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商业银行范围经济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银行范围经济与实证研究基础
(一)资产专用性与银行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研究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范畴。如果由于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的范围的扩大,导致平均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则存在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如果因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的扩大,出现平均成本不变,甚至升高的状况,则存在范围不经济(DiseconomiesofScope)。根据新古典经济理论的观点,金融服务业的“资产专用性”(Asset-specificity)程度低,是银行业范围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所谓资产专用性是指由于不同行业对生产要素的品质、要素特征、要素结构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如果不降低生产率或付出极高的成本,就难以实现资源在不同行业的转移。资产专用性越强,资源在不同行业或业务之间进行转移的成本(Switchingcost)就越高,生产要素就会被锁定(Lock-in)在相应行业。但是如果两种行业或者业务的生产要素资产专用性程度低,那么,就可以通过合作和其他的资源转移方式在更广泛的经济领域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已有资源。现代金融业,不管是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还是保险公司,其生产要素不外乎资金、信息和企业家才能等三种形式。从金融业的运作过程来看,各种金融业务的生产要素专用性程度都很低,因此构成了各种金融业务在上述三个方面生产要素间进行互动的基础。
1.金融机构资本要素的专用性。
在资本要素方面,金融业的生产要素可以细分为非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包括从M0到M4各层次货币、有价证券以及各种抵押票据等多种形式的“货币”。对于这些金融工具来讲,随着资金流动性的降低,资产专用性逐渐上升。例如,作为现金的M0一般不具有资产专用性,转换成本几乎为零,M4则具有较高的资产专用性。但是,由于多元化金融工具和各种交易市场的存在,这些非人力资本相对其他行业的实物资产来讲,资产专用性程度还是低得多。金融机构的其它固定资产,如办公场所、计算机设备、通讯线路,甚至交易平台等在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通用性都非常强。在人力资本方面,由于金融业的服务对象是类似的,且经营金融业务所需的金融资产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各类金融服务人员的知识积累也必然是趋同或者高度相关的。
2.信息要素的资产专用性。
金融业务是一种与信息具有最密切联系的经济活动。金融机构的信息来源包括宏观经济信息、行业和市场信息、企业信息和个人信息等。由于金融业面临的宏观环境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趋向,以及与经济有关的各种非经济变动等方面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程度是相类似的。尽管由于业务操作程序的不同,不同种类金融机构在信息利用上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但是这并不能构成严重的信息专用性问题。不仅如此,金融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行业环境,以及企业客户和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基本上也是一致的。在现代金融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金融服务业的广泛应用,使现代金融生产要素更加趋同化。在传统金融服务业需要花费很高的交易成本才能实现的金融服务,在一个网上综合金融业务平台就可以完全满足。
3.金融企业家才能要素资产的一致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广泛开展的金融创新,使得金融业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大幅度降低,其实践的推进使商业银行家和投资银行家的“经营才能”不仅没有专用性,反而具有更强的互补性。同时,保险业的竞争也使得许多保险企业家更为重视创新以及与商业银行家、投资银行家的合作,导致企业家才能表现出进一步的趋同性。〔1〕从总体上看,金融服务业较低的资产专用性,使其可以节约大量的技术费用和网点建设费用。更重要的是,金融业可以获得管理上的协同效应———管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财务上的协同效应———现金流量的充分利用,这就为其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0世纪60至7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银行业的范围经济问题运用各种方法作了多方面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超越对数成本函数(Translogcostfunction)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衡量范围经济的方法被普遍接受,这主要是因为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不能处理自变量取值为0的情形。由于研究方法、样本选择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Cebenoyan(1990)以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所管辖的主要是小银行的商业银行为样本,利用Box-Cox函数对其范围经济进行了研究,发现银行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房地产贷款、按揭贷款和商业贷款五项业务间存在显著的范围不经济;〔2〕Tseng(1999)利用二次成本函数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银行业的研究表明,就整体而言,加州银行业在存款和贷款两项业务上并不存在范围经济;〔3〕Ashton(1998)运用中介法和生产法研究了英国银行业的范围经济,两种方法得出了不完全一致的结果。在中介法中,银行的贷款和投资业务存在范围不经济;在生产法中,银行的投资和存款业务存在轻微的范围不经济,而贷款业务存在显著的范围经济。〔4〕国外的这类研究广泛采用了数理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估算出银行范围经济或范围不经济的程度,但由于不同国家银行业的监管体制、市场化程度、市场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研究成果只能反映特定国家银行业的状况,不具有普遍意义,不能直接用于解释中国银行业的现状。
赵一婷(2000)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现状,指出,分业经营使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范围过窄,是造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范围不经济的原因。〔5〕类似的国内对银行范围经济的研究甚少,并且以定性分析为主,分析结果缺乏实证检验的支持。本文力图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问题进一步进行实证研究。
二、基本分析框架和模型
(一)模型
本文的分析主要是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基础上进行的。该成本函数比较灵活,对数据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其中,TC为银行总成本,α为常数项,Y1为贷款总额,Y2为投资(含证券投资)总额,P1为银行利息支出/银行存款总额,即银行资金的平均价格;P2为银行营业费用/银行存款总额,即银行日常支出的价格,P3为银行固定资产净值/银行存款总额,即银行固定支出的价格;ln为自然对数,ε为随机误差项。
(二)范围经济的衡量
在本文的模型中,我们假定银行提供两种产品:贷款和投资。当银行只提供贷款,不进行投资时,银行的总成本为TC(Y1,0);当银行只进行投资,不提供贷款时,银行的总成本为TC(0,Y2);当银行既提供贷款,又进行投资时,银行的总成本为TC(Y1,Y2)。如果TC(Y1,Y2)<TC(Y1,0)+TC(0,Y2),则表明,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通过同时提供多种产品或服务可以节约单位产品成本,即银行业务范围的扩大能够带来范围经济。当范围经济系数大于0时,说明该银行存在范围经济的现象,并且,范围经济系数的数值越大,银行范围经济就越明显;当范围经济系数小于0时,说明该银行存在范围不经济的现象,并且,范围经济系数的绝对值越大,银行范围不经济就越明显。
(三)Box-Cox变换
研究中,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解决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无法处理自变量取值为0,从而导致无法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直接计算范围经济系数的问题。方法之一是,对每一个产出项都定义一个最小产量水平εi,然后比较TC(Y1,Y2)与TC(Y1-ε1,ε2)+TC(ε1,Y2-ε2)的大小。使用这个方法最大的问题是,ε的取值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当ε取不同的值时,范围经济的估计值也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当ε十分接近于0时,使用任何样本都将得出范围不经济的结果。方法之二是,采用更加灵活的成本函数形式。本文采用了Box-Cox变换。通过对成本函数的产出项做Box-Cox变换,可以有效地解决自变量不得取0值的问题。当λ=0时,方程(1)与方程(5)完全相同。即,方程(1)是方程(5)在λ=0时的特例。在Box-Cox函数中,λ是一个未知参数,可以使用网格搜索法确定λ的取值,即,使模型残差最小的λ值。当λ的取值确定下来之后,λ即成为函数中的常数。通常,最优的λ值在-2与2之间。〔6〕
三、数据及分析结果
本文研究的样本期为1994-1999年,所选取的样本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和交通银行。数据分析的基础是截面和时间序列的混合数据,所有数据经价格调整至1994年。利用Box-Cox函数的回归估计结果,可以计算出中国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数据显示出范围经济系数在各银行之间的差距以及这种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向。对每个银行范围经济系数的度量可以反映银行存在范围经济或范围不经济,并提出其程度的大小;通过纵向的比较观察,又可以了解某个银行范围经济系数的变化情况。根据范围经济系数的计算结果可知,在样本期内,中国商业银行的运营中同时存在着范围经济和范围不经济的现象。并且,范围经济系数与银行总资产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6499。在国有银行中,范围经济系数最小的是中国银行,平均为0.23;最大的是中国农业银行,平均为1.64,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范围经济,并且范围经济性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四大国有银行强大的争取存款的能力。一方面,四大国有银行遍布全国的营业网点吸收了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存款;另一方面,成立于1994年的三家政策性银行,自身不办理存款,主要向四大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和向中央银行贷款筹集资金,这就增加了商业银行持有的金融债券,同时也增加了证券发行人的银行存款。在存款规模持续高增长的同时,银行的贷款增速却逐年下降,存差的数额迅速增长。
而且,存差的扩大主要集中反映在国有商业银行。这部分存差资金并未闲置,而是用于贷款以外的用途。比如,增加购买和持有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证券投资。此外,还有一部分贷款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化为特定的金融债券。这些多样化的资金运用方式,既有利于分流存差资金,支持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改进银行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和减少亏损,除个别银行外,新兴股份制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明显小于国有银行,多数银行呈现出范围不经济的特征。范围不经济程度最轻的是福建兴业银行,范围经济系数平均为-0.02;范围不经济程度最重的是中信实业银行,范围经济系数平均为-0.58。这暴露出股份制银行在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受资本金不足和网点偏少的束缚,股份制银行较少有闲置资源用于开展其他业务。并且,由于金融服务趋于同质,难以通过差异性服务从国有银行争夺资源,股份制银行更多的依靠债券回购、同业拆借等方式获取资金,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由此可见,较少的闲置资源和较高的资金成本是股份制银行出现范围不经济的主要原因。当然,范围经济也不完全取决于银行规模。例如,福建兴业银行等规模较小的银行,立足于本地区,充分挖掘起资源优势,大力开展证券相关业务,也取得了一定的范围收益。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对中国商业银行近年的经营情况进行的关于范围经济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运营中有着范围经济和范围不经济共存的特点。而且,范围经济系数与银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即规模较大的银行具有较强的范围经济性或较弱的范围不经济性。四大国有银行的范围经济性明显高于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从目前的条件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有资产较多,市场占有率也较高;而新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业也处在良好的经营势头之中。但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需要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通过完善其机制以及推动创新等实现范围经济。
1.推进金融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改善金融业公司治理。
White(1986)通过考察和实证研究证明,商业银行经营证券业务不会增大银行赢利的波动或降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而且,经营证券业务的银行比不经营证券业务的银行更不容易倒闭。〔7〕本文的研究也表明,大型银行扩大经营范围可以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但这只是银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目前,我国实行分业经营的基点,是因为金融机构的绝大多数资产都属国有,存在所有者缺位和激励———约束明显不对称的现象,加上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银行很容易过度投资于尚不完善且承受力有限的证券市场,从而危及金融体系的稳定。推进产权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改善银行的公司治理,使得所有者可以对管理层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者只能在既定的权力、责任框架内行事。这样,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就会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做出一个合适的权衡,不会为追逐利润而过度冒险。
2.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加强跨业合作,探索金融业混业经营。
我国金融业已经开始在不违背现行法规的基础上,寻求银证、银保合作的途径,探索混业经营。一些银行先后与证券公司联手推出了“一卡通”等存取款和证券投资业务、股票质押贷款等带有明显银证业务交叉性质的业务;保险公司除了为银行提供信贷保险、按揭贷款,还与银行共同开发了银保合作的银行产品和保险产品;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过特许获得了证券承销资格;《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可以买卖开放式基金,也可以自行设立投资基金。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不久前也指出,中国的局面已经开始松动。国内金融界应该积极寻找恰当的分业与混业的交汇点,研究金融控股公司等可以选择的途径,应该充分利用当前的政策环境,探索分业条件下的业务交叉经营,为日后的混业经营做准备。
3.逐步构造范围经济特征明显的全能银行。
混业经营是很多大型银行的战略选择。但混业经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混业经营可以分散经营风险,获得范围经济优势;但另一方面,如果一家银行的每一项业务都达不到有效的经济规模,缺乏竞争优势,或者银行实行无关联的多元化经营,进入不太熟悉的领域,反而会加大风险。因此,混业经营必须建立在专业化经营的基础上。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和业务优势,即使同为国有银行或股份制银行,其资源优势特征、管理水平也不尽相同。因而,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进程中,没有一种“最优”的模式。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的金融机构,可以重点发展某一方面或某一地区的业务,在国内同行中成为该方面业务的佼佼者,没有必要进行混业经营;而规模较大、资源充足、管理水平较高或者拥有很强的职员培训能力的金融机构,就应该在单一业务专业化的基础上,开展混业经营,逐步构建全能银行,发挥范围经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