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航空产业聚集经济发展思考范文

航空产业聚集经济发展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航空产业聚集经济发展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航空产业聚集经济发展思考

产学研合作是航空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提升战略性产业创新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内针对产学研聚集经济的研究大体是集中在如何使产学研各方的合作形成为良性循环的“合作创新链”。航空产业产学研聚集经济则是指在我国航空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产学研各方,包括航空企业与学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之间的相互合作,通过三者之间的密切合作形成良好循环的合作关系,实现多方的“共赢”。

一、目前我国航空产业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实践与成效

1.依托航空产业基地发展的航空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大型飞机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国家出台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其中,航空产业基地的建设坚持以产业链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国家航空产业基地的平台和载体作用,加速航空产业聚集化发展,实现航空产业链相关生产要素的高效聚集和融合。作为中国航空产业重要承载地的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其国际化视野、市场化运作、集群化发展的理念,形成了以飞机研发制造为龙头、相关配套产业协调发展的航空产业集群,成为国内最具活力的航空产业发展平台,走出了一条企业资本深度参与航空产业发展的康庄大道。

2.政府引导、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突显产学研合作优势。整个“十二五”期间是国家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科研生产体系、实现国防科技工业整体跃升的关键时期。例如,在“十二五”期间,湖南在航空方面以大型客机起落架和机轮刹车系统、中航通用发动机等项目为重点,打造“通用飞机-关键系统-核心器件”的产业链,军民融合产业也将实施“双十工程、千亿产业”。这是湖南省加快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的攻坚时期,也是国家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重要时期。

3.校企良好互动下的高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促进航空产业发展。在我国航空产业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建设中,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航空企业与高校产学研的合作。近几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为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推出“科教兴业”的新举措。先后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6所航空院校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航空科研和预研工作、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以及航空院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这充分体现了在新形势下探索出的产、学、研结合的新途径,也必将对航空产业开拓创新发展之路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影响航空产业产学研聚集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众所周知,产学研合作不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各个子系统功能的简单叠加,其发展是受多方机制的困扰和影响。

1.利益驱动机制。在航空产业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为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就需要从航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利益出发,以产、学、研“三赢”为纽带,将各方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该机制的实质就是通过互利互惠来调动三方的积极性。首先,航空企业作为产学研三方中的经济实体,希望通过合作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同时也希望为企业人才需要和创新动力给予充分保障;其次,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合作中提供技术科研人才的一方,也能获得自身知识、实践经验的丰富积累,为下一次理论技术的创新作好铺垫;再其次,对地方政府而言,产学研合作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带来新的工艺技术知识,能有效地成为地方区域经济前进的强有推动力。

2.激励导向机制。激励导向机制是为了巩固和发展校企合作成果,以此来促使具有共同人才培养需求的产学研三方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一方面,航空企业与高校提前签订用人协议,获得优先录用共同培养人才的资格,同时与科研机构进行紧密的技术研发合作,充分保障企业在共同合作中应当获得的权益;另一方面,在合作过程中也可以建立一套惩罚准备机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合作三方的积极、消极态度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同时,出于产学研合作能推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航空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向政府提出相应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3.约束管理机制。航空产业聚集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航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三方在技术上的通力合作。航空企业帮助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技术转化,实现实际生产;高校、科研机构利用理论指导实践,为航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合作三方互帮互助,共同履行彼此的责任与义务,从而形成产学研合作良好的约束管理机制。在统一的价值导向下消除彼此隔阂及摩擦,促成产学研经济的长效健康发展。因此,三方当事方在合作过程中需受到道德、法律和制度的严格约束。

4.组织保障机制。相应的保障机制可以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和航空企业的信息共享,航空企业可以获得相关专业的各类信息资源情况,高校、科研机构可以获得来自企业的一手资料进行相应专业的调整,并能以此寻求到相关的合作机会。在众多国内外已成功的产学研合作经验中主要是设立了相关的行业咨询组织机构,以此来保障产学研合作的顺利开展,如英国的“培训与企业委员会”,德国的“产业合作委员会”等。这些类型的组织机构主要任务是负责与国内各类企业的联络沟通,并协调好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学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关系。

三、航空产业产学研聚集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目前,航空产业产学研合作的关系还比较松散、合作层次低,尚未形成紧密、稳定的共生关系。因此,航空产业产学研聚集经济发展的要点就是要基于校企合作视角构建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以此促使合作三方形成良好的利益共生关系。

1.构建多方参与的产学研合作运行体。促进聚集经济发展最主要是构建多方参与的产学研合作运行体系。首先,以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优化调整适应航空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校企合作紧密、特色鲜明的专业格局,组成产学研合作的社会管理部门,共建合作教育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其次,建立信息化网络体系,依托强大的网络系统推进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再其次,合作各方要及时跟踪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态势,坚持立足航空,面向社会,服务航空产业转型升级、引领航空产业聚集经济发展的服务面向定位。

2.发挥产学研各方优势共同建设航空产业聚集经济。在产学研合作中,航空企业首先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航空产业的产学研合作有别于其他产业,其最主要特点是航空企业在各方合作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在合作过程中,有部分基础研究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就获得相应收益,但是其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起到至关重要和深远影响的作用的;其次,高校、科研机构要构建技术产业化对接模式。高校、科研机构在产学研合作中是处于技术研发的“技术链”环节,要承担起航空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及技术市场产业化的对接工作;再其次,地方政府发挥统筹作用。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应该由政府出面统筹规划产学研各方的零散资源,设立相关的行业咨询组织机构以此来保障产学研合作的顺利开展。

3.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多元绩效评价体系。航空产业聚集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合理的绩效评价,合作质量的好坏也与制度化、标准化的考核指标密切相关。因此,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多元绩效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建立指标体系。航空产业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从围绕产学研合作各方利益需求,结合产学研合作的内容,从评价模块、评价因素、评价指标三个层次来确定;第二,完善基础数据。产学研合作进行多元评价,就应有足够的数据作为支撑,因此建立产学研合作数据收集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数据收集机制的建立可以按照数据标准一体化的要求进行统一科学的规划;第三,完善标准体系。对产学研合作成效的评定,需根据评测工作如对高校产学研合作经费的管理强度、获得委托研究费用的分配等工作,建立各自的评价标准,形成航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之间合作的评测标准体系。

在经济、知识、科技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处在国家战略地位的现代航空产业是对国际经济、政治和军事格局有着重要影响的战略产业,建立完善且有效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对航空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发展我国航空产业产学研聚集经济的核心就是需要建立“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校企互动长效运行机制,为我国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规划保障。总之,随着形势的发展如何给产学研合作赋予新的内涵,如何以科学的发展观来审视产学研合作,使其能全面合作、协调和可持续地发展,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作者:龚素霞 单位: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