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疆经济圈的合作模式的思索范文

新疆经济圈的合作模式的思索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疆经济圈的合作模式的思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疆经济圈的合作模式的思索

提要:本文从环新疆经济圈视角,在分析现有环新疆经济圈内的合作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新疆和各经济体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构建切实可行的合作模式关键词:环新疆经济圈;合作模式“环新疆经济圈”是指以新疆和环绕新疆周边的12个相互联系、相互依托、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经济体(分别为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印度和中国其他省区)为核心区域,以欧亚大陆桥为东西通道,辐射东起东南亚、西至欧洲、南到巴基斯坦和印度、北达俄罗斯和蒙古的经济区域。

一、环新疆经济圈区域内经济合作模式现状

(一)环新疆经济圈区域内多边经济合作模式

1、上海合作组织合作模式。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签署了址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其从最初的政治和军事合作,发展到目前的经济领域合作。上海合作组织对内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元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通过安全和经贸两大领域的合作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2、欧亚经济共同体合作模式。欧亚经济共同体是东欧和中亚地区的一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2000年10月1O日宣布成立。2005年1O月,欧亚经济共同体吸纳了中亚合作组织现有的6个成员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亚美尼亚、蒙古和乌克兰是该组织的观察员共同体的目标是:由成员国先建立自由贸易区,取消成员国内部的关税,再建立关税同盟,统一成员国的对外关税,最后统一货币和劳动力市场,建立经济共同体。欧亚经济共同体在俄罗斯的积极推动及各国共同利益需求的驱使下得到了迅速发展。

3、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合作模式。1985年12月,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举行的第一次南亚首脑会议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正式宣告成立。南亚7国包括:不丹、孟加拉国、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2004年第12届南盟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南亚自由贸易区的决议,各国就2006年1月正式启动南亚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南盟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外贸结构也很单一,采用剪刀差的方式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模式必然会遭到处于劣势国家的强烈反对。因此,南盟借鉴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践经验,将南盟成员国分为非最不发达国家(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最不发达国家(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马尔代夫),不同类别的国家设定不同的时间表削减本国的高额关税。南盟争取到2016年1月,正式建立南亚自由贸易区。

(二)环新疆经济圈区域内双边经济合作模式

到目前为止,在环新疆经济圈区域内各经济体的相互经济联系还是局限在传统的国际合作关系体系内,这种经济联系主要体现在中亚四国之间和中亚四国与俄罗斯的联系。中亚四国和俄罗斯均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彼此之间具有天然的经济联系,而且语言相同,生活习惯相似,这些都为俄罗斯和中亚四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推进欧亚经济共同体建立的同时,俄罗斯和中亚四国之间又相互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印度是南亚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之一,21世纪以来,中国和印度两国关系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印经贸合作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双边关系中的突出亮点。双边贸易额在近些年增长达7倍,年均增长率从未低于3O%以下。2007年双边贸易额接近400亿美元大关,比中、印两国确定的2008年达到200亿美元的目标几乎翻一番。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在南亚的最大贸易伙伴。在此基础上,两国政府都希望能够建立起和谐共赢的自由贸易区,并且双方学者都在积极地对中印自由贸易区加以论证和探索。

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以来,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进展顺利。2001~2007年中巴双边贸易额从14亿美元激增到68.85亿美元,年均增长始终保持在25%左右。2006年11月访问巴基斯坦,双方签署了中巴自由贸易协定和经贸合作五年规划,这是继中国一东盟和中国一智利之后对外签署的第三个自由贸易协定,这标志着中巴双边经贸关系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环新疆经济圈区域内经济合作模式的主要问题

(一)监督管理机构缺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中亚各国都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外资的进入以及外商带来的先进设备和工艺,解决了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所遇到的很多问题。但是,在这些国家向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体制问题。例如,合作不具有规范性,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主观性较强;成员国对外开发的政策朝令夕改,增加了合作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信誉缺失、违反合同的现象时有发生,却又很难控制;违规之后缺乏有效的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经济摩擦、经济纠纷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以新疆为例,新疆的地贸公司、新天公司、粮油食品公司等几乎所有大的外贸公司在中亚国家都有巨额债务待追缴,但缺乏必要的争议解决机制,妨碍了新疆与中亚国家的企业深入开展经贸往来。

(二)区域内贸易规模小,贸易依存度不高

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字,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总额近2.3万亿美元,占当年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的18.6%。中、俄两国的外贸总额占据绝大份额,但是中、俄两国互相并不为主要贸易伙伴,哈萨克斯坦的贸易额在600亿美元左右,吉、塔、乌三国的贸易额不足100亿美元。如果扣除上海合作组织各国与非成员国的贸易因素,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规模非常小,市H互贸易依存度呈较弱状态。

以中国为例,中国在2004~2007年期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均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排名前5位,但是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例非常低,2004"-2007年分别为2_3%、2.6%、2.6%和3.1%,但是若扣除俄罗斯的因素,这四年的贸易依存度分别依次仅为0.5%、0.61%和0.68%、0.89%。由此可见,虽然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贸易总量很大,但是组织内部的贸易规模非常有限,不能够对成员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印度作为南亚地区的最重要国家之一,它除了参与南亚联盟以外,还参与了周边一些区域合作纽织,如环盂加拉湾经济合作组织、环印度洋经济合作组织。特别是印度通过其“东向政策”与东南亚国家合作联盟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各国与区域外的国家保持较强的经济贸易联系,无疑将加火离心力,使该区域内各项贸易和投资促进措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区域政治因素变幻莫测,领土纷争频繁

“9.11事件”发生后,上海合作纽织成员国对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都十分关注,并且积极支持美国打击恐怖主义,甚至向美军开放其军事基地。反恐战争结束后,美国仍然以反恐为名在中亚长期驻军,并持续将其势力在中亚全面渗透。阿富汗战争结束以后,乌兹别克斯坦依上海合作组织决议,撤销了设在卡尔希·汉阿巴德的美国空军基地,但是吉尔吉斯斯坦却出人意料地允许美军基地继续留在比什凯克的马纳斯机场。这说明,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对美国的态度出现很大分歧,使上海合作组织在本区域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虽然上海合作组织遵循开放性原则,不反对成员国与美国及西方国家合作,但这些砥方国家通过各种手段来整合各自的现实利益存在和力量对比格局,势必挤压上海合作组织发挥自身影响力和地区空间。南亚各成员国之存在着的政治矛盾和争端由来已久,这严重阻碍了区域合作发展速度,使得南亚各国缺乏区域合作意识。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巴关系时紧时缓,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南亚举足轻重的大,分别占南盟经济实力的8o%和11%。印巴之间的合作对南盟区域合作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南盟的兴衰。

(四)各成员国对外投资能力弱,制约相互投资发展

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普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区域范围内缺乏足够的经济总量,各国的经济实力差距较大,区域内贸易规模小,各国对本区域贸易依存度差异过大,相互的投资能力不足,这些加大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难度。其主要原因在于,上海合作组织的各成员国均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各国都希望通过调整和优化本国的产业结构来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在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资金短缺是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各国政府均将吸引外资作为优先考虑的经济政策,在这方面各国的需求是同的,并带有一定的竞争性。就经济实力而言,中亚各国基本不具备对外投资能力。

中、俄作为上海合作组织中的经济大国,理应成为该地区投资的主角,但受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就目前中、俄的国情来说,俄罗斯还未进入对外投资的发展阶段,中国在该组织中虽然经济实力最强,并已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但仍处在对外投资的初期阶段,还不具备大规模对外投资的能力和经验。

三、构建环新疆经济圈新疆与各经济体合作模式

(一)增长三角模式

增长三角是2O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产生的一种新型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增长三角模式是指由几个地理上相邻或比较接近的国家的部分地区组成的小范围的经济合作形式。它通过各国为这一地区提供的特殊政策,充分发挥经济上的互补性和地域上的便利。这种模式具有规模较小、难度和风险较低、启动和收效较快等特点,实施起来比较容易。

新疆伊犁河流域交通便捷,边境开放程度较高,而且在伊犁河流域还有一个铁路口岸(阿拉山口),三个公路口岸(霍尔果斯、木扎尔特、都拉塔),有博乐和伊宁两个边境开放城市,并设有一个边境经济合作区,而且相邻的哈萨克斯坦也开辟有相对应的开放口岸。伊犁地区具备形成一个规模较小、联系紧密、以边境地区货物贸易为主要经济交流方式的初级经济增长三角,随着这一增长三角内聚力的增强,其规模要求也越来越大,而且增长三角的示范效应将会带动其他具备形成增长三角潜力的地区,例如塔城一裕民一阿克斗卡(哈)、阿拉山口一博乐一德鲁目巴(哈)、伊宁一霍尔果斯一阿拉木图(哈)、喀什一吐尔尕特一奥什(吉)等,在条件成熟时,还可建议建立乌鲁木齐一阿拉木图(哈)~比什凯克(吉)增长大三角,最终形成“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三角套三角”的复合增长三角,并最终有可能形成亚欧腹地的增长大三角,以此形成全方位、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二)边境自由贸易区模式

边境自由贸易区,即地域相连的国家在边境地区专门划出一块享受进出口自由、减免税收、利润可自由转移或汇出等优惠政策的区域,建成单纯贸易型自由边境区域,把边境贸易要素同旅游、宾馆、金融等第三产业要素以及加工业、建筑业等生产领域要素结合起来的综合自由边境区。其主要目的就是利用邻国在某些经济方面的优势,促进本国边境地区工业发展及经济繁荣,进而扩大出口竞争能力,提高创汇水平。

从新疆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现状来看,2003年6月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纳扎尔巴耶夫正式提出建立“中哈边境自由贸易区”的建议,两国领导人就此达成共识,中央政府同意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建立中哈边境自由贸易区。中国商务部和哈萨克斯坦工贸部代表本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政府关于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活动管理的协定》,这标志着该项目即将进入实施和建设阶段。随后,新疆克孜勒苏克尔克孜自治州为充分发挥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地缘、经济和人文等优势,拟在伊尔克什坦口岸建立以“境内关外、对外贸易、综合服务保障、实施封闭管理”为主要特征的中吉边境经济合作区。

阿拉山口是新疆唯一的公路铁路口岸,具有较大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尽管从目前来看,经过阿拉山口口岸通关的货物大部分都是东向的原料性物资,但是如果我们利朋口岸的进口原材料优势,建立一部分原材料加工产业,一则可以大大减轻对口岸过货产生的压力,减少运输成本;二则可以促进边境地区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利用大陆桥的交通优势积极开展中俄罗斯及东欧国家对日、韩及东南亚等地区的转口贸易。边境自由贸易区仅仅是建设自由贸易区(多边)的过渡形式,随着中亚和南亚地区以及我国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午甘互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紧密,彼此间会形成更大的贸易需求,最终可能会在新疆境内形成多边自由贸易区。

(三)点轴开发模式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便逐渐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

在环新疆经济圈区域内,新亚欧大陆桥将乌鲁木齐、阿拉木图、比什凯克和塔什干等中心城市连接在一起,这些城市具有较高的经济规模和良好的经济基础。以这些城市为主要经济增长点,以新亚欧大陆桥为轴线,可以制定点、线、面相结合的经济发展网络。其经济辐射范围能够覆盖哈密、吐鲁番、昌吉、石河子、奎屯、博乐、阿拉山口和中亚的阿克斗卡、潘菲洛夫、萨雷奥泽克、纳沃伊、奥什等城市。通过新亚欧大陆桥的相互联系与合作,将使沿线各个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在跨地区、跨国界的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从而促进沿线经济的整体发展,既可以发挥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又可以实现线状基础设施与经济布局的最佳结合,由点及线再到面,从深度向广度发展。

当然,要推进环新疆经济圈新疆与各经济体合作模式,必须考虑以下途经:第一,以局部带动整体,推动经济合作;第二,加强机制化建设,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组织协调机制、法律约束机制等有效的合作机制;第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内各经济体形成合理分工;第四,充分发挥大国的推动作用,促进和带动整个环新疆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的全面发展;第五,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促进投资多元化发展。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