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经济发展论文(共4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一篇:劳务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探讨
一、劳务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现状
本文选择劳务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及农村居民消费指标(LE、RE、PI和RCPI表示)考察劳务经济发展对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LE、RE、PI和RCPI分别用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农业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表示。数据资料显示:1985年来重庆农村居民人均劳务收入、人均纯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及农业产值均呈持续增长趋势。1993年前重庆劳务经济发展较缓慢、劳务收入及增速较低,1993年后迅速发展。2011年重庆人均劳务收入、人均纯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和农业产值分别比1985年增长84.59、16.69、15.32和16.12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06%、11.96%、11.64%和12.03%。农村居民人均劳务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由1985年9.23%增至2011年44.67%,劳务收入已成重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劳务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为避免数据非平稳,先对LE、RE、PI和RCPI进行单位根检验;然后通过En-gle-Granger检验验证变量协整性;通过Granger检验验证劳务经济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的因果关系;通过脉冲响应考察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业总产值及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过程。
(一)单位根检验与Johansen协整检验
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LNLE、LNRE、LNPI、LNRCPI存在单位根,D(LNLE)、D(LNRE)、D(LNPI)是平稳序列,D(LNRCPI)在10%显著水平下平稳。Jo-hansen检验结果显示99%置信水平下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对协整关系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99%置信水平下是平稳序列,表明变量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二)Granger因果检验
由于1993年为一个拐点,本文将分别对1985~1993年和1994~2011年阶段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985~1993年重庆劳务经济发展与农业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不存在因果关系。这可能与1985~1993年以人均工资收入表示的劳务收入在居民人均纯收入占比重较小,劳务收入尚未成为农村居民主要收入来源有关(1985年重庆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在人均纯收入中占比为9.23%,1993年下降到8.08%)。1994~2011年,劳务经济发展与这三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重庆劳务经济发展对农业发展、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作用不大,农业发展及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对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农村居民劳务收入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占比上升,短期劳务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发挥重要作用但长期劳务收入还非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原因,说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农民收入持久增长必须走出单纯对劳务经济的依赖。劳务经济对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不显著,可能一方面与劳动力外出务工主要为缓解家庭贫困,务工收入对农业投入较少及外出劳动力回流有限;另一方面与耕地普遍贫瘠,农业初级生产技术含量低,劳动生产率及单位产出较低有关。劳务经济发展没促使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增加,这可能是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仍较低,未明显改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三)脉冲响应
本文用Sims(1980)脉冲响应分析法进一步考察重庆LE发展对RE、PI和RCPI影响,结果显示,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有正效应,滞后3期达到正效应最大值后逐渐减小,表明劳务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在劳务经济发展冲击下,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滞后3期达到正效应最大值后逐渐减弱,6期后为零,劳务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但长期促进作用有限。另外第6期后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均有负效应,表明单依靠劳务经济长期并不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在劳务经济发展冲击下,农业总产值滞后第3期达到正效应最大值,之后逐渐减弱并在第6期存在较低的负影响。原因是劳动力转移前农业存在大量隐性失业,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率逐渐提高,但当转移的劳力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所需必要劳动力时,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提高作用逐渐减少,甚至可能因留守劳动力整体质量下降而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三、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实证基本结论是:劳务经济发展与农村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1985~1993年劳务经济发展与农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不存在因果关系,1994~2011年劳务经济发展与这三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劳务经济发展影响农村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农业总产值影响最大;劳务经济发展对这三者主要呈正影响效应但长期均存在一定负效应,表明发展农村经济不能单依靠劳动力转移。研究政策启示:一是加大对农业生产支持力度,通过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降低长期劳力流动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二是强化农村劳力职业教育,在培养应用型劳动者基础上培养技能、创造型劳动力,使劳动力从低端劳务市场进入高端市场。三是根据重庆劳动力资源与农业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选择劳务经济与特色农业、畜牧业结合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特色资源经济构建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机制,大力支持农民结合农业资源禀赋自主创业,解决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农民收入持久增长问题。
作者:蒲艳萍杨帆单位: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第二篇:城市经济发展困境与策略探讨
一、中小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1.户籍制度不合理,社保覆盖面低。
户籍制度不合理,社保覆盖面低,是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户籍制度是中国特有的制度安排,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在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中,户籍制度可以起到限制人口流动的作用。从现有的户籍制度上来看,农村居民到中小城市落户的制度障碍仍然存在。与此同时,中小城市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还有待扩大,在资金来源和收缴率方面的管理还不够规范,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
2.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滞后。
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滞后,是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加工工业与基础产业的比例失调、中小城市间重复建设与产业结构趋同化、新兴产业总理水平不高等,都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表现。具体说来,加工工业布点多而乱,基础设施和原材料工业供应紧张,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盲目投资建设造成的资金和资源浪费,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缓慢等,都不适应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中小城市第三产业和第一二产业相比的比重明显偏低,如商业、餐饮、运输等不能为工农业服务,也不同程度低制约着中小城市经济的发展。
3.城市规划不合理,公共设施落后。
城市规划不合理,公共设施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小城市经济发展面临困境。在中小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欠账多、公共设施落后,城市功能差等现象较为普遍。目前,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相对较小,有些中小城市在进行规划的时候没有从城市发展的全局考虑,城市面貌雷同、历史风貌破坏、过度开垦的事情时有发生。还有些中小城市擅自设立开发区、招商城,破坏了整体布局和环境,致使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人们生活质量低下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研究促进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策略势在必行。
二、促进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策略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进程,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了解中小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促进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深化户籍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深化户籍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中小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深化户籍改革,但我们也应意识到户籍改革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市人口、农村人口的管理制度。对中小城市经济发展而言,应放松中小城市对户口迁入的限制,简化户口迁移流程,允许一定条件的农民进城成为城市居民,取消城市针对农民和外地人口制定的限制性就业政策,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条件。不仅如此,规范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应同步进行。中小城市应加快建立规范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保障覆盖面,将外来打工者逐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保证资金来源,提高收缴率,通过社会化的科学管理体制保障中小城市经济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面对中小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调整产业结构,以地方资源为基础产业,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竞争力,创新中小城市发展方式,以独特的区域文化合理定位城市发展目标,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有助于推动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具体说来,在调整产业结构和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要以社会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如中小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大城市提供服务配套产业,承接大城市向下游转移的产业等,促进现代产业结构的调整。而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根据中小城市不同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发展旅游业。
3.合理规划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合理规划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也至关重要。对中小城市而言,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应从大局着眼,注重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从整体上把握城市规划方针,合理规划城市,避免重复建设,减少环境污染,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不因中小城市建设破坏生态资源,力求在壮大规模和夯实基础上,用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市格局,构建适宜居住和生产的环境,进而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集中到中小城市,使各类资源配置得到最优化。基础建设投融资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应多渠道进行,包括财政性资金、银行信贷资金、企业资本和私人资本、国外资本等,鼓励国内外企业、个人以多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发挥不同资本的不同作用,使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结语
总之,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为促进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深化户籍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合理规划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面对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中问题的策略,选择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优化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中小城市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郭学尚单位:山东省聊城市地方税务局直属征收局
第三篇:农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研究
一、赫哲族生产投入的制约因素
(一)生产地点上的冲突
赫哲族常说这样一句话“松嘎日玛玛尼傲”,即沿江居住的人。赫哲族祖祖辈辈生活在江边,而江边的土质和地势并不适合种植农作物。因此在地点的选择上,渔业和农业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赫哲族往往一年到头就指望着能够有效地抓住渔汛期,尽可能地在这个黄金期捕捞到最大数量的鱼。因此赫哲族选住址的原则即尽可能地靠近江边,正所谓“大马哈鱼不拆帮,赫哲人离不开江”,这就无法兼顾农业需求的平坦肥沃的选址。土地是农业的基础,选择良好的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前提。江畔之地由于经常发生水涝灾害,致使农业发展成为“无根之花”。因此赫哲族主营传统的渔猎业,居住在江畔,与农业生产用地产生冲突。
(二)生产时间上的冲突
早年的赫哲族是以渔猎为生,且偏重于渔业。渔业生产时间持续很长,甚至有经验的赫哲族渔手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捕鱼作业。由于渔业生产对象为各种鱼类,因此要针对鱼类的生长周期、活动特点、洄游路线、周边环境等因素来确定捕捞的最佳时间。勤劳的赫哲族根据多年丰富的捕鱼经验,总结出大规模地捕鱼期是一年中的春、秋、冬季。首先是春季的渔汛期。此时是捕鱼的大好时节,在浮冰下有大量的鱼群顺流而游。“冰排一淌,春鱼满舱”,赫哲族渔民掌握了这个习性,当春寒料峭之际,就开始拿着渔网,驾着桦皮船,在浮冰之间隙中紧张地穿梭作业,但是此时也是农忙的时间,春季是农业生产的开端,其中要求备种、耕地、播种等生产环节,这一系列生产过程需要足够的时间来保证。春季渔汛期使赫哲族繁忙在江面上,一网下来,收获颇丰,劳动成果立即显现,因此谁也不愿意去坚守农业种植,谁也无法保证辛苦劳作后漫长等待的成果是否值得投入。夏季是捕鱼的淡季,一是因为炎热的天气对于渔具不利,渔网沾水草极易腐烂,二是这时候往往也是大多数鱼类的产卵甩籽期,为了保护鱼类资源,赫哲族停止大范围捕鱼。但在此休渔期,赫哲族不是用来做农业生产,而是趁着天气晴朗抓紧晒晾、修补渔具或者去山林里打点野味。而此时的农业生产需要田间管理,水利灌溉,锄草除虫,肥料的追加,这一系列田间事务都需要精心劳作。秋季是农户最为繁忙的季节,同时也是赫哲族最为繁忙的季节。被称为秋季渔汛期是从白露开始近两个月的时间,捕鱼对象主要是大型鱼,如大马哈鱼、鳇鱼、鲟鱼等。冬季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说是虽不是很繁忙,但是也要求为来年的农作早早地做准备,如需要积肥、选种、交流农业生产经验;而对于赫哲族来说,这一时期也是捕鱼狩猎的好季节。秋冬季节不但江里的鱼儿渐肥,山林里的野兽也渐壮,正是打猎捕貂的大好季节。因此赫哲族一年到头没有空余的时间用来进行农业生产,无轻松闲暇之时,更别说用其来进行农业生产知识的普及。农业种植从耕种、灌溉、施肥、收获等一系列生产程序需要耗费几乎一年时光,这需要忍受几乎三个季节无颗粒可食的饥饿,需要足够的耐心和体力来等待种植物的成熟和收获,这种农作物自然生长的规律所造成的时间成本是必需要面临的。因此基于渔猎业和农业生产时间上的冲突,赫哲族无法兼顾,无法分身。
(三)生产力上的冲突
赫哲族社会生产力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主要生产力和非主要生产力。正如其他民族一样,主要劳动力多由成年男子来构成。而这些成年男子从小耳闻目睹,对渔猎生产了如指掌,个个都是捕鱼和狩猎的高手,祖祖辈辈渔猎业都是他们的主业,也是他们的生存之本。渔猎业背负着全家老小一年的衣食住行问题,因此赫哲族主要劳动力几乎都集中在渔猎业上。对于非主要劳动力,包括年迈体弱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及丧失部分劳动力的人,有的具备从事小规模农业种植业的条件,但赫哲族非主要劳动力主营生产则是采集业。采集业能够稳定地保证食物的来源,是渔猎生产有效而必要的补充。在业余时间赫哲族的家庭妇女则忙碌于制作鱼皮加工业。鱼皮加工过程非常繁琐,仅鱼皮的熟制这一程序就相当耗时。由此可见,赫哲族主要劳动力投入到渔猎生产之中,非主要劳动力几乎全部都投入到采集业和鱼皮加工业之中,纯粹的农用劳动力在早年的赫哲族社会几乎不存在,生产力上的冲突使赫哲族农业发展更显滞后。
(四)生产资金上的缺乏
农用工具的创造和改进是农业生产习俗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外界社会的农业已经发展到使用畜力辅助生产阶段之际,赫哲族的农业却还处于使用原始的复合工具阶段,即双手简单加工木骨结合或木石结合阶段。铁器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铁铧、铁锄、铁犁大大提高了田间生产效率,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但是在赫哲族社会里铁器的发展十分缓慢。早年流入赫哲族市场的铁锅价值金贵到数量上装满一口铁锅的上等貂皮才能换回该铁锅。而辛苦一年到头的赫哲族猎取的貂皮往往由于三姓收官的种种责难,即使貂皮数量足够、成色上乘也依然始终换不回铁锅,因此赫哲族常年对“锅”兴叹,更何况铁质的农具。由于赫哲族社会的木制品加工业没有形成专门的制造业,而对原料和技术要求更高的制铁业更是没有形成,在赫哲族社会始终没有形成专门的铁器加工业。因此,赫哲族平时使用的铁器范围十分有限,主要用于生产用具的尖头部分,如制作鱼叉的叉子尖头、狩猎激达的枪头,这充分利用了铁制品硬质不易腐烂的特性,但是却没有应用于农具生产上。“农业与畜牧的结合,才有了使用蓄力从事农耕的习俗。牛、马、驴、骡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便成为农业用动力,从人力转入蓄力是农业发展的巨大改革。”赫哲族无钱购买牲畜用作蓄力辅助劳作,也无钱购买铁犁等铁农具,工具的自制技术处于较原始状态。农业上肥料的追加是确保其丰收的一个重要因素,赫哲族由于无资金去购买,也无人知晓用粪肥,以至于良田几年后就变为贫瘠地。早年的赫哲族社会资金相当短缺,社会成员几乎都为贫苦的渔猎民。他们辛苦劳作奔波就是为了积累口粮,填饱全家老小的肚子。当赫哲族偶尔手里有闲钱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购买新的渔具和射杀力强的猎枪,而不是用来购买种籽、农具等。农业资本的短缺势必造成歉收,歉收势必造成生活上的更加贫困,也更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新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这样的恶性循环也就造成其农业生产无法持续下去。由此可见,生产所必需的籽种和耒耜、铁锄、犁牛等生产资本,在赫哲族社会里既不自产自制也几乎无力购买,这自然成为横在赫哲族和农业生产之间一个沉重的门槛。
(五)生产技术上的短缺
赫哲族所在的黑龙江地区种植技术向来是东北三省最为落后的。这里绝大多数未开垦的荒地始终处于无人踏足之地,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一些所谓“已开垦”的荒地,实际上是属于“稍做整顿”的土地,收获自然欠丰,究其原因:一是择种上。收获丰歉,籽种是关键。而赫哲族不知道优选良种,仅知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此对农业第一步选择的籽种阶段就只能依靠外界的帮助。当赫哲族好容易攒够了钱购买籽种时,有些奸商出于某种利益利用赫哲族对良种选取的无知,经常发生卖给稀里糊涂的赫哲族劣种或者根本不是其所需求的籽种,有的奸商甚至黑心到卖给赫哲族炒熟过的籽种,使赫哲族产生动摇开垦、收获无望,以及自动放弃农业的念头,转而继续从事渔猎、为其提供暴利的貂皮以及鱼产品。二是在水利灌溉上。赫哲族无人掌握挖沟洫、设堤坝的技术,对于水旱丰歉,一切听从天命。在挑选种植的地点上,随意性很强,仅凭“经验感觉”,往往看该地区杂草的丰茂来选定种植地,不知避开不宜开垦的诸多条件限制。三是粗放的农业经营所致。赫哲族早年所谓的农业,就是把籽种撒播到随意选定的土地上,不知晓耕耘与农间的精耕细作。另外“天时”是农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生态条件,是农业生产时间节律的根据。农业生产技术要求根据相应具体的时令来安排生产环节的进程;而对于早年无文字、以草绳记事、不知年令,仅凭吃几次大马哈鱼来确定年历的赫哲族来说是枉谈的。在“天———地———人”三维结构的农业生产中,“天时”与“地利”是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而人的努力和对农作物的照顾是决定性因素。其中“人”肯定了其在自然万物中的主体地位,包括“人知”和“人力”。“人知”从认识方面肯定了人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人力”从实践方面肯定了人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但是,人的实践和认识也是统一的,因此必须将“力”和“知”统一起来,以“知”逾“力”,以“力”济“知”,这样才能真正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在早年的赫哲族社会“人知”与“人力”没有统一起来,主体作用的发挥自然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二、赫哲族缺少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一)十分丰厚的自然资源
赫哲族世居地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不需要向土地刨食。正所谓“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传统的渔猎业生产经济模式,足以向赫哲族提供低消费水平的独立生存条件,在他们眼里鱼兽肉就是汉族眼里的“粮食”。赫哲族经过祖祖辈辈的探索开发,对鱼的加工饮食已经趋于成熟,可以代替五谷的食用。因此,对于五谷杂粮,赫哲族很晚才认识,据史料记载直到清朝赫哲族社会才出现粮食且流传范围很窄,每户拥有的米粮少得可怜。直到解放前,即使是相对富裕的赫哲族家庭,“一户六七口人,一年内仅能卖小米约200公斤,平均每人不到30公斤,贫困人家买米更少,每年一户仅买米约15余公斤”。虽然缺少米粮,但传统的渔猎业生产经济模式,足以向赫哲族提供低消费水平的独立生存条件。赫哲族从事渔猎业,鱼肉和兽肉能够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而从事采集野生植物的茎叶根块和果实,能够补充淀粉和维生素的短缺。因此,赫哲族依赖传统的渔猎经济,能够使该民族在很少与外界发生经济联系的情况下独立生存,因而形成了封闭式的、内向的自然经济。在早年缺乏与外界发生广泛经济联系的内在动力的情况下,“赫哲族主要靠自然界的恩赐而活着,基本上没有改造和控制自然的能力”。相反,在资源贫瘠,环境恶劣的地区,人类社会要想生存发展,要么民族迁徙,要么就付出加倍的努力和艰辛的劳作,去着手改造自然界,向土地寻求温饱。
(二)民族传统心理
从民族心理来说,赫哲族具有较强的民族意识和坚强的生命力。在历史上赫哲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由于所处祖国的东北边疆,社会生产力落后,连年战争、自然灾害和外来侵略者纷扰,即使在伪满洲国时期赫哲族也是遭受到日伪灭绝性的殖民统治;但是这个民族依然挺过来了,在历史的舞台上从未缺席。综合原因,其中就是该民族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民族意识,能够忍受饥饿和寒冷,在物质匮乏的条件下寻找符合自己民族特点的方式来顽强生存着。在赫哲族外部社会,农业生产已经十分普及,粮食在普通东北人家饭桌上并不稀罕。尤其是“满洲移民”过来的朝鲜开拓民把水稻生产技术带到东北三江地区,他们不断改良生产,最终使得本地区水稻产量和口感渐佳。谷米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东北普通农户饭桌上,而赫哲族的日常饮食中,却未能把米饭大放异彩。实际上赫哲族也同样喜欢吃米饭,但是由于该民族农业生产发展的滞后,因此粮食并不普遍。在这种情况下,赫哲族在逆境中自强独立的民族心理开始起作用,他们能够利用自己所长克服生活上的一切困难。既然缺粮,那么就少食米,就像缺布,那么就少穿布衣一样,赫哲族用唾手可得的鱼皮制作鱼皮衣来穿;粮食缺少,则用别的食材来代替,这对于以鱼为生的赫哲族来说,首选的依然是鱼。聪明的赫哲族妇女,把米一般用做稀粥。一户赫哲族5、6口人,一锅水,加上少许米粒,即可做成米粥来喝,解米粒之短缺。另外,可以在米粥里加上一些鱼松、兽肉干,调制成美味的肉粥,十分可口。当然这米粒放多放少,要看是否年节和值得庆祝的日子,因为在赫哲族社会里,米粒远比鱼、兽肉金贵,只有在逢年过节,如传统的鹿神节和请萨满来跳神之际才能吃上比较浓稠的米粥。民族心理学告诉我们,越是弱小民族其民族传统心理越是强大,对于赫哲族来说,尽管与其他民族交往日益加深,受其影响也不能说小,但是赫哲族尽可能地保持着本民族的独特性。对于他们来说,渔猎生产就是该民族的传统文化,丢掉渔猎生产就等于丧失了该民族的“根本”。强烈的民族意识造成他们对农业生产的普遍轻视,甚至是“鄙夷”。赫哲族婚俗选择夫婿方面,从未出现以哪个青年种植庄稼收成好的为标准,而总是以哪个青年是捕鱼能手为榜样。早年在赫哲族眼里,从事农业生产是“不务正业”,只有拿起渔具和猎枪才是老祖宗留给自己本民族的传统事业。正因为赫哲族社会农业没有普及,粮食无产量,因此粮食在赫哲族社会是非常珍稀的。正因为米粮如此稀罕,因此在汉族社会十分普遍的粮食,却被用作祭祀之贡品或者答谢之佳品。而赫哲族民族心理上朴实无华,与世无争,偏重于无欲无求,因此坦然接受粮食作为珍贵物品的事实,宁愿不合理地(在他们眼里却是合理的)去交换,也不愿意去种植去收获,缺少农业生产的主观能动性,其社会本身无种植粮食的动力,因此这就大大限制了赫哲族农业的发展。对于从事农业生产来说,从籽种的精挑细选到农业节气的明确标注这一系列过程,需要相当多的农业基本知识来普及,这就要求赫哲族从汉人、满人那里虚心请教,多学习多交流,这对于生性腼腆,操着以渔猎生产为中心内容的民族语言的赫哲族来说,主动接近汉人或满人并讨教生产技术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这自然加大了赫哲族社会交往的心理成本。由此可见,赫哲族农业种植尚无主观能动性,民族心理成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
(三)“替代”和“交换”冲击着“生产”需求
早年赫哲族的采集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农作物的需求。对于不事农业的赫哲族来说,采集业更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由于渔猎业的生产特性,往往在一定时期出现渔猎业的“小年”,即鱼或兽类资源的歉收。在这种情况下,采集业就显得十分重要,成为养家糊口的生存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赫哲族生存忧患意识也逐渐增强,赫哲族妇女儿童不但在春、夏、秋季采集新鲜的野生植物的茎叶根块,而且为了预防冬季食物的短缺,把采集来一时吃不完的劳动成果装入坛子放入阴凉处贮存起来,以备冬季打不到猎物无法充饥时可以用此来果腹。被赫哲族称为“额恩比”的柳蒿芽就是在赫哲族缺粮少饭的时候作为主食的一种植物,同时“额恩比”也可以作为炖鱼、炖肉的佐料,因此“额恩比”在赫哲族社会广泛采集并大量食用。在早年赫哲族社会,即使在鱼、兽肉短缺的情况下,农业种植也未得到青睐而倾向于采集业,这种古老的攫取型生产方式适合于赫哲族周边丰厚的物质资源和低等的生产力,“据资料统计,赫哲族能够采集的植物有五大类几十种”。以鱼兽肉为主食的赫哲族缺少蔬菜所蕴含的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在这种情况下,赫哲族把采集业发展得十分充分,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代替农业蔬菜的种植。另外,赫哲族充分发挥狩猎业上的产品交换,是一种有效获得粮食的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赫哲族从事农业种植的能动性。赫哲族的狩猎是其同外界交往的渠道,获得的猎获物是赫哲族与其他民族相互交换的重要商品。在宁古塔、三姓等地区,赫哲族把是自己辛苦狩猎所得的皮张换回粮食、布匹、铁器、针线等生活必需品。因此狩猎业在赫哲族社会经济产业中是除了渔业经济外的最重要的经济部门,甚至在历史上曾经一度超过渔业经济而成为首要经济部门。因此早年的赫哲族社会,用采集来的山野菜来代替农作物的价值需求,用狩猎成果来交换农作物的实体。他们充分发挥“替代”和“交换”农作物的获得渠道,减少主体“生产”农作物的可能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种植农作物的主观积极性。
三、赫哲族地理气候的制约因素
赫哲族所世居地,“土性寒浆,春晚霜早,不产五谷,春夏取河鱼为食,秋冬捕野兽为食。鱼干鹿肉,家家堆积为粮焉。”东北土质虽然肥沃,但黑土并不适宜种植所有的南方农作物品种。赫哲族所在的三江地区,大部分处于亚寒带,历史上所处地区更为偏北。冬季严寒而漫长,收成仅为一年一季。一年一季不但加重时间成本,且不利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另外长期的冰雪覆盖,造成土地地质偏寒,这对农业种植生产都是不利的。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山区小块的平地、肥沃的坡地,具备充沛的雨水,足够的阳光,温暖的气候,为当地人群提供了从事农业的理想天地。在南方农业进入犁耕阶段以后,牲畜则成为了山区农业必不可少的动力和肥源,这大大增强了南方农业生产的效率,而与之大约同一时期的东北最为富饶的宁古塔农业的耕作方式仍然使用的是较为原始的“火田法”。
四、赫哲族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影响
(一)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清政府一方面为了拉拢赫哲族民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统治赫哲族,曾向赫哲族发放土地,发放种籽和犁牛等生产物资,鼓励赫哲族从事农业种植,使其固定在土地上,便于统治和管理,结束其逐水草而生的历史。这一劝农措施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开启了赫哲族农业发展的步伐。但是在这些制约因素的作用下,发展最终是大多数的赫哲族仍然还是抛弃农业生产,继续投入传统的渔猎业;即使部分从事农业的赫哲族,其农业经济发展也很不平衡。居住在地理位置较好、离统治中心较近的赫哲族农业起步早,发展相对较顺利一些。如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约在光绪初年就开始农业种植的历史,生活在广大的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却在清朝末期之际才开始农业生产;而生活在地理位置更为遥远,社会生产力更为落后的乌苏里江沿岸地区的赫哲族则更晚知晓农事,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对也更落后一些。另外,在较为先进的赫哲族地区已经实行大田作物生产的时候,大多数处于落后地区的赫哲族所谓的农业种植,则主要是在其自己宅子前后种植一些蔬菜来度日,即小规模的家庭园艺生产更为普遍,早年赫哲族社会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十分显现。
(二)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由于早年赫哲族社会存在着诸多对农业生产发展受限的因素,因此赫哲族农业从一开始生产就不断地出现不稳定性。偶尔遇到风调雨顺,收成则自然要好些,赫哲族投入到农业的注意力就相应地多一些,但是如果遭到不良的气候条件或疏于农田管理,歉收自然也摆在赫哲族面前,在这种情况下部分赫哲族失去继续从事农业的信心,则转产于渔猎。因此农业发展制约作用因素的存在,造成赫哲族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较大,丰年很少,这就进一步动摇了赫哲族继续从事农业的信心。大多数赫哲族只把农业经济作为渔猎生产的一个补充,以渔猎为主,以农为辅。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地理位置、人力资源、生产时间、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生产工具及技能,民族心理等因素与赫哲族传统渔猎业生产和生活都有一定程度上冲突;同时农业生产本身具有的特点以及气候、土质等客观条件也在限制着该民族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以致早年的赫哲族农业在内、外制约因素的作用下仍处于发展滞后的状态。
作者:杨光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商业经济研究院
第四篇:财务监控经济发展动因分析
1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障碍分析
1.1中小企业缺乏循环经济发展意识
长久以来,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廉价交易自然资源和无偿使用环境资源,大大削减了本应由企业负担的大量成本,这种注重短期效益,注重当前经济增长多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直接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环境的恶化造成的自然灾害,也同样影响到各中小企业的发展,究其根本就是我国大多中小企业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意义没有根本理解,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强。
1.2中小企业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无法满足循环经济发展需求
循环经济的绿色发展模式要求企业在运营生产过程中拥有一套健全的技术支撑体系,以减少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排放,改善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但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基础来看,大多数企业存在研发能力有限,研发人才缺乏,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不足,企业的生态技术能力无法达到循环经济的发展需求,我国企业科研机制的缺失,薄弱的自主研发能力严重阻碍了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施行,这样一方面导致我们的产品价格虚高在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生产成本加大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转导致社会经济的恶性循环。
1.3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缺乏规模优势,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
由于循环经济发展节能环保资源再利用的特点,要求企业必须具有强大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支撑体系,而先进的技术支持是建立在庞大的资金供给基础上才能完成的,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成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外援支持保障,作为中小企业重要融资来源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基层银行目前仍多以“短期逐利”为经营目标,不愿融资给经济实力弱的中小企业,而循环经济发展项目周期相对较长“,商业银行无法短期内得到利润回报并难以测控项目资金风险,导致在循环经济领域内的项目发展,银行投资难、中小企业融资开发难的局面,同时由于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循环经济发展银行,也没有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创新金融产品,导致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不足,渠道不畅”。
2解决中小企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经济发展障碍,本文将从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的财务管理目标、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四大模块具体研究分析解决中小企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的对策建议,旨在通过调整企业自身管理控制流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环境,促进企业生产的节能环保和资源优化。
2.1财务管理目标制定流程: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植入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当中
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环保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作为市场主题之一的消费者也对产品品质提出环保要求,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也慢慢开始转变原有的经济生产模式,以适应市场和社会变化的需求,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会对企业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尤其是国际市场要求的标准更高,企业要想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从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做起,企业在制定发展方向、财务预算、投资规模及方式选择、生产运营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将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原则。
2.2财务管理筹资流程:循环经济发展多元化筹资渠道分析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循环经济的规模发展需要较高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资金投入力度,所以企业的筹资渠道与方式成为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和基础,而企业的筹资渠道主要依靠的是更为健全的金融体系的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撑体系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物质保障和坚实基础。而完善的金融支撑体系的第一步就要从改革商业银行的现有运行体系对发展循环经济相关企业的支持入手,在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项目测评的前提下,鼓励并降低环保项目、高新节能减排项目或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的贷款门槛,给予利率优惠,延长还款期限或增加贷款额度等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尤其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中小企业更应降低贷款标准,简化放款程序,增加放款的资金规模,给予积极地信贷支持及多元化的贷款政策措施。
2.3财务管理投资流程:调整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投资重点
在企业对内投资上,企业应着力解决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保障问题,加大企业生产过程中节能、环保、可替代能源科技研发技术的投入力度。企业要发展循环经济必定具有相当的技术水平才能保证清洁生产,废物回收利用和排污治理,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投资分析时,要遵循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需要,增加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研发成本的投资,增加相应固定成本的投入,企业研发能力越强,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模式产生的生产成本就越小,因此在企业对内投资上,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必定调整其投资的重点和方向,需要在满足原有财务目标的前提下制定并添加新的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将企业对内投资的重点放在企业自身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和清洁化生产以及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上,更新改造机器设备和场地设施,加大对企业资源消耗、产品的利用率、生产废料和污染源的治理等企业生产循环领域的技术研发领域的投资和重视。在企业对外投资上,针对相关产业链投资项目评估要进行应用性分析,评估项目造成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及破坏程度,并给被投资方树立正确的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概念,把此项标准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和合作参考因素。“在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时,必须研究以下环境相关因素:此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状况,有无与国家环境立法相违背的风险;项目能不能因进行了绿色投资而得到国家贷款利率、税收等方面优惠而节约成本;项目几年后结束出现环境影响的或有成本等。在研究项目投资风险、确定投资贴现率时要考虑与环境相关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投资的可行性”。
2.4企业财务管理利润分配流程:鼓励绿色公积金的提取和绿色股利分配
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安排利润分配的流程和环节,根据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规模需求量,在企业支付股利前,先提取出用于企业清洁化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研发的公益金,根据不同企业实际操作状况制定提取比例,提取的公益金规定使用用途,专款专用。“绿色股利的支付流程和一般股基本一致。不同之处是:若企业没有盈利并且用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后,所余盈余公积金不足以用来支付股利,同时,绿色公益金的余额由一定的数量,可利用绿色公益金支付一定数量的绿色股股利,但不能用作支付普通股股利,用来维护企业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形象”。
作者:李宁史秀云邵明晖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