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基于社会需求视角下就业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1明确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每一位毕业生择业都想找到理想的职业,但要变为现实,就必须认清形势,了解社会实际需求。在择业过程中,需要认真的考虑所学的专业和方向,同时需要进一步了解社会需求,然后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等,不断调整职业的期望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学生做好求职准备,同时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
1.2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自我评价在社会生活中,自卑感或盲目自傲现象在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自我认识失衡的心理。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在择业过程中减少盲目性,避免承受不必要的心理挫折。
1.3教育学生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培养锐意创新的精神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阅历肤浅,心理不够成熟,抗挫能力不强。所以,教育他们树立起艰苦创业的思想非常重要。
1.4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教育和指导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位置,以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对于学生择业、就业,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充分地了解自己、面对现实。借助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提高其就业能力。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这是其发展的根本。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以知识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对人才资源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人才的创新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关注。在创新能力方面,高职高专毕业生明显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顺势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会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同时对自己的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对接程度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进一步从本质上提升创新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围绕市场需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3以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相应的专业
在专业设置方面,很多高职院校缺乏深入的社会调查和严格的科学论证,对市场需求的人才数量、人才规格,以及人才的发展趋势等,缺乏前瞻性的分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盲目地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进一步加剧了高职院校学生之间的竞争。另外,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开设专业的过程中,呈现多而全的特点,课程设置受制于传统,进一步与社会需求严重脱钩。高职院校毕业生不是没有市场,而是他们所学专业不适合市场。所以,学校一定要以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相应的专业。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职业岗位及人群规模变化趋势设置专业及控制学生规模,否则会导致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错位。比如有些专业在招生时还是热门的专业,但就业时社会需求由“热”变“冷”。在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方面,高职院校需要赋予专业设置和学生专业选择的灵活性,进一步确保两者之间的动态失衡。对于规模大、就业相对困难的专业,高职院校应设置与其相近、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旺盛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模块,即通过复合型专业设置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实现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这样就能拓宽就业渠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以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探索学生培养的新模式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虽然自身定位于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实践希型、技能型人才,但从师资构成、管理机制、培养标准等各个环节来说,依然带有学历教育的色彩,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职教育偏离了自身的发展方向。因此,需要采取措施,确保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向一致。首先,要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力度,教学方式以训练技能为主;教学主阵地以课外训练为主;教师团队以社会实践派为主体。其次,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通过校企联合,实现共赢。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由于自身资源有限,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提供大量的场所和设施,用于学生的实战和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进行实战锻炼,进一步导致理论知识无法与实践相结合。但企业则是一个理想的实训平台,具有得天独厚的应用技术和资源优势。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和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协作关系,联合培养高职学生,这样,学生得到了实训的机会,企业也解决了用人之需,一举两得。高职院校可以在工厂车间安排部分教学活动,将教学场所从课堂转移到车间,同时从车间带回课堂,进一步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联系之间的动态循环,让学生与和社会之间实现一站式连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虽然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需求呈现出新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应用型人才将会出现大的缺口,高职人才越来越有市场。可见,高职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说明它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朝阳事业”。
作者:毛娟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