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经济增长税收增长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河南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按可比价格计算,2003年河南国内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12倍,年均增长率近10.6%。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地方税收的迅速增加,在分税制实行前,全省各项税收由1978年的23.04亿元增至1993年的126.3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6%;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河南省地方税收总额由1994年的81.77亿元增至2003年的264.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1.3%。
一、河南经济增长分析
1.河南经济增长阶段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增长起伏较大(如图1—1)。根据河南经济增长率的波动情况,我们可将河南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83年,经济复苏阶段。
经过十年浩劫,河南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各行各业百废待兴。1978年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以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以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农业经济发展带动整个经济复苏。在这一阶段,河南农业生产发展最快,经济增长率波动较大,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其中最高年增长率为1983年的23.8%,最低为1982年的4.3%。
图1—1:河南经济增长率(GDPR)与税收增长率(SSR)折线图
第二阶段:1984年――1989年,经济增长放慢阶段。
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快速发展,河南经济进入调整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经济增长率由1985年的13.5%降至1989年的4.4%,此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8%,较前一阶段降低2.2%。与整个国家经济一样,河南也爆发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经济危机----有效供给不足危机。在这一时期阶段,物价水平不断上升,居民消费物价上涨率由1984年的0.8%上升到1988年的19.4%,1989年仍高达18.7%;城市居民消费物价上涨率在1988年高达21.5%,农村居民消费物价上涨率在1989年更是高达22%,出现了结构性物价上涨,国民经济在此期间出现了结构性调整和变化。
第三阶段:1990年――1995年,经济复苏和高涨阶段。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次经济危机后,河南国民经济从1990年开始复苏,1990年和199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4.5%和6.9%,稳步增长;1992年后进入高涨阶段,1992年至1995年间,经济增长率分别高达13.7%、15.8%、13.8%和14.8%,连续4年保持高速增长。与此同时,物价水平也不断上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由1990年的0.7%涨至1994年的25.2%,创出改革开放后的新高,爆发了第二次经济危机,经济增长模式也受到质疑。
第四阶段:1996年――2003年,经济稳定发展阶段。
经历了几次经济危机和动荡,中国经济更趋成熟,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控能力也大幅提高,经济波动幅度大幅缩小。河南经济增长率由1995年的14.8%逐年下降,至1999年降至8%,经济陷入低迷。为刺激经济增长,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经济发展得以恢复,经济增长率也逐年上升,2003年达到10.5%。在这一时期,尽管经历了经济的衰退、低迷和复苏,但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显示了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的不断增强。
2.河南经济增长结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增长波动较大,国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稳定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快速上升(如图1—2)。以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为100,第
一、
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9.8:42.6:17.6变至2003年的17.6:50.5:31.9。25年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由39.8%下降至17.6%,第三产业则由17.6%上升至31.9%,为发展最快的一个产业。从河南经济发展来看,各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是不一样的,我们用各产业发展来解释国民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三个产业的总体发展,因此,我们用三个产业增加值来解释国内生产总值,回归的:
GDP=0.2811•YCZE+0.4535•ECZE+0.2714•SCZE–0.5528(1--1)
R2:0.9999,Sampl:1994—2003
结果表明:在三个产业中,第二产业对河南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最大,占45%,第一和第三产业分别为28%和27%,促进河南经发展的重点还是第二产业。
为进一步分析,我们用个产业增长率来解释国民经济增长率,回归的:
GDPR=0.1298•YCZR+0.5059•ECZR+0.2639•SCZR–0.0114(1--2)
R2:0.9951,Sampl:1994—2003
结果表明:三个产业各实现1%的增长,将带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0.13%、0.51%和0.26%。第二产业增长对国民经济贡献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
图1—2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
考虑到经济增长的惯性,在上式中引入GDP的滞后变量,回归的:
GDPR=-0.0253•YCZR+0.3132•ECZR+0.5018•SCZR
+0.2125GDPRt-1–0.0011(1--3)
R2:0.9998,Sampl:1994—2003
结果显示:第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很小,而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最大,经济的发展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依赖性在不断增强。因此,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河南经济发展的关键。
二、河南税收增长分析
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础。从河南经济发展整体来看,河南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协调的;从增长速度来看,税收增长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特别是1995年税制改革前;同时,经济的巨大波动也导致了税收增长的巨大波动,税收增长的波动幅度在税制改革后明显减小(如图1—1)。
1.河南税收增长阶段分析
根据河南税收的变动情况,我们将河南税收增长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4年,剧烈波动阶段。
在这一阶段,河南税收增长率波动较大。如,1980年税收增长率为1%,1981年猛升至19.1%,1982年又迅速降为4.9%;1993年税收增长率为22.6%,1994年降为-0.6%。在这一阶段,我们根据税收的波动情况,将该阶段又分为三个小阶段,一是1978年至1985年,在这几年里,税收增长波动加大,稳定性非常差;二是1986年至1992年,这几年税收增长波动度较小,稳定性较高;三是1993年和1994年两年,税收增长率波动剧烈,由1993年的增长22.6%降至1994年的-0.6%。
第二阶段:1995—2002年,税收稳定增长阶段。
1994年我国进行了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实行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预算管理体制,将税收按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分税制的实施进一步稳定了税制、税种及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来源,调动了地方税收积极性,河南地方税收也呈稳定增长世态。在这一阶段,河南税收增长波动较小,年度税收增长率最高为1997年的17.5%,最低为2002年的6.9%。
2.河南税收结构分析
1994年税制改革后,国家将税收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地方税种主要包括: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城建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土地使用税。河南地方税收收入主要为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农业四项税收。为进一步分析,我们将主要种税合并为直接税(所得税)和间接税(营业税和增值税)。
从表1—1可以看出,2001年以前,直接税占间接税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01年,直接税占间接税的比重达82%,此后快速下降,2003年直接税占间接税比重仅为34%。这说明,尽管直接税在税制改革后增加较快,但很不稳定,波动较大,近两年更是如此。从深层次来讲,直接税增长还存在着除经济增长之外的其它重要因素,如征管中的制度问题等。
三、河南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关系分析
从图1--1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后,河南省税收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定联系,在大多年份,两者同升同降,但波动幅度不同。相对来讲,税收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大;在一些时间段,两者关系较为密切,如1988年—1993年之间,增长率相关系数就为0.74,但在整个观察期内,相关系数较低,相关性不明显。从税收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取值来看,两者相关性却非常高,在1978年—2003年间,两者相关系数达0.97。这说明:经济增长和经济总量是税收的基础,税收的增长对经济总量有一定的依赖性,但经济增长并不是税收增长的唯一来源,税收增长还存在着制度因素。
1.国内生产总值与税收总额的相关性分析
税收的基础是经济总量,在税种和税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税收总额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并随经济的增长而增长,特别是所得税和增值税。我们首先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解释税收总额,得:
SSZE=0.0385GDP-6.7876(3--1)
R2:0.9866,Sampl:1994--2003
其中:SSZE为税收总额,GDP为国内生产总值。由回归结果知:用国内生产总值解释税收总额是可行的,两者相关系数达0.9866。
我们再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Z与税收总额指数SSZZ进行回归,得:
SSZZ=1.2747GDPZ-35.5952(3--2)
R2:0.9909,Sampl:1994--2003
结果表明:剔除物价上涨对国内生产总值和税收总额的影响,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解释税收总额指数也是可行的。
税收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994年后,稳定上升,因此,我们用时间变量t来解释平均税率(税收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SGDR,得:
SGDR=0.00045t+0.0349(3--3)
R2:0.7617,Sampl:1994--2003
结果说明随时间的推移,税收也存在增加的趋势。
2.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税收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
为分析税收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关系,我们用经济增长率(GDPR)来解释税收增长(SSZR),回归分析的:
SSZR=-0.0569GDPR+0.1241(3--4)
R2:0.0101,Sampl:1995--2003
显然,经济增长率无法直接解释税收增长率,税收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线性无关。
根据税收增长率的变动趋势,我们用时间变量t来解释税收增长率,回归的:
SSZR=-0.0035t+0.1392(3--5)
R2:0.5717,Sampl:1994--2003
结果显示,税收增长率与时间存在着一定相关性。
通过计量分析,我们发现税收增长及结构与经济增长及结构存在着相关性,并随经济增长及结构变化而变化。
四、税收预测模型
为便于分析,我们用各指标的指数进行分析,指数以1994年为100。
1.模型一:经济结构模型
国民经济分三个产业,我们首先用三个产业经济增长来解释河南国民经济的增长,得方程:
GDPZ=0.2811•YCZZ+0.4535•ECZZ+0.2714•SCZZ–0.5528(4--1)
R2:0.9999,Sampl:1994—2003
式子(4--1)作为解释国内生产总值的模型是可信的,我们可以通过各产业发展来预测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模型二:税收来源结构
税收来源于经济发展,最终源于各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用各产业发展来解释河南地方税收,得回归方程:
SSZZ=2.5921•YCZZ-0.8986•ECZZ-0.5877•SCZZ–10.9362(4--2)
R2:0.9977,Sampl:1994—2003
结果显示:从相关性上来看,用三个产业的发展来解释税收总额是可行的,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与税收总额增长的相关性与实际不符,因此,我们放弃该方程。
用国内生产总值解释税收总额,得回归方程:
SSZZ=1.2748•GDPZ–35.5952(4--3)
R2:0.9908,Sampl:1994—2003
结果表明:税收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密切相关,可用此方程作为税收来源模型。
考虑到所得税在地方税收结构中的影响,我们在方程(5--3)中引入平均工资指数PGZZ,回归的:
SSZZ=0.1854•GDPZ+1.0664•PGZZ–29.4936(4--4)
R2:0.9922,Sampl:1994—2003
比较方程(4--3)和(4--4)知,用(4—4)作为税收来源更可行。
考虑到国内生产总值中包括工资,因此,从国内生产总值中剔除工资,用其余额代替国内生产总值回归,得:
SSZZ=0.5024•GDYZ+0.4861•PGZZ–3.0284(4--5)
R2:0.9861,Sampl:1994—2003
比较方程(4--5)和(4--4)知,用两式作为税收来源模型均是可行的。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河南经济结构也在不断变化,第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最大,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经济的发展中不断提高,并超过第一产业;河南地方税收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税收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系数达0.9908;税收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相关较差,税收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税收增长较经济增长波动大,稳定税收增长应是税务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从税收结构来看,直接税波动较大,无论是企业所得税还是个人所得税在2001均出现了不正常的大幅增长,增长率均超过50%,这与经济发展不协调,而此后,所得税开始出现负增长,2003年的所得税仅为2001年的55%,说明在税收征管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管理问题,制度因素还是影响税收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