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城市防洪规划经济效益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井冈山市新城区防洪治涝工程的建设,对于保障城市居住人口和设施的防洪安全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规划工程实施后,井冈山新区将形成完整的防洪保护圈,防洪能力由现状约5a一遇提高到20a一遇。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较好,经济上合理。
【关键词】
防洪;规划;经济效益
1概况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位于江西省西部边陲,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东连江西省泰和、遂川两县,西靠湖南省茶陵县,南邻湖南省炎陵县,北接江西省永新县。地跨东经113°50′~114°21′,北纬26°22′~26°49′,国土面积1297.5km2,是江西省西南部的门户。井冈山市新城区位于井冈山市中部偏北,地处拿山乡、厦坪镇之间的长义岭地区,距吉安市府驻地吉州区101km,距江西省会南昌市323km,距湖南省会长沙市394km。自2002年起,井冈山集全市之力,全速推进新城建设,经过近十年的建设,新城区已颇具规模,城市构架基本形成,城市功能日益完善。至2010年,新城区建成区用地面积约为5.75km2,人口3.2万人。规划至2020年,井冈山新城区面积9.50km2,人口8.0万人[1]。井冈山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降雨较为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较宜人。多年平均降水量1771mm,年内分配不均匀,3~10月降水占全年的85%,年际分布也很不均匀,且降水受海拔高程的影响十分明显,如茨坪海拔高程800m以上,降水量比海拔高程200m左右的拿山、厦坪多400~500mm。井冈山市新城区水系主要为拿山河及其支流。拿山河又称“六八河”,系牛吼江上游主流水系(井冈山境内称拿山河),属赣江二级支流,禾水一级支流。拿山河上游建有罗浮水库和石市口水库。
2防洪治涝现状
井冈山市新城区位于拿山河两岸,主要受拿山河洪水威胁。拿山河属典型的山区性河流,河道坡降较陡,洪水发生时间与暴雨发生时间相应,洪水汇流迅疾,洪峰大且洪水位高,但洪水消退也快,灾害影响时间短[2]。拿山河流经新城区河道长7.62km,集雨面积224km2。目前,新城区沿拿山河两岸均建有防洪挡墙,全长13.32km(其中左岸6.49km,右岸6.83km),大多为20世纪70、80年代所建简易护堤,墙高2.0~2.5m,墙厚0.2~1.2m(大多为0.4~0.5m),结构断面单薄。2011年,对拿山河新城区局部河段进行整治,新建1.7km衡重式混凝土挡墙,分别分布于水泥厂桥以上河段左岸(长1.1km),高速公路桥下游两岸(左、右岸各0.3km)。在治涝方面,井冈山新城区涝水主要经中心排水渠、城南排水渠自排入拿山河。井冈山市新城区内现状已建防洪工程设施大多为20世纪70、80年代所建,原保护对象为农田、乡村和乡镇,防洪治涝能力低;新城区仅局部河段可防御拿山河30a一遇洪水,且未形成封闭、独立、完整的防护圈,现状总体防洪抗灾能力较低,河道行洪能力和城区排涝能力不足,存在防洪薄弱环节,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3防洪治涝规划方案
3.1规划范围、标准和水平年规划范围:根据井冈山市新城区规划范围以及河流水系、自然地理条件等情况,规划范围总体与城市规划范围相同,为使新城区形成独立封闭的防洪保护圈,规划拟将拿山河以南城区东部面积约3.42km2区域(泰井高速井冈山互通至东部山体缓坡地区域范围)纳入本次规划范围。防洪标准:防洪标准为防御20a一遇洪水标准。治涝标准:10a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至不淹重要建筑物高程。规划水平年:现状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
3.2防洪规划方案根据井冈山市新城区城市建设现状及其发展规划,城区地形条件、河流水系、现状防洪工程设施等情况,规划拟采取堤防建设、河道疏浚清障等主要工程措施[3],建立2个独立封闭的防洪圈进行防护,分别为中心城区防洪保护圈和城南防洪保护圈。1)中心城区防洪保护圈中心城区防洪保护圈范围为拿山河以北城区范围,具体为:东至屋边村,西至厦坪镇集镇,南至拿山河,北至山体缓坡地。区内有党政各单位办公楼、多个住宅小区、市政广场、中心公园、商贸市场、医院、学校、长途汽车站、新城工业园等多项市政公用设施。区内现状建有防洪挡墙6.49km,始于楼下,沿拿山河向下游经马逊塘、青坑、胜利村委会至圳头。现有防洪挡墙中,除水泥厂桥以上1.1km和高速公路桥下游0.3km为混凝土挡墙外,其余为混合料(浆砌石、混凝土空心砖等)修筑而成的简易护堤,防洪标准低,且结构断面单薄、倒塌严重。此外,溧江、沟边水下游河口处现状无防洪设施防护,该片尚未形成完整、独立、封闭的防洪保护圈。根据城区河流水系、地形特点、防洪治涝现状以及城市发展需求等,为形成完整、独立、封闭的防洪保护圈[4],规划拟新建中心城区堤进行防护。中心城区堤始于厦坪镇西边高地,沿溧江向下游至溧江入拿山河河口处后,沿拿山河向下游接现有堤防,经马逊塘、青坑、胜利村委会、圳头后沿沟边水向上游接319国道,全长8.86km。2)城南区防洪保护圈新城区拿山河以南城区范围为:西至上皇田村,北至拿山河,东南至山体缓坡地。区内有井冈山火车站、泰井高速公路等重要设施。现有防洪挡墙6.83km,除高速公路桥下游0.3km为混凝土挡墙外,其余为混合料(浆砌石、混凝土空心砖)修筑而成的简易护堤,防洪标准低,且结构断面单薄、倒塌严重[5]。为形成完整、独立、封闭的防洪保护圈,规划新建城南堤以防御拿山河洪水。城南堤基本维持现有防洪挡墙堤线走向,始于上皇田村西山体缓坡地,沿拿山河向下游接现有堤防,经樊家洲、瑶背上、江边、洲上、沙田后接山体高地,全长6.89km。
3.3治涝规划方案根据城区地形与水系条件,结合防洪保护圈设置情况,本次规划共设置2个治涝片,分别为中心城区治涝片和城南区治涝片。各治涝片范围与相应防洪保护圈相同。1)中心城区治涝片规划根据地形条件,按“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原则,拟新建2段导托渠连接现有河道(洲上排水支渠、沟边水)组成拿山导托渠,可等高截留部分来水经沟边水直接外排入拿山河。区内其余涝水经中心排水渠排入拿山河。2)城南区治涝片该治涝片地势总体西、南高,东、北低,区内涝水现状主要经城南排水渠排除。防洪保护圈形成后,规划拟于沙田村东新建城南闸和城南排涝站,区内涝水经城南排水渠后由沙田排涝闸站自排或抽排入拿山河。
4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通常按有、无项目对比可获得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计算。工程的防洪治涝效益是以减免水灾损失值表示,主要表现为工程建成后,减免水灾带来的企业停工停产,商业停业,交通中断,房屋、设施及居民家庭其它财产损坏等损失。此外,防洪治涝效益还包括工程完成后,由于防洪治涝标准的提高,防汛抢险、岁修、救灾等费用的减少等[6]。井冈山市新城区城市防洪规划投资估算为13655.75万元。其中建筑工程6382.75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270.40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安装工程28.08万元,临时工程451.32万元,独立费用1283.86万元,基本预备费1514.95万元,工程占地与拆迁补偿投资3482.93万元,水土保持费用137.98万元,环境保护费用103.48万元。规划依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及《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进行经济评价。经分析计算,工程的年运行费为409.67万元,多年平均防洪治涝效益为1500万元;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9.25%,经济净现值为2208.93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1.14。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较好,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防洪治涝工程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经济效益指工程有效地防御洪涝灾害可减免的损失所带来的效益,包括减免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减少防汛费用以及灾后恢复费等带来的间接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工程对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繁荣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洪涝灾害引起的人员伤亡、疾病流行、提高人体素质、避免环境污染等方面。由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复杂而难以全面地定量分析,仅对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定量估算。此外,工程的水景观水环境的效益较大,工程实施后将大大改善城区水环境,提高城区环境品质,提升土地价值等,本阶段不对该部分效益进行估算。洪灾损失的大小主要与洪水淹没水深、历时、财产性质等因素有关。根据我省洪涝灾害损失调查资料分析,保护县城为目标的单位综合损失指标一般在6000元/人左右。井冈山新区现状(2010年)总人口为3.2万人,规划至2020年城区人口为8.0万人。规划工程实施后,井冈山新区将形成完整的防洪保护圈,防洪能力由现状约5a一遇提高到20a一遇。经估算,工程实施后其多年平均防洪治涝效益为1500万元。
5结语
井冈山市新城区防洪治涝工程的建设,对于保障城市居住人口和设施的防洪安全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规划防洪治涝工程设施主要包括堤防工程2座(堤线总长15.75km),新建排涝站1座(装机520kW),新建水闸1座,疏浚整治河道6.50km,导托渠建设长度4.21km(其中新建长度0.87km),排水渠整治长度14.99km,工程总投资13655.75万元。根据井冈山市新城区防洪治涝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考虑资金筹措能力等因素,拟采用分期、分批、有计划的实施步骤。宜优先安排实施较为紧迫的工程,如中心城区堤、城南堤与河道疏浚工程等。工程实施后,可建立区域安全、完整、独立的防洪治涝工程体系,完善区域城市功能,提高区域综合防洪治涝能力,使区域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大的改善[7]。工程实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井冈山市新城区城市防洪规划[R].南昌: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2012.
【2】张李荪.基于WEBGIS的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系统的设计[J].人民长江,2009(17):84-85
【3】张李荪,徐俊.峡江水库移民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人民长江,2010(21):92-95.
【4】张李荪,丁维馨,陈静.基于WEBGIS的廖坊灌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J].人民长江,2008(12):90-93.
【5】张李荪.工程图纸扫描输入及矢量化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水利科技,1997(3):155-157.
【6】张李荪.水东防护区库岸失稳分析与防护措施[J].江西水利科技,2001(s2):49-51.
【7】张李荪,周放平,陶伯强.万安水电站库区赣州市旧城区防护工程设计[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12):110-111.
作者:刘春秀 单位: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