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科技进步对汉中市经济贡献范文

科技进步对汉中市经济贡献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科技进步对汉中市经济贡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科技进步对汉中市经济贡献

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认同。事实上,发达国家的生产增长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有60%~80%是靠科技进步而取得的。一些产品如增加其科学技术的含量,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产值和效益。其实这样的事实早被经济学家们注意到,1776年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就提到了经济增长与劳动分工、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之间有内在联系。1928年,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与数学家柯布合作,提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生产函数,简称C-D生产函数),为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了一个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计算科技进步对于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新方法[1]。索洛提出的模型,定量地揭示了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世界经济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索洛也因此获得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我国,1992年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联合下达“关于开展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作用测算工作的通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科技进步作用的定量分析。本文以汉中市为例,利用索洛模型,以1978—2008年汉中市相关的统计数据,测算研究科技进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科技进步与科技进步贡献

在工业化国家,一般没有“科技进步”的词条,与我们这一概念对应的是“技术进步”。所谓技术进步,通常包括技术发明、技术开发、技术推广和技术应用,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广义技术进步,是指一种存在于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中有目的的发展过程,它不仅包括了狭义技术进步所指的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化,还包括了管理技术、服务技术以及智力投资的变化。[2]科技进步贡献率是人们用来测算科技进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的一项指标[3]。它是衡量区域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项综合性指标。科技进步的测定模型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以来,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有关的理论,技术进步及其测定的方法也非常之多,在迄今为止的20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对技术进步及其测定作过较深入的研究,索洛余值法便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目前进行科技进步定量分析最为常见和方便的方法。

2用索洛余值法测算汉中市科技进步贡献率

2.1索洛余值法模型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在研究美国的经济发展时发现,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不是资本积累,而是技术进步。1957年,罗伯特?索洛发表了《技术变化与总量生产函数》一文,他指出:“经济增长中扣除劳动力、资本投入数量增长因素之后,所有产生作用的其它因素的总和,都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索洛进一步给出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公式[4]:a=y-αk-βL,(1)式中,a为科技进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y为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k为资金的年平均增长速度,L为劳动力的年平均增长速度,α为资金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金增加1%时,产出增加α%),β为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增加1%时,产出增加β%)。在规模报酬不变时,式(1)为α+β=1。(2)如Ea为科技进步对GDP增长速度的贡献,即在GDP增长速度中科技进步因素所占比重,则Ea=ay×100%,(3)同时,亦可分别计算资金和劳动投入的增加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资金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Ek为Ek=αky×100%,(4)劳动对GDP增长速度的贡献EL为EL=βLy×100%。(5)产出(y)为GDP,资金k为全社会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之和(以“资本形成总额”代替),劳动者(L)为全社会劳动者年末人数(以“全社会就业人员”代替)。

2.2科技进步对汉中市社会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2.2.1索洛模型中各因素指标的确定本研究的数据资料来源于汉中市统计局编《新汉中六十年》(2009年9月)。其中,总产出指标选取汉中市生产总值为指标(GDP);资本投入直接取年鉴中的固定资产完成额;劳动力选取就业人员总数为指标。经整理,1978—2008年汉中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指标数据结果见表1。产出、资金和劳动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均按水平法计算,以产出为例,计算公式为y=(tyty槡0-1)×100%,(6)其中:yt为计算期t年的产出,y0为基期的产出。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的确定,在当前大约有上百种方法。但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采用历史数据进行回归求取,二是根据经验直接给定。这两类方法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前者的基本假定是在一段时期内是一个常量,显然有悖经济动态发展的现实特点,而后者既有与前者同样的不足,更忽略地区经济科技发展差异性的现实特点,过于主观和笼统。这里我们采用回归分析法确定资本产出和劳动产出的弹性系数。

2.2.2索洛余值法对汉中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结果及分析对生产函数[5]y=AkαLβ,两边取对数,得出lny=lnA+αlnk+βlnL。根据表1中1978—2008年汉中市的统计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计算,计算结果为:综合技术水平A=2.916,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α=0.367,劳动产出弹性系数β=0.633。用公式(6)分段计算y,k,L,然后将α=0.367,β=0.633分别代入公式(1),(3),(4),(5)可得汉中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结果,见表2。在表2中,我们把汉中市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1988年,这一时期汉中市的资本、劳动、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是68.83%,12.52%,18.84%。可以见得,固定资产投资速度的大幅增加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二阶段(1989—1999年),汉中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速度由22.78%下降到21.22%,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25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略有上升,较第一阶段上涨5个百分点。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下降到7.54%。这一时期,资金投入、科技进步以及劳动力对汉中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其相应的作用,而资金与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较为明显。第三阶段(2000—2008年),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下降为3.69%,资本投入对经济的贡献率较第二阶段上升10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上升了近15个百分点。换句话说,这一时期,汉中市经济增长有39.11%是科技进步带来的,53.35%是投资贡献的,劳动的因素已降到较低。从表2我们也看出,在1978—2008的30年中,汉中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投入,其次是科技进步。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61.15%,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为31.01%。在三个阶段里,资本投入的贡献呈下降起伏的趋势,而科技进步贡献率却稳中上升。也就是说科技进步在汉中市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愈来愈显著。科技进步贡献率已是评价当今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经济学家们认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不同的[6]。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15%~25%。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44%。进入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阶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于50%。工业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资金投入的增长速度和劳动者人数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因此,降低资本、劳动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者素质以及优化资源配置来增加产出,也就是依靠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发展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才能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大发展。

3汉中市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汉中市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

科技进步贡献率反映了产出增长中由科技进步形成的增长比例,因此,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小的研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本文对汉中市科技进步贡献率各项指标的测算,汉中市与全省,乃至全国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比较不高。汉中科技进步贡献率在30年间为31.01%,略低于郭莉、吴翊[7]测算的陕西省的科技进步贡献31.63%。尽管汉中市的科技进步率在三十年间不断上升,但在我国发达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50%。陕西省以及汉中市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均低于50%,应该看到,该地区经济目前尚处于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第二,科技投入不足,难以形成创新的绩效。科技投入机制是科技体制的重要部分,科学合理的科技投入机制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近些年来,虽然汉中市科研经费在逐年增长,但相对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2010年汉中市R&D(researchanddevelopment,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只占到全市总产值的1.09%,远低于全国1.8%的平均水平;而这项经费,发达地区已投入在2.1%以上。第三,基础条件薄弱,缺乏高层次的科技人才。由于地域因素的影响,汉中市人才流失问题严重,高层次的人才更是难以引进。汉中市专利申请量2009年310件,三年累计也只有759件,授权620件(见《2009年汉中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才的因素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汉中市高层次人才占全市人才总量的比例低于全省的平均值,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都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

3.2提高汉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建议

在新的形势下,国家提出了构建陕川渝“西三角”经济区的构想,汉中处于“西三角”的腹地,也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辐射带。面对这样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汉中市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加速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提高汉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首先,健全科技创新体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政策引导,利益激励,人才保障等措施,为科技创新搭建好的平台。在管理上,应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对汉中市经济前景有重大影响的科研课题与关键技术,一方面利用本地的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的力量进行研究解决,同时也可与国内外其它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科研力量合作,联合攻关。建立健全以实际转化为主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结合汉中市县区产业特点,探索行之有效的成果转化模式。对技术成熟和对区域经济有牵动作用的优秀项目,可进行示范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其次,调整产业结构,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汉中市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医药化工、新型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有相当的技术优势,要发挥这些主导产业的优势,就需要把他们做大做强。对于该市的一批传统企业,要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其进行改造,使它们尽快向高新技术企业转换。最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用人机制。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靠不断地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人才。只有及时地发现人才,鼓励人才,培养人才,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才有不竭的动力。要注重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解决高层科技人才匮乏的问题。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培养对汉中市经济用得上,留得住,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另外,要优化人才环境,制定优惠的政策,畅通人才引进的通道,为人才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完善人才经费机制,设立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的引进和项目使用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