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作为时代文化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育人内涵,对大学生就业尤其是在新冠肺炎影响下如何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具有深刻指导作用。本文从就业能力、就业心态、就业价值观三个层面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影响和启示,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表现。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大学生;就业
1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与启示
能力是就好业的刚性因素,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在职场游刃有余。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蕴含着对自身学习能力和道德修养的成分,这启示我们要诉诸多变的现实需求,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汲取营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就业能力。(1)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讲求“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勤学原则,启示大学生要刻苦学习、增长才干,提高知识储备能力。
(2)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追求“内圣外王”的人格品质和“立德修身”的自我要求对大学生道德品行产生巨大影响,促使其提高个人品性、职业发展能力。
(3)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重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心态,强调身心健康是个人发展的前提,提示大学生要提高自身健康管理能力。
2对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影响与启示
就业心态关乎职业选择和职业操守。从小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当代大学生缺少对自身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尤其在疫情发生当下,国内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如何帮助大学生克服焦虑、茫然,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所承载的思维方式、理论观念、思想意识将给予相应解答。
(1)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崇尚“自强为天下健”的进取精神,启示大学生敢于直面挫折,树立不怕吃苦、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往往由于缺乏经验、底气不足、时运不济等原因在职场受到不同程度打击。部分学生抗挫折能力弱,便会在困境中一蹶不振;部分学生因此逃避现实,将找工作的寄托在家长、朋友身上,甚至丧失斗志,一味“啃老。”如何面对挫折?苏轼在《晃错论》中谈道:“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不能再被挫折困在原地,而是要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英勇气魄直面困境和挑战。孔子也讲“不怨天,不尤人”,减少自怨自艾的无病呻吟,坚持积极进取、自信自强的入世态度,最终会实现“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美好际遇。大学生在就业时需调整好心态。老子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战胜别人是有力的,战胜自己的缺点才算刚强。直面困难挑战,在与挫折对抗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秉持“刚健有为,精进不息”的积极心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给我们的价值导向。
(2)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提倡“每日三省”的反思意识,指导大学生在就业中坚持实事求是地思想作风,摒弃好高骛远的虚伪心态。孔子讲“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儒家求实思维的体现。通过反思、内省的方式明确自身状态,为做人行事提供根本依据。当代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容易脱离自己实际水平和能力将目标定得太高,在实际操作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他们产生迷茫、自卑等不良情绪。“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大学生要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内省,找到自己合适定位。孔子有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君子耻于言而过于行”,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说得比做的还要多。荀悦在《申鉴•俗嫌》中说:“名必有实,事必有功”,意思是,名声必须与实力相称,功绩要有相应实事来支撑。《汉书》也成提到“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启示大学生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谨于言而慎于行”,脚踏实地做好职业规划。白居易有诗道“千里始于足下,高山起微尘”,当代大学生需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将优秀品质落实到实践中,摒弃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虚假心态。
(3)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注重“恪尽职守,勤勉尽职”的敬业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形成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的培养,强调“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的责任意识的培育。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尧帝、舜帝“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中国传统文化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新青年形成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职业道德。《尚书》中提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说明了取得丰功伟绩是由于志向远大,而完成广大工业却在于勤劳。这启示大学生要想做成伟大的事业还应有踏实肯干,勤勤恳恳工作态度,“敬业乐群”“安其居,乐其业”的爱岗精神始终是铸就伟大人物的重要基石,是鼓舞千秋万代不断学习先进模范履职尽责的力量源泉。《左转》中提道:“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意思是知道对国家社会利好的事都会尽心尽力去做,表达了赤诚的忠心。对于自己工作我们也应一以贯之地真诚对待,诚实守信、一诺千金,走诚信立业之路。当代大学生需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价值支撑,切忌敷衍塞责、玩忽职守的工作态度,让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在大学生群体中蔚然成风。
3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与启示
就业观正确与否关系着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效率。在中国传统文化视宏观域下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进行合理的意义阐释,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在扬弃中赋予就业观以新的内涵。
(1)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所强调的“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和“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担当,是当代大学生择业中坚持个人与社会价值统一就业观的精神养料。有国才有家,国家兴旺是我们建功立业、追求个人发展的前提。清代林则徐感叹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只要对国家社会有利的事,就算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辞,哪能因为有福祉追求、有祸患风险就逃避呢?苏洵云“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相比个人生死,国家衰亡能引起圣贤之人的悲伤。在当今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大学生就业仍要坚持家国统一的使命担当,坚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体主义情怀。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提到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体现。当代大学生应将对国家、集体和社会的义务融入职业选择当中,紧密结合社会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处理好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所推崇“民为邦本”“政在养民”民本情怀,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以人为本就业观提供理论支撑。中国从古代开始到现代社会主义新中国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中国文化同样始终散发着人道主义气息。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朱熹也曾说“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司马迁用“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来概括其爱民之道,荀子提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辩证关系,诸上论断均把维护人民利益、保护人民权益置在一切行动所遵循的高度上,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尊民、爱民情愫,闪烁着中国传统文化人性光辉。当代大学生理应将这些理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并且根据现实需要赋予其新的内涵。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怀着忠恕之心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时应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准则,坚持靠人民办事、为人民办事的原则。将群众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把“推己及人”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就业观中,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可以说,人民至上的理念与新时代的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宣扬的这种精神,仍然是当今大学生就业秉持的基本原则。
(3)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所弘扬的“事必躬亲”“知行合一”的实践观,是鼓舞当代大学生形成力学笃行就业观的重要源泉。“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落实实践是大学生能够稳定就业的保证。当代大学生就业既要有扎实的知识理论基础,也要有躯体力行的意识。实践出真知,敢想并且敢做是将发展事业的一剂良方。陆游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老子又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仁人志士的话语无一不体现实践是一种获得真理重要途径。在培养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活动中,应开展以“千虚不博一实”为重点的力学笃行教育,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工作中多勘察、多体验,用数据说话、用鞋底丈量梦想的高度。认识你自己不仅要靠思考,更重要的是要靠实践。当代大学生在工作中容易犯“眼高手低”的错误,毛泽东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下”强调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主义要素融入大学生的眼中、心里,就要从在校期间开始抓起,定期开展职业体验课程、开设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始终树立言能践行、力学笃行的社会主义就业观。就业问题关乎大学生切身利益,关乎经济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是高等教育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高等学校扩招已渐成趋势,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对其要求之间的矛盾、就业态度与快节奏生活频率之间的矛盾以及就业观与自身和社会发展规律之间的矛盾都逐渐浮出水面,如何化解矛盾,如何在多方矛盾张力作用过程中化障碍为动力,是教育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社会价值观和历史传承感,与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精神内涵相契合,是新时代青年践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历史使命的精神支撑。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与大学生就业之间融合发展,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社会层面应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载体,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教育入脑入心;学校主要依靠教育者配合相关课程以及社团实践活动发挥作用;学生则应当成为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忠实学习者和传播者,为实现自身发展和国家富强贡献力量。以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为理论基石,以当代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为建设导向,以就业市场客观实际情况为实践指引,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融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就业心态养成、就业观塑造,这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新时代的大学生教育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李文静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