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职校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职院校学生的自卑心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高职院校大多学生是由于高考失利或成绩偏低而被迫进入高职院校,并非自己主观意愿,在入学时就存在消极情绪。对将来前途比较迷茫,没有一定的目标。在学历方面,社会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学历不如普通本科学历,不能清楚认识到这两类学校是侧重点不同而已。高职院校学生受社会影响,普遍对自己获得的学历不满意,产生自卑心理。在一项“大学生薪金调查”中,问及高职院校学生有关期望薪金时,他们竟回答“我们不属于大学生,我们是高职生”。2009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签约调查结果显示,高职专科毕业生签约率为20%,而本科生签约率为18%,高职专科生的就业签约率高于本科生2个百分点。当获得这一结果后,多数高职学生对结果表示怀疑,认为统计数据存在偏差,总不相信高职大学生能有较好的就业率。从这些事实反映,高职院校学生求职前对就业已失去信心。
高职院校侧重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了“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技术工人”。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相对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来说,又属于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的使命,他们不但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工作能力,要体现出较好的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专业设计及实践环节中均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在就业指导方面,也突出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型”特点,展现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因素
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就业过程的参与主体、劳动力市场和高教部门。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下面从就业过程参与主体自身因素、就业市场、国家政策及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除了少数毕业生由于就业期望过高外,关键是个体就业能力的强弱。可见,就业能力是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在研究就业问题中,“就业能力”被广泛采用,但对“就业能力”一词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没有形成一致意见。英国就业能力研究专家LeeHar-vey认为就业能力是就业者个人的一种能力,具体体现在获得工作机会和保持工作,并获得良好工作成绩的能力。瑞士学者戈德斯密德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得出大学生就业成功的主要因素:一是对丰富知识的掌握;二是就业动机和良好的个人素质;三是出色的人际关系技巧;四是敏锐、广阔的视野;五是有效的工作方法。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对就业能力定义为:就业能力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就业者潜能的自信。我国学者对就业能力进行了归纳,认为就业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的综合。从以上观点可知,就业能力是就业者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观等在获得和保持工作中的体现。
第二,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就业观。就业观是指就业者对某一职业的一种态度、观念和认知,是个人在就业中对某一职业的倾向,是由个人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倾向等共同组成的。一个人就业观在特定地点、时间和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就业观具有发展性,一个人的就业观会随社会环境、个人经济地位、社会经历及其人生观、世界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当然,就业观具有较强的独特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掌握程度、性格特点及生活环境不同,对职业的要求和认识也不相同。所以,就业观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就业观与就业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受它们的影响和支配。就业观一方面指导就业者对职业的选择,并通过所选择的职业体现出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说,就业观是人生观在个人就业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就业者对人生的认识和态度问题。正确的就业观指导一个人选择合适的职业,能激发个人内在工作潜力,发挥其工作热情,体现出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业观是价值观在个人职业选择上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职业选择和从事职业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价值取向。
第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大学生就业心理是就业大学生在就业问题考虑、为获得所需职业做准备及职业寻求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就业是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教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2009年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新闻会,前教育部部长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实践目标都围绕着“就业”而展开。就业贯穿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大多数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考虑将来就业方向,开始就业方面的准备,如高职院校大学生“考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方面也开展多种增强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尽最大努力地开展与企业合作,让大学生参与企业实习,建立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等等。这些行为就是大学生就业心理过程,对最后的就业有直接影响,期间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就业成败,所以,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心理是树立就业观的基础。
第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环境和就业政策。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环境是指与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环境。就业环境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些是正面影响,有些是负面影响。当今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高科技信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加大,客观上需要大量的高水平、高技能的劳动者。高职院校是适应时展,培养“高技能”劳动者的摇篮,为知识经济时代提供人才。另外,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升级阶段,不但要调整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第四产业,这样,传统的劳动者不能满足第四产业的需要,这为高职院校“高技能、应用型”大学生提供机会。就业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不同时期的路线、方针而制定的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行动准则,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就业者就业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基本规范。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经历了不断发展与改革的变化过程,体现出一定的调控性、导向性和约束性。
第五,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就业指导是根据就业者的特点、就业意愿及社会职业需求帮助和指导就业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为其职业选择、就业准备及职业发展提供知识与技能,提供职业市场、组织招聘等与就业相关的综合性咨询服务活动。狭义地讲,就是为就业者获取适合自己的职业提供服务与指导,以实现就业者顺利就业。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是指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引下,通过各种方法,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调试,对职业技能进行培训,并根据他们所学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指导他们正确确定职业目标,提高其择业能力,以获得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高职院校是以“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与普通高校有所不同。所以,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应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孙沛娜单位: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