的是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而导致的滥价行为,有些企业由于过度降价使价格对本身有利但是却损害了国家的利益,除此之外也不利于刺激消费,相关部门应该加以监管。简而言之,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商品的价格,防止过高价格和滥价行为。
(六)推动创新优化产品推动创新,尤其要推动技术创新。其原因如下:首先,技术创新是一个全新的消费需求,由于技术的提高,消费者可以买到更好的、功能更多的商品;其次如果产品的技术提高了,自然就可以降低成本,产品的价格也会相对比较便宜,那么有些原来买不起该产品的人群就可以步入消费的行列了,从而刺激了消费需求。并且在发达国家很少出现消费不足的问题其一部分原因是技术创新。二战以后,发达国家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有了很大的发展,就使得消费者的需求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准。
参考文献:
[1][美]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2]田秋生.当期扩大内需应该把握好的几个问题.《金融论坛》,2009.
[3]高清辉,熊亦智,胡绍维.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08.
[4][英]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二版.
[5]谢劼.提升居民消费信心,保持经济稳步增长.《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6]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7]汪伟.中国人为什么不敢消费.摘自《新周报》,2009年01期.
[8]田秋生.扩大居民消费必须解决的四个问题.《中国流通经济》,2009年第12期.
[9]周其仁.关于萧条和低迷的几个故事.《经济学消息报》,1998年7月.
[10]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作者:罗慧如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