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经济运行状况及挑战范文

经济运行状况及挑战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经济运行状况及挑战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经济运行状况及挑战

今年以来,我市国民经济沿袭上年走势,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据测算,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8.3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4.0%,增幅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7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5%、24.7%和17.9%。但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发展速度比上年回落,GDP增速在全省各市的排位由上年的第五位后移至第八位,排在清远、韶关两山区市之后,当前我市经济发展形势面临新的挑战。当前我市经济发展形势面临新的挑当前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二、三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32.7∶23.7∶43.6优化为今年第一季度的29.2∶27.3∶43.5,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趋稳。我市农业生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动力,在调整中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早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农副产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平稳发展。一季度,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1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实现农业增加值8.28亿元,增长0.5%。工业内部结构中优势工业快速增长,大中型企业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一季度,我市大中型工业实现总产值7.41亿元,同比增长55.7%,其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6.2%,同比提高8.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7.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第一季度看,我市对第二、三产业的投资力度明显加快,其投资总额同比分别增长74.4%和1倍,增幅同比分别提高94.6和77.7个百分点。我市招商引资步伐显著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环境设施等的投资力度加强,为我市第二、三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三分之一。全社会工业完成总产值20.8亿元,实现增加值6.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7%和2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6.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2%(按价格缩减法计算,下同),增速排在全省地级市第六位;完成工业增加值4.92亿元,同比增长18.5%。全市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2.9%,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首季我市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有: (1)其他经济类型工业、集体工业和股份制工业高速发展。首季,在规模以上分经济类型工业总产值中,除了股份合作制工业总产值略有下降外,其余各经济类型工业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总产值增速最快,高达56.4%;集体工业总产值增长55.3%,股份制工业总产值增长52.9%,此外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总产值增长38.4%,“三资”工业总产值增长15.6%。 (2)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的格局不变。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完成重工业总产值11.0亿元,同比增长34.6%,完成轻工业总产值5.04亿元,同比增长14.9%,重工业的发展比轻工业快19.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拉动,市场对基础产品、上游产品的需求增加,我市矿冶、建材等传统支柱重工业增长较快所致,其主要产品产量均大幅增长,铁矿石原矿量同比增长68.2%,墙地砖增长62.9%,成品钢材增长27.0%.。 (3)地区工业发展不均衡,且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地域看,除紫金县下降外,其余统计地域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市直工业在股份制工业高速增长的拉动下,增幅居全市各地的首位,完成工业产值6.11亿元,同比增长39.9%,其余各地按增幅大小依次为龙川县增长31.1%,连平县增长29.5%,源城区增长24.9%,东源县增长21.6%,和平县增长18.2%。而紫金县工业受个别规模较大企业合并影响,总产值下降16.5%。与发展最快的市直相比,增幅相差56.4个百分点。 (4)重点、热点行业贡献大。首季,在2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行业总产值增长达到40%及以上的有10个,分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6.4倍,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增长1.7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1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1倍,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增长73.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64.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48.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5.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4.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增长42.1%。以上10个行业总产值合计为8.29亿元,同比增长60.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4%,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2.8个百分点。 (5)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继续回升。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我市1-2月份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05.1%,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09.3%,同比提高73.1个百分点,我市工业效益指数水平与全省的差距在发展中不断缩小,由上年同期的48.4个百分点缩小至今年1-2月的39.9个百分点。企业获利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实现销售收入9.58亿元,同比增长33.6%,实现利税总额0.68亿元,增长1.9倍。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7.3%,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 (三)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持续扩张。我市在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以及扩大内需政策的同时,努力拓展海外需求空间,呈现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可喜局面,具体表现在: (1)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769万元,同比增长69.9%。其中城镇集体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4007万元,同比增长93.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近七成份额,增长速度创建市以来新高,这一增速的出现缘于以下五大因素:一是上年投资快速增长的惯性所致。去年结转项目和今年新开工项目个数明显增多,城镇集体以上施工项目85个,同比增长21%,增加项目之多为近年少见。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全面增长,到位资金良好。随着我市招商引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我市,大量外资企业的涌入,势必带来旺盛的房地产版块升温,首季完成房地产投资9697万元,同比增长1.5倍;到位资金15119万元,同比增长1.9倍,其中自筹资金7683万元,占到位资金五成。三是以市区为中心的投资版块逐步形成。市委、市府对引资项目资金落实非常重视,切实做好引进项目跟踪服务,为外商提供最好的“后勤”服务,加快市高新开发区、源城工业开发区和市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首季市区完成投资20955万元,同比增长1.75倍,占全市城镇集体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的48%。四是一些投资者为了减少风险,怕政策发生变化,加快工程施工进度。五是今年首季晴好天气极多,工程队抓住有利时机,工程进度显著加快。 (2)消费提速保证了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张。近年来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在12%左右的增长水平,使消费需求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一季度,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增幅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从行业分布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12.29亿元,同比增长15.3%,占全部零售额的88.4%,是消费品零售的主导行业;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56亿元,激增23.3%,增幅同比提高11.6个百分点。从城乡分布看,城市消费完成7.9亿元,占56.8%,增长15.4%;农村消费完成6.02亿元,增长11.8%,城乡消费格局总体而言仍然是城市好于农村。我市消费市场表现突出的方面还体现在:一是商品房呈现旺销势头。首季商品房销售面积2.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6.8%;二是旅游消费明显升温。1-2月全市接待游客46.04万人次,同比增长7.9%;三是市场物价稳中趋升。1-3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0.5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 (3)外贸出口持续上扬。1-2月外贸出口总额2811万美元,同比增长23.4%,其中“三资”企业出口2393万美元,增长23.3%,占全部出口的85.1%。我市外贸出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推动因素主要有:一是国家加大了出口退税力度和放宽对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管制,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出口的积极性。二是我市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改善出口环境,广泛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关系,对外开放逐步扩展,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三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增加,增强了工农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四)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实际利用外资快速增长。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工业化这个核心,切实抓好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的招商引资工作,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有新突破。1-3月,批准利用外资合同25宗,同比增加9宗,增长56.3%;合同利用外资6494万美元,同比增长14.5%;实际利用外资3214万美元,同比增长29.6%,增幅同比提高14.7个百分点。另外,首季新增内联项目57宗,合同投资总额2.75亿美元。 (五)财税收入快速增长,金融形势稳健运行。一季度,全市累计完成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1.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5%。财政收入的增长主要是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及财税部门大力组织收入,加大了税收征管力度的结果。主流方向仍然沿袭上年走势,一些主要税种如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三税收入占全部税收的77.3%,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8.1%、37.4%和22.6%。财政收入结构基本合理,以上税种税收收入数额大,是各地财政收入和增收的主要来源。这样的收入结构比较稳定,税源基础较广。 金融形势稳定,各项存贷款稳步增长,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有所好转。至3月底止,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7.08亿元,比年初增加13.8亿元,增长9.0%。其中企业存款32.48亿元,比年初增加0.88亿元,增长2.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20.7亿元,比年初增加13.69亿元,增长12.8%。各项贷款余额为83.39亿元,比年初增加5.23亿元,增长6.7%。其中短期贷款53.27亿元,比年初增加3.62亿元,增长7.3%。 (六)民营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活力增强。今年首季我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7亿元(预测数,下同),同比增长12.8%,占GDP的比重达48.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4.6%,拉动GDP增长6.3个百分点。1-3月,全市工商登记在册的个9人;注册资金35.6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21亿元,增长13.4%。 二、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今年首季我市宏观经济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仍然暴露出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速度比上年回落,工业生产尤为突出。一季度,我市GDP增速与上年同期对比虽然提高了0.4个百分点,但与上年的增速16.9%对比却回落2.9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对比低1个百分点,且GDP增速在全省各市的排位后移,由上年的第五位退居至第8位,由上年的位居山区市首位退至第三位,排在清远、韶关市之后,分别低3.6和0.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受工业生产速度大幅回落的影响。一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分别为27.2%和18.5%,增幅同比分别回落14.3和16.8个百分点。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增幅在全省地级市中的排位由上年的首位退至第六位,分别比排名前四位的汕尾、清远、韶关、梅州市低47.8个、14.6个、10.1个和9.2个百分点。我市工业增幅在山区市排位较后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价格波动因素影响。今年,我市正式开始实施新工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案,工业品价格指数对工业发展速度的影响至关重要。今年以来,我市工业品价格指数主要受矿冶、建材等行业价格大幅上扬的影响,我市工业品价格指数1-3月累计为111.1%,比去年同期上升11.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10.6个百分点,我市工业品价格指数升幅居全省地级市之首,从而拉低了我市工业发展速度。二是部分工业行业发展缓慢。今年以来,我市部分工业行业发展步伐缓慢,致使我市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有17个品种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水力发电因受天气干旱的影响,发电量同比下降42%,电力生产行业产值下降32%;化学原料药、中成药同比分别下降42.5%和10.1%,致使医药制造业产值下降23.4%。由于这部分行业绝大多数是我市支柱产业,这些行业的生产下降,直接影响到我市整体工业发展步伐。 (二)县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今年我市经济工作的重点,但今年首季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发展差距不但未缩小,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一季度各县区GDP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源城区增长17.0%,东源县增长15.2%,连平县增长14.2%,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分别高3.0、1.2和0.2个百分点。增长速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是:龙川县增长12.4%,和平县增长9.2%,紫金县增长7.9%,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低1.6、4.8和6.1个百分点。在县域经济总量中,发展最快的源城区与发展最慢的紫金县相比,GDP增速相差9.1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同比拉大2.4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弱化了全市整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农业生产投入少,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农业在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中为弱质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有着高风险低效益的特性,这就注定了其发展必须依靠政策的扶持和政府的投入。我市是农业大市,但不是农业强市,至3月末,在我市城镇集体以上的投资总额中,第一产业的投入为零,与第二、三产业的高投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极为缓慢。由于我市农业仍然是以细小而分散的家庭经营模式为主,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农业生产防灾抗灾安全保障体系难以形成和完善,安全生产得不到有效保证。如遭受较为严重的风、旱、涝等自然灾害袭击时,必将给我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制约我市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结构调整升级进程不能适应经济加快发展的要求。我市经济结构调整近年来的确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着眼于未来发展,与市场需求相比,与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一是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偏大。一季度,农业经济总量占国民经济总量的29.2%,与全省的4.5%相比差距较大。二是工业企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从工业内部结构和运行质量看,我市工业与全省比较仍然处于相当落后的水平。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按新分类标准划分,我市大型企业空白,中型企业仅有18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11%,89%是小型企业。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劳动密集型产业占突出主导地位,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所占份额极少,致使我市工业经济效益历来都低于全省水平。三是农村消费需求偏弱。首季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仅占43.2%,农民人均消费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额不足二成半,城乡消费出现断层现象,城市过剩消费品不能顺利向农村过渡。我市二元经济结构明显,阻碍了整个消费市场的发展。 (五)结构性就业压力增大。当前我市就业问题已成为经济和社会的一大难题,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大量分流富余人员,隐性失业问题日益显性化,是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虽然我市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甚至技术工人却极少,本地企业难于在本市招收到技术工人以上的人才,我市劳动力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矛盾日趋突出。 三、宏观调控的对策和建议 (一)壮大工业,在培育特色中力促县域经济大发展。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河源要加快发展,就必须突出工业化,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工业化来带动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县域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行政和经济区域,不同的县在自然资源、经济基础、文化背景及地理区位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有鉴于此,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据本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等,选择带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发展项目。从某种意义上讲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吸收力。只有因地制宜地找准本地的特色定位,才能树立和培育起有别于其他地区、有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同时要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模式化”的工作思路,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吸收客商开发特色资源,发展外源型和内源型经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促进农民增收。我市要从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出发,大力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有基础、有前景的主导产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引导农业大户转向经济实体,尽快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同时可通过发展旅游和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我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通过尽早制定系列“旅游扶贫”政策,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还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和就业技能的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 (三)大力扶持和发展民营经济,创新民营经济发展模式。民营经济是我市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我市民营经济总量占GDP半壁江山,引导、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全市各级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仍然滞后于全市整体经济(2003年民营经济总量增长速度比GDP增速低1.6个百分点),影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由思想观念的落后演化为政策和管理的滞后。因此,我市必须创新民营经济发展模式,包括政策机制创新、投入机制创新以及管理机制创新等。必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拓宽民营资本投资领域,放宽民营企业经营条件,鼓动优秀人才到民营企业就业,努力营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等,也就是要从政策、资金、人才、环境等方面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四)积极刺激消费,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实践证明,内需一直以来都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支柱力量,我市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增长,内需的拉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启动消费,首先要以农村市场作为切入点,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我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三,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额只有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额的二成半,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城乡居民也存在着收入上的差距,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核心问题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各级政府应该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解决农村问题与加快城市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农村市场化建设,把科技进步引入农民家庭,切实落实农民增收减负的各项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村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减少预期心理压力,加大即期支出比重。 (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工业化是一个中长期的发展过程。当前,我市正处于农业化向初级工业化过渡阶段,今后将需要大量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我市劳动力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矛盾日趋突出,建议政府千方百计加快我市惟一高等学府──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进程,尽快为我市工业化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