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工科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建构范文

工科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建构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工科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建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工科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建构

就业因素

高等院校虽然今年来加大了就业宣传的力度,但是依然有很多高等院校坐等企业上门求贤。宣传不到位,服务不到位等现象说明很多高等院校没有认识到现在的人才市场已变成买方市场的现实,严重影响企业热情的同时,也使就业越来越难。就业教育的缺乏也是影响就业的一个方面。笔者以一个就业服务工作者的角度来对参加校园招聘会的同学做过统计,其中60%以上的同学不知道如何去得到企业的认同,对企业想了解什么、忌讳什么一无所知,往往因为细节问题处理不好导致机会的丧失。另外,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日益突出,在工科院校的表现尤为明显。性别歧视的直接动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存在差距等也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工科高等院校就业体系构建

因此,理顺招生、培养和就业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关联的高等院校就业体系,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面对这一挑战,各个高等院校坚持以应坚持市场为导向、政府为主导,在鼓励学校自主择业或自主创业基础上,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等多方位、多角度去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1重视政府政策对就业的扶持

高等院校在开设专业时应关注国家的产业扶持政策。我国经济虽然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但是国家为了避免经济的无序发展和重复规划,对各种行业都相应的扶持政策,扶持政策多的产业一般情况下会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对人才的需求相对旺盛,高等院校应该对这一现象多加重视和利用。高等院校在指导学生就业时应重视国家的就业政策。国家为了解决高等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今年来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扶持,如支边支教、村官遴选、基层干部储备等,学校应对这些政策了解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另外,充分宣传国家相应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2改革高等院校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率为落脚点,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地实施招生、培养、就业工作,做好招生、培养、就业工作的有效衔接,加大彼此的参与和融合力度。积极推进和深化教学改革,通过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考试方法等途径,重技能、强实践,以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好毕业生追踪调查。毕业生走向社会的质量调查的信息反馈,能反映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是学校生存发展能力的一个客观衡量尺度。必须从重视人才质量的高度,重视毕业生的追踪调查,收集学校对学生教育的反馈信息,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3加强就业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积极改变学生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教育。应采取同社会用工制度相配套的推荐就业制度,从根本上改变那种只有进入国营企业才算就业的观念,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指导学生重视如何提高自己的面试能力,提高企业认可度。可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人员为骨干,相对稳定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加大培训辅导员、任课教师等教师就业方面的技能的力度,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使其有效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4利用工科高校自身特点加强就业

绝大多数工科高等院校常年与企业进行科研互动,进行产学研联合从而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有较为固定的面向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的社会网络,可利用这种优势对相关企业的人员进行定向输送。工科高等院校以工科为主,很多专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就业单位可以进行系统化招聘。以电力类高校为例,电力相关企业可以在高校内一次性招聘到多个甚至所需的全部专业。高校只要能保持就业生的素质和质量,就可以保持固定的就业客户。

结语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拓展就业领域,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作者:李燕军李伟单位:东北电力大学招生就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