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思考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面对新经济发展形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重要性越发凸显。然而,就事业单位经济发展现状而言,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对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及服务功能发挥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此,事业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经济管理。本文对当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存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对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对策进行了有益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问题;强化;措施
一、事业单位加强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经济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必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不断改进与优化。目前,面对新经济发展形势要求,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改革势在必行,既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事业单位社会效益的迫切需要。在事业单位管理与发展过程中,有效的经济管理不但能够确保事业单位具备足够的资金,而且对于提升事业单位工作效益,推动事业单位稳定健康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事业单位属于公共服务组织,其发展与项目建设资金需要国家财政支持。受到各项宏观调控与微观因素影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不善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事业单位工作开展造成较大影响。事业单位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服务性组织,充足的资金是其发展与社会服务效益提升的重要保障,所以,提升经济管理水平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不完善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离不开完善的管理体制的支撑,这也是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然而在传统管理思维影响下,许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此外,管理人员对于经济管理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经济管理重要性的深入认识,导致各项规定得不到严格落实,尤其是缺乏内控与监督机制,使得事业单位发展面临较大风险。
2.缺乏必要系统性与规范性
事业单并非以营利为目的,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对成本效益问题关注不足,使得经济管理缺乏必要的规范性与系统性。尤其是许多事业单位缺乏科学的经济管理思维,导致各项经济管理工作处于较为混乱状态。加上缺乏明确经济管理目标,管理工作缺乏目标指引,导致走了不少管理弯路。此外,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缺乏成本意识与效益观念,以及国有资产增值管理理念与实践经验,极易导致资产流失,造成严重损失。
3.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
无论是单位管理人员还是具体工作人员,普遍存在风险意识不强的现象,风险防范意识不足极易导致经济管理风险问题。尤其是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环境更加复杂,加上部分单位资金使用与管理结构不合理,极易导致经济风险,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同时,一些事业单位的项目投资建设存在较大盲目性,导致资金分配不合理,资产与效益不匹配,存在资金沉没风险。部分事业单位对财政补贴过于依赖,进而不重视风险防控,也就导致了轻视风险管理的现象出现。
4.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部分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出现各类风险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味降低成本,不但无法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获得更多支持,反而会激发矛盾。比如,在落实内部控制工作中,并未注重调查研究与分析,没能深入了解职工的意见与想法,投入金额不断降低,工作出现懈怠的现象。第二,没有实现全员参与内控工作。开展内控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高效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并提供有效的指导,不过没能让员工主动参与,并忽略了员工的看法及意见,使得内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无法获得员工的支持与配合。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影响到经济管理工作的推进。
5.缺乏有力的经济管理监督机制
要想确保经济管理的有效开展,仅凭借相关管理制度是远远不足的,还需要构建起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管理得到有效落实。虽然事业单位在不断改进与完善内部组织架构及内部控制机制等,不过在监督工作中依旧存在较大缺陷。例如,对单位的投资行为并未全流程监管,经济管理工作缺乏约束,给单位带来了不必要的风险。
6.经济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中一个较为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新时期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理念和传统管理理念存在一定冲突,导致员工忽略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进而制约了该项工作的高效推进。首先,较少有事业单位在内部设置专门的经济管理岗位,往往都是安排其他部门人员来负责。其次,专业素质过硬的经济管理人才较为匮乏。很多事业单位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而且存在人才流失现象,导致经济管理工作难以加强。最后,单位没有构建起完善的培训机制,导致相关人员无法及时学习与掌握最新的经济管理动态及知识技能,使得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难以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
三、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相关对策
1.健全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开展,必须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确保各项经济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首先,构建合理的经济管理组织结构,设置相应的管理岗位,明确岗位人员职责,充分明确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完善项目管理流程,细化各个管理细节,落实责任主体,进行项目建设全过程跟踪。其次,明确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等进行建档管理,按期盘点,合理使用,完善使用、维修、报废管理流程,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效益。最后,建立有效的经济管理监督制度。加强经济管理绩效考核,提高工作人员参与经济管理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培训,督促相关人员以较高业务水平与责任意识投身经济管理过程,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效益。
2.提高经济管理系统性与规范性
首先,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需要明确目标,积极转变传统经济管理模式,理顺新经济时代背景要求下经济管理思路,实现经济管理规范化与系统化。事业单位必须明确经济管理任务,确保国有资产实现较好保值与较高增值,并以此为目标展开经济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其次,建立有效沟通协作机制。事业单位项目管理离不开基层人员及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作业,对此应在事业单位管理层领导下,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基层人员与相关部门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强化沟通效率,制定和落实经济管理方案措施,提高项目管理效益。
3.加强财务管理力度
对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而言,财务管理是其重要内容。新形势下,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然不适应新环境发展要求,对此,事业单位必须积极转变财务管理理念,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对资金的使用、回笼状况审核分析,降低财务风险。尤其是要做好经济预算管理,这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点。只有实现对资金使用的合理预测与分析安排,才能充分发挥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效能。所以,做好预算管理至关重要。对此,事业单位应在进行全面资源调查及优化配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结合事业单位发展规划进行预算调整与优化,合理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4.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事业单位实现经济管理效益最大化重要保障。首先,事业单位需要做好人员选聘管理,不断优化选聘机制,合理扩编经济管理岗位,择优录取,保障较高经济管理团队水平。其次,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机制。加强对经济管理人员技能与理念培训,提高经济管理水平,进而达到节约经济管理成本、提高经济管理效益的目的。最后,提升薪资福利待遇,不断引进和留住优质人才,更好地满足新经济形势下经济管理需求。还应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各个管理岗位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各项经济管理措施得到充分落实。
5.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社会经济发展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因此,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极为必要。为了建立全面的内部控制模式,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奖励处罚、情况反馈、问责追责等辅助机制,以此来增强管理人员责任心,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例如,在各部门负责人考核中加入部门资金预算合理性、资金使用安全等内控内容,内控管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部门绩效奖金发放。开通反馈渠道,帮助事业单位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模式。同时,还要建立问责追责制度,对于经济管理出现问题的部门和具体人员要进行问责,并进行严厉处罚,不能马虎了事。事业单位还要优化绩效考评制度,客观公正记录每个人员的经济管理工作表现,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奖励。此外,还应加强对事业单位风险的全过程控制,建立有效的事前预测分析、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风险内控机制,实现对事业单位风险的全面控制,将风险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6.科学构建内部控制体系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事业单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事业单位通过构建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第一,合理构建经济管理体系,融合内控举措。积极构建经济管理平台,将内控相关举措融入其中,主动识别事业单位所面临的经济风险,落实好日常防控措施。通过建设内部控制体系,针对不同经济管理业务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运用不同方式进行处理,提升经济管理风险防控水平。第二,在优化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需要强化对经济管理工作的跟踪以及反馈。比如,要求工作人员密切跟踪并实时掌握项目建设情况、资金使用去向、资金使用进度、资金使用安全性等,加强原始票据管理,防范经济管理风险。
7.完善投资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投资及债务等方面的问题。即便经济管理能够合理规划不同类型资金的支出,不过因为相应的监管制度不完善,容易出现决策错误或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从而给单位带来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威胁到单位的发展。因此,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投资管理,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约束机制,从而有效优化各类投资行为,促进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
第一,构建科学的决策制度,提高单位决策的合理性,防止部分关键决策仅由几名人员制定。同时,需要构建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决策的调研分析工作,让决策人员在制定决策时可以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决策判断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第二,加强对投资活动的约束和管控。由于事业单位都是结合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来开展各类投资活动,无论是投资不足还是过度投资,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单位发展。通过加强对投资活动的管控,尤其是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统筹规划,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既可以推动投资活动顺利开展,也有助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第三,优化内部组织结构,推动经济管理工作。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瞬息万变,所以事业单位也应当积极完善内部管理架构,适应当前发展需要,为单位推进经济管理活动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从而完善经济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成效。
8.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经济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因此,事业单位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求单位中所有从事经济管理的人员都具有相应资格证书,即做到持证上岗。在考核经济管理人员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考核人员的学历及工作经验,还需要注重考查其职业道德,务必确保从事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其次,需要定期对经济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相关政策法规不断调整完善,事业单位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及时掌握最新要求。既可以邀请专家到单位组织培训,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培训。在具体培训时,不但要注重学习新的管理理念与方式,并且还应当让管理人员了解与熟悉最新的经济发展情况与经济政策等内容,提高其专业能力。此外,还需要注重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管理在事业单位的运营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只要事业单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具体状况,认真查找和分析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就能够不断提高单位的经济管理水平,并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
作者:陈洁 单位:福建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