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区域经济特色下的能源经济发展构想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能源经济是我国顺应能源形势发展而开设的一个交叉型、复合型的新本科专业。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能源经济专业发展要基于专业定位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重视专业实验、实训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培养满足能源企业要求的既系统掌握相关经济理论,又系统掌握能源生产技术和原理的高素质的应用型能源经济专业人才。
关键词:区域经济特色;能源经济;专业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山西作为我国的能源大省,如何用经济手段开发、管理、利用好能源资源,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资本优势,使其发挥更大作用,让资源禀赋更好地为山西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已显得极为重要。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煤炭、电力等的产能严重过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既懂能源基本技术,又懂经济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因此,作为应用型本科,山西能源学院应围绕区域产业优势和山西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有特色的能源经济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能源经济专业人才。
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定位的具体反映。在我国,能源经济是顺应中国能源形势发展而开设的一个具有前沿性、交叉性的新本科专业。从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获教育部批准能源经济本科专业招生以来,到2018年全国有将近20所高校获批开办该专业,有江苏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山西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等。这些大学多数是综合性或财经类的大学,定位也以研究型为主。从对这些高校的调研来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经济优势,培养从事能源政策、能源开发、能源规划及能源金融等方面研究和管理的人才,侧重于对经济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对相关的能源技术重视不够。山西能源学院是2017年获教育部批准进行能源经济专业本科招生的。与上述这些院校的定位不同,山西能源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能源见长”的为能源企业服务,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应用型本科学校。而且,能源经济作为典型的交叉、复合型学科,能源经济问题不仅涉及经济问题,也涉及许多技术问题。但我们对山西省能源企业及相关部门、机构的调研显示,从事能源经济相关工作的人员中既系统掌握相关经济理论,又系统掌握能源生产技术和原理的人才匮乏。在企业中从事能源经济相关工作的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学技术出身,对经济理论只掌握一些皮毛,少数是学管理出身,对能源生产技术和原理知之甚少,这往往会对能源企业的经济工作带来困扰和阻碍;而在相关部门和机构的人员中,大部分又是学经济理论出身的,对相关的能源知识和技术了解有限,这使得对能源经济的一些研究受到局限,不能深入。因此,依据学校的定位,结合山西省的产业优势、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对能源企业及相关机构的人才需求调研的总结分析,作为具体反映专业定位的山西能源学院能源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经济管理+技术基础”交叉复合的能够胜任能源生产企业的决策参谋部门、综合管理部门、咨询机构及其他部门相关工作的能源经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培养模式上,在夯实经济基本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的同时,强调结合学校的资源,对能源技术进行整合,实现“经济管理+技术基础”的“工科+经管”的交叉复合,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的专业定位在与学校的定位契合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学科,把优势转化为特色,形成本专业强调能源技术,特别是强调山西省具有产业优势的煤电的相关技术与经济理论的融合、能源经济领域数据资料的分析和处理的人才培养特色,以达到使学生具备对能源项目评价、能源市场分析及预测的分析和操作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不同的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不同,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主要来源于对课程的学习。对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需求特征,形成了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一)经济及管理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中,既包括基础知识和理论课程、基础方法课程,也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生通过该课程模块的学习,要掌握基本的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掌握能源企业管理知识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对能源经济进行分析、预测和管理的能力。当然,通过该课程模块的学习,也可以为学生今后的继续深造打下理论基础。该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能源市场与价格、运筹学、会计学、财务管理、能源项目管理、经济预测方法等课程。
(二)能源技术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生通过该模块的学习,要掌握能源基础知识、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专业知识、生产过程和技术。该模块是达成能源技术与经济理论相融合的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充分发挥学院优势学科的作用,形成本专业培养特色的体现,学生若考研、深造作研究的话,还能让他们获得一定的优势。能源技术课程模块包括:能源技术概论、矿业工程概论、电力工程概论、煤炭洗选技术概论、煤化工工艺学、新能源技术等课程。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经济及管理课程模块与能源技术课程模块不应是相互割裂、互不相干的两部分。一方面,它们应通过能源经济专业与能源技术类专业教师的深度融合,进而在一些课程的教学中把经济理论与能源技术结合起来进行讲授以实现这两个课程模块的衔接;另一方面,应通过实践环节实现这两个模块的衔接与融合。
(三)实践环节该环节在强化理论知识、抽象思维能力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走向实际、走向企业,实现经济及管理理论和能源技术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经济领域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的使用。实践环节包括:经济学综合仿真模拟、统计学实验、计量经济学实验、企业运营仿真模拟、财务管理实验、能源市场与价格课程设计、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能源经济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这样构建课程体系,可以在充分利用和整合学校现有的能源技术教学资源和优势的同时,形成我们“经济管理+技术基础”的能源经济人才培养特色。
三、打造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作为教学的主体,是传授学生学科知识的实施者,是教学活动过程的关键。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专业发展的关键。总体上要按照提升层次、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素质优良的要求,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精干、合格的师资队伍。
(一)积极引进和重点培养相结合围绕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的需要,学院要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需对外加大招聘优秀人才的宣传力度,积极走访相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引进高学历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注重原有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的提升,通过鼓励原有教师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进修、访学、学术会议,特别是重点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建立一支由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学术骨干组成的教师团队,使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素质得到调整提高,满足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的需要。
(二)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能源经济专业是学院根据山西省的经济发展需要新设立的特色专业,而且从全国来看也是一个新兴专业,专业教师数量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在师资队伍中通过近两年的公开招聘引进的青年教师居多。这些青年教师的学历虽然都比较高,但同时也面临着教学经验欠缺的问题。在多数情况下,教学经验是保证良好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充分发挥现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老教师的作用,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从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入手,通过指导青年教师备课,共同探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的运用,让青年教师为老教师助课,观摩不同的老教师的授课等方式,使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能较快地传授给青年教师,从而在各方面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提高。
(三)能源经济专业与能源技术类专业的教师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学院“以工为主,能源见长”的办学特点和学科优势,同时结合山西区域经济发展对能源经济人才既要懂经济,又要懂能源领域相关技术的要求,能源经济专业的教师要与学院能源技术类专业的教师进行深度融合,打破经济类与技术类专业在学术上“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传统,共同开展教研活动,探讨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科研问题。一方面,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使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师了解相关的能源技术,而能源技术类课程的教师也掌握一些经济管理理论,弥补专业教师知识结构方面的不足,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也可以使能源技术类专业的教师成为能源经济专业教师队伍重要的一部分,解决本专业教师数量目前相对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诸如能源经济学、能源市场与价格、技术经济学、能源项目管理等一些课程的教学中把经济理论和能源技术结合起来进行讲授,从而很好地体现出能源技术与经济管理理论相融合的培养特色。
(四)教师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充分利用学院搭建的“产教融合”的平台,与能源企业及相关机构建立长期联系。一方面,有计划地让教师定期到能源企业的相关岗位挂职工作,全程、深度地参与企业的一些工作和项目,在教师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为教学的各环节搜集、积累素材和案例,从而在教学中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选聘能源企业或相关机构从事有关能源经济工作的经验丰富的专家为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学生讲授有关能源经济领域的最新知识、动态及实践案例,使其成为能源经济专业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补充力量。
(五)建立客座教授制度能源经济专业作为学院新设立的专业,基础相对薄弱。因此,要广泛与国内已开设能源经济专业和开展能源经济学术研究的高校进行联系,通过学院资金投入的支持,聘请这些高校的有关能源经济教学和研究的高水平教授担任客座教授,每年请他们到学院为本专业的师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讲学以及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指导,积极借助于这些外部力量,帮助和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逐渐形成一支有一定水平的教师队伍。
四、重视专业实验、实训室及实习基地建设
能源经济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两类:一类是在校内进行的实验和实训。为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投资建设了统计实验室、经济计量分析实验室、企业运营仿真模拟实验室、财务管理仿真模拟实验室、会计实训室等经济管理方面的实验、实训室。后续还会规划、建设经济学综合仿真实验室、电力经济综合实验室等。学院实训中心已有的和还要大力投资建设的能源技术类的各种实验、实训室也为本专业能源技术方面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能源经济专业实践教学的另一类是需在企业进行的各种专业实习和调查。目前,大多数能源生产企业出于安全和其他种种原因的考虑,不愿意接待学生实习。即使有的企业同意学生去实习,也是偏向于技术参观,这对于能源经济专业学生的认识实习而言,还勉强可以达到实习目的。但由于这类偏向于技术参观的实习学生能真正接触、了解到企业面临的各种经济管理问题的机会很少,所以,对于实践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实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目前,学院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和初步探索,能源经济专业2017级的学生已顺利地到同煤集团循环经济园区进行了认识实习,了解煤炭开采的过程、技术及设备,煤炭洗选加工的原理、过程和所用设备,火力发电的原理和设备运行机制,太阳能发电的原理及技术,煤化工(甲醇)的生产原理和过程。对于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是今后需要学院各级部门、每个教师都重视且同心协力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需要充分利用“产教融合”的平台做文章,如到企业中去寻找一些能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研究课题、与企业合作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等,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其中,以此来逐步建立保证完成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任务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鞠可一,王群伟.能源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策略初探〔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5,(5):21-24.
〔2〕胡道玖.培养创新复合型电力能源经济人才的经济学专业建设〔J〕.管理观察,2015,(20):139-141.
〔3〕袁省之,孙竹.我国高校能源经济专业培养方案对比研究〔J〕.石油教育,2016,(2):32-35.
〔4〕杨捷.本科能源经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8,(5):17-18+24.
〔5〕张云鹏,张爱霞,赵家妹.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若干问题〔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85-87.
作者:杨建华 李桂平 单位:山西能源学院经济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