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顶岗实习学生就业能力范文

顶岗实习学生就业能力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顶岗实习学生就业能力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顶岗实习学生就业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2002年全国职业工作会议以来,高职院校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增强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突出职业性和技术性的职业特点,以训练学生技术技能为核心。通过课程整合,在课堂上提供技术性训练;在校实训室的实训;具体企业单位的实习实训等方法,保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明确规定学生的实训时间,是我们通常所认识的实习。

目前,大多数院校对于实习的一般做法是三年级下学期安排学生实习,实习时间2—3个月,这种单纯的实习有以下弊病:一是实习时间短;二是学生实习更多体现免费和义务,学生积极性不高;三是实习过程中,学生担心就业情况,产生应付的消极心态,既不利于学生技术、能力训练的延续性发展,也造成就业断层,学生拿到毕业证书之后再去找工作,失去契机,就业盲目性增大;四是对单位而言,新实习生的培训与达到工作的胜任和适应需要一段时间,一旦熟练之后,又换一茬,企业面临两难选择。

为适应企业的人才即进既用,经济效益为先的原则,“顶岗实习”加强校外岗位化职业技能实训,将学生职业技能转化为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是提前解决学生所学专业技能向行业工作能力转化的瓶颈,也是提高就业率的可行途径。

二、顶岗实习的建设性建构

针对以上的问题与窘境,我们对学生实习采用顶岗实习与就业零过渡的建设性实施。顶岗实习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中规定的“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第3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企业带薪实习。目的是以一年的顶岗实习为限,致力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建立以岗位为手段、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把实习与报酬结合,以实践促能力、实习促就业的双赢机制,提高最终就业机遇,实习计划和管理办法的内容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出发,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保证学生获得合理的报酬和必要的劳动保护。

经过两年的实践,学生实习区域跨10个县30所中小学,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积极响应,努力完成实习任务,实习单位对实习生也赞不绝口,就业率达98%。

1.制定顶岗实习工作管理保证责任制

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学生实习指导实施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党政一把手总负责,指定人员专项负责。首先,在领导与全校教师要重视顶岗实习的必要性,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理念。其次,加强实习就业工作规章制度建设,通过学习,依据自身的特点,拟定就业指导中心建设规划,制定实习生实习手册,就业工作实施细则,规范实习管理,简化环节,做好学生实习就业服务工作。第三,形成在院级实习与就业指导委员会领导下,成立系一级的实习就业指导小组,明确职责。院级负责对毕业生的专业实习整体规划;系实习指导小组进行实习宣传、实习就业指导、实习管理、实习信息收集、整理、上报等工作;具体工作由指导教师执行。学校与各系负责人签定实习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各系就业工作的任务和目标,采取激励机制,保证实习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细致、科学,更具方向性。具体流程如图1。

2.实行步骤与时间安排

学生在校学习两年(期间完成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以最后一年时间的顶岗实习为契机,在实习阶段采取“三个阶段、两种方式”的实施方式。两种方式是:集中实习和自主联系实习,集中实习由学院派送到实习基地,统一实习;自主实习由学生自己找好实习单位,选择哪一种方式由学生自己确定。三个阶段是:第一阶段(3个月):准备阶段,从每年的4月至8月,进行生产劳动、职业规范、职业技能初期培训。首先,召开实习动员会,学习实习守则,明确实习环节的工作要求,指导学生选择实习单位和岗位,并统一出具联系实习介绍信(介绍信具体规定实习时间、实习项目、实习内容等),让学生有目的地寻找与本专业相近的实习单位;其次,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针对实习单位的职业规定,进行岗前培训,对在实习中遇到的社会性问题、安全问题进行教育;第三,把实习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派实习指导教师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第四,实习生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合同,对实习时间、质量、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加强法律保证。第二阶段(6个月):从每年9月至第二年6月,进行专业实习,撰写实习日记。第三阶段(1个月):每年7月,进行毕业总结和毕业教育阶段总结提升。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态度、实习能力、工作成绩和实结等几个方面按照实习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考评,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出实习成绩。

从每年4月份开始,将毕业实习指导工作重心转移到指导学生顶岗就业实习,与单位联系,迅速与实习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和就业合同,并提前上岗就业,实现实习岗位过渡到就业岗位。

3.完善顶岗实习跟踪信息反馈体系

首先,反馈畅通机构的职责,系领导、就业指导中心(监督、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就业指导、就业跟踪)——实习指导教师(基地实习指导)。

其次,建立实习档案,为学生建立一份详尽的档案,详细记录学生的实习进程,记录学生的姓名、性别、专业、学历、联系方式、实习方向。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材料,随时与实习生建立联系,每月进行访谈,了解学生的动态、最近状况、心态如何,并记录。

第三,系级领导及小组成员不定期进行走访,关心学生。定期与用人单位联系,摸清学生的实际表现,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实习指导方向。

4.规范指导教师实习行为

第一,规定指导教师的工作范围。指导教师在熟悉本专业相关的实践技能要求,相应的实习单位规范,引导学生深入生产实际,了解使用规程,组织学生讨论、检查实习日记,收集资料,反映实习中的问题,保证实习质量,在实习结束后完成实习报告及相关实习材料。

第二,保障指导教师的工作酬金。要给指导教师以物质与经济上的保障,课酬和津贴制定专项经费,使教师能专心工作,乐于指导。

三、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从本质上是实践性教学的主要环节,是实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

1.政策性的保证

我国的教育方针早已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2002年10月,国务院提出《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第五条指出,开展订单式培训,增加实训基地、实习场所。2005年11月,中央提出《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第十条规定:“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的精神,在职业院校逐步实行半读的方式,建立顶岗实习制度,首次提出可以由用人单位提供一定的合理的劳动报酬。2006年4月,教育部举行新闻会,进一步强调:积极推进工学结合,强调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组织好学生的相关技能实训,特别提出对临岗学生实习不是免费的,要付给他们一定的劳动报酬。

2.实现双向培训

顶岗实习是实习生锻炼能力、了解社会的主要途径。就学生而言,学生执行顶岗实习,不仅接受指导,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同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感,勇于吃苦的意志磨练。客观上,企业需要技术型人才,学生从缺乏实操能力到成为熟练的技术人才,完成企业用人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实习生有执行1年的时间实习培训,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企业培训的损耗,补充岗位缺失和人才缺乏,又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具有充足时间,实现技能的转换,完成学生由知识到能力的过渡。

3.实现学院与企业无缝对接

这种建设性实施在提高职业能力的同时,出口率加大,就业能力得以提高。学生到企业工作,一边学习,一边实践,通过磨练,学生熟练掌握企业生产工艺,成为熟练的技术人才,单位需要一定经验的人才,到岗后马上能用,而实习生熟悉企业的各项工作程序,分担实习单位的大量的实际工作,如果双方满意,就可以签就业合同。从企业而言,实习的时间可以作为企业考察时间,实习结束,实习单位提前预订,双方达成意向,在空间和时间上,抢占就业先机,同时学校解决实习与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达到实习与就业双赢。从学院而言,企业不断向学院反馈信息,也是检验、改进学院专业设置合理与否的必要环节,并为在专业计划的制定与调整专业设置提供合理的佐证,建立并形成更实用的专业学科体系。

4.促进指导教师的双师型发展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部分,《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16条规定: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这表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之一就是必须到生产一线,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也把教师下到实习单位,并参与生产单位的实际工作作为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指标。高职院校的教师培养注重实际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习指导,指导教师不仅熟悉工厂、企业的经营观念、管理体制,而且对也熟悉整个生产工艺的流程、运转结构,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参与到生产一线,成为生产者,把自身的知识与企业发展结合,为企业出谋划策,做到知与行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本与实际的结合。

四、实施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岗位的差异。学生实习分布广泛,遍布全省各县市,存在经济发达与不发达的区位差异,对实习生劳动报酬的财政拨款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有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稳定,不断更换实习单位。

2.实习生思想上的监控力度降低,虽然有班主任和实习指导教师的监控,但社会的复杂因素时时存在,等问题一出现,学校再赶到现场,解决起来就被动。

3.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知识性问题,在课堂上如何管理学生的能力不足,教育机制欠缺,缺乏教师的具体指导,依靠电话联系说不出所以然,方式单一。

五、建议

顶岗实习实施2年来,在锻炼学生的技能,增强社会实践能力,缓解部分企业、单位人才缺乏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在此,建议采用学校和企业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完善指导性网络的建设。