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陕西冲刺万亿改变经济发展是重点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经济总量8186.65亿元,全国各省区排名十七,比上年前移2位。增速13.6%,全国排名第六,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
盘点2009年陕西经济,靓丽的数据让陕西人兴奋!
增速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并未因不期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减速”。全省“两会”上,在讨论新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时,省委书记赵乐际动情地说:“对陕西这样的落后省份讲,每几年必须要上一个新台阶,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最近3年,我省经济连续保持13.5%以上的增速,连续超越了江西、广西、山西等3个省(自治区),在全国GDP排名中排在了第17位,进入全国中游行列。我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82美元,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份经济总量进入万亿元“俱乐部”,广东、山东、江苏经济总量更是高达3万亿元。借着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陕西人正迈开大步奋起直追,正在向经济总量万亿元挺进!
抢抓机遇
陕西谋划进入全国发达省份
2月21日,省推进西咸新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暨沣渭新区、泾渭新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以西安、咸阳为核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正式启动。
西部大开发十年,陕西经济进入持续快速发展期。全国第17位,这个位次陕西在改革开放前曾经达到过,在东部率先、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地处西部的陕西一度掉到全国23位。为区域均衡发展,1999年,国家适时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令,提出西部赶超。陕西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富民强省为目标,突出重点,有序开发,整体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年来“西部强省”方略的提出,经济增长率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增速更是达到了二十年来的最高——15.6%,位列全国第四。
在即将到来的又一个十年,关中——天水经济区蓄势待发,立志成长为中国经济第四极,将与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三角鼎力,成为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西咸新区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承载着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重任。按照国家规划布局,该区域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高新技术、资源深加工以及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集群,到2020年,经济区生产总值将超过1.5万亿元,经济总量占西北地区的三分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超过5万元。
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赵守国教授告诉的数据更让人振奋,按照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规划,陕西省正谋划到“十二五”的2015年,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8万亿元,到2020年“十三五”末达到3万亿元,人均1万美元,进入全国发达省份行列。
按照这个目标,到2020年,大西安生产总值将达到1万亿元,延安、榆林1万亿元,陕南三市5000亿元,关中的渭南、宝鸡、咸阳、铜川等市5000亿元。
陕西经济具有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基础坚实等有利条件,西部大开发前十年,为陕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新的十年,据此谋划,3万亿元的目标完全有可能达到。
理性分析陕西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09年,内蒙古GDP同比增长17%,增幅连续七年全国第一,重庆14.9%,四川14.5%,广西13.9%。面对西部全面赶超的大趋势,陕西人清醒地认识到:站在全国看陕西,我省依然是一个欠发达省份,虽然经济总量超过了广西、江西,但差距不大,人均水平更低,迈上3000美元的台阶比全国晚了2年。前面的内蒙古、黑龙江2009年经济总量都已超过9000亿元,后面的山西、天津更是步步紧逼。虽然近年来陕西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问题依然突出。
赵守国分析认为,目前我省经济发展的风险在于,70%以上是靠投资拉动,消费和出口拉动非常有限,工业拉动主要靠陕北能源,能源工业几乎占GDP一半。除了资源拉动,非资源产业拉动较小,缺少新兴产业。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其增长不一定是可持续的,因此必须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全省三次产业的比例为9.6:52.7:37.7,2009年第一产业首次下降到10以下,第三产业上升了4个百分点,但国际上合理的比例是:一产不超过5,第二产业40以下,第三产业超过50。与其相对应的指标是城镇化,目前我省城镇化率是43%,发达国家都是70%以上,城镇化水平偏低导致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不发达。按照关中——天水经济区要求,2020年我省城镇化率要达到60%。
区域经济研究专家、陕西行政管理学院副院长张贵孝分析指出,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竞争优势,我省的这两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经济总量上万亿,根本还是产业问题。我省经济主要靠石油、煤化工、有色等资源支撑,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结构偏重于能源化工,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仍然是调结构的重点。
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工业增加值绝大多数都在1500亿元以上,而西安的工业增加值只有740多亿元,达不到其他城市的一半。工业增加值是国际上衡量投入和产出的综合比例,西安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经济总量不大,主要原因是产业不强。
延长集团作为陕西最大的龙头企业,2006年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实现利润78亿元,2007年销售收入471亿元,实现利润70亿元,2008年销售收入622亿元,实现利润100亿元,2009年受国际油价大幅下调影响,虽然销售收入再上新台阶突破800亿元,可营利却不足60亿元。
既要上规模,更要讲效益,这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必须在发展中解决好的问题。
我省经济总量要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必须培育优势产业,培育大型企业。目前,我省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大企业只有16个,而山东省就有50个,江苏省则有60个。
作为典型的能源大省,我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首先要在能源的深层次、深加工上做文章。为此省上特别提出,今后新建能源化工项目就地转化率必须达到50%,以此实现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为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结合陕西实际,我省已提出从新能源、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三大领域入手,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抢占新的经济制高点。
资源科教
陕西拥有的两大后发优势
资源就是资本。在世界能源紧缺问题短期内不会改变的情况下,我省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就是加快发展的资本。纵观全省,能源开发已具规模,深度转化正在推进,既能确保当前的快速发展,也为今后较长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陕西科研院所众多,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聚集着巨大的发展势能。加之区位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优势明显,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郭卫东说:“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发展强劲的今天,依托科技优势,要大力发展新型战略性产业。作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智囊团,省决策咨询委的专家团队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大功率LED的建议,在实施国家十个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基础上,省上特意加入了航空航天、太阳能光伏和LED照明产业规划。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今年被列为全省‘一号工程’。”
按照郭卫东的描述,近年在深入调研中进一步发现,陕南以丰富的有色矿产资源为基础,发展新型材料工业潜力巨大。该区现已探明有各类矿产87种,预测资源潜在价值高达8900亿元。
同时,镇巴地区还蕴藏着巨量的石油天然气,这些都将对陕南突破发展,以及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去年在西部大开发取得重大成果之际,国家正式批准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西部大开发新跨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我省关中、陕南、陕北都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对陕西来说,在现有基础上再保持三五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势头,我省经济就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建设西部强省的目标完全有可能提前实现。
经济总量与调结构
陕西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异军突起,并不是一件特别让人意外的事情,因为以陕西的资源禀赋和科技优势,这一天应该来得再早一点。
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竞争优势,这两个制约性的问题,长期以来成为困扰陕西经济发展的瓶颈和桎梏。正像经济学专家指出的,经济总量要上万亿,根本还是产业问题。我省经济主要靠石油、煤化工、有色等资源支撑,在结构调整中,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结构偏重于能源化工,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经济结构性矛盾与粗放的增长模式并存,问题十分突出,亟需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现有产业结构,确保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将是我们今后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和关键所在。
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就要解决单纯资源性产业比重过大的问题。资源就是资本,在世界能源紧缺问题短期内不会改变的情况下,我省拥有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就是加快发展的资本。但过分倚重能源的发展模式会为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从全省情况看,经济规模和财政收入较好的地区和企业基本上都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天然资源的优势为这些地区带来了滚滚财源。但从产业结构看,这些能源产业的比重过大,且大多数停留在直接出售资源或对资源仅仅进行初加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是一种短视和低端的做法。因此,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就要尽可能地培植其他产业,并尽可能延长能源产业的产业链,谋求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价值。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把陕西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也是调整产业结构的另一种方式。
陕西科研院所众多,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聚集着巨大的发展势能。借着国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机,我省也开始大力发展包括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内的一批新兴产业。这些产业既可以成为我省今后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也有助于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发展。
借用发改委主任祝作利的一句话,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把科技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就是产业的优化升级,也是我省最大的调结构。只有把这件事搞好,陕西的经济才会持续快速发展,或许这才是调整产业结构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