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发展实体经济理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发展实体经济理论是经济新常态下的理论产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指针。它的建构有其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其主要内涵可以从制度基础、战略保障、实现路径、外部条件等方面去理解和把握,这四个维度是相辅相成和有机统一的。科学认识发展实体经济理论,有助于把握和解决新时代中国经济向何处发展的问题,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也大有裨益。
[关键词]经济发展;实体经济理论;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就对发展实体经济高度重视,他曾多次在视察调研之时就实体经济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17年10月,在党的上还突出强调:“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1]习的系列讲话和论述建构了其发展实体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
一、发展实体经济理论的基本依据
(一)理论依据实体经济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通信业、文化产业、商业服务业以及教育、文化、知识、信息、技术、体育等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它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虚拟经济是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的概念,主要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其运行具有内在的波动性,它的过度发展将会带来泡沫经济,给经济发展酿成很多不可预计的后果。而实体经济则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世界,小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实体经济都是支撑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它决定着虚拟经济的发展,关乎整个经济社会能否正常运转。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问题,他深刻指出:“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2]“我们的政策基点要放在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上,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增强实体经济赢利能力”[3]。在党的报告中,再次为中国经济问题“号脉诊断”,他突出强调:“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中国是一个大国,而且是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有实体经济作为底子,绝不能本末倒置,忽视实体经济而重视虚拟经济,搞泡沫化经济,从而给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历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明确告诉我们,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之本,尤其是国防之本和民生之本。时代主张“两条腿走路”,提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要均衡发展,但是把重点放在国防工业上,由此也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较为突出的工厂企业就有大庆油田、鞍山钢铁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长春的中国一汽等,这些企业均迅速地发展了新中国的实体经济,奠定了深厚的国防工业基础,为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一个较为安定的外部环境。可以说,我们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改革开放以来,实体经济发展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一方面坚持以重工业发展为重点,另一方面则较之前更加重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大改善,解决了温饱问题,进一步建设小康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弊病也逐渐暴露出来,较为突出的就是改革之初,我们一心想迅速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以经济发展方式大多是以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粗放型发展,并且不自觉地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导致如今出现了一些“后遗症”,这些问题为我们当今的发展造成了障碍,所以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三)现实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局势和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经济领域突出体现为我国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的复杂交错阶段。在深刻分析国内外经济状况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提出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4]。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经济挑战,我们必须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基本方针和“中国制造2025”重大战略部署,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大力发展以产品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着力推动当前存在的经济“脱实向虚”向“脱虚向实”的成功转化,促进形成“虚实结合、以实为主、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经济运行良好局面。针对当前出现的经济增长乏力、经济结构转化动能不足等问题,必须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关系,积极推动“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落到实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进而向创造大国的转变、从经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走出困境、良性发展和世界经济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创造更为优越的国际环境,实现友好合作、互利共赢。
二、发展实体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
(一)制度基础:“两个毫不动摇”基本方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致分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大类型。我国实体经济一直以来之所以能够取得长足发展,首要就得益于“两个毫不动摇”的基本方针,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5],这为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制度前提。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其经济运行主体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牢牢掌握着一国经济的命脉,始终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柱,国有企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即使民营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势头强劲的发展趋势,国有企业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拥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深刻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6]近些年,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改以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比之下,其不足之处逐渐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创新不足、竞争力差等方面。因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新时代国有经济还能否继续存在下去产生了疑问,他们有些甚至认为应该尽快改变国有企业的性质,使其私有化,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2018年9月,视察东北三省期间再次重申了“我们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政策,而且态度坚决地指出,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削弱,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关于国有经济的重要论述坚决地否定了怀疑、唱衰国企的思想和言论,一方面为新时代条件下国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千斤顶”、注入了“强心剂”,另一方面为新常态下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压舱石”。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其经济运行主体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扮演者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在提供就业岗位、鼓励技术创新、繁荣商品市场、促进市场经济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尤其是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民营企业不断爆发出内在潜力和生机活力,为弥补原有的国有企业的诸多不足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弊病集中显现,次生问题也衍化而来。主要体现为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事后性等特征,具体表现为劳动产品过剩、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只顾经济效益以及相伴而生的自然资源浪费、生态环境失衡、市场秩序破坏、忽视社会效益和人的全面发展等。同样地,由此也出现了相当一部分人,对民营经济颇有微词、持否定态度,他们大多认为现在中国市场产生的种种乱象很大程度上都是民营经济引发的,因而也极力鼓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民营企业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民营经济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应该把民营经济国有化。这些言论一度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民营企业家更是惶惶不安,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在这重要的关头,视察东北的一些重要民营企业,他特别指出,民营经济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更是力拨千斤地强调“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保护民营经济发展”[7]。这一提法较原有的“毫不动摇”表述更加突出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所持的保护态度,一方面给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另一方面也为新时代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器”。
(二)战略保障:“中国制造2025”重大部署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建国之基、兴国之本、强国之器。工业文明以来的世界历史特别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兴衰荣辱和血泪奋斗史,都雄辩地证明了: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强大必定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基础的。当今时代,国际产业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中国产业形势也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长、人口红利逐渐减少,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地作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中国制造的水平和质量更进一步提高,使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中国制造2025”战略于2015年正式通过并印发执行,提出了“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优化结构、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其中创新驱动是实现由“制造”向“创造”转变的最基本的方式,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第一支撑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其重中之重;质量为先,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实体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目标;绿色发展,生态、节能、环保是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前提;结构优化,做好不同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化是实现产业升级最主要的工作;人才为本,人才是顺利实现上述四点方针的根本主体。同时,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既要使市场在制造业发展中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也要使政府充分地展现其引导作用,以弥补市场的不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方面必须从一切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的制造业形势和要求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必须以长远的利益为导向,做好宏观顶层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既要有大局意识、推进整个行业的整体发展,又要分轻重缓急、有重点的突破,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合作”,一方面要以自力更生为主、以本国为主体,另一方面还要勇于开放、善于合作,不断地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中国制造2025”不仅在国内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实体经济制造行业的高度赞誉,业内普遍认为此项计划势必为世界产业格局变革大潮下中国制造业大有可为提供可靠的战略保障。而且在国际社会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受到了德国工业4.0专家乌尔里希•森德勒等学者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中国制造2025”计划全面体现了新时代条件下工业革命的核心理念,是一个具有长远意义的工业发展战略。极其重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并多次对其相关问题作出重要论述和指示,他在党的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8]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要以传统制造业为重要基础,但绝不能仅仅局限于此,必须和时代新生事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形成“互联网+实体经济”“大数据+实体经济”“人工智能+实体经济”等新型实体经济发展模式,在供给环节尤其是供给方式上和服务环节多下功夫,努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经济增长新动能。2017年12月,赴江苏考察之际再次强调:“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9]可见国民经济的重心在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的重心则在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我们必须坚决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大部署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人才为本、质量为先,着力推进装备制造业在科技研发方面捷报频传,进一步占领相关科技领域的制高点和主动权、话语权,从而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基本路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突出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供需错位”问题,即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成为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无法满足消费的需求,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其基本路径就必须是也只能是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供给体系和需求侧匹配错位的现象,也指出:“一个国家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10]他还特别强调:“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向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11]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中以下面六个方面的结构性问题为重点:产业结构问题、区域结构问题、投入结构问题、排放结构问题、动力结构问题、分配结构问题。第一,产业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高”(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和低附加值产业在整个实体经济产业中所占比重过高,而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所占比重过低,这样一来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整个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严重阻碍。所以,必须加快核心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金融保险制度,逐步淘汰落后产业,促使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合理。第二,区域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分布不够合理,城镇人口低于农村人口(尤其是户籍人口),非城镇户籍人口相当一部分城镇当地常住人口的福利政策都享受不到,这对于人才流动和发展都是不利的。再有,实事求是地讲,不同区域之间政策的倾斜程度是不同的,具有不平衡性和不协调性甚至不公平性,有些地方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飞速发展,而有些地方则发展缓慢迟滞。因而,必须进一步大力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福利保障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区划体制等,促使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第三,投入结构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投入集中在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传统产业要素上,导致工业产品以中低端产品居多且产品附加值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所以,现在必须大力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大在科学、技术、信息、人才等高端要素上的投入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使我国实体经济投入结构不断优化。第四,排放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我国排放结构中废水、废气、废渣、二氧化碳等排放比重偏高,致使我国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过大。因此,必须坚决贯彻一再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改革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破坏生态环境问责追责制度,推进形成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发展模式。第五,动力结构问题主要体现为过去中国经济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三驾马车”尤其是投资来拉动发展。但是从根本上看,这只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短期动力,经济发展要想取得长足发展,还必须依靠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这“三大发动机”产生的根本动力。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制度变革、促进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以更加科学的管理制度、合理的产业结构、高配置的要素挖掘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动力。第六,分配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等都相对较大,大多数社会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这种现状不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完善和改善社会分配制度、产权制度、财税制度,确保形成较为合理的分配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应时而生的适应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政策举措,将其总结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12]当前,随着各方面的改革进入深水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到了攻坚克难阶段,较为容易的部分大都改革完成,剩下的都是改革起来有很大难度、需要下大力气去改的部分。因此,必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基本路径,进一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实体经济产业结构,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发展新动能,促使实体经济实现结构升级。
(四)外部条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深受各方面问题的束缚而难以实现经济转型期的实体经济较好发展。“一带一路”是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局势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倡议,为中国以及沿线各国乃至世界经济走出低谷、实现经济转型和实体经济长足稳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发展实体经济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第一,探寻新的经济增长之道。“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以中国为首的后发国家倡议并积极参与的,是特殊时代条件下的产物,是符合沿线各国根本利益的重大倡议。在“一带一路”落地生根的过程中,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把自身具有的产能、资金、人才、技术等突出优势在沿线各国转化为市场与合作的优势,可谓优势互补、一举两得,既帮助沿线各国建设和完善了基础设施、为推动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促使当地民生条件得到改善,又为中国结交了新的经济合作伙伴。同时,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也可以更加广泛和更大程度的惠及沿线国家,对沿线国家尽可能的给予支持。另外,中国几十年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也可以与他们共同分享,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国家迅速摆脱经济困境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促进形成平等互惠型的经济合作关系。第二,实现全球化再平衡。传统的全球化是以海洋作为中心,导致海洋国家和沿海地区更容易获得发展的先机条件,从而迅速崛起和腾飞,这也在世界近现代的历史上形成了内陆落后于沿海、东方落后于西方、农村落后于城市的固有不平衡局面,国际经济政治同样以西方为中心。
如今的“一带一路”绝非翻版的“马歇尔计划”,它不是为了中国一己之利而发起的,也不是凭中国一己之力就能实现的,是旨在推进亚非欧国家以及世界经济共同发展而发起的由各国自愿参与共同建设的重大倡议。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应仅仅着眼于我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13]“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贯亚欧非大陆,致力于向西开放。从国内看,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从国际上看,为蒙古、俄罗斯和中亚、西亚、欧洲等国家进一步利用优势资源、扩大对外开放搭建了合作平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而且还将和亚欧非大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一个闭合环形,更加能为沿海、沿线国家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这也极大地促进了形成平衡的全球化秩序和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由此可以看出,“一带一路”一方面为中国以及亚非欧沿线国家实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探索出了更为有效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也为沿线各国实体经济能够在一个相对公正平衡、和谐包容、互惠互利的环境下安心发展打造了非常有利的外部条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对中国、对亚非欧沿线国家乃至对世界经济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共建“一带一路”,我们“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14],真正发挥其作用为各国人民造福。各国之间应该保持最基本的信任,努力开创发展新机遇,积极谋求发展新动力,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通,建构多元的合作平台,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开放、包容、合作、互惠的外部条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和产业结构的转化升级。
三、发展实体经济理论的重要意义
发展实体经济理论是习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中国经济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经济理论,该理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统筹协调、内涵丰富而深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在理论方面,发展实体经济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向何处发展以及如何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特别是在学术研究方面,发展实体经济理论为实体经济的研究给予了大量的科学论断和阐述,这些都是研究者从事相关探索的重要资料来源。2003年以来,中国知网(CNKI)上关于实体经济的研究有23502篇文章,其中2013年以来的相关文章有16296篇,占到总数的69.3%。①不仅是数量可观,从质量上看,也出现了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文章,这些都很大地推动着实体经济的研究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二)现实意义在实践方面,发展实体经济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经济朝着正确方向持续前进作出了重要的顶层设计,即:以“两个毫不动摇”基本方针为制度基础、以“中国制造2025”为战略保障、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基本路径、以积极倡导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发展实体经济理论必将“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15]进而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雄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8]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品质革命之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
[3][10][13]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77、255、50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7.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84.
[6][9]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紧扣新时代要求推动改革发展[N].人民日报,2017-12-14.
[7]党中央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N].人民日报,2018-9-28.
[11]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7.
[12]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0.
[14].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5-15.
[15]王兰军.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N].光明日报,2017-11-28.
作者:廉昌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