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绿色营销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当前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量,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缓解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应该积极实行绿色营销。低碳经济强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通过开发新能源、创新制度和技术以及产业转型等方式,尽可能的减少生产过程中能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的排放量,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人类来说属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创新,企业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实施绿色营销策略属于满足产业自身发展诉求、缓解全球经济环境压力和适应时展需要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绿色营销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的产业转型和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企业;绿色营销
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对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绝不能走先粗放后集约、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低碳经济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经济发展方式,实行低碳经济也有利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改善,因此其是一种具有较强可持续性的经济。企业要适应低碳经济环境,就应该积极开展绿色营销,然而绿色营销在我国还未得到广泛的推行,主要表现为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绿色消费需求,企业也没有将绿色营销的理念建立起来,一些企业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仍然片面地看重眼前利益,再加上我国本身不健全的法制,因此使得我国企业的绿色营销之路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阻碍。
一、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重要意义
(一)绿色营销是适应低碳经济的营销方式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大威胁,根据联合国的相关调查,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就是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例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氨等等。所以,严格控制碳排放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已经变成了全球的共识。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的遵照和探索降低碳排放量的方法。我国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09年通过一项决议:与2005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到2020年要达到40%至45%的下降幅度。要实现这一目标,对二氧化碳对排放量进行控制,就必须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销售模式。因此企业积极推行绿色营销除了能够积极地回应国际社会倡导的节能减排和我国制定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还能够在经营和销售的过程中植入低排放的环保措施,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环境,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且将降耗的公众形象树立起来。
(二)绿色营销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资源,现阶段我国各个企业都开始积极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而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国际上的很多企业也纷纷地参与到了国内市场的争夺战之中,这样就导致我国很多企业在竞争中变得越来越被动。我国企业面对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多数企业都开始进入到了微利时期,企业必须对企业的经营和销售成本进行严格控制,不断地开源节流。现在企业经营的中心任务就是在使客户需求得到不断满足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为了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提高经营利润,企业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对自身的经营渠道进行大力拓展,全面地增加收入;其次,有效地控制企业的经营成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成本费用属于一项直接和可控的因素,在企业具有同等收入的情况下,其经济效益与成本费用成反比。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能源消耗属于一项非常重大的支出,如果企业立足于低碳经济的理念,大力推行绿色营销策略,能够确保企业实现节能减排,最终进一步实现开源节流的目标。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缺乏必要的宏观管理尽管我国政府大力强调低碳经济和绿色营销,但是推行绿色营销仍然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由于政府缺乏必要的绿色营销宏观调控,没有对企业进行有效地鼓励,再加上不完善的法律体系,导致企业面临着市场进入和流通困难、市场秩序混乱和绿色产品标准模糊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企业自身淡薄的环保意识在具体的营销过程中,我国很多企业仍然在采用传统的营销模式,片面地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施绿色营销的过程中具有较低的积极性。由于企业自身淡薄的环保意识,在经营中没有重视环境保护的作用,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最终导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三)消费者淡薄的绿色消费意识由于我国消费者普遍缺乏绿色产品消费意识,因此直接导致我国市场中的绿色消费需求不足,很多消费者并没有深入地了解什么是绿色产品,也没有在消费预算中纳入绿色产品,在具体的消费过程中存在着绿色消费需求不足、消费随意性过大等一系列的问题,全社会性绿色消费需求在我国并未真正形成。尤其是一些消费者只是从卫生和安全两个方面关注绿色产品,并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人们身体健康与环保之间的密切关系、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一些消费者只关心自己不要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却没有形成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适应低碳经济环境,实施绿色营销的具体措施
(一)以低碳为目标,优化绿色营销组合①在进行产品设计和产品生产时,企业都应该以低碳、环保为准则,打造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指的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全部生命周期都应该与环保要求相适应,尽量做到环境无害,或者尽量减少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不断提高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使用和报废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量。在产品策略方面,企业必须做好调查和研究,对低碳消费市场进行实际考察,依据低碳消费市场的相关信息为根据积极的研发提升效率、避免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的环保技术或者低碳产品。②企业要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循环经济严格控制企业的研发费用和产品成本。企业要对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心理进行调查,例如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认知水平和感兴趣程度,低碳产品的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等等,以此为依据进行定价。要对人们崇尚自然、求异、求新的心理进行考虑,合理地评价消费者的“察觉价值”,从而制定价格。企业应该认识到绿色产品的价格不仅关系到其品质的提升和环保费用的支出,还与消费者对该产品的理解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消费者对于绿色产品的价格较高的情况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我国消费者具有普遍较弱的绿色意识,所以政府应该积极的扶持企业,使绿色产品的价格变得更加合理。③在具体的销售策略方面,企业要依据产品的属性和自身的实力,从而将集团产品的分销渠道网络建立起来。同时,企业要在营销的过程中不断的强化渠道成员的集团意识,充分地做好回收使用产品包装物的工作,要加大开发网络渠道等短渠道的力度,缩短渠道的流通环节,通过对各项新技术的利用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和流通费用,从而将价值让渡给消费者。
(二)走绿色营销之路,树立企业形象传统企业都是将以获益为中心作为自身的营销理念,并没有充分地关注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没有理性地认识到全球资源枯竭的现状,因此其生产经营活动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这就要求企业应该树立全新的绿色营销理念,将绿色文化、环保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形成完善的绿色管理体系,大力研发绿色产品,通过绿色企业的形象拓展市场、吸引消费者。
(三)建立健全产品可回收体系以可回收原则为依据,企业应该对产品进行科学的设计,在设计时还要充分考虑产品各零部件和材料是否能够回收处理,是否具有一定的回收价值和可能性,以此为方向选择材料和零部件,尽量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同时也减少回收过程中的二次污染。要采用可回收材料制造产品,尽可能地采用同一种材料制作零部件,要将可回收标志和材料名称标明在可回收零部件上。对于个别含有有毒物质的零部件,为了避免回收过程中造成污染,必须对其进行密封设计。
(四)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职能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条例,建立完善的绿色产品行政管理机构,进行专事专管,对各种造假行为予以大力打击,从而使绿色营销市场具有良好的市场秩序。政府还要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推行绿色营销的企业,通过相应的法律和政策做好对企业的监管工作,从而对企业的绿色营销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与此同时,政府要使税收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利用其对企业的行为进行规范,比如征收排污权交易税、包装税、环境税等;与此同时,立法部门和执法部门都要大力推进环境立法和执法工作,对于企业营销活动中的一些负外部性,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推动企业对传统的营销模式进行改进,促使企业提高对绿色营销模式的重视。政府与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在政府采购和消费行为中都要向绿色产品倾斜,做好引导和示范工作。
四、结语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大力推行绿色营销,能够有效的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并且建立绿色的企业文化。为此企业必须要,快转变自身的经营理念,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产品生产、销售和税收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同时政府还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对企业的绿色营销进行大力扶持,最终确保我国社会经济能够实现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倩,鱼文英.浅析延边酒店业绿色营销现状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02)
[2]俞博文.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探析[J].当代经济.2016(04)
[3]张凯波,陈雅婷.低碳时代下杭州房地产绿色营销策略研究[J].智富时代.2016(02)
[4]刘芳宁.国际绿色营销——我国企业进占国际市场战略选择[J].商业故事.2015(18)
[5]张茂磊,郑英群.浅谈对我国绿色营销的几点思考[J].山东煤炭科技.2010(02)
[6]倪龙松.煤炭企业绿色营销模式探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7]刘宇涵.论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发展战略[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01)
作者:蒋玉霞 单位:山东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