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论文范文

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论文

一、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缺陷:主体性的丧失与活力的衰减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发展采取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政府计划不仅大包大揽,管得太细、太多、太死,而且忽视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劳动者个人在生产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和动力。在农业方面,自20上世纪年代末起,前苏联过早推行了全盘农业集体化.这不但妨碍了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极大地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在集体农庄内,实行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人们干好干坏一个样,结果导致集体农庄的农民毫无干劲、消极怠工、纪律涣散。苏联官方对此也不得不承认:“集体农庄的劳动还组织得不好,劳动纪律松弛”;“常有这样的时候,懒汉竟比埋头苦干不耍滑头的庄员分的粮食还多。……庄员们对工作的切身利害感降低了,许多人甚至在大忙季节也不出工,一部分集体农庄庄稼直到下雪时还没有收割,并且收也收得不细,糟蹋得厉害。”[6]工业生产部门的情况也大致如此。由于管得太死,一切指标措施都由指令性计划规定,加上生产过程中缺乏激励机制,劳动与报酬脱钩,因此企业中劳动者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1938年联共(布)中央通过的整顿劳动纪律的决议指出:“企业中不安心工作者、懒汉、旷工者和贪图私利的人……给工业、运输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他们常常只工作4~5小时,白白浪费其余2~3小时的工作时间,国家和人民因此常常每年损失几百万个工作日和几十亿卢布。”[5](405)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严重束缚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新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国营企业的产品不进入市场,没有竞争压力,因而企业不会为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生产率而冒采用新技术的风险,产品规格几十年如一日,造成技术水平长期落后。无论在工业还是在农业方面,前苏联的劳动生产率都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前苏联与美国比较,工业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25%,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9%。

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极端缺乏后劲和活力,导致严重的后果。撇开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不说(这方面问题更大),单看增长速度,上世纪70年代末之后,前苏联经济的增长速度开始急剧下降,1976—1980年间降为3.7%;1981—1985年间持平;1986—1990年间为2.5%,1990年首次为−2%。[8]这样,计划经济体制粗放的增长方式唯一的“优势”——高速度增长也维持不住了。由于这种体制严重窒息了劳动者的主体性或主人翁责任感,动力不断递减,所以经济增长不断减速是必然的。根据唯物史观,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的首要要素,劳动者的主体性、积极性、活力被窒息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源头活水。这是前苏联计划体制后来日益走下坡路乃至苏联巨变和解体的一个根本原因。前苏联计划体制越到后来弊端越明显: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排斥市场经济,妨碍了人们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以及竞争意识、开放意识、现代民主法制意识的形成和增强。政治上存在一个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形成了整个社会对政治权力的金字塔式的依附,个人崇拜之风盛行。人们崇拜“救世主”的封建主义思想意识继续蔓延,不仅导致了斯大林严重践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悲剧,而且在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政治心理中,封建主义政治影响得不到有效消除,成为人们产生、形成现代民主法制意识的严重深层障碍。总之,在前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个人和民众的主体地位被剥夺,其主体性、积极性也被严重窒息,因而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衰减,停滞不前、乃至倒退。

二、前苏联教科书哲学的缺陷:忽视和贬抑人的主体性

人民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物质生产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起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而物质生产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才能促进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反,如果压抑甚至窒息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物质生产就会停滞甚至倒退,从而人类社会就会停滞甚至倒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9]。列宁认为,决定历史结局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新社会是人民群众创造的。[10]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总结改改的经验:“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历史唯物主义将社会发展的主体性和客观制约性有机统一起来,既高扬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又坚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制约性,是由历史地肯定人民群众主体性作用的历史辩证法与坚持从现实物质生产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统一,把人们既当成他们本身的历史的“剧中的人物”,也当成其中的“剧作者”。

但为了破除统治人类几千年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加之为了论战的需要②,马克思、恩格斯把自己理论阐述的侧重点放在社会发展的客观制约性和规律性方面。这完全是必要的。遗憾的是,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马克思哲学往往遭到扭曲,其理论的完整性多次遭到割裂。突出的表现是,用历史发展的客观制约性和规律性去否定或贬低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致使马克思哲学历史主体性思想被遮蔽,人在社会发展中“剧作者”地位被忽视甚至取消,人民群众的主体性遭到忽视和贬抑,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思想常常被严重遮蔽。前苏联教科书哲学的一个根本缺陷就是如此③。前苏联教科书哲学的一大功能是为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服务,或者说前者是为后者辩护的④。它以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为主导,以教科书的形式系统化,并加以推广普及的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又称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前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领导地位,这种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亦十分巨大,对中国的影响同样十分巨大。前苏联教科书哲学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维度,在相当程度上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般唯物主义的本质差别缺乏深刻认识。它不是从现实的人的实际生活出发,不是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来理解人和人类历史,而是着重强调物质本体论,从“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基本命题出发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这种客观主义的理解模式中,强调的是人与其他存在物的共性——物质性或客观性。人和社会无外乎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现实的活生生的人隐而不彰,“人类历史在实际上被解释成一种几乎与历史的真实主体(人)无缘的东西。”

翻开传统教科书随处可以发现,喋喋不休地论证和强调物质性、客观性、规律性,把人及其社会与一般的物质的差别磨平。为了反对唯心主义,反复强调的是人、社会与无生命的物质世界的共同点或共性——物质性、客观性,并牢牢抓住这个共性大做文章,大肆演绎——由这一共性出发构建了教科书哲学的逻辑框架和理论大厦。这种哲学消磨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给人的感受是灰色阴暗、死气沉沉。这与叔本华、尼采等人反对的黑格尔哲学殊途同归——打压人的主体性,贬抑人的尊严和价值。这种机械唯物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同样走上了“杀人”的道路!张一兵教授对前苏联哲学教科书的特点作了入木三分的剖析。在这种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框架中,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被解释成一种几乎与历史真实主体(人)无关的东西。无限丰富的人类社会存在,在这一解释体系中变成了三种物质实体的简单相加:与人无关的地理环境,被视为自然数量的人口,加上似乎与人无关的物质生产方式。社会运动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及其“辩证运动”,也仿佛是离开人而运转的客体过程。可以说,苏联哲学教科书为了坚持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唯物主义原则,为了突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征,为了彻底革除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源,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社会发展的主体性维度被取消了。马克思的“历史什么也没做”,人类主体实践历史地、具体地、现实地创造着人类社会历史,从低级走向高级,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等人文思想,都被有意忽略了。于是,社会历史中的人的主体能动性仅仅停留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上,类似于物体机械的作用和反作用原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逐渐萎缩、枯干。最后的结果是,马克思历史观又退化成了对“历史是在人之外”发生的客观进程之黑格尔式的论说。[14]鲁品越教授在《生产关系理论的主体性复归》一文中深刻地分析了前苏联教科书哲学体系的生产关系理论的缺陷。那就是,它忽视了生产关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作用和价值,对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理论进行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曲解。前苏联教科书哲学对生产关系的定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原理等,做了一种机械论式的理解和阐释。在前苏联教科书哲学视野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似乎是与人、人的价值、人的需要、人的欲望、人的能动性无关的纯粹自然事物的、纯粹机械性的运动。归结起来看,根据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及为其辩护的教科书哲学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忽视乃至否定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滑向了机械唯物主义、机械决定论;二是把社会发展交给了少数计划制定者,普通个人和民众是被动的、消极的,只是计划的服从者。这两种错误实质上是藐视人民群众力量的历史观的变种。

三、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由上文分析可见,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及为其辩护的教科书哲学,严重忽视乃至贬抑和窒息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如果压制和窒息人民群众的主体性,那么结果一定是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枯竭和动力的衰减,社会发展必然停滞不前。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之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体制具有与前苏联相似的特点和缺点。幸运的是,我们在上世纪70年代末着手改革自己的经济体制,重新焕发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活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吸取了自己和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教训。从哲学上看,改革的根本措施就是逐步建立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弘扬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理回忆自己当年在农村做基层干部的经历,生动说明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和体制改革带来的活力。他说:“……30多年前,我在农村作村干部,那时候起早贪黑,恨不得把每个劳动力当天干什么都给定下来,结果呢?到头来就是吃不饱肚子。后来搞承包制,放开搞活,农民自己决定干什么、怎么种,几年时间温饱问题就解决了。”

计划体制下,计划制定者或干部大包大揽,群众没有自主性、主体性和积极性,导致生产力停滞甚至倒退。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简政放权,实质就是恢复民众的主人翁地位,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无尽的动力,富有无穷的活力。学者们在探讨改革开放以后没有资源优势的浙江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时发现,浙江经济奇迹的秘诀是民办、民营经济发达,其实质是民本经济发达,千千万万老百姓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经营的主体、创业的主体、产权的主体、创造财富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兴业创业,每个社会成员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都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自主自觉自律地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其动力和活力是习惯于躺在国家怀抱里的老工业基地集中的地区无法比拟的。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就是还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国企改革就是把企业由政府的附属物或“算盘珠子”变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从而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其实质就是要充分调动各阶层和方面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力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促进中国的发展。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论断可以概括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同时有效发挥政府的必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就是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相信和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这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市场经济就是民众经济,经济生活就是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他们在市场机制的指引下,根据市场价格、供求的变化,自主决策,自动调整和协调自己的经济活动,使千千万万种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不断趋近于符合市场需求,避免过剩与不足,这是任何计划官员都无法胜任的。同时,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进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自主、自动地分配和协调利益。马克思说,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让众多市场主体或人民群众在价值规律支配下展开公平、平等的竞争,这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源泉。可以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或表现形式。那么,政府的作用是什么呢?政府作用的本质就是服务。邓小平曾经深刻地指出:“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如果从广义上理解,他所说的“领导”就是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服务,即为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体性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不要“越俎代庖”。因此,应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发展方式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从政府驱动型和主导型的发展方式向市场驱动和民众主导型的发展方式转变。这种改革和转型的措施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缩减和规范政府权力,明确权力的边界,还权于民,还权于社会,改变政府主导的发展方式,构建市场主导的发展方式,从而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无论理论分析还是过去的经验教训都说明,政府权力过大的全能政府会削弱民众的主体地位、会越俎代庖压制民众的主体性、会导致经济社会的发展失去源头活水。第二,发挥政府的必要作用。市场经济不是要取消政府,如在弥补市场失灵、制定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规则、提供公共产品等方面,都需要政府发挥作用。但对政府这一作用要有准确的定位,那就是要保证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而不是取代市场机制。如前所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质上就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性。因此,也可以说,政府的作用就是服务——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其本质就是为人民群众发挥主体性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自己的宗旨、贯彻人民主体论和群众路线的新方式。总之,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服务;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质上就是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

作者:詹宏伟单位: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