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营企业发展计策范文

民营企业发展计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营企业发展计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营企业发展计策

一、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民营企业是非国有企业的总称,包括个体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合伙制企业、国家不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国有民营企业以及其他形式的集体企业等,其中前4种类型构成民营企业的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一直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据统计,2003年,民营经济成份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从劳动就业率来看,2002年全社会就业总数为7.374亿人,民营经济吸纳的就业量为3.09亿(其中乡镇企业就业人员为1.33亿),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42%;民营经济在

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达到84%,民营经济在城镇中的就业比重已经超过70%。从税收的角度看,民营企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比重也在不断升高:截至2002年底已接近37%。论文百事通由此可见,我国民营企业自党的十五大以来已经获得持续健康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这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我国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从总体上看,虽然有市场化程度高、经营灵活等优势,但在进一步发展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宏观层面上的问题

1.政策法律软约束,待遇不平等。首先,在国家政策方面,缺乏行业准入政策的支持。目前民营企业所从事的经营范围较小,有很多行业由于受到行政性保护,缺乏平等性的准入机制,使得民营经济成分可望而不可及。如铁路、公路、城市交通、水电气这样的建设项目,从投资决策、资金筹措、施工建设到经营管理均在部门内封闭进行。投资主体单一化,使得系统外投资特别是民营企业难以进入。在大型制造业领域,民营企业的进入也受到种种限制。

其次,在法制方面,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使用不同的法律条文,而且执行起来也不一样。国营企业打官司输了的话,可以不执行,而民营企业就毫不客气。另一方面个人私吞企业资金,在国企按贪污罪可判死刑,而在私企却是挪用公款,只能处以有期徒刑。

2.融资渠道窄、社会负担较重。资金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民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我国学者提供的资料,民营企业主家资金来源中,继承家业、劳动积累以及合伙集资,即所谓内源融资比重高达65.2%,而银行与信用社贷款等外援融资仅占10.7%。商业银行担心贷款的安全性,不愿意对民营企业贷款,即使愿意贷款,条件也相当苛刻,民营企业融资十分困难。

另一方面是税收负担沉重。根据有关的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有许多私营企业主和主要投资人认为,现实中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社会问题首先是“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一些政府部门常把民营企业作为摊派各种费用的对象,在地方财政难以平衡的情况下,靠增设名目繁多的费用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重要渠道,这给民营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3.社会化服务落后,信息化建设水平低。民营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表现在:缺少现代化的信息咨询服务,信息来源渠道狭窄,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得市场信息;技术支持力度不够。现阶段由于大部分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研究和开发能力较弱,因此能否从社会上获得技术支持至关重要;人才的引进存在障碍。社会化服务落后,使民营企业的创办门槛一直很高,制约了我国民营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在障碍,而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则是企业积极克服这一问题的当务之急。但是我国目前有相当多的民企还没有积极响应这一国家政策——实施信息化建设。即使已经付诸实践的也大都是浮光掠影、蜻蜒点水,远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

(二)微观层面上的问题

1.产权制度选择落后。中国民营企业不论大小,大多数选择的仍是个体业主制、合伙制或股份合作制等产权制度形式。这种产权制度选择最大的弊病是投资者通常对经营负无限责任,投资风险大.投资主体较少.企业很难上档次上规模。而且经营权与所有权没有分离,使企业的持续发展受到妨碍。

2.管理水平低下。我国目前的许多民营企业都选择了家长式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也是资产经营者。当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家长式管理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缺乏“纠偏”机制。民营企业家的局限性、随意性往往易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

3.人才机制不灵活。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但现实条件下大多数民营企业却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和信任危机,但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家落后的“资本雇佣劳动力”观念,认为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只是劳动力的雇佣关系,很多民营企业家认为只要有高薪,市场上多的是优秀人才,而没有从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过人才和他们的人格尊严。加之民营企业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使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民营企业,因此,他们通常持打工心态,只关心眼前利益,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长期扎根的观念。

4.企业生命周期过短。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北京中关村“电子—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4%的企业已烟消云散,生存期超过8年的企业仅占总数的3%左右。

5.设备科技含量低,技术改造相对滞后,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民营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这种生产模式注定了企业不可能拥有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由于其先天的原因,较低的员工素质也制约了企业技术更新的速度。

6.企业规模小,开放性不足。民营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这样一方面不能取得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其研究和创新能力。由于研究开发能力、创新能力不够,不能使产品更新换代,所以产品的技术层次低,竞争能力弱。此外跟同类国外企业相比,规模上的巨大差异也影响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目前民营企业对外开放总体程度不高,大部分是体现在贸易上,而不是在直接生产上,更谈不上资本经营。而且民营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相互封闭性也较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开展横向经济联合,互相参股经营现象少。

三、我国民营企业走向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宏观指导,为民营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1.健全法律制度,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民营企业的产权需要法制来保障,经营行为需要法制来规范。加强立法,建议有关部门及时清理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法规。同时,抓紧制定保护民营企业的条例,出台引导和约束民营企业经营行为的文件。要明确执法部门保护和支持民营企业的责任,对向民营企业敲诈勒索、乱收费、乱罚款、强买强卖及破坏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人和事,必须及时处罚。

2.调整市场准入政策,扩大民营经济的投资领域。这一政策应该尽快调整为:除极少数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以外,都应当放开,允许民营资本投资经营;至少应当立即做到内资外资一视同仁,即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都应该允许各种民间资本进入。

3.改善信用环境。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家应建立健全信用评估机制,建立专门机构评估个人或组织的信用,让金融企业以此为依据发放贷款,而不是以企业所有制为依据。同时,国家应鼓励发展民营金融企业,以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

4.提供社会服务支持,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制定公平、稳定、协调的政策,放宽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对出台的新政策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使企业及时了解政策信息,并建立统

一、规范的服务体系,一是要简化审批登记程序,像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那样,从企业的注册登记、营业执照办理到企业的用地、用工手续审批等,实行“一站式”服务。二是要对收费项目和标准加以规范,统一实行“收费明白卡”制度,推行“统一收费,多家分流”,避免政出多门,消除多家收费的负面影响。三是要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社会中介组织服务支持,如教育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法律支援以及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政府部门要鼓励企业投入信息化建设中,必要时可以以中介者身份促使企业和具有信息化能力的单位联姻,以加快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新晨

(二)民营企业自身要努力提高竞争力,以求平稳持续地发展。

1.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减少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影响。家族式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的失误。企业发展到—定规模后所产生的专制和集权化倾向,无法适应企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民营企业要真正建立起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首先必须进行所有制改造。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就是控股化和集约化,充分发挥家长式管理模式的灵活高效的优势,还可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逐渐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2.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走向国际化,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资源。民营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井将其作为企业的一项基本战略,以彻底解决民营企业素质低、管理水平落后等束缚民营企业发展的大问题。

3.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民营企业必须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增加技术装备,成为技术创新和开发投入及推广的主体。应实行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开放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吸收消化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成果,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民营企业更应更新观念,尽快强化国际化经营与竞争的意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来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4.采用企业购并或组建战略联盟发展战略。我国民营企业大都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要想在较短时间内发展壮大,可采用企业购并或组建战略联盟的战略,以此来扩大市场份额,获取新的技术,降低行业进入壁垒和企业发展风险,实现低成本扩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