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经济增长出口偏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在当今世界的大多数国家,无论是政府还是理论界普遍已形成两大偏好,即经济增长偏好和出口偏好。在决策者和研究者看来,经济增长速度和出口增长速度较快,表明经济发展呈现出好的发展态势,否则,就表明经济运行出了问题,政府应设法扭转经济增长和出口增长下滑的局面。笔者认为,判断经济增长速度和出口速度的好与坏,应根据国内的实际状况予以确定,特别应依据国内需求、资源和环境的状况而确定,不宜简单依据经济增长速度和出口速度的快慢而决定。
一、经济增长偏好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许多学者用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来衡量实际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当实际的经济增长率接近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时,表明社会的生产潜力已被充分利用,社会已达到了充分就业状态,经济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当实际的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出现较大缺口,闲置的社会资源增多时,则表明经济运行不佳,政府宜干预经济,促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就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而言,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等。在经济不景气时期,通常认为政府应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实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收入政策调节需求结构,增大弱势群体的收入,增加其消费需求;通过产业政策调节供给结构,压缩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中高等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尽管经济自由主义的主张在20世纪80年代一度影响有所扩大,但纵观二战后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明显占据上风,在各国的经济实践中居于统治地位。要求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尽可能地提高,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差距尽可能缩小的经济主张是否很正确呢?笔者认为,上述主张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未充分考虑需求的科学性。就人类的需要而言,可以说其需求具有无限性,然而,可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却是有限的,它决定了人类的需求不可能无限扩张,而只能是有限扩张。就人类的生产能力而言,其能力呈现出由低向高转化的趋势,但受资源有限性的约束,人类的生产能力也不可能无限性的扩张,而只能是有限性的发展。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而言,人口的扩张受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人类的需要受资源、环境的制约,只有将人口数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将人类的需要尽可能地定位于科学化的目标,才会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分析经济增长,不能仅看社会的生产潜力,不能仅看社会的生产能力,也要看人类的需要是否科学。当人们的社会需要普遍处于科学合理的范围,而人类也有大量闲置的生产能力,而且从可持续发展视角看,资源也能支撑经济更快地发展,环境对更高经济增长速度的承载能力也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运用宏观经济杠杆,促进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增长。其二,未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当代人宜充分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如果当代人不充分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对自己的需要不进行科学化定位,满足自己的需求耗用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这种发展模式属于非理性发展模式,建立在这种发展模式基础上的发展速度就不是越快越好。在实际的经济增长速度与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存在较大缺口的情况下,如果可再生资源闲置率较高,这时,政府应采取刺激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措施,促进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尽可能接近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在可再生资源已被充分利用,而不可再生的资源已耗用较多,社会生产设施、能力又大量剩余的情况下,我认为此时政府尽可能不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刺激实际经济的增长,而应从可持续发展视角理性看待潜在经济增长率与实际经济增长率缺口,使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建立在社会需求科学化和社会资源利用科学化的水平之上。其
三、未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评价人类的生活质量不能仅看人类拥有多少物质产品和服务,还必须考察环境的质量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如果社会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存在较大缺口,社会的生产设施、能力存在一定数量的闲置,而空气、水的质量严重降低,况且耕地沙化严重,沙漠不断扩张,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政府就不宜再大量运用宏观经济杠杆缩小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缺口,此时就不是实际的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越好,而应着眼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全面、合理地评价生活质量,使实际的经济增长速度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与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出现较大缺口的情况下,不宜简单强调启动宏观调节措施提高实际经济增长率,而应在社会需求科学化、资源利用科学化、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和谐化的基础上启动宏观调节杠杆,使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建立在理性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化的基础之上。
二、出口增长偏好
理论界和决策者普遍认为,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增长速度快,本国贸易顺差多,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有利,否则,对本国的经济发展不利。为促进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很多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笔者认为,出口增长和贸易顺差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一系列正效应,但并非全是正效应,评价出口增长与贸易顺差增多的效果应视国际金融环境和各国的国内环境决定,笼统地讲出口增长快、贸易顺差多有利于一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偏颇之处。
从国际贸易看,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之所以会发生,一是互通有无,二是各国发挥本国的生产和资源优势。人们常坚持的看法是,出口增长有利于增加本国的产出,有利于促进本国的就业,等等。笔者认为,在出口问题上,也应充分考虑本国的资源特点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如果一国的出口增长建立在充分利用本国的可再生资源的基础之上,并且出口的增长并未危及本国的生态环境,那么,在用于贸易结算的国际货币币值坚挺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出该国出口增长越快,贸易顺差越多越好的看法。但当一国的出口增长更多地是建立在大量耗用本国的不可再生资源、本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糟的基础之上时,我们却很难得出该国出口增长越快、贸易顺差越多对该国经济发展越有利的看法。不可再生资源愈用愈少,在替代性能源的开发技术尚未取得重大进展的情况下,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稀缺程度的上升,其价格在总体上呈逐步上升趋势。在不可再生性资源价格偏低时大量出口,而在其以后价格高涨时可供出口的数量却不断减少,这种出口战略从长远看很不经济,对这个国家的后代人来说,也很不公平。
出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国内人民的生活境况,但当随着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而国内的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糟时,我们认为出口导向就没有建立在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之上,这种出口导向必然难以持久,建立在这种出口导向基础之上的出口增长并非越快越好。笔者认为,发展对外贸易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是多向别人出售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最关键的是为了改善国内人的福利水平。当一国的出口增长越来越快,该国所获得的外汇储备越来越多,该国人民的物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的空气越来越混浊,饮用水质量越来越差,沙漠不断扩张,沙尘暴肆虐的范围不断扩大,肆虐的次数不断增多时,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下的出口增长速度就不是越快越好,因为空气、水、土地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基础,当一个国家的人们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基础面临的危胁不断增多时,这个国家的人民从出口中获得的福利价值就会不断贬值。因此,笔者认为,不能笼统地讲出口越多越好,不应笼统地讲贸易顺差越多越好,只有将出口和贸易顺差建立在充分兼顾生产环境的承载能力,兼顾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之上,这样的出口和顺差导向才具有可持续性,这样的出口和顺差增长才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