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学数学教学途径(6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一篇:多媒体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
摘要:运用多媒体与各个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学习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生教育和终生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本文就结合现代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具体实践,谈谈运用多媒体教学对小学数学学科的作用和优势。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
前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完善。
1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案例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为小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创设出利于他们开发智力,求知探索的心理环境。如:《数数》一课中,设计色彩鲜艳的花朵,形象生动可爱的小动物等课件内容,以引起学生们的审美感,有时还用拟人化的手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在教学“比较”时,课件先呈现一片草地,绿草如茵。“小朋友,你们见过草地吗?草地上的景色是怎样的?”接着,画面上又出现母鸭和小鸭,“鸭妈妈也带着它的孩子们来了。”“大家在草地上玩得开心吗?”“开心!”……这样,美丽的画面和学生生活体验糅合在一起,欢悦的笑容已经在孩子们的脸上绽放。于是转入鸡妈妈和鸭妈妈的对话。鸭妈妈对鸡妈妈说:“我的小鸭比你的小鸡多。”而鸡妈妈却对鸭妈妈说:“不对,我的小鸡比你的小鸭多。”怎样知道鸭妈妈的孩子多,还是鸡妈妈的孩子多呢?这就自然而然的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后,决定让小鸡和小鸭分别排队,然后一个对一个,就把多少比出来了。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同时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
【案例2】一位教师执教《相遇问题》一课中,用速度和乘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受,于是多媒体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3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出两人走的速度,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3分钟就有了3段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走的路程和。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此时教师无需更多言语,只需借助多媒体,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2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多媒体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案例1】在教学行程问题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演示,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1.屏幕上首先出现河、山、大桥背景的画面,然后出示一道应用题:有一列火车长300米,以900米/分的速度通过大桥,桥长2400米,问火车通过大桥需要多少时间?2.接下来有一列火车正开过来,在车头接近桥头时或车尾刚刚走过桥的另一端时,让学生观察火车和大桥。3.闪烁的线段图,然后分析火车通过大桥的距离和桥长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形象化的火车运行的动态演示,与直观线段图构成一个整体,使题目中的条件、问题以及数量关系动态地显现于屏幕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思维高度集中兴奋而愉悦的心理状态,接受视听信息,很快便能够理解,并表述数量关系,列出正确地数量关系式并解答,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力。
【案例2】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和生活实践的制约,对于一些数学概念,无法通过文字来有效地理解,利用多媒体为学生铺路搭桥,逐步降低思维难度,有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如在教学“时、分、秒”时,事先制作了一个大钟表,上面的大格和小格都显示的很清楚,点一下运行,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点一下暂停,可让学生读出钟表上的时间,也可拖动秒针或分针自动转动,使学生明白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小格,生动形象地使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深刻的认识。
3多媒体升华学生体验过程
应用多媒体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案例1】《加法的初步认识》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加法的开始,让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非常重要。由于初次接触加法,用语言叙述很难表达准确、完整。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演示操作程序,寓加法的含义于演示操作过程中,通过演示操作的条理化,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思维的条理化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我将教材中的气球图制成化静为动的活动场景,在屏幕上演示两个气球合在一起的全过程。通过老师的启发提问,组织学生动手摆一摆圆片,从中体会加法的含义,就是把几和几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由于制作的课件色彩鲜艳,动感强,画面清晰,学生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这样建立的加法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心,以信息资源为基,以现代多媒体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发展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多媒体与数学课堂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崭新的里程碑。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的话,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中国数学教育.
[2]中国电化教育.
作者:于黎明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大岭镇中心小学校
第二篇: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
摘要:小学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的激发小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使他们更加积极踊跃的对问题进行思考,真正的喜欢上学习。这就需要教学工作者对教学模式有所创新与改变,充分的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是课堂更加的活跃。本文对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当前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
参与式课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课堂中积极的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作为课堂的主角。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能逐渐的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能力,使思维更加的发散,更具有创造力。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程的教学时,如果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得当,能够使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素养都得到很好的培养。
1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及当今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得当,能够充分的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一些教师仍缺乏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墨守成规,采取老套的教学模式。他们在课堂上仍然占据着主体地位,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们的作用,使学生无法充分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这就是学生对问题主动思考与探索受到了限制。长期下去,难免会认为学习数学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因此,教师只有真正的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角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
2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缺乏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就当今发展形势来看,大部分教师能够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良与创新这一举措做出积极的响应,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良,采取先进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对教学方法没有做出改变,而是一直沿用老套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只是一味的灌输新知识,课堂难免会显得枯燥无味,这也使得学生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并且在学习上难免会显得被动。
2.2在数学课堂中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对于课堂时间都没有合理的分配,几乎全部的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述,不断的给学生进行灌输新知识,没有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惰性,对新的数学问题不会主动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是等待教师的讲解,从而逐渐变成学习的奴隶。因此,在对小学数学进行授课时,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良,充分的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思索。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而且也会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3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教师若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而忽略学生的地位,难免会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少之又少。所以,教师在进行授课使应对教学方法不断的进行改良,采取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的让小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有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才能使学生真正的领悟到教师所传授给学生们数学知识的精髓,才能使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有更准确的把握,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也有更准确的了解,这样就有利于教师在进行数学授课时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因材施教,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
3.1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数学充满了兴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才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探索,是小学生对数学产生友好的“第一印象”,在今后的学习中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例如,在一年级上册“认识数字”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通过做游戏的形式来对数字进行学习与掌握。教师可以将同学分成两组,每位同学手中拿一个数字的牌子,然后两组同学分别出一名同学将手中数字举起,然后指定同学读出数字。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会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并且也会使学生逐渐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3.2创设问题情景教学:学生在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下,能够是数学思维更加的灵活,并且更加乐于对问题进行探索。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景是学生在数学问题的引导下不断的进行思考,是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识。例如,在学习加法运算式。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老师可以随机挑选出两名学生,让他们分别数一下铅笔盒内的铅笔数量,然后再指派一名同学对两个人的铅笔总数进行计算。这样会使同学们都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思维更加的活跃。
4结语
总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逐渐的探索出最适合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使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角。只有这样参与式教学模式才会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运用得当,一方面能够使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具有更高涨的热情,更加积极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探索,为今后数学能力与数学思维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从而改善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武墨超.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知识经济,2016,(13):156.
[2]杨日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03):116.
[3]王秀燕.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4]刘子杰,朱子延.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1,(03):98-99.
作者:彭志远 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实验小学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而易见地凸现出来,备受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目标,教师是关键。新课改的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要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实施有效教学。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呢,多年来,我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教与学的观察与实践,构建以下四点实施策略:
1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是在专业知识方面,也包括思想品德、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合作能力等。据有关调查及实践表明:教师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行为关键取决于教师使用教学策略的水平。但仔细揣摩我们当下的教学现状:教师通常比较注意操作能力,如语言能力、板书能力等操作性的环节,对于教学策略的运用远未达到系统全面应用的水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力是基于教师对教材及学生心理发展认知、对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的应用、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与自我监控上的。教学是一种艺术性和技术性相统一的活动,在新课程的大形势之下,应该通过新课程基本理论培训,深化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转化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开展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数学有效课的比率。
2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可能性就越高。所以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背景是学习的丰富资源,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精选出数学问题,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连接到生动可感的生活事物上,为学生的学习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例如,学习小数加减法时,创设一个购物场景,然后让学生自由提问。“一枝铅笔和一个钢笔共用多少钱?”“一支牙刷比一块香皂少多少钱?”还有的同学提出请同学们帮忙验证一下售货员阿姨所找的钱数是否正确。这些问题来自生活中,又都涉及到了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法则。购物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了兴趣,数学法则不再是令人生畏的抽象概念,数学知识就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身边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孩子们在亲身经历的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3巧设有效的课堂提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提问是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索、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一节数学课的效率高低,往往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效提问倡导的是浅与深、近与远的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的特点。有效提问的目的是能较好地处理教与学两者的关系,让课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因此,在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中,教师要认真组织问题,从而将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施有效提问。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注意六点:1.针对性;2.适度性;3.系统性;4.启发性;5.延时性;6.语言的规范性。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4保证学生的有效参与
课堂中学生参与的数学活动由于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往往不是个人独立的探究活动,多数是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教师在组织小学生参与有效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积极参与了,是否有自己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有效参与。第二要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都善于表现自己,小学生也一样。他们对某一个问题也想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给他们展示自己的平台,既可以向全班同学展示,也可以在小組内交流,但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以达到有效参与。第三要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参与后有收获,并逐步养成参与的习惯,使自己爱动脑、爱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效教学中,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从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祟尚智慧的教育。追求有效,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老师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在课堂上能多给学生一些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时,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我们的课堂就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6.
[2]陈厚德.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3]钟启泉.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4]游爱霞.论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12(6):65-66.
作者:朱秀华 单位:农安镇第二中心小学
第四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
摘要: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中的精髓所在,在数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学好数学的根本不只是要掌握数学知识,还要理解其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小学教育不断深入改革,教学理念也应随着改革的深入及时进行调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注重学生对于数学思想的培养,使学生逐渐会使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渗透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提出与深入进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的渗透逐渐成为了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学习思想方法的养成至关重要,在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及时调整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1数学思想
1.1定义:数学思想是指数学发展所依靠的思想方法,蕴含在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观点,是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是对于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的抽象概括,是能够使学生在领会之后受益匪浅的思想方法。
1.2重要性:小学生一般都普遍缺乏耐心,经常会出现知难而退的现象,这基本都是因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所以由此可知,数学思想渗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解决碰到的难题,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思维素质。数学思想带来了很多益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巩固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理论,增加对数学的学习信心。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四大思想:归纳总结、数形结合、集合函数、转化。对于小学生而言,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一些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再从中提炼、归纳总结,这样就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解题思路。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师在上课时逐渐向学生传授数学的思想方法,适当运用题目来进行对思想方法的巩固,可以更有效的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小学教育与学生未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不仅仅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以达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为未来对于数学知识的在实际中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数学思想渗透的方法和措施
在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过程中,教师要清楚地理解学生的心理和兴趣,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隐藏到学生感兴趣的场景中去,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模式,让学生从源头上理解数学思想的核心所在。真真正正的将数学思想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为今后学生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1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为了引导学生能够更正确的学习,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该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而不仅仅是给予学生标准答案,而不是自己想出的解题思路。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讲解中,要正确的设定教学方法和目标,让学生对于数学思想有更为全面的了解,鼓励学生对于思想方法进行思考和创新。如果教师对于教学过程进行提前的准备预设,在面对意外情况发生时就可以及时解决,让数学思想可以顺利的渗透到数学课堂中去,争取最大限度的提升数学思想的渗透效率。
2.2实践活动的结合应用: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教材基本就是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的来源之一,其中蕴含了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单纯的死记硬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多思考,发散思维,对于碰到的问题换思路进行解决,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动手,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等待教师给予标准答案。这样,通过亲自实践后,可以加深记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运用能力。
2.3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就是他们课堂上的领导者,所以教师必须给学生时常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要培养学生养成及时反思,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对于学到的数学思想及时进行梳理总结,做出反思小结。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于学习中每个单元的内容及时做出整合,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不仅停留在知识表层上。督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自我反思,进行小结的习惯,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数学思想的理解、印象,还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大幅提升,最终还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3总结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教师仅提供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的教学模式,应更侧重于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以及数学思想。但是,数学思想的渗透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小学数学教学中涉及到的数学思想不是很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逐渐进行渗透,不能一味的进行强硬的灌输。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能够推动学生不断的进步,同时也能相应的提高教学质量,以便让学生可以在题海中行动自如。
参考文献
[1]陈资伟.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J].中外交流,2016,(36):235-236.
[2]李奎.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策略[J].科教文汇,2017,(7):111-112.
[3]姚少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和运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4):124-125.
作者:蔡丽红 单位: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七小学
第五篇: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教育体制也得到较大的改善,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微课以其自身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爱上学习。对此,广大教师要根据实际需求,在教学中有效使用微课,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意义展开论述。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体制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微课随着产生,并逐渐进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微课的使用改变了传统单一枯燥的数学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小学教学中明确指出要利用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这使得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更凸显出来。下面就微课的使用意义进行分析。
1简析微课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微课,就是把一个重要的数学知识点放到一个几分钟的视频或者音频中有针对地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容易对知识进行理解。微课分为三个阶段,理论阶段:微课资源要素;实践教学阶段;共享化阶段:通过网络进行共享。微课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都有非常好的作用。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一节课上只顾讲课,学生的注意力根本不能有效集中,这对数学的学习根本没有好处,使用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简短的知识讲解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一直处于集中状态,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有极大的好处。在使用微课的课堂上,教师通过微课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微课,还可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使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学生还能在微课中拓展自己的思维,增强自己学习数学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学数学教学使用微课的意义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环境的好坏对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很大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微课,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就好像小学中在学习《四边形》这一节时,这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识别四边形,在各种图形中能准确认出四边形。直接对学生进行教学比较抽象,学生也不易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微课,可以给学生进行情景演示,大家都知道,现在孩子们都喜欢看《熊出没》,就可以用里边的人物:动画中经常发生一些搞笑的事情,最近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熊大熊二开了一家图形店,里面卖各种图形,熊大熊二两人忙不过来,就准备聘请一个懂图形的售货员,有没有同学毛遂自荐。这样就可以把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更加自主地进行认识四边形的学习。这种教学能有效改善学习质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
2.2突出学习的重点:数学学习中的重点一般都是特别抽象难懂,所以,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们在课堂中总要花一大半的时间进行重点的讲解,但这样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不能掌握知识的精华之处,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不厌其烦,这种方法适得其反,学生不能学到一点知识。而在使用微课的课堂上,教师通过微课,突出形象地解释了学习中的难点,把抽象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学生也能更加容易地掌握知识。在小学数学学习植树问题时,这节难点就是要明白间隔的计算,教师可以通过为微课的教学方法,用线段表示树,首先要知道头和尾都要栽树,然后画出三个间隔的线段,让学生看到中间有两个间隔;再画四个线段,发现中间有三个间隔;等等,以此类推,就会发现间隔总是比线段少一个,把这种方法类比到植树问题中,把线段用树代替。这时,同学们就可以直观地发现,空的间隔总是比种的数少一个。这种方法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了学习中的难点,有效提高学习质量。
2.3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学习只注重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而不对课本之外的知识进行拓展,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技巧所在,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提高整体的数学学习水平。小学生在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后就会进行多位数与多位数相乘的运算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进行多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会出现很多因数的中间或者末尾有零,有些学生对这个知识掌握的不好,经常出现计算错误。这时,教师可以在微课中进行引导,对类似情况进行具体的讲解,使学生在讲解过程中领悟到学习的技巧与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
3小结
微课在使用过程中将所讲内容主次分明进行安排,编入视频或者音频中,突出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可以发现,使用过微课的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在学习中能自主学习,有效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广大教师应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使用,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微课在未来教育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宣孙虎.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4):123.
[2]邹小红.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7,(1):116.
[3]邹小平.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12):271.
作者:樊彩琴 单位: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二小学
第六篇: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要点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工具,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意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关注教学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教育性的同时,其准确性、规范性、简洁性以及趣味性,也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艺术水平,从而达到让学生听明白、诱思考、促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准确;规范;简洁;幽默;趣味
1数学教学语言必须准确、规范
数学是科学性和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是中学理科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规范。数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数学教学语言应该是严谨的、准确无误的。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其实有不少的数学教师都没有很重视这个问题,课堂语言随随便便、口若悬河、不加思考。例如,教学“圆周率”这个概念,有的教师向学生解释道:“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叫做圆周率。”这样对圆周率的概括是不够准确的,应该这样概括:一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叫做圆周率。这样概括就阐明了“周长”与“直径”是同圆。再如:有的老师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平行。”显然,这样表达是不够准确的,正确的表达是:在同一平面内,永远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数学教学语言不准确,会产生误导,造成学生对概念理解模糊,这样就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普通话是汉族的标准语,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首先学好普通话,使语言规范化。在课堂上,必须坚持用普通话上课。如果语言不规范,南腔北调,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师生感情的交流,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语言,造成下一代的语言不规范,因此,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坚持用普通话上课是何等重要!另外,教师的语言也尽量不要出现语病。例如:语无伦次、语塞、说话走题……,教师天天给学生上课,出现语病是难免的。正因为难,所以,教师则更应当加强自身的语言训练。包括多读名著,扩大词汇量,规范语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多朗读诗词,多查字、词典,避免读音方面的错误;训练自己的演讲能力,培养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大庭广众面前,仍能从容不迫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说自己应说的话,讲教材中应讲的内容,不是一朝一夕都能做到的。为了避免误人子弟,教师就需要多付出心血,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2数学教师的语言必须简洁
数学教学语言的简洁,指的是数学用语简洁、明快,而不是呆滞冗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简洁、流畅的快节奏语言。因此,教师只要一次就能讲清楚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再讲第二次。数学教师的语言不像语文教师那样一泻千里,而是要言简意骇,不重复啰嗦。譬如,当学生有积极主动的行为和发言的欲望时,你甚至可以不用说话,要学会“放”。先做一个旁观者,默默观察,“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而不是只顾自己口若悬河,锋芒毕露……,这样不利于对学生潜能的挖掘,也不利于学生智商的开发。教育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学语言更是这门艺术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要老老实实把握尺度,该讲的才讲,不该讲就沉默,该精讲的就不能详讲……,数学教学语言一定要注意简洁,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现的机会,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机会,提供更多的涵泳时间,这样,才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先做实验: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各一个,用圆锥容器装满水倒进圆柱容器中,连续倒了三次才把圆柱容器装满。老师问:A、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B、圆柱的体积等于什么?那么,圆锥的体积又怎样算?就这么简洁的两三个问题,同学们议论纷纷,情绪高涨,兴趣盎然。通过做实验、观察,同学们不难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因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1/3。整节课教师的语言不多,非常简洁,但是,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极佳!
3数学教学语言必须富含趣味
幽默、风趣的语言既能使学生精神亢奋、情绪高涨,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听课的注意力,缓解学生学习的疲劳感。数学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来自于幽默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能很好地调节教师与学生的状态。富有幽默感的教师比没有此素质的教师,更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更善于缓和教学中的紧张局面,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课堂教学中能巧妙地运用趣味的语言,可使课堂风趣、诙谐、充满活力,更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例如,鸡兔同笼问题:“有50个头,120只脚,鸡、兔各有多少只?”学生口算、笔算后仍不理解,这时,教师提高声调幽默地说:“全体兔子立正!提起前面的两只脚!”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学生的情绪极其高涨,此时,教师趁热打铁:“现在,鸡和兔的脚只数相同了,上面有50个头,下面有多少只脚呢?”学生齐答:50×2=100(只)。师问:“和原来脚的只数比,少了多少?”学生马上回答“20只”。这时候,学生才恍然大悟道:“兔有10只,鸡有40只”。教师通过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作者:张梅 单位:遂溪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