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范文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就是维系了生产力的正常运作。理清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使得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辨析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影响因素在于环保观念薄弱、早期经济产业结构单一和公共政策引导力不够等。针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处理措施:将自由市场和政府介入相结合,实现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将环保的理念融入产业链,实现产业结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末端治理,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保投资,鼓励环境科技。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1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制度创新实现运行与管控成本的降低、提升运营效率,将环境保护融入到经济发展中去,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我国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随着我国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如何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导致的环境破坏事件,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和维系环境保护双赢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继续稳步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理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2.1经济发展是立国根本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始终坚持以搞经济发展作为国家之根本。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社会地位和在国际舞台扮演角色的根本影响因素。一个国土面积辽阔的国家想要立足于世界,就必须要有正确是政治形态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而这一切都不能脱离强大的经济实力。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的强弱与他的经济实力是息息相关的。因此,着力于经济发展是符合历史的经验教训的,也是中华的崛起必不可少的条件。

2.2环境保护是首要任务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就是维系了生产力的正常运作。良好的环境循环系统指的是在环境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保障的同时,做好环境资源循环的管理工作,使得资源再生能力大于经济增长的需求,同时对生产和消费环节中产生的废料进行处理,做到经济发展朝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同时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效益,又为改善环境所需的技术、装备和人力资源提供了资金保障。如果这种良好的环境循环系统的运作遭到了破坏,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使得环境资源遭受污染、损坏,导致环境失去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资源的枯竭,则最终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形成经济发展的桎梏。总之,在大力发展经济的社会形势下,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应尽力做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工作。

2.3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经济是环境保护的条件保障,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失去环境资源的供给,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而失去经济资本的来源,也无法进一步完善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工作,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人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合进经济发展中,通过完善环境保护的相关管理制度,提升环境保护的理念,将其升华到经济发展强有力的保障的高度。

3影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因素

3.1环境保护观念较弱我国改革开放的初级时期,为了维系经济的高速发展,采取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环境也越发依赖,加强环境保护愈发符合人们的呼声,但不幸的,我们的这种高投资、高耗能、高排放和低产出的“三高一低”的浪费型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而两者之间的矛盾则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情况,环境资源本身的承载力,人民生活的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政策的提出,则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继续体现出环境保护的作用,强调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发挥出的作用。

3.2经济结构单一,水平低下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经济发展至今,虽然各地区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经济结构的单一,发展水平不高,仍以农业占据很大比例,因此想要实现环境的整治还十分困难。此外,由于发展年限的限制,我国多数乡镇企业仍旧处于技术水准低下,管理能力落后的局面,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资源———产物———废物”的生产模式,导致环境保护的缺失,而这种浪费型的资源开发模式,则直接造成了生态的失衡。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公共政策对于环境保护的影响力度不足造成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其本质还是破坏环境导致的外部经济不景气造成的,简单说来就是既得利益者通过经济活动获得利益的同时,并没有主动承担起获得利益途中造成浪费环境资源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责任,进而导致了环境资源的浪费从而无法继续环境资源良好循环,市场因为失去这部分资源而运转失灵。要转变这种不健康的运作局面,则需要政府加以干涉,通过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来强制转变这种市场失灵的情况,从而达到一种“污染者必以治之”的情况,从而使环保工作走出这种不良循环。

4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措施

4.1市场与政府的结合我国针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治理经历了从市场自治到政府干预,然后又重新依赖市场自身力量的过程,在这种治理措施的演变过程中,与最初的市场完全自由发展的机制已经形成巨大差异,是政府与市场协调合作来保护环境的一种方式,通过制订标准、专利研发、产权保护等多种方式,将环保与各方主体的经济利益相联系。结合政府管理与市场发展的特点,实现对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的创新,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共识,更是当前日益前沿的新资源经济学理论所积极提倡的一种政策性建议。借助政策的强制性约束,将自由市场的运行与环保行业特点相融合,利用价格变化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来激励相关经济主体,能有效联系环保行业各个层面的利益和效用最大化目标。在协调管理过程中,政府主要利用权威性和科学性管理作用于环保行业的产权保护活动,明确界定各个产权的业务范围,比如通过规划各类环境资源的产权等级制度、环境损害责任制度和相关产权纠纷判定制度等,来实现对市场资源的高效配置。

4.2转变经济结构单一局面,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应在资源的输入端尽快转变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和低效率的“三高一低”的浪费型经济发展模式,将环保科技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结合,升级生产工艺设备,做好节能减排的工作。在资源的输出端则应该做好资源生成和循环利用工作。再结合我国基本国情,走生态农业和绿色环保产业为主导其他绿色经济产业为辅的发展道路。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加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将有益于解决农村就业率的问题,同时保障了农业市场的供给来源。在城市则应该尽力发展环保产业,鼓励为环保事业提供治理技术、环保资源的企业发展。

4.3转变解决环境问题的末端治理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针对环境保护问题,我国仍以传统的末端处理为主,但此种处理方式很难从根源上缓解环境恶化带来的巨大压力,一方面是由于投入成本较大,治理周期较长,且环保带来的经济利益较低,因此各个企业主体都缺乏相应积极性;另一方面是由于末端处理的方式容易导致污染物的异化,进而引起其它形式的的二次污染。因此,我国需要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推进清洁性生产方式,降低社会发展中各类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减小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害的方式来保持经济利益的持续提升,从源头上化解经济飞速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进而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4.4加大环境保护资金输出,发展环境科技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加大社会资源资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将有利于环境污染控制工作的市场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进而提升环保资金的高效化运作。同时,环境问题出现的一根本原因是技术的落后。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水平的低下意味着生产方式的落后,生产方式的落后则会导致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浪费,随之而来的则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通过提升科技水平,进而提升环境资源的使用效率,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因此,环境保护需要依靠技术的进步。目前,生物工程技术、微生物技术和核技术等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从下面的图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十年里,国家在环境开支中占国家的比重从2007年的不到2%提高到了2.5%以上。近几年来,环保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先升后降然后开始趋于一个稳定值,表明了政府对环境治理的把控更加得心应手。

5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环境问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严重,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仅影响着我们社会的发展,更关系到人民的生存环境。本文从辩证关系、影响因素和处理措施三方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论述,指明了重视环境保护对于我国走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并提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要想协调好必须摒除守旧的对立关系,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起来,合理科学的对待,探索双方共赢的方法。

作者:周洋易1;戴福祥2;晏敬东1 单位:1.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