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院校经济统计专业课程改革策略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需注重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强化,实行产教协同的育人机制。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深入,作为应用型改革首批示范学校的教师,笔者就目前教授的经济统计专业的课程,体会到了其在向应用型转型上的一些不足,其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专业设置和产教融合方面。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课程改革
一、统计学教学上的改革路径
(一)因材施教,注重基础课程的知识储备我校学生多以文科生为主,学生数学功底普遍较差。在这种情况下,若学生直接接触统计学这类概念抽象、公式复杂、计算繁琐的课程,学生的学习意愿将会降低,学习难度也会较大。因此,一方面从招生上,应多向招收理科生方面倾斜。另一方面入学后,学校可以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分为不同的等级,向不同等级的学生分别教授符合其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的统计课程。其中的分级方法可以采用以学生修过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的成绩为依据进行,以成绩的高、中、低分为不同的档次,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主要注重对其技能的培养,使其掌握灵活处理各类统计问题的能力,将统计运用到实践当中,为其今后走上专业的统计道路做好准备;对于基础中等的同学,加强其基础统计知识的夯实,以及统计实际工作中较常能用到的统计方法的掌握;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适度减少课程的内容,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公式推导和数理逻辑问题,应该进行大幅删减,合理的降低课程的难度,使学生增加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建立自信。
(二)增强实践,课堂上发挥学生自主性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现有的统计学每学期54课时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非常枯燥,几乎全部是理论讲解,缺乏实际应用,更没有抽出时间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导致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基本理论,忽略了对统计工作的进一步认识。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于如何去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数据这些知识依然停留在碎片化的记忆上。因此,统计学作为向应用型转型的我校大部分专业的一个公共基础课,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更应该结合实际,在课堂中加入一些实操内容,如增加上机课,让学生们自己去操作一些统计软件来分析实际经济现象,或是进行市场调查练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设计调查方案、收集调查数据、设计调查问卷的问题,自主的去学习、去查阅有关学习资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采用复合的成绩评价体系目前统计学课程的最终评分标准与其他课程相同,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各占80%和20%。传统的成绩评价体系过于简单,并且平时成绩的20%也大多只反映了学生的出勤情况。柴晶霞(2018)曾提出由理论测试、软件操作测试、社会实践调查和统计分析报告四个部分构成的课程考核体系。理论部分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对统计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软件操作实践以上机实操测试的方式考核学生统计软件的应用能力。社会实践调查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思想汇报、小型座谈、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开展,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以学生分组完成统计调查报告方式考核学生的统计问题解决能力和报告写作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应将统计课程的理论测试分值降至50%,剩余50%成绩由软件操作测试、社会实践调查和统计分析报告共同组成。
二、经济统计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方向
经济统计专业立足于经济学院,乃是经济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交叉型学科。培养出的学生今后不是去做理论研究,而是以掌握的实用技能从事相关工作。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具体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规范。在设置更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相关课程方面,我校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如市场调查分析、统计软件应用、国民经济统计等专业充分体现了对应用型的侧重。但在具体课程内容方面,也应注意两学科的结合与实践。例如,在经济统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学课程时,应更加侧重于内部成本控制相关的会计问题,而不是对外的财务报表。向应用型转变不仅包括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改革,我们培养学生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其走上就业岗位,而统计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最终走向统计行业的并不多,大多是进入了与之相关的其他行业。统计只是一个方法论,最终如何去运用也是各有区别,我们可以在统计专业的基础上增设小方向,比如保险精算、金融产品定价、国际贸易核算等,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学业的后两年选修一个小方向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可以将统计学基础理论与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相结合,在校园里就能够对今后所从事行业的内容有清晰的了解,帮助学生确定就业方向。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占有者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认为,每名统计专业学生还应至少学会两种统计软件的使用,例如Excel、R、SAS、STATA和SPSS等软件,都是广为使用和广受好评的统计分析软件,另有一些数据库的使用也应加入教学计划中。由于我校大部分学生专业基础薄弱,所以可选择Excel和SPSS两个操作较为简单的软件来学习。对于少数学有余力的同学,可选择较为权威软件SAS和R,可以对复杂的统计分析进行编程处理。
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改革机制
产教融合是向应用型转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迫切要求。要做到将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培养建设融合在一起,必须发扬协同育人的改革机制,充分结合企业与高校的优势,拓展校企合作的新领域,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企业导师制为产教融合提供了平台,企业与学校以共同培养人才为目标,共同对学生进行课内与实践的双轨制教育,是企业提供实训基地、学校提供理论研究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经济统计学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更应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对统计方法的理解不止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是落到实地,由企业导师带其进入真正的企业环境中,完成从课本到实际操作的转变。
(一)企业导师制导师制指由学校安排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导制度,例如我校已有的导员与班导师。企业导师制借鉴自企业新老员工“传帮带”的师徒制度,让那些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企业优秀员工来担任学生校外的实践指导老师,以发挥他们对学生实践技能指导、专业兴趣培养、职业精神传递和求职择业指导方面的作用(阳杰等,2018)。由此,从企业选聘的企业技术骨干导师与高校内配备的知识型导师共同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构成了捆绑式的授课过程。传统的企业导师制虽然有其特有的长处,但在实施中还面临着很多困境,主要表现为对企业导师的激励不足,导师与学生的对接不够匹配,师生交流时间无法保证,及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首先,由于校企合作与对接是互惠互利的合作,缺乏应有的利益补偿。企业骨干作为实践导师必然会在指导学生上花费一定的个人时间,倘若学生毕业后进入该企业能迅速适应工作,离不开企业导师的教导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学校以及学生都因此获益,但企业导师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激励力度不足会使企业导师的热情减退,不能够全心全意的辅导学生。其次,由于企业导师的评选并无明确指标,使得企业导师队伍水平良莠不齐,声誉不佳的导师混迹其中,占用了优秀技术骨干的名额。而在优秀导师稀缺的情况下,学校在给学生安排企业导师时,只能采取“一视同仁”的方法,随机分配,不顾学生专业与导师工作的匹配性。导师和学生无法形成互选,显著影响了实践指导质量。第三,企业优秀的骨干员工往往在单位中也担任着十分重要的工作岗位,承担着大量的工作任务,因此无法时刻通过面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虽有微信等社交工具,但实践工作内容与学生问题的解答无法做到系统完整的回复,师生间的交流停留在碎片化的程度,缺乏连贯性和完整性。最后,目前的企业导师制无论是对于导师还是对于学生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考评机制,教学成果无法量化和展示,因此弱化了企业导师制的作用。
(二)互联网+企业导师制为了弥补传统企业导师制的种种不足,符合《意见》中提出的“鼓励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倡导,阳杰等(2018)提出了一种新的互联网+企业导师制(IPEM)的理念,将“互联网+”技术与产教融合背景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结合。它将线下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搬到线上,通过互联网构建智能化、互补化的网络教学平台。导师可在线录制教学视频、对学生进行视频辅导、教学材料,学生可以在线完成实践作业或向导师寻求就业指导。所有的导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将会在线上完成,对于双方的考核都可建立在系统记录的指导过程上,为考核问题提供了思路,同时也方便对指导时长进行量化,依此作为导师收取费用的参考。
四、结语
互联网+企业导师制还可以借助互联网为企业导师服务提供的网络化供给和市场化定价平台,将全国各个学校的学生和全国范围内的优秀企业员工对接。企业导师在平台上自己的个人信息与职业背景,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及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导师。指导完成后,学生可对其指导质量进行网上评价,评价机制加强了对导师群体的激励,营造出优胜劣汰的氛围。反过来,企业导师也可以就学生实践活动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考评,而学校也可以对指导过程随时进行监督。多方评价机制的建立因此更好的发挥了监督和激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丙参,夏鸿鸣,魏艳华.普通本科院校经济统计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天水师范学院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2,12(08).
[2]柴晶霞.《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延安大学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为例[J].知识经济,2018(13).
[3]王健,许秀清,詹友基.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校科技,2016(07).
[4]阳杰,应里孟,谢健.论互联网+企业导师制——产教融合背景下会计实践教学改革[J].财会月刊,2018(10).
[5]毕艳玲,张杨,张雅芬,刘岩,金亚征.论高校实施企业导师制的重要性[J].农业与技术,2017,37(11).
[6]秦雷.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物理实验与学生素质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2).
作者:荆典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