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产业学院模式下学生就业工作实践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自2018年开始,中美芯片战争激烈,中国掌握芯片产业自主权迫在眉睫。目前,我国正处于芯片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急需要一大批芯片行业的创新型人才。和传统的大学所属院系以及校企合作的形式相比,产业学院具有学校、企业两大稳定资源的先天优势和物质基础。湖北工业大学芯片产业学院响应湖北省“一芯两带三区”布局、教育部“新工科”发展战略,立足湖北、辐射华中,推行新的产教融合形式,为芯片产业培养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湖北工业大学芯片产业学院背景
芯片产业在湖北省发展迅猛,前景广阔。湖北省2018年推出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内容包括“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一芯驱动”表示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芯”产业集群。“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国家存储器产业基地及千亿平板显示基地也落户武汉,预计再造一个光谷,形成超过万亿规模的“光芯屏端网”产业聚落。在此背景下,2020年1月4日,湖工大挂牌成立芯片产业学院,这是湖北高校首家芯片产业学院。参照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标准,投入经费3000万元,建成芯片产业学院芯片设计与工艺实验中心,是目前国内高校领先的芯片产业相关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湖工大与武汉多家芯片企业达成校企协同育人合作协议,并与国内微电子、集成电路专业建设知名高校共享师资、教学、学术资源,探索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
(一)校企共建教学资源
学院实施“师生进企业,工程师进课堂”,实现学生3个月校内实训和6个月企业实践;企业高管和工程师进入课堂授课,成功导入企业应用项目和聘用企业导师,以赛促用,赛练结合,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参与度达到100%,获国家级一、二等奖10余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认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推动教学方法创新。选拔、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等芯片领域相关学科竞赛。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的“赛课培训”以赛促学、以赛促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建设校企共享的项目动态资源库,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创新。建立并不断更新与行业共享的项目资源库,项目来自于企业技术案例、工程难题和教师科研成果,用于理论教学、竞赛、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
(二)建立健全组织制度,全员参与就业工作
疫情给2020届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芯片产业学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成立了书记院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系主任、班导师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在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就业中的工作职责;实行就业工作例会制度、督查制度,定期研讨部署督促就业工作;同时学院配套出台促进考研就业工作奖励措施。学院班子成员对口联系落实一个专业的考研就业工作,并重点帮扶两名就业困难毕业生。学院党委书记亲自策划战役就业攻坚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活动,院长主持召开战役就业攻坚教职工大会,动员全院教职工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为学院毕业生考研复试、调剂以及就业面试等环节提供专业指导,共同推进就业工作。
(三)云端指导不停歇,就业服务不打烊
疫情期间,学院大力开展云端辅导工作,鼓励毕业生不断提升就业能力。邀请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和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对就业和考研复试进行线上动员指导。通过就业大数据解析、求职技巧指导、升学经验分享,模拟网络面试等形式,让学生享受更专业的就业服务。并针对不同就业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云指导服务。
(四)直面专业需求困境,主动出击开拓市场
从学校的企业招聘信息汇总情况看,芯片相关专业的需求量较少,校内应聘就业压力大。学院克服“靠等要”的惰性,一是积极寻找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开拓就业市场,主动将就业工作重心前移。二是巩固升华与前期来校招聘企业的关系。学院梳理了与芯片专业吻合度较高的公司,提前与对方取得联系,全程跟踪招聘进展情况,主动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三是积极争取校友随企业返校招聘。
(五)早入手不断线,抓好学生就业教育
从新生入校起,贯穿大学四年,坚持不懈抓好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针对大一学生,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课”,重点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专业就业方向。针对大二学生,通过校友访谈活动和带领学生参与专业课题、项目研究,推荐学生到企业实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明晰职业方向。针对大三学生,就业指导课分考研和就业两大群体授课,目标明确,授课重点清晰,重在实战操练和交流分享。针对大四学生,重点给予择业期间在信息服务、政策咨询、面试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的个体指导。着力把握好“小众辅导”和“大众引导”的结合。课程教学和辅导“做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更多,学生情况的了解更详细。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也为学生考研就业提供指导;校友访谈和专业实践覆盖面“做大”,学生接收的信息更多更全面,受益面也更广。
(六)重过程抓落实,精准帮扶促就业
1.帮扶对象精准。学院结合党建特色活动“结对引领工程”之“学院党委委员与学生班级结对引领”,将考研就业工作任务分专业分解到班子成员;通过“教师党员与学生结对引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具体到每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组织教师给学生捐款,缓解学生就业季的经济困难;成立学生党员就业信息小组,对学生就业变化采取日报制,有针对性进行帮扶学生。2.信息掌握精准。春季学期的3月-6月每月下旬,学院定期给班子成员、系主任和毕业生班导师发《就业简报》,将每位学生就业情况一一清晰反馈。从6月上旬起,填写“毕业生双证授予情况统计表”,重点给出暂时不能拿到双证和尚未就业学生名单,并且注明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便于后期有的放矢地重点突破。7月上旬开始,对于尚未待业的学生进行周回访,为学生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3.就业信息推送精准。学院在应届毕业生中选派一名就业工作信息员,专门收集部属高校和湖工大就业信息网上与我院专业相关的招聘信息,推送给就业学生群体,满足毕业生的不同需求。在招聘季的后半阶段,会进一步将就业信息精确推送给未就业学生,为学生提供更人性化更精准的就业服务。
三、产业学院模式下学生就业工作成效
2020年,学院为芯片行业培养175名本科毕业生,就业170人,总就业率97.14%,比2019年提升2.44%。其中58.9%进入华为、长江存储、华星光电、上海兆芯、烽火通信、天马微电子、芯动科技、高德红外等行业内核心企业。考取研究生55人,上研率31.43%,较去年上涨8%。其中考取华中科技大学1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10人、东南大学4人、福州大学3人、武汉理工大学2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人、湖北工业大学11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录取的学生中,同比录取增加5人,有8人曾参加第一届电子科技大学交换生项目;学院积极宣传,学生对芯片产业学院认可度增加,湖北工业大学同比录取增加2人。2020届毕业生作为芯片产业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较芯片产业学院之前的毕业生而言,就业质量有了明显成效。
作者:饶才骏 王明亮 谭保华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