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格局一体化模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作为21世纪中国重大的经济发展、政治和文化发展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促进中国产品和服务出口、完成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人民币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国际地缘政治经济格局较为复杂,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跨区域合作能够促进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应当逐步构建和发展科学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为沿线国家共同抗击国际危机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地缘政治经济格局
1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况和发展的现实意义
1.1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况。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有65个,均分布在亚非欧大陆之上;另有29个处于经济辐射带范畴的国家。总体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国家占地5539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总面积的41.2%;人口超过46亿,GDP金额为27.5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38.2%。
1.2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现实意义
在新的时期,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成为中国和沿线国家之间共同进行项目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产能的重要渠道,具体的合作范畴涵盖了货币、贸易、道路建设、文化交流、政治交往等多个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现实意义可以从以下三方面阐述。
1.2.1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球经济整体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有义务和能力利用本国的技术、资金、经验、产能等优势打造合作模式。建立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际合作,可以帮助沿线国家共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积攒的发展经验和红利,减少其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弯路和误区,在与其合作的过程中建立平等交流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推进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
1.2.2促进全球化再平衡发展。沿海地区、海洋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这是世界经济在千百年来发展中留下的发展经验,也是造成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经济全球化源于欧洲,兴于美国,最终形成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中的“西方中心论”,各种不平衡、不合理效应频发。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是促进全球化再平衡发展的重要契机,可以鼓励中国的政策、资金与企业不断向西方延伸,带动中国西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升中亚、蒙古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让沿线国家享受到中国的比较优势产业,使得沿线国家率先获得经济利益,让传统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贫富差距负效应得以规避,打造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和和平持久的态势。
1.2.3开创地区新型合作模式。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全球经济创新带来了新的模式,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是改革开放战略的延伸,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模式之一,其依据经济带理论、经济走廊理论和21世纪国际合作理论打造合作理念,该理念已经超越了已有的走出去战略、对外援助战略和马歇尔战略,成为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例如,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是以经济增长作为辐射沿线国家的主要路径,这是对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的一种超越。
2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格局
2.1三梯度经济发展格局
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呈现出明显的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梯度发展格局,其中东部和亚太经济圈联系紧密,西部和欧盟经济体往来密切,中部和中亚、南亚等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个经济凹陷地区,导致整个经济带各个地区呈现出较大的经济发展差异。现阶段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俄罗斯、印度等经济体因为国家面积大、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等因素,保持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部地区则呈现出两种发展状态:一种是以资源出口获得高收入的国家,即资源型高收入国家,比如中东地区的石油输出国;另一种是资源欠缺型国家,这些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较低,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资源贸易,经济发展速度较为迟缓;西部地区多为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以技术驱动为主,经济总量较大,但是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较为明显,因此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2.2产业分工高度互补
目前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产业分工协作的合理性有待提升,但是互补性却非常高。东亚、南亚部分国家,制造业较为发达,形成了链条完整的产业体系,具有较强的技术、资金和劳动力优势,因此成为最新的全球制造产品加工场所,可以接受来自全球的服装、木材制品和半导体产品订单,这些国家在全球的研发、品牌和制造之中处于中间位置。对于中国来说,当前已经走上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正轨,一些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因此急需海外产品和投资市场。欧盟经济体内的国家科技发展水平较高,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在研发、品牌和制造商处于高端地位,全球范畴内的高附加值产业收入都集中在这,但是这些国家在资源上相对匮乏,需要较大的外部拓展空间。中东、北非、中亚地带国家属于资源型国家,具有较丰富的石油储备,因此其主要依赖石油出口,工业体系也围绕着石油开采而进行,相关的民生产业比较落后。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是仍处于资源输出和产业制造的末端。这些国家矿产资源储备量大、基础能源较为丰富,可以成为其他沿线国家的重要发展伙伴。
2.3城市化空间格局
特征为“沿路、沿海、沿河”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城市化格局具有明显的“沿路、沿海、沿河”特征。沿线国家城镇化发展以大陆桥为主要空间轴。调查显示,沿线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截至2016年,德国、俄罗斯等欧洲发达国家的整体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了70%,中国、中东、中东欧、北非等国家现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城市化水平在50%~70%,而中亚、东南亚等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则较低,在25%~50%,柬埔寨、尼泊尔、阿富汗等特殊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甚至低于25%。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城市化规模来看,东亚、南亚和西欧地区是超大城市的集中地,且这些超市有较强的海洋指向性。
3.1多方合作共赢,打造欧亚发展新格局
3.1.1充分利用三轴辐射效应
丝绸之路经济带由中国、俄罗斯、欧盟三大经济体组成,三国形成的大国经济辐射效应可以实现对欧亚经济和资源的合理化分配与应用,让南北中三条丝绸之路形成三条发展空间轴,让三大经济体实现对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辐射,持续不断地提升其经济发展速度。中国、俄罗斯和欧盟还要发挥世界大型经济体的作用,加快经济发展一体化速度,在区域经济发展之中发挥自己的核心力量。同时,这些经济体还要致力于提升自身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逐步实现和其他沿线国家之间的对接和协调,进而形成更大规模、更大空间范畴之内的合作空间,实现沿线国家之间的互惠互利。沿线国家具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在自由贸易和自由投资的前提下,区域范围内产业结构优化是必要的,这有助于欠发达国家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减少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3.1.2促进沿线国家进行合理的梯度分工
丝绸之路使现代国家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速度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并且各自具备比较优势,这为有效合作和分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国之间可以依据自身发展梯度和资源状况,建立各个领域合适的发展方式,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协作分工,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和资源内耗的情况,保证全球经济发展处于稳定和健康的背景之下。中亚、西亚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但是具有较为明显的资源优势,可以加强和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将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提升自身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进而扩展对外发展空间,达到合作共赢效果。中亚地区国家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国际先进技术投入本国,进而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加强自身在铁路、公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能力和规模。西亚地区国家则可以借助自身能源优势强化和其他国家在农产品领域上的合作深度。欧盟是整个世界重要的经济体系之一,其发展受到资源短缺的限制,所以需要和沿线国家之间加强能源合作,缓解资源短缺的限制,利用自身的科技和经济实力来拓展对外合作平台,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中国的资金和劳动力相对丰富,但是资源短缺限制越来越明显,市场空间也逐步被压缩,已经不能仅仅依靠原材料和能源输入需求,很多产业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产能过剩,产业升级需求明显,对海外产品和投资市场需求较大。中亚地区和中国、俄罗斯、欧盟相比,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国外的技术投入对本国经济发展影响较深,对各种工业品的需求较大,这些国家可以通过基于国家的经济合作方式打破内陆经济发展的掣肘,为自身经济发展拓展一定的地缘空间。西亚地区受到自身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食品、蔬菜、粮食等农副产品有较强的进口需求,对金融、科研、人力、制造业的合作需求也较为旺盛,所以可以和沿线国家之间达成战略合作。
3.2构建综合交通经济带
3.2.1逐步完善交通经济带
作为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应当将沿线国家主要城市作为基础节点,通过以线连点的方式构建海陆空综合一体的运输模式,实现欧亚非一体的大陆板块交通经济带。交通经济带的骨架应当以第二亚欧大陆为主,将中部主通道、中印蒙缅通道、航空和海洋运输通道、渝新欧通道作为主干道。
3.2.2持续地改善铁路公路建设运营水平
对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来说,交通网络成为经济交往的基础,持续改善铁路公路运营水平,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能源管道建设的前提。交通经济带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打通内部资源、产品流动、企业博弈之间的关系,深入强化沿线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强化彼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以丝绸之路为契机,还可以重新开启亚欧经济交通大动脉计划,重新梳理和打造亚欧政治和经济发展新空间,将大国之间的空间辐射效应进一步强化。欧盟可以通过铁路公路建设网在政治层面加强对中亚地区的影响,还可以充分利用中亚地区丰富的能源和资源。俄罗斯则可以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交通枢纽国家,在提升自身去经济影响力的基础上摆脱近年来美国经济制裁的影响。大量的铁路公路建设可以增强其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改善国内经济环境。对于中国来说,则可以有效地将产品打入欧亚腹地和欧盟区域,提升对周边国家的经济辐射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韦艳宁.浅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J].经济研究导刊,2017(20):155-156.
[2]冯朝阳.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及其空间格局演变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4(8):22-29.
[3]王东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城市发展指数分析[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史媛 邓鹏 苗雪婷 王雪芹 单位:新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