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危化行业安全生产状况
从时间进度来看,自2000年开始,大量资金拥入该危险化学品行业,产能盲目扩张,建成了一批存在重多安全隐患的小化工厂,这一时期事故发生次数及伤亡人数大大增加,至2003年伤亡428人为历年最高。2003年国务院签署实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并于2004年1月13日正式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加大了对危化行业的清理整顿力度,由此2003年成为一个转折点,全国危化行业安全形势趋于好转,发生事故次数及伤亡人数大大减少。但2006年安全形势较为严峻,事故总量及伤亡人数同比上升8.5%和16.2%,其中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及死亡人数明显上升,还发生多起重大未遂事故,社会影响极大。
数据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十一五发展规划”
危化行业安全生产状况难以彻底改观,生产事故居高不下,安全投入不足是其直接原因。企业作为追求个体私利最大化的理性行为者,我们不能单纯依靠道德或是责任来约束所有的企业主,由此,政府介入成为必然,其监管政策的选择、路径的取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政企博弈模型分析
在地方监管部门介入危化企业安全生产的状况下,二者成为一对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利益共同体,由此我们构建二者的博弈模型。在这一模型中,监管部门及企业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参与者,都会按照博弈的规则行事,都是在充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的行动之后,采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策略。
〔一〕构建政企博弈模型
对政府而言,任何一种制度(体制)的安排必须要令各利益相关方达到一种均衡,在此前提下制度才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否则这种制度就无法成立,也无法贯彻下去。也就是说,只有当监管部门制定的政策、法规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能够达到博弈的一个均衡解时,各方才没有采取其它策略的积极性,这时政策才能贯彻下去。图c中,监管部门有两种策略:监管和不监管;企业也存在两种策略:减少安全投入和增加安全投入。在监管部门不监管的前提下,如果企业减少安全投入,则其收益为V,监管部门收益为(-D),包括上级部门的查处,公信力下降以及社会压力等;因此,作为理性参与者,监管部门必然在利己动机的驱使下转而采取监管的策略,这样其收益由(-D)变为0,而企业的收益为(-P);企业为改变这一不利状态,选择增加安全投入的策略,努力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其收益上升为0,双方皆无利可言。同样的道理,监管部门在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情况下,转而采取不监管的策略,以追求其收益由0上升到S,而企业也会随之减少安全投入,将其收益由0增加到V。根据收益矩阵,如果企业选择减少安全投入,则监管部门最好的策略就是监管;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而言最好策略就是增加安全投入;同样,监管部门在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前提下,必然会选择不监管的策略……这样就形成了一列环环相扣的博弈链条,即图中的箭头所示,该博弈不存在纳什均衡解,因为没有导致确定性结果的内在机制,双方均有机会改变自己的策略而获取额外的收益。由此,在实际操作中,地方监管部门与危化企业屡屡上演的“你进我退”的闹剧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博弈模型的混合策略
在不存在纳什均衡的情况下,我们寻找该模型的混合策略均衡,其原则一是不能让对方猜到自己的选择;二是双方选择每种策略的概率要使对方无机可乘,即对方无法针对性的采取某一策略而获得额外收益。以r表示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概率,以q表示减少安全投入的概率,企业应该保证使监管部门选择监管与不监管策略的期望收益是相同的,即无差别,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方程组:
可以解得,
同样的,给定监管部门选择不监管策略的概率为e,选择监管策略的概率为c,其应该保证企业选择增加或减少安全投入策略的预期收益是相等的,即
可以解得,
此时的混合策略均衡为:监管部门以(,)的概率选择不监管与监管的策略,企业以(,)的概率选择减少和增加安全投入的策略。此时,双方均无法通过改变自己的混合策略(概率分布)选择而获取额外的利益(期望收益),也就是说该混合策略组合是稳定的。由此我们计算双方的期望收益。
监管部门期望收益:
企业的期望收益:
〔三〕政策取向分析
根据上面的假设,当监管部门的监管概率为e时,危化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期望收益,其减少安全投入的期望收益,令n代表危化企业进行违规生产被处罚的程度(被查处后的损失与未被查处时的收益之比),且,即有
在达到该博弈模型的混合策略均衡时,须保证企业增加或减少安全投入的期望收益相等,即有
整理得
基于理性的企业行为取决于其选择两种策略期望收益的对比,如图d所示,以横轴表示监管部门不监管的概率e,其取值在0到1之间,C点的位置代表的取值。
(1)当时,即有,企业的混合策略选择中,减少安全投入的概率逐步变大,行业的安全投入量不足达不到社会要求的水平。
在D点处,e较大(监管部门漠视其监管职能),且n比较小(危化企业没有足够的利益诱惑减少其安全投入),政府的查处力度较小,企业也不太会关注其安全生产职责,安全投入较少。
在E点处,e足够大,即有(监管部门履行其监管职能的概率是微乎其微),且n足够小(危化企业减少安全投入的利益诱惑足够大),此时,没有任何的激励——惩戒因素促使企业重视安全生产状况,安全投入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小值。
(2)当时,即有,企业的混合策略选择中,减少安全投入的概率逐步变小,行业的安全投入比较充足,安全生产状况可以得到改善。
在B点处,e值比较小(监管部门比较重视其安全监管职能),且n较大(危化企业减少其安全投入受到的惩罚比较小),此时,企业比较关心其安全生产状况,安全生产投入较多。
在A点处,e非常小,即有(监管部门必定履行其监管职责),且n足够大(危化企业减少其安全投入受到的惩罚非常重),此时,企业非常重视其安全生产职责,自然会努力增加其安全投入,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三、政策效果评估及监管路径选择
(1)考虑增大n值的政策效果,即加重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
构建博弈模型图解〔图f〕。以横轴表示监管部门监管的概率,其取值在0到1之间;以纵轴表示企业减少安全投入的期望收益。加大对企业的惩罚力度,使企业减少安全投入的收益变为〔-P'〕,其预期收益为,于是企业会改变自己的策略选择,增加安全生产投入,这样,监管部门就有减少其监管概率的利益动机,即由c减少到c',这时企业选择两种策略的预期收益再次相等,于是企业重新回到混合策略的选择上,其混合策略的概率分布取决于监管部门的期望收益,即有r=。在S、D的值不变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加强对于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在短期内会促使企业增加安全投入,安全生产状况会有所改观,但从长期来看,却会使监管部门的惩罚概率减小,社会安全生产状况不会有太多改善
(2)考虑减小e值的政策效果,即加大对监管部门漠视其监管职责的惩罚力度。
构建博弈模型图解〔图g〕。以横轴表示企业加大安全投入的概率,其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纵轴表示监管部门对企业采取不监管策略的期望收益。现加大对于监管部门这一行政失职行为的惩戒力度,使得监管部门的收益变为〔-D'〕,在r不变的情况下,其期望收益为<,监管部门自然会采取监管的策略,增加对企业的监管力度。而对企业来说,在短期内不得不选择增加安全投入的策略以应对监管,在图中表现为概率由r增加至r'。这样监管部门选择两种策略的期望收益相等,会再次选择混合策略,达到新的混合策略均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加重对监管部门行政不作为的惩戒力度短期内会促使监管部门真正尽职尽责,从长期来说也会促使企业加大对于资源的安全投入力度,业内安全生产状况会得到改观。
摘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状况难以改观,生产事故屡屡发生,安全投入不足是其直接原因,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博弈及力量对比则是导致此问题的关键。本文力图构建监管部门与企业的博弈模型,评估监管政策实施的效果,以便监管部门在政策取向及评估上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政府博弈政策取向政策效果
危险化学品指易燃、易爆、带有高剧毒、高腐蚀性,会对人、设施、环境造成损害的化学品,由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事故发生突然、传播迅速、危害巨大,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令人触目惊心。在我国,生产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数量多且相对分数,集中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设备及技术水平差,且生产布局的不合理,同时相应的防范机制却存在明显缺陷,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研究及加强对于危化行业安全生产的规制,保障危化行业的公共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急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