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范文

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摘要: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阶段,创新驱动发展是核心环节。文章基于知识创新影响企业生产函数的微观机制,研究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知识创新通过对经营管理状况、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层次三方面的作用影响企业生产函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增强产业、区域乃至国家的竞争优势,最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作用的发挥受到知识本身的特性、组织内部因素及外部创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包括:将知识创新工作重点从应用研究向基础研究转型,将创新激励政策结构从供给促进向需求促进转变;发挥政府行政职能,组织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健全知识产权制度,改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

关键词:

知识创新;创新驱动;企业管理;知识产权;激励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创造了9%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使综合国力、居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地位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变。但中国也与世界上主要工业化国家一样,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主线,创新驱动发展是核心环节。

一、相关文献概述

1912年,熊彼特率先提出创新理论,将“创新”概念引入经济学,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并不是一个科学技术领域的概念,而是具有经济学含义的,具有经济价值。20世纪60年代,在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罗斯托提出“技术创新”的概念,认为“技术创新”在“创新”中占据主导地位。80年代以来,关于技术创新的概念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弗里曼认为技术创新是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及新服务的首次商业化(克利斯•弗里曼和罗克•苏特,2004)。缪尔塞认为技术创新是以构思新颖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非连续性事件(陈青松等,2007)。创新行为按其对象可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由于技术创新在创新中的主导地位,一直较其它类型的创新更易于被学术界关注。近年来,随着科学与技术的日益融合,两者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有些学者主张以“科技创新”作为取代“技术创新”的新概念。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因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逐渐成为我国学者的研究热点,但综观现有的文献,发现目前有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机制的研究仍存在诸如研究时间不长、研究内容尚不全面等问题。从研究视角来看,多数学者从国家经济的宏观视角分析,认为自主创新从要素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到促进作用,或认为科技创新通过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途径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基于微观视角和中观视角的研究较为缺乏;从研究对象来看,比较普遍的是将全部创新类型作为整体综合考虑,或单独对技术创新或科技创新进行专题研究,而将知识创新、管理创新等其他类型的创新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鲜有所见(方丰、唐龙,2014;任保平、郭晗,2013)。现代技术进步和创新实践的经验表明,科学新发现越来越成为创新的源头,知识创新能提供其它创新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和源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主线,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创新驱动发展是核心环节。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发展,知识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关键性驱动因素,对一个国家而言,越能够有效地生产和交换更多知识,其经济成功的机率就越大,以知识创新为基础推动技术进步及经济发展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现有对于知识创新的研究,是关于知识创新系统在区域或国家创新系统中地位、作用等的宏观研究(陈丽娜、胡树华,2004;张炜、杨选留,2006),鲜有关于知识创新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专题研究,如果能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中国如何通过知识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应对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文章以分析知识创新影响企业生产函数的微观机制为基础探析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知识创新及知识创造过程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增长量的变化途径。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它不仅包括单纯的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方面的内容。可见,经济发展方式比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更加宽泛和深刻。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概念提出时间不长,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尚未形成统一认识。黄泰岩(2007)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指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还包括发展目标多元化、从物到人的发展核心的转变、经济结构的全面优化等内容[1]。钱津(2008)提出,经济发展的本质是劳动整体的技能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的动力就在于劳动主体的智力因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在于重视扩大非生活必需品消费,全方位推进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现代化,从基础上实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李玲玲、张耀辉(2011)则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运行行为、发展动力、发展约束适应和发展成果分享的变化[2]。上述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概念的界定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对它的阐释应与所研究的对象及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指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和速度稳定提升、经济质量进一步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在内的全面协调,真正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2.知识创新的内涵及知识创造过程德鲁克认为,知识创新是“赋予知识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可见,知识创新不只是创造新知识,更在于新知识的商业转化能力,即知识创新是有经济价值的。艾米顿(1913)提出,知识创新是“为了企业的成功、国民经济的活力和社会进步,创造、演化、交换和应用新思想,使其转变成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3]。艾米顿对知识创新的这一定义,也明确指出了知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路甬祥为代表的国内学者认为:“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此定义基本等同于科学研究的范畴,并未体现知识创新的经济价值。而自熊彼特提出“创新”这一术语,就是一个经济学概念,知识创新作为创新的一种形式,其定义也应体现经济学意义,因此,文章认为,知识创新是为了促进企业的成功、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而进行的知识资源的增值过程。知识创新的主体包括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各创新主体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协同合作关系,知识的流动伴随着协同创新的全过程。各创新单元通过合作创新、共享知识库,发挥知识的“外部性”和“溢出效应”,达成知识升级和价值增值的目标。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合作基于创新资源和科研能力的互补,协同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产品转化。企业通过知识共享平台不断吸收高校及科研机构的隐性知识,利用专业工具或方法将其整理加工后送回到知识库中,并与知识库中原有知识整合重组后产生新的显性知识。所有创新主体均根据自己创新目标,将新增的显性知识消化吸收、升华成新的隐性知识,并通过知识转移、渗透与扩散,最终上升为创新网络所共同适用的知识资源。通过各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知识在反复的螺旋演化后最终实现系统化、复杂化与全面化发展,协同创新的知识创造过程见图1。

三、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系统模型

1.知识创新对企业生产函数的影响创新是国家竞争优势的来源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途径(陈劲、郑刚,2009)。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品产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生产函数来表示。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t)LαKβμ(1)其中Y为产出,L和K分别为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量,A(t)代表综合技术水平。α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β是资本产出的弹性,μ表示随机干扰的影响,μ≤1。根据α和β之和,可以判断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知识创新对企业生产函数的影响在于提升综合技术水平A(t),有以下三种实现途径:(1)改善经营管理状况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包括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各项工作的有机整体,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价值的增值。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更少的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即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知识是与人力、资产等并列的重要资源,知识创新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伴随发生,在实现知识增值之外,也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在研发和生产环节,持续的知识创新使得贴近顾客需要的产品被源源不断地研制和生产出来,满足市场需求;在销售和服务环节,它能以顾客价值为中心,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组合;在组织管理方面,它能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创造和发挥资源竞争优势,将管理思想转换到创新思维、激励、支持和信任上来,并将组织、流程、人员和知识与知识管理、团队协作紧密结合,提高生产运营活动整体效率。(2)提供更高素质劳动者知识创新将提升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为企业提供更高素质的研发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和生产人才等。第一,知识创新为人才成长提供新知识。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和创造新知识、新学说和新方法。劳动者通过学习新知识具备从事各职能工作的能力,实现综合素质与技能的提升;第二,知识创新为组织人员提供学习环境和创新氛围。知识创新活动将不同专业的人员集结在一起,并为所有成员间的知识学习、共享和交流搭建了平台,使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不断转化和提升,使企业的人才结构不断完善,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不断增强,进而实现企业人才素质的提升;第三,知识创新需求促使劳动者发展创新品格和创新技能。知识创新要求相关人员具备创新品格,即创新观念意识和创新思维模式。同时,知识创新需要专业技能,只有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在创新开展前合理预估创新风险、制定适宜的创新目标和方案,并在创新过程中攻破难关,完成突破,实现从构思到市场的商业化过程。(3)提升技术水平层次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前提,知识创新可以转化为技术创新,新知识的创造与发现将推动新兴产业的产生和高科技产业的加速发展。一方面,知识创新是新兴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知识创新,通常没有特定的商业目的,但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和发明,开拓了全新的市场机遇和产业发展空间,科学理论为生产、科技和产业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道路,加速了新兴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引起生产力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从计算机、互联网、无线通信、光伏发电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生和发展历史来看,一个产业都是在一项或一组重大科学突破的基础上,依附于一个庞大的技术群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知识创新助推高科技产业发展。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与技术的界限逐渐模糊,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向应用开发和产业化转移的速度在不断提升。高科技发展与知识的生产和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知识创新的基础研究成果和新技术、新工艺等应用型研究成果催生大批知识创业阶层和知识型企业的崛起,以知识创新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2.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知识创新能否健康、持续地进行,能否有效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受到诸多要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本身的特性在创新过程中知识被创造、转化、转移和扩散,知识的特性将贯穿知识创新,特别是知识转移的全过程,进而影响知识转移和知识增值的效果。第一个特性是知识的默会性,即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用文字、图形、符号等编码来表达,容易实现文档化,可以方便地通过传递文档来实现知识转移与交流,而隐性知识常表现为知识拥有者的技能、技巧、经验等,难以用编码的形式表达,不易进行文档化管理,因此难以转移、共享和扩散。第二个特性是知识的粘性,即知识不易流动、不易转移的特性,主要体现在知识的复杂程度、理解难度以及专业程度等方面。知识本身的粘性造成了转移知识的困难,从而影响知识转移特别是从高校和科研机构向企业的转移,进而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效果(吴想、杨洪涛,2009);第三个特性是知识的私用性,即知识对传播知识的知识源的依赖程度。私用性强的知识,在知识源处显现出高价值,而离开知识源向外传播时价值大幅度下降,降低了知识创新的总体效果(、吴贵生,2009)。(2)组织内部因素不论企业、高校还是科研机构,在组织内部均存在很多影响和制约知识创新的因素,其中,主要因素是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对于工作任务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的情况。组织结构对知识创新的影响体现在信息交流和组织学习两个方面,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具有较好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度,组织成员间的空间距离和传播障碍较小,易于进行知识的交流、分享与转移,有利于组织学习进程和知识创新的发展。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对创新组织来说,知识创新力不是源于既定的结构化规则,而是依赖于组织成员发自内心的创新冲动。组织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合作共赢、勇于创新”的组织文化能引导组织成员自发地进行知识创新活动并乐于同他人分享自己拥有的知识,并使组织领导者积极推动知识的传播与交流,从而对该组织知识创新目标的实现产生正面影响。(3)外部创新环境知识创新活动以创新环境为依托,创新环境作为条件可限制创新主体的行动取向和范围,同时,又为创新主体的行为提供条件和工具。在创新环境中,影响知识创新的因素包括政策制度环境、支持服务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其中,主要因素是知识产权制度和人才管理制度。知识创新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在创新构思阶段,从专利文献中获取专业技术信息有利于制定切实可行的研发目标、避免重复研发,对知识创新有指引和导向作用;在研发阶段,现有专利文献是专利申报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可以为创新者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并提高研究与开发的效率;在创新产品的生产和商业化阶段,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确保创新者通过生产、销售知识产权商品或转让专利获得高额收益,对其在知识创新过程中付出的智力、物资和风险进行补偿,为下一次知识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在创新成果的扩散阶段,知识产权制度促使发明内容公开,促进了知识的扩散、共享与交流,促进同行业竞争者在更高层次上展开创新竞争,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高素质人才是构成知识创新力的关键因素,人力管理制度环境决定了创新主体吸引、留住流动性人才资源的粘性。宽松、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人尽其材的用人机制也有利于协同创新等创新活动的开展。知识创新参与者的知识水平、创新能力与创新活动的效果直接相关,也直接决定了知识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的强度,良好的人才引进、报酬与培养机制有利于提升创新团队的整体水平,激励科技人员发挥最大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3.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系统模型知识创新通过创造、传播、扩散知识,既有利于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又为企业提供创新人才、管理人才、高技术人员等高素质劳动力,还能够推动技术的升级换代,这三方面的综合作用提高了生产函数中的综合技术水平,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增强产业、区域乃至国家的竞争优势,最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这一作用机制的发挥受到知识本身的特性、组织内部因素及外部创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系统模型见图2。

四、知识创新驱动的政策转型与措施

知识创新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创新目标选择、启动和运行离不开整体性政策环境的支持和保障。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结合知识创新主体及知识创造过程特征,并考虑知识本身的特性,改善创新活动的外部环境条件,并促进创新组织内部环境的良性转变。

1.知识创新驱动的政策转型(1)对于知识创新工作重点,从应用研究向基础研究转型知识创新既有基础研究,也有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头和基础。高校是基础研究的重要创新主体,加强基础技术研发,提升高校基础研究能力是我国当前知识创新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要重视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高技术与基础技术研究工作,强化高校创新,加强大学的基础研究能力建设,应提高基础研究占研发经费的比例,对重要基础研究领域或方向进行前瞻性部署,要重点进行研究目标规划和研究方向指导,将科研方向放在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领域和行业。同时,对于知识、智力资本比较密集的国家级研究院所或一些专门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单位,应作为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补充,在理论体系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方面开展原创性研究。(2)对于创新激励政策结构,从供给促进向需求鼓励转变知识创新主体由知识供给方和知识需求方组成,政府出台的政策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激励。市场经济的本质是需求导向,创新需求鼓励政策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通过需求来引导供给方的创新活动和生产活动,更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避免创新资源浪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需求鼓励政策比供给促进政策对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我国过去对知识创新的激励措施过分依赖于供给促进政策而忽视需求鼓励政策,如今为推进知识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要逐渐调整创新政策结构,增加创新需求鼓励政策,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税收优惠政策。对于购买指定创新产品的个人或企业给予税收减免优惠。二是直接补贴政策。对于购买创新产品的消费者予以补贴。三是政府采购政策。由政府直接采购创新产品来推动知识创新。四是标准设定。在能源、环保等方面设立高标准,迫使消费者升级产品,促进生产企业开发应用高新技术。五是区别定价。通过政府强行制定产品价格来帮助知识创新部门缩短研发成本回收的周期。

2.知识创新驱动的政策措施(1)发挥政府行政职能,组织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关键共性技术是处于研究开发阶段,且能在一个或多个行业中应用的关键技术。此类技术影响广泛,产业化前景良好,具有大量潜在的市场应用和显著的经济效益预期,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在产业集群竞争逐渐饱和时,关键共性技术的瓶颈突破将带来更多的产业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时期,政府宜采取行政化手段支持和组织重点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政府应组织在资金、人才、设备、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联合攻关,形成资源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共同研究、解决阻碍战略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等重点产业发展的共性和核心技术问题。同时,政府可以通过授予知识产权、进行专项资金资助等方式,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让更多有实力的部门主动参与其中,并通过专项采购共性技术研究成果的产品,扶持相关行业发展,给企业更多的支持。(2)健全知识产权制度,改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利于知识的创新和扩散,政府应积极营造支持创新、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为知识创新保驾护航。一方面要健全知识产权制度。首先,要加强立法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改变现有立法三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鼎立的分散局面,在统一的知识产权法中,既给出原则性的总规定,又对一些特殊知识产权做出具体要求。其次,要建立统一的执法机构,由统一的知识产权执法机构对商标、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进行统一管理。最后,要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强化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营造知法、守法的法律环境。另一方面要调整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要推进大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引导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走向,并重视创新型人才创办企业,提供注册、场地、资金等多方面扶持和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存活率和利润水平。

五、结论与展望

中国经济已进入重大转型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企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也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之一,文章以知识创新影响企业生产函数的微观机制为基础,研究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首先,知识是与人力、资产等并列的重要资源,知识创新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伴随发生,在实现知识增值之外,也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次,知识创新将提升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为企业提供更高素质的研发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和生产人才等。最后,知识创新可以转化为技术创新,新知识的创造与发现将推动新兴产业的产生和高科技产业的加速发展。知识创新经由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状况、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提升技术水平这三种途径影响企业生产函数,直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增强产业、区域以及国家的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这一作用的发挥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知识的特性,包括知识的默会性、知识的粘性及知识的私用性;二是以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为主的组织内部因素;三是外部创新环境,包括政策制度环境、支持服务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其中,知识产权制度和人才管理制度是主要因素。综合上述分析,文章构建了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系统模型。研究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系统模型,旨在为政府提供决策建议。政府在制定知识创新政策时,应在分析知识创新主体特征及知识创新过程的基础上,从影响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入手,针对目前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就中国经济发展现状而言,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政策转型:在知识创新工作重点方面,从应用研究向基础研究转型;在创新激励政策结构方面,从供给促进向需求鼓励转变。同时,应充分发挥政府行政职能,组织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并健全知识产权制度,改善人才培训引进机制。诚然,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文章在分析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时,仅把知识创新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没有分别对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这三类创新主体的作用模式和影响程度进行差异化描述与对比分析,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将进行详细分解,并通过实证方法检验分析结论。

【参考文献】

[1]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与实现机制[J].求是,2007(18):6-8.

[2]李玲玲,张耀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及初步测评[J].中国工业经济,2011(4):54-63.

[3]DebraM.Amidon.Innovationstrategyfortheknowledgeeconomy:thekenawakening[M].Boston:ButterworthHeinemann,1997.

[4]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88.

[5]陈青松等.创新路径———技术创新战略、流程与案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2.

[6]白雪飞.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测试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

[7]彼得•德鲁克.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陈劲,郑刚.创新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李玲玲,张耀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及初步测评[J].中国工业经济,2011(4):54-63.

[10]张来武.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软科学,2011(12):1-5.

[11]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创造知识的企业[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作者:刘新竹 单位:辽宁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