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单位经济管理的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分析了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常见问题,提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优化措施:理顺思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经济管理数据平台;分清责权、加强监督;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关键词: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策略;方法
事业单位是与企业单位相对的一种社会单位形式,企业单位强调生产、经营、盈利,而事业单位则往往不以盈利为最根本目标,而是具有相当社会福利性质的工作任务,也就是通常涉及“科、教、文、卫”等范畴的机构与组织。
1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常见问题
1.1缺乏系统性、规范性事业单位尽管归属于非盈利类机构、组织,但在现实运作过程中,经济管理却是必须经历,也是绝对无法避免的直接问题[1]。然而,正是由于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单位那样极其重视盈利,因此在涉及经济、管理的工作环节时经常出现各种漏洞与不足。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就是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具体的表现则有内控制度的欠缺、内控力度不足、管理思路容易混乱、管理缺乏核心等。比如事业单位涉及经济管理工作时,由于很难与企业单位那样确立一个相对明确的收益目标,往往是等到出现了问题再赶紧补救,随时处于“救火”式的经济管理状态[2]。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管理模式让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缺乏战略性布局,对自己本单位经济情况缺少大局观念、整体意识,也就很难达到经济管理的规范性、系统性。另一方面,由于事业单位一般不会直接涉及生产经营活动领域,往往比较缺乏成本、效益等观念,也就经常在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方面既无理论、又缺经验,这种现实的“短板”管理也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管理不力甚至流失。
1.2缺乏预警机制企业单位由于时刻处于“降成本、提效益”的生产经营强力管控状态,因此企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层面对于市场、行业的变化随时保持着敏锐的嗅觉和警惕的意识。同时为了确保企业不至于遭遇突如其来的经济风险,通常都会预先设置一套适合本企业的经济管理预警机制以防不测[3]。然而,事业单位却很少能有企业单位这样的市场意识和经济头脑。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情况交替出现,相对缺乏经济管理意识的事业单位在面对这样的变化时就往往手足无措,也就易使本单位出现资金使用不当甚至出现资金紧缺的危机。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事业单位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经济管理分析系统,但没有深入市场内部的现实局限性让这些事业单位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容易陷入片面性、局部性,也就无法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本单位经济管理做好提前把关。
2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优化措施
2.1理顺思路开展任何具体的经济管理优化工作以前,理顺思路是关键,必须首先从管理层确立清晰、准确的事业单位管理意识,才能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统一认识,也才能在后续采取优化措施时达到管理层与基层的有机配合。对于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来说,实现本单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整个经济管理工作围绕的核心与重点,从最高领导层到其下属的各个管理部门和职能部门都应当积极参与到本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根据各部门实际情况提出经济管理细则,形成本单位整体经济管理方案的参考信息。然后由单位领导牵头,各部门、环节加强联系与交流,共同制定出尽可能详实、细致的经济管理方案与实施步骤,为后续优化管理措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经济管理数据平台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当下的事业单位已经具备了建立本单位经济管理动态数据平台的可能,也就是利用电脑和网络在单位内部构建起电子化、数据化、实时化、动态化的经济管理信息采集、汇总、分析、决策的网络系统。在此系统中,单位内部各个管理部门、职能部门需要通过网络实现逐级上报制度,例如资金流入与流出的审批,通过网络系统进行上报、审批、反馈和执行。在这一过程中系统可以自动生成每笔业务的详细流水,由此自动汇集成本单位现金变动信息记录。经过一段时间后,比如一个会计记账期结束后,无论是财务主管还是单位领导都可以通过系统实时查阅现金变化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金内控与分析,也就能够为管理层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资料,避免了旧的人工手动记录容易造成的延迟甚至出错的问题。
2.3分清责权、加强监督对事业单位来说,容易出现经济管理问题的环节一般是涉及资金流转或者使用的部门,因此,加强这些部门、环节的管理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成效。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就是分清责权,即在这些部门内明确划分工作职责与权限,包括具体的工作范畴、工作内容,尤其需要明确涉及责任交接的分界线等。另外,必须设立独立、专职的监督部门或岗位,行使独立审核职能。通过在单位的各项规章中明确各个部门、岗位职责与权力并加强对经济管理的监督审核,事业单位就可形成自有的内控机制,以此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实现本单位经济管理的高效与顺畅。
2.4建立健全预警机制一个比较快速简便的办法就是尽快设立第三方监督审核环节,应当独立于单位管理层级之外。通过进行相对独立的监督检查工作,提高本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效率,提前发现问题,将经济管理工作中潜在的漏洞或缺失弥补于出现问题之前。这个第三方环节的工作重点应当落实在对单位资金的管控和监督上,不断优化这一关键管理环节的工作措施,并且为单位管理层提供涉及经济管理的实时信息与资源,以便管理层做出准确、及时的决策。
3结语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益、福利性服务的重要组成部门承担着包括科教文卫等在内的大部分工作,但由于其并不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经营,而在经济管理方面具有相当的理论和实践差距。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首先需要统一认识,使从领导到员工在内的每个环节都能对本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予以重视和关注。另外,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的建立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事业单位强化经济管理。这样的举措并不只对某个具体的事业单位提高经济管理效果有帮助,而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管理水平,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管理层次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彭争艳.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思考[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5-37.
[2]曹宇霞.浅谈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法制与经济,2008(8):20-23.
[3]吴锦良.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与策略[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2):46-49.
作者:白媛 单位:晋中市公园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