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速公路路衍经济差异化开发研究范文

高速公路路衍经济差异化开发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速公路路衍经济差异化开发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速公路路衍经济差异化开发研究

摘要:通过现状分析,指出内蒙古高速公路经营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高速公路企业整体通行费收入不高、各路段车流密度差距较大、车流量随季节变化呈潮汐式分布、高速公路出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路域多种经营业务发展缓慢等。在分析内蒙古地区高速公路特点和资源的基础上,对当地高速公路路衍经济的开发思路进行了探索,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探索各种金融工具的有效利用;二是要因地制宜,科学论证路衍经济业务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内蒙古;路衍经济;差异化开发

1内蒙古地区高速公路的突出特征

1.1内蒙古高速公路渐成网络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的北部边疆,幅员辽阔,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接邻八个省区,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土地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内蒙古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呈现跨越式发展的特征。1991年,内蒙古第一条高速公路呼包高速公路破土动工,是内蒙古高速公路建设的历史性开端。1997年,呼包高速公路单幅通车,全程153公里,终结了全区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截至2018年底,内蒙古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6630公里,形成了一张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络。

1.2高速公路沿途旅游资源丰富

内蒙古地区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南北直线距离1700公里,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沿途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观”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胜景,别具北国风采,塞外情韵。举世闻名的长城、中国第二大河黄河等,以其深厚的历史沉淀和鲜明的地区特色、民族特色,使国内外旅游者留连忘返。阿尔山温泉、维纳河矿泉,已成为著名的疗养胜地。大兴安岭的莽林风光驰名中外,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呼和浩特的五塔寺、大召、昭君墓、库力图召、乌素图召、白塔,包头市的五当召、美岱召,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巴彦浩特市的延福寺,赤峰市的辽上京、辽中京、大明塔,鄂伦春的嘎仙洞等,都各具特色。

1.3地理位置独特,优势明显

从地理特征看,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边疆,人口密度小,地形狭长。高速公路沿线空旷,草原沙漠资源丰富,城市分布稀疏,军用、民航飞行活动较少。从空域资源看,除军事敏感区外大多数空域适合通用航空发展,可利用的空域资源丰富。内蒙古现有8667万公顷天然草场,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1.7%,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有沙漠沙地3000余万公顷,面积居全国第二。

2内蒙古高速公路经营发展面临的问题

2.1高速公路企业整体通行费收入不高

内蒙古地区大多数高速公路属我国公路交通末端,且人口密集度较低,车流量少,公路收费收入低。其中部分高速公路属于扶贫路、边疆路、拥军路和断头路,这些路段所在区域人口密集度更低,整体道路运输需求较低,再加上平行普通公路路况良好,分流了部分高速公路用户,导致高速公路车流量较少,远低于全国甚至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2018年全国高速公路平均单公里收费为387万元/公里,内蒙古地区平均不到100万元/公里,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2各路段车流密度差距较大

在人口密集度和运输通道分流等因素的影响下,各段高速公路之间的车流量存在较大差距。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分公司所辖的G18荣乌高速公路十七沟(蒙晋界)至大饭铺高速公路,因邻近城市并且属于重要的运煤通道,车流量较大,年单公里收费金额均为500万元左右。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地的收费公路多为边疆路、拥军路和断头路,车流密度不高,总体差距达到20多倍。

2.3车流量随季节变化呈潮汐式分布

受地域及人口密度影响,西部地区收费公路客车流量占总车流量的比重相对较低。2018年全国客车流量占总车流量的77.23%,内蒙古的数据为61.24%,仅高于山西省的59.62%,当旅游旺季来临,大量客车的涌入使得车流量和客车比重快速增加,旺季和淡季的车流量相差将近一倍,而客车流量比重的增加则意味着高速公路服务公众的数量差距更加显著。

2.4高速公路出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内蒙古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普遍功能单一,经营范围基本相同,除了加油站、餐饮、小商场外,仅有几间用作应急保障的客房,很少开发其他的服务项目,目前只能为出行公众提供基础性、公益性的服务,还不能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形成特色服务。

2.5路域多种经营业务发展缓慢

目前,西部地区部分高速公路企业已经开始探索收费以外的业务,目的在于以公路投融资建设、运营养护为主导,围绕核心业务实施多元化经营,通过产业链延伸、业务协同及管理优化来发掘业务潜力,加强内外部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挖掘路域内产业资源,形成主业发展带动路域内产业发展的格局,从而提升路产经营水平。但是,目前高速公路多种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经营管理上是将服务区全部对外承包,经营范围主要是加油站、快餐店和便利店等。这种经营模式虽然保障了服务区及沿线土地使用的基本公益性,但是临路土地开发应用不足,不仅大量服务区设施闲置,造成了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更影响了多种经营业务的发展速度。

3内蒙古高速公路发展路衍经济的意义

3.1高速公路路衍经济的含义

关于高速公路路衍经济,目前业界尚没有统一权威的定义。总的来看,其核心在于依托高速公路线路资源,地理上向高速公路两侧及周边扩展,业态上依托高速公路核心功能业务向关联产业延伸,通过综合施策和资源开发利用而形成关联产业或业务集群。

3.2开发高速公路路衍经济的重要意义

3.2.1开发高速公路路衍经济的必要性一是传统投资收益增长受限,路衍业务亟待崛起。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和建设成本增长较快,但通行费收费标准、通行费收入不能随投资、成本同步增长。顺应新时代要求,实施高速公路路衍经济开发,深度挖掘高速公路运营服务功能,不断打造和提升高速公路综合服务功能和经营能力,是高速公路投资经营企业实现从依托通行费向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服务产业深度开发转型的必然选择。二是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高速公路的社会价值。功能完善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延伸产业,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出差、旅游等出行方面的需求,而且能够带动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高速公路企业的延伸产业,能够挖掘当地的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体现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的管理理念。

3.2.2提高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经济效益高速公路经营企业需要开拓更多的渠道来获取更多的收益。依托高速公路便利的基础条件和充足的资源优势,高速公路企业的延伸产业开发能吸引更多车流,更好地为主营业务服务,为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公司发展壮大。

3.2.3促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品牌建设发展路衍经济,有利于提高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知名度,打造品牌。通过品牌的吸引,增加高速公路车流量和旅客的消费行为,从而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3.3内蒙古地区开发路衍经济的可行性

3.3.1高速公路路衍经济发展空间大内蒙古自治区的高速公路拥有大量路域旅游资源,能够基于公路出行衍生大量的车辆租赁、住宿、餐饮等周边需求以及文化消费需求。

3.3.2经探索和实施,已具备发展基础目前,内蒙古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已经相继提出了发展路衍经济的经营思路,以公路投融资建设、运营养护为主业,通过产业链延伸、业务协同及管理优化来发掘业务潜力,挖掘路域内产业资源,提升路产经营水平。

3.3.3各条高速公路情况不同,有利于特色经营每条高速公路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沿途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有利于根据每条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特色业务,最大限度地提升综合效益。

4内蒙古高速公路路衍经济特色开发思路

4.1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探索各种金融工具的有效利用

要落实项目研究的各业务方向,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高速公路公司所辖路段车流量小、公路收费收入低,现金流并不充沛,且作为政府方投资主体,公司应严格控制资产负债率增长,不宜直接承担业务开展带来的资金压力。因此,深入研究各种金融工具,合理设计商业模式,积极探索产融结合、投产结合的新模式。

4.2因地制宜,科学论证路衍经济业务的实施方案

内蒙古地区高速公路路域跨度大,各地之间社会经济发展、车流密度及分布、地域资源优势各不相同,不同业务方向所需产业环境并不一致,各地同时开展所有业务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应针对每个业务方向开展深入研究,结合各地区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制定细化方案,逐步实施,推动各项目落地。(1)开展与国内知名连锁酒店的合作,在服务区打造连锁式的多功能驿站,满足出行游客的吃住需求,从自治区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中获得收益;(2)依托服务区及外延土地资源探索通用航空机场(飞行营地)网络建设方案,探索微型交通枢纽和多式联运转运枢纽建设;(3)在各路段吸取本地文化尤其是交通文化特色,依托服务区运输节点性质,拓展周边土地应用,推动交通特色小镇建设,实现交通文化的输出。

参考文献:

[1]张志鹏,黄浩丰.内蒙古高速公路服务发展现状及适应性评价[J].工程技术,2017(22):362.

[2]匡安乐,司武国.努力将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成温馨驿站[J].运输经理世界,2012(6):73-74.

[3]冯军红.西部地区通用航空发展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33):37-38.

[4]王海霞,褚春超,刘洋,等.高速公路路衍经济开发与政策建议[J].交通运输研究,2019,5(1):16-23.

[5]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201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作者:陈建军 王霄汉 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