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等教育贡献率的经济增长论文范文

高等教育贡献率的经济增长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等教育贡献率的经济增长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等教育贡献率的经济增长论文

一、理论推导

基本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达式如下:其中A、K、L分别代表技术水平常数,资本和劳动。假设经济处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且规模报酬不变。α是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β是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且α>0,β>0。将教育作为对劳动力的作用因素加入到上述模型中去,假设初始劳动为L0,用教育E与初始劳动的乘积代替原模型中的L,得到下面的方程。其中y,c,k,l,e分别代表产出、技术进步、劳动、教育的增长率。由(3)式我们可以得到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公式(4)我们可以计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公式(4)涉及三个变量β,e和y,其中y是经济增长率,较常用的衡量经济增长率的两个变量为GNP的增长率和GDP的增长率,丹尼森和麦迪逊就是采用GNP的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的。由于我国统计口径的原因,本文采用GDP的实际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β是劳动的产出弹性,不同区域由于其经济结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的产出弹性也出现差异性。丹尼森上世纪60年代估算的美国经济的β值为0.73,麦迪逊采用的β值为0.7。通常认为β的取值范围在0.7—0.8之间。本文采用β值的经验值为0.73。e代表教育投入的增长率,教育投入涉及教师资源与教学相关的各种设备,资本等的投入,实际核算具有难度。通行的办法是用教育综合指数的增长率E作为替代变量来衡量教育投入的增长率。教育综合指数反映的是某年、某国家(或某地区)劳动者人均受教育程度的状况,它以劳动者受某一级教育为基准,按照一定的劳动简化率折算人均受教育程度。它与教育投入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因此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E作为e的替代变量是合理的。只要计算出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E和GDP的实际增长率y就能得到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吉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实证

(一)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鉴于我国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准确数据无法得到,我们利用受教育程度人口百分比来间接计算。根据2002年和2013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统计数据,为计算方便,将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就业人员比例合并统计为大专及以上。表1为全国和东北三省2001年和2012年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分布百分比。从该表中可以看出,2001年吉林省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占人口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并且也略高于毗邻的黑龙江和辽宁。而2012年吉林省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占人口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6个百分点,在东北三省中排名依然最高。整体而言,2001—2012年吉林省受高等教育从业人员占人口比重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为计算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的平均年限,对我国各级受教育年限规定如下: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专以上4年(在我国,专科学校的学习年限为3年,本科大部分专业为4年,医学等极个别专业的学习年限为5年,为计算方便,假设大专及以上均为4年)。按照崔玉平、杨天平、刘召鑫等的计算方法,人均受教育年限。其中Xi为各级受教育程度百分比。这样得到全国和东北三省2001年和2012年人均受教育年限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1年东北三省人均受高等教育年限整体上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吉林省水平最高,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052年。而2012年东北三省人均受高等教育年限均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受高等教育年限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三省内部而言,吉林省人均受高等教育年限依然最高,为0.540年。

(二)人均受教育综合指数及其年均增长率的计算教育投入量的年均增长率在核算上具有难度,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利用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作为替代变量来代替教育投入量的年均增长率。其中Li为劳动简化率。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其年均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年均收入也越高。因此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简化率也高。参考李洪天[2](2001)的标准,计算起点是人均受小学教育年限,将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简化率定为1,初中、高中和中专、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简化率分别为1.2,1.4和2。这样,利用劳动简化率可以计算人均受教育综合指数如表3所示。计算结果显示,2001年东北三省人均受教育综合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吉林省人均受教育综合指数最高,达到10.033年,高出全国约1年。而2012年仅辽宁省人均受教育综合指数高于全国水平。其中E为除去高等教育后,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具体2001—2012年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E和高等教育占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的比重见表4。表4还给出了人均受高等教育年数年均增长率。2001—2012年东北三省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和人均受高等教育年数年均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两项指标吉林高于黑龙江低于辽宁。2001—2012年东北三省高等教育占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的比重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吉林省最高,达到54.18%。

(三)GDP的年均增长率的计算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我们汇总得到全国和东北三省历年GDP实际增长率。如表5所见。2001—2012年东北三省平均GDP实际增长率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01—2012年吉林省GDP年均实际增长率最高达到12.8%,高出全国2.5%,也高于毗邻的辽宁省和黑龙江省。

(四)吉林省2001—2012年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对GDP实际增长的贡献率的计算利用上面的计算结果和公式(5),可以计算得到教育对GDP实际增长的贡献率。前述我们得到高等教育占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的比重,所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通过下式得到。具体计算结果见表6。2001—2012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全国平均水平为13.72%,东北三省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区域内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为接近,均大于4%,而辽宁省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46%,高出吉林和黑龙江3个百分点。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吉林省2001—2012年统计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第一,吉林省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和人均受高等教育年数年均增长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低,在东三省的排名均排在辽宁省之后,黑龙江之前。高等教育发展表现出较低的增长速度。虽然吉林省高校数量众多,培养了大批毕业生,但毕业后留在吉林省从事工作的人数较少,属于进小于出[9]。吉林省高等教育占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的比重较高,说明排除高等教育后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较低,高等教育对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的影响较大。第二,吉林省教育和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等教育在整体贡献率中占比较高。为此,针对吉林省高等教育现状,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新常态背景下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转变吉林省经济增长方式,将单纯依靠投资驱动经济的发展模式,向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通过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来拉动经济整体的增长。第二,高等教育发展要引入战略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体系以及高等学校,要逐步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思维与方式,尝试引入战略管理思维,不断适应市场等外在变化的需要去办学,使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好匹配。第三,政府加大对知识型和创新型产业的扶持和发展[10]。要通过产业创新,不断提高此类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让高素质人才能够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才能。

作者:林凤丽赵喜仓陈雅慧单位: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吉林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