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与突破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知识经济的进步,社会组织的外部生存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组织发展的不确定性愈来愈明显,组织结构愈来愈趋向于小型化、扁平化的方向发展,职业生涯由传统的职业生涯过渡到了无边界职业生涯。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每年都在增加,据教育部统计,全国普通高校2015年毕业生总数比2014年增加高达22万人,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首次突破749万人。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加上高校招收大学生规模的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愈来愈突出,大学生常常被看作是家庭及社会的希望,就业问题也经常被认为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事,从而大学就业成为高等教育界及全社会的关注焦点。2013年被称作为“史上最难就业年”,2014、2015年被称作“更难就业年”,在这种就业局面下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无疑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传统职业生涯与无边界职业生涯
1.传统职业生涯职业是指个体在参与社会分工的过程中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或者技能去创造财富价值,并获取相应的报酬的所有行为。职业生涯又可称为职业发展,是指人在一生中承担的所有职务活动,它可以包括个体在工作中行为、态度、价值观念等。传统职业生涯背景下由于社会组织的结构相对稳定,人们的工作相对比较稳定,人们可能终身受雇于一个单位或组织,雇主与雇员之间建立了合作共赢的关系,组织内部对各职能部门进行分层分类,从而在保障员工工作稳定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的职业生涯管理模式。Super(1953)按照个体的年龄将职业生涯分为五个时期:0~15岁为成长期、16~25岁为探索期、26~40岁为建立期、41~60岁为维持期、61岁以后为衰老期,这一理论对一个人的一生的职业生涯进行了准确的描述,为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提供了方向。另外,D.Levinson、Greenhouse、Ginzberg、对传统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Hall(1976)认为在传统职业生涯背景下,个体用自己对企业的忠诚度获得企业对其自身的长期雇佣,他们之间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心理契约关系。
2.无边界职业生涯无边界职业生涯是基于对职业生涯的反思与变化的环境关系而提出来的,Arthur,Lawrence(1984)指出对职业生涯的研究考虑的因素应该包括人和环境两个方面,并指出过去的大多数相关研究过分强调了人的因素,认为职业生涯只与人的因素有关,几乎没有考虑环境对职业生涯的影响,但是个体职业机会的获得、职业的意义实现及职业的实现都无法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认为应该重视职业生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传统职业生涯与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区别与传统职业生涯相比,无边界生涯的成功标准、雇佣关系、管理方式、流动方式、发展的驱动力、职业技能、发展路径、职业种类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无边界生涯表现为不稳定性、多维性等特点。在无边界职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工作更为灵活,就业环境的变化多样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更大的挑战。
二、无边界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存在的问题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阶段,也是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时期。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职业成功的标准发生了变化,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对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反映,大学生在求职、择职、升职过程中往往能够反映出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大学生自身的潜能的开发程度。大学生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提高自身的就能力以拓展可雇佣的宽度及深度。
1.就业能力的内涵大学生就业能力反映大学生获取工作机会、胜任工作、发展工作及创造工作的能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综合能力,具体包括专业技术方面的能力、思维方面的能力、社会及方法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具备对大学生就业的转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能够反映大学生自身的潜能,以及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2.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个体不再受雇于某一个企业单位,而是会在多个企业或者行业间流动。职业生涯的发展不再简单地以工作者的年龄为尺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职业就业能力。但是就目前来看,大学就能力往往还是不够的,主要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它包括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目标不确定、脱离实际;专业技术基础不足;社会实践能力不强;职业环境适应能力不强等。(1)大学生就业目标脱离实际。许多大学生受传统职业生涯观念的影响,他们不愿到私营企业或者非国有企业去就业,在大城市里寻找所谓的“铁饭碗”。将自己的工作定位为大企业、大城市中。大学就业目标不明确或者脱离实际,使得他们进入企业工作后往往会眼高手低,在工作中不能够客观地正确地认识自我。(2)大学生专业技术基础不足。从当前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专业知识掌握不精通,学习的知识过于陈旧,学生的见识不广阔,使得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其次,有些学校重专业课轻基础课的培养模式也会导致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不精。(3)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不强。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但是,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往往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对实际操作能力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偏重于对理论基础的教育,使得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眼高手低,实践操作能力不足,这无疑对自身顺利的就业增加了难度。(4)大学生职业环境适应能力不强。我们知道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力军,大学时代是大学生走进社会的过渡时期,这时大学生的职业环境适应能力才刚刚起步,但是职业环境适应能力是无边界职业生涯的需要,大学生的职业环境适应能力往往决定大学生就业的成功与否。另外,大部分大学生都不太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时就会产生很大的盲目性及随意性,使得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尽快适应期环境。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国家宏伟目标的实现。在无边职业生涯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进步使得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发生了变化,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迎接挑战及妥善处理大学生就业这一难题需要大学生自己、高校及政府联合起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共同面对。
1.大学生自身方面。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向社会过渡的一个转型时期,为了将来能够顺利地进入及适应社会。首先,大学生应当合理规划自身的大学生涯。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多维性及易变现凸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其次,除了对大学学习生涯进行合理规划以外,还应该对将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客观合理的规划。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或者爱好特长去确定一个合适的、理想的职业目标,制定出计划并逐步去实现它。最后,大学生应该不断完善自我。大学校园里的各种活动为大学生自我完善提供了很好的锻炼平台,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或者比赛,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高校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国际竞争力的加大,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到来使得各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性的管理,也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加以培养,加强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加强社会实践以提高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延长学生自由讨论时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为了应对无边界职业生涯易变性,高校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要结合市场的需求设立专业学科,对人才的培养要结合国家经济产业的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的培养。最后,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落实实践教学环节,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为大学生实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大学生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提高其就业能力。
3.政府方面。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事实,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强其自身的宏观调控机制,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指导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其次,政府要通过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让更多的企业愿意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大学生能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为将来很好地应对工作打下基础。最后,政府通过营造良好的市场信息机制去消除就业市场壁垒,保障大学在无成本的条件下能够自由实现就业。无边界职业生涯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它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首先,大学生作为家庭及社会的希望,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包括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思维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及应聘能力等,利用自身的优势去应对各种挑战。其次,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最后,政府可以通过加强自身的宏观调控机制完善大学生实习机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作者:桂诚 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