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地市电大适应市场经济举措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电大主动适应市场经济,首先必须从自身作起,改革目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机制。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管理机制上,要作到政府与电大职能分开,明确电大的权利和义务,使电大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要在招生、专业调整、机构设置、干部任免、职工聘任、职称评定、经费使用、工资分配等方面实现电大办学的自主权。还要善于行使自己的权利,承担应负的责任,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
我校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运行机制中,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制定了《浑江电大教育改革方案》。这个方案基本符合《中国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能够较好地解决改革运行机制所遇到的问题。方案首先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就是要把浑江电大办成面向山区、面向经济、面向基层、小型多功能的办学实体。以举办大专、中专学历教育为主,同时为大专、中专自学考试及职业技术教育、岗位培训、专业培训、继续教育提供服务。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强化招生工作,发挥成人教育产业化功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第二,改变根据职能特征设置机构的作法,实行分线设部门,从招生抓起,到组班、学生管理、组织教学活动、考试、毕业生安置,全部负责到底。目前,我校业务工作分五条线,即大专学历教育、中专学历教育、自考助学、继续教育和社会教育;设三个部门,即大专部、中专部、培训部。其中培训部管理后三项业务。第三,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实行中层干部由校长聘任,教职工实行双向选择,由中层干部聘任,落聘人员校内待岗。聘任过程中,实行人事自主权。第四,教育经费包干使用。预算内经费定死基数,逐年增长。预算外经费由学校自主支配使用。第五,强化校内分配的激励机制。实行部门经费包干、确定收支指标和奖金基数,超收按比例分给部门。各部门工作任务进行定量管理,完不成扣发基础奖金。同时要求各部门本着这一原则,加强对本部门职工的管理。
二、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为地方培养人才,创造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电大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起步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这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中级合格人才,创造出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电大的培养目标应该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电大是地方学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首先必须盯准地方人才市场这个目标。浑江市属于新开发的工矿城市,急需工程技术人才。为此,浑江电大就把开设工程技术类专业作为办学重点,多次招收理工班。由于目标明确,培养的人才在市场上就有竞争力。89届毕业的128名电气、机械、化工、土建专业知青毕业生,纯属自谋职业。经过学校推荐,市轴承厂考试,一次就接收62名,占报名人数的95%以上。由于制订招生计划时就考虑到泽江市需要塑料生产、机械加工专业人才,并与市轴承厂和几个塑料厂签定了用人协议,92届73名塑料、机械专业学生毕业时几个工厂争相要人,出现了学生选单位的局面。结果该届所有毕业生都留在市内效益最好的企业,学生、家长、工厂、学校都满意,使普通高校的大专毕业生深感羡慕。电大在人才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主动,也为它今后招生和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口向。
电大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必须要有强烈的效益观念。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我校十几年共为当地培养了大专毕业生2231名,占全市大专以上毕业生总数的10%以上,大批毕业生走上了领导岗位和技术岗位,取得了显著成果,作出了贡献,给地方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从而使电大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为电大不断发展创造了起码的条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改革对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机制……,在国家和地方预算下达的教育经费之外,学校可依法筹集资金”。因此,电大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必须重视经济效益。也可以说,电大要想发展,必须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在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高水平人才。经济支柱除政府投入外,自身的经济创收是必不可少的。增加收入的办法不外乎提高学费、多招学生。提高学费既要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又要考虑与其他高校的竞争。因此,不能提得过高。而多招学生是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把招生作为电大发展的突破口,投入主要力量,强化激励机制,在承受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想办法多招生。另外,还要发展校办产业,开拓创收门路,借助给教育的优惠政策,增加收入。
三、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实行联合办学增强竞争能力
电大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必经之路是实行联合办学。电大虽然拥有现代化教学手段,办学具有灵活的特点,但任何一所地市电大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人力资源均比不了普通高校。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办法是利用外援、借助外力发展自己,走联合办学的路子。通过与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工厂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实行联合办学,增强电大的竞争能力。
电大通过与工厂企业联合办学,培养的人才由工厂企业接收安置,这就等于电大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占了主动。学校和工厂联合办学,就等于学生有了就业的着落,尤其和效益好的工厂企业联合办学,就等于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这样考生就愿意报考电大,电大生源也就旺盛了。浑江电大92年招收的大专机械专业自考助学班,招生对象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全日制学习。招生时,由于与浑江铝业总厂、轴承厂签订了用人协议,尽管招生广告上写明单科结业、不包分配、自谋职业、学费每生每年900元,学生和家长还是争相报名,使报名人数远远超过了招生数。与工厂企业联合办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一种是工厂企业委托电大办学,签订用人协议,这种形式适用于知青班和普通专科班;一种是协作式办学,在工厂企业设班,工厂企业负责日常管理,电大负责教学管理。这样可以解决电大办学条件不足的问题,而且学生接近生产实际,有利于学用结合。这种形式适用于业余班。第三种是电大帮助工厂企业开展职工教育,进行岗位培训和专业培训,有利于扩大电大在社会上的影响。
电大通过与普通高校、成人高校联合办学,可以弥补电大办学的薄弱环节。通过选派教师,提供办学信息,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提高电大的知名度。浑江电大92年招收大专机械专业自考助学班,就是与吉林工业大学联合举办的。这样不仅提高了电大的知名度,而且也提高了电大的办学水平,增强了电大的竞争力:电大与高校联合办学,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一种是联合办班,高校负责教学;一种是由高校申请办班,提供教学资料和信息,电大组织教学,如浑江电大与吉林省自考辅导学院联合办的大专护士自考班;再就是可以在电大设自费班办学点或设分校,这种形式对增强电大的竞争力会更有利。
电大与机关事业单位联合办学,主要内容是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专业知识培训等。通过这种联合,使电大借助行政力量,依靠指令性计划招收学员。这种联合招收学员容易,难在联合关系的建立,社会各方办学力量都在争这块阵地,电大如何能在竞争中取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如何利用机遇,是电大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求得发展的关键。任何市场竞争都是存在机遇的,人才市场也不例外。电大要研究人才资源配置和利用规律,从中发现机遇,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发展自己。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也由计划走向市场,指令性指标逐渐减少,各校招生人数逐渐放开,并增加了委培生、自费生的招生数。这种招生工作改革的新形势,给电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电大要认清形势,主动争取,扩大招生,尤其应该发展自学视听生。招生要首先选准专业。地方电大要多开设理工专业,因为理工专业自谋职业较容易,学生愿意报考。其次要积极争取招生计划。尽管目前招生计划弹性较大,但总是要有招生指标的。这个指标的高低,与工作是否到位有关系。第三,要积极培养生源。尽管电大有远距离教学手段,办学就地就近.机.动灵活,收费较低,但社会
不一定都认识,需要广泛宣传电大,深入发动有求学欲望的人报考电大。为保证电大有较高的录取率,还要办各种升学考试补习班。
随着人事制度、用人制度的改革,特别是高等学校毕业生不包分配、毕业后不一定是国家干部等新的用人制度的出现,对毕业生不包分配、自谋职业的成人高校,尤其是电大的发展,又是一个机遇。工厂以前不想多要高校毕业生,是因为这些毕业生一到工厂不管能力水平高低,都必须是干部,工厂难以安排,不好使用。可现在通过改革用人制度,不管是哪来的毕业生,开始一律当工人,能者上、庸者下。这样工厂领导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今后工厂再招工,文化知识素质越高越好。能满足这种大量需要的,唯有电大能办到。电大是没有围墙的学校,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办学,开设专业广泛,基本能做到工厂需要什么人,电大就开设什么专业,适应性很强。电大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主动与工厂企业取得联系,签订用人协议,联合办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今后人才的竞争,将越来越向“通才”取胜的方向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将是知识面广、能掌握若干学科专业和技能,具有相对不完整的理论知识和相对完整的技能的通才。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办各种训练班、学习班,参加学习的人员有社会知识青年、工人、企业经理、大学毕业生,甚至还有高级知识分子。这就说明单一的知识结构,脱离实际的理论,缺乏公关知识和技能,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人都需要知识更新,增加技能,去参加适应市场变化的学习。这种形势,对电大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电大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广泛掌握人才市场信息、经济市场信息、科技市场信息,借助社会力量,举办各种培训班、学习班,以满足社会对通才的需要,从而也发展电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