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职校就业指导比较研究范文

职校就业指导比较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职校就业指导比较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职校就业指导比较研究

摘要: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显得十分严峻,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尤为严峻,社会各方都在积极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德国的失业人口超过400万,但是在这种环境下,德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前景仍然十分乐观,这取决于德国较为完善和系统化的就业指导模式。为此,本文就中德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德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模式,为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有力帮助。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比较;

一、引言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话题。毕业生的就业率是体现一个高等职业院校的组织管理水平、教学水平的一项十分重要指标。德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乐观,这取决于德国各级政府、社会、学校都主动参与、重视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把就业指导作为就业工作的导向,引导毕业生进行有序合理的就业。国内的大学就业指导起步较晚,在政策、内容上都与德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加强和创新就业指导,这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中德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的差异

第一,就业指导政策方面。为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中国政府也一直在倡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且在税费、办证、资金扶助等方面也给予了一定的扶持,但是实际需求和支持力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现今高等职业院校所的毕业生就业率水分都很高,评价和促进的意义也不大。近年来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还实行了“西部救援计划”、“村官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等政策措施,但是并没有出台一些连续性的政策来支持参与这类计划的毕业生的后续工作,打消了很多毕业生的积极性。德国为保障劳动力的充分就业,非常重视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投入和政策支持。德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的特点是统一的社会化和法制化管理,与其他的就业人员一样享受相应的就业政策和服务。德国多年致力于劳动力政策的改革,其“哈茨计划”已发展完善到第四阶段,简称“哈茨计划4”,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成绩显著。

第二,就业指导内容方面。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教育方式上单一,内容上大都雷同。大多以PPT图解方式,大班集中宣讲就业形势、就业政策,附带传授些应聘技巧与礼仪之类的内容。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不重视对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职业价值取向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职业道德教育、创业精神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能力测评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不足,大多是以理论为主,让学生在毕业后面对企业的挑选时相对于本科、研究生显得竞争力不足。本科、研究生有着高学历,所学的知识也比较广阔,在就业指导方面同学校也比较重视,同时有着名校效应,企业都比较热衷于这些人才。德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是真正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为大学生的个体需求和长远发展提供服务的就业指导,因而其就业指导内容丰富,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德国职业教育经验丰富、体系完备,“双元制”更是德国职教体系的主要部分,它是一种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进行职业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大大的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三、对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的建议

第一,国家应完善扶持大学生就业的各种政策。在以往的基础上,国家应继续出台完善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消除限制高等院校学生就业的地方政策,让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地方政府也要积极为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谋福利,并为毕业生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为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国家不仅要继续加大政策和措施激励力度,而且要保持这些政策的持续性和长期性。通过积极有效、持续长期的政策扶持,现实人才与资源的合理匹配。第二,组建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国内高校就业指导机构普遍存在人员配置严重不足,个人素质与能力参差不齐,就业指导经费短缺,就业指导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学校各级领导和各部门应重视和大力支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的组建,为就业指导队伍的组建提供人员配置和经费保障。其次,必须狠抓就业指导人员的个人能力与素质,通过进修和培训等方式,不断改善就业指导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才能不断开拓新局面,不断满足毕业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中德高等职业院校在就业指导政策和内容上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得出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在就业指导方面的一些建议,旨在提高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郑学栋.西方大学生就业政策述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03).

[2]边文霞.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面临困境动因研究成果综述[J].现代财经,2010(04):93—96.

[3]刘和忠.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1(05).

作者:张蕾 单位: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