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业建设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十分难得的大好局面,但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从总体上看,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现状没有明显改变,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善,经营规模偏小、生产方式粗放的格局也没有明显改观,造成农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经济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一、牢牢把握我国现代农业建设阶段性特征,增强加快发展意识
全面认识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增强加快发展的自觉性。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由现代新型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的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产业经营一体化。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充分认识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性。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
深刻认识我国现代农业的特点,增强加快发展的针对性。建设现代农业,既要遵循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农业的特点。尽管我国农业的总体水平不高,差异性较大,但也要看到东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已经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转型阶段;尽管我们面临着农业投入不足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矛盾、农业粗放经营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业农村经济尚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但也要看到我国财力和以工支农的能力正在逐年增强,农业生产手段正在由以手工劳动为主向机械化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由以传统小农分散经营为主向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转变;尽管我国农民的文盲半文盲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培训力度的加大、转移速度的加快、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诚信、守法纪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正在不断涌现,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也正在不断提高。
二、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吸收力和竞争力。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一般来说,它取决于农产品的结构构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水平等因素。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要牢固树立农产品就是商品的观念。从市场理念出发,销售就是中心环节。农产品只有卖个好价钱,才能实现自身的真正价值,完成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绝不再单单是国家统一调拨的统销品种和战略物资,而完全同工业产品一样,具有鲜明的商品属性,其出路只能由市场来决定。这样,要抢占市场份额,要开辟未充分开发的市场,要创造新的消费市场,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当然,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农产品价格问题,因为它不仅由价值决定,而且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大部分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求仅在国内封闭的市场中运行,现在迫于形势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制定农产品价格不但要顾及国内市场,而且还要考虑国际市场。二是坚决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核心。从当前国际农产品贸易现状来看,大部分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生产方法和加工过程,农产品成分、性能及卫生检疫,农产品包装和储运环境,认证和审批制度,都提高了标准和限制,使得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面临的困难日益突出,甚至一些优势传统商品的出口也障碍重重。这里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国至今尚未全方位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用标准化手段为提高我国农产品提供技术保障。从全国来看,重点是要在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升级、农产品出口贸易和农民增收的前提下,加快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强化其实施与示范,加强管理与监督。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接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号文件,提出了很多重要举措。其中,提出了建设完善农业种养业良种、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动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七大体系”,其目的就是着眼于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着力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动植物重大疫病和虫害防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能力。“七大体系”不仅是在整体上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强力措施,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保证。因为,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优质的原材料生产作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这一前提条件的要素就包括:通过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而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好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优势科研单位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
拓展绿色食品生产开发规模,塑造“绿色经济”的形象。绿色食品是按照标准化生产加工的,经专业部门认定并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要加强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建设,尽快建立一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扩大精深加工产品比重,逐步实现绿色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园艺作物以及肉蛋奶产品、土特产品的多样化和系列化;要加强绿色食品市场体系建设,针对国内外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积极进入国际市场,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要加强绿色食品法制建设,把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