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社会主义理论对经济统计的意义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作者:宋文光单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河北邯郸
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继承思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的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邓小平理论被称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对我国经济统计学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更是统计的生命之所在。坚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原则。
统计数字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得出的判断和结论是否正确,关系到统计服务的质量,更关系到政府宏观决策的正确与否。因此这是一个从高层到基层都应高度重视的问题。以往有些干部,为了个人私利,不惜虚报或强令统计人员伪造统计数字,造成“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怪圈。还有些地方的统计工作不规范,也造成统计数字失真的现象。虽然《统计法》的颁布实施从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这种现象,但当前我国统计数字的质量问题仍不容乐观。单从统计局每年用专门的方法对统计数字进行“挤水”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当前统计工作的尴尬处境。我个人认为之所以存在统计数字虚假现象,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统计体制上的问题,二是由于部分统计人员素质不高或责任心不强。解决的办法首先是要改革原有的统计体制,使各地的统计部门能够独立于政府部门开展工作;此外,在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时,不能只注重统计指标,还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其他一些影响因素。如果说体制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那么全面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将不失为一种最切实可行的办法。要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不仅要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要定期对他们进行《统计法》的培训,并组织他们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使他们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感,并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力,使他们在不受外界压力干扰的情况下把基层的统计工作做好。对于统计理论工作者来讲,也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统计理论研究。具体来讲就是在科研活动中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弄虚作假,且勇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此外,应设计出较为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分析方法,并研究如何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工作体系,从而缩短统计信息流程,有效减小统计误差,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度。
另外,保证统计数字的质量,不仅是统计人员的义务,也是全社会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因为国家决策的正确与否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且大部分原始数据都是由被调查者提供的。所以,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宣传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让全社会都能大力支持统计人员把工作做好。总之,每一位统计工作者都应从自身做起,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为社会提供最优质的统计服务。
二、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上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1990年以前中国的社会经济统计学基本上是沿用了前苏联的统计模式。虽然前苏联的统计模式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同时拉大了中国统计与世界统计之间的距离。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统计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严峻的挑战要求统计学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放思想,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的统计方法,充实和发展原有的统计学。由此,经济统计学中也借鉴了数理统计的一些研究方法。1992年,统计学一级学科地位的确立表明中国统计在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方法论科学,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面对市场经济,任何学科都需调整自己的位置,重新审视和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对经济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抛开偏见,、正确地理解和批判地吸收建立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外来文化,加强数理统计方法的学习,提高我们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能力。并应大量翻译国外经济统计学论著,从中借鉴国外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从而使中国的经济统计学内容更加丰富,方法更加完善。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中国经济统计学的发展。
三、要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
邓小平同志讲:“我国的经济发展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效益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内在效益,势必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政府正从原来提出“经济增长指标”是多少,向“国民经济增长质量”转变。这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数字经济”向“效益经济”的一种转化。因此,我们应从统计上着重研究经济效益问题,例如设计一套能够科学地反映国民经济综合效益的指标体系以及反映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关系的指标体系等等,从而改变以往“重速度、轻效益”的发展模式,促进国民经济高效、稳步、协调发展。
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邓小平同志讲:“要向前看,就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否则我们就不可能顺利前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要求我们能够不断地进行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保持统计学应有的活力。统计学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方法上的创新,二是研究内容上的创新。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许多原有的统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不断大量涌现的新事物和新问题还有待我们去研究。此外,一些社会和经济问题的研究还只停留在定性研究的水平,需要统计工作者对其进行定量的研究。这就要求我们把创新机制引入经济统计学的建设中,使经济统计学在不断的创新中推动社会经济和其自身的发展。
首先,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国内外统计学发展的最新动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对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大胆的创新。当然,这还有赖于统计理论工作者深入实际,并与实际部门的工作者紧密配合,才能探索和研究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新理论、新方法,并反过来促进实际工作水平的提高。其次,我们要拓宽思路,深人研究一系列关系到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新问题以及一些从前未曾深入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经济结构问题、国际竞争力问题、金融投资风险问题、网络经济问题、人口与社会保障问题、科技与教育问题、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环境保护问题等等。我们深信,只要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统计工作者必将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做出一系列突出的贡献。
以上就邓小平理论对经济统计的指导意义谈了我的一些认识和体会。由于本人的理论水平有限,因此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今后还需更加深入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并以它们为指导进行统计理论的学习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